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93章 要是往後擴大規模門麵就都弄大點
-
5號的下午,xh區貴林路,師範大學附近某小區一處200平米左右的門麵房前。
此時,這裡站著兩個人。
這兩人,一人是常順,另外一人,是這個小區售賣房子的工作人員譚女士。
昨天在聯絡了劉老闆、沈老闆等人,確定在這個週末,也就是10號請客後,他就開始找起了開書店的門麵房。
經過一天多時間的尋找,打聽,他來到了這裡。
這個小區,房子是九十年代末蓋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房子已經全部賣完,目前還有少量的房源在售。
這處門麵房,分上下兩層,每層的麵積103個平米,地理位置算不上特彆好,不是在最繁華的主路段。
但也不是特彆差。
它靠近小區,門麵房的前麵有一條長長的巷子,人流量不算小。
“常老闆,5000一個平米真的賣不了,幾年前剛售房的時候都不止這個價。
現在最低5600,這也是我們售樓部出售此房的最低價格了。”
之前他瞭解了大概的價格,附近的門麵房在7000到7500左右,也有靠近主路的一萬多一個平米。
不過那些都冇有這裡的麵積大,基本上隻有一層,麵積也在80平米以下。
開書店,這裡,他覺得是最合適的。
常順跟她談論了一番,想把價格說到5000,但對方並不答應。
“5200,能行嗎?”
他又加了200。
畢竟買的麵積大了,一個平米哪怕是隻少100元,200平米就是2萬。
“真不行!你要是能夠買,我們可以送你一些被褥、床單、枕頭之類的禮品,但價格真的不能再低了。”
譚女士繼續說道。
“不行嗎?那算了。”
說完,他轉身就準備離開,打算再試一下。
實在不行,那就回過頭來再往上加點。
做生意,都是往中間的價位靠近。
“最多隻能再少100了,5500,能行你就買,不行我們也不勉強。”
譚女士對著他又說了一句。
“那行吧!5500就5500。”
回過頭仔細看了對方幾秒,確定真的不可能再把價格往下還,他就答應了。
如果隻有一樓,單價肯定會貴很多,但搭上二樓,就便宜了不少。
隨後,兩人一起去了售樓部,按照流程簽了合同,然後常順交了2萬塊錢的定金。
房子兩層,麵積206平米,總價元。
他是全款買房,不需要貸款那麼複雜,約定明天上午過來一起去辦手續,他就離開了。
想到車上帶著的現金差不多已經用完,路過一處銀行,他又取了2萬塊錢。
“雨晴、阿靜,估計用不了多久,你們兩人就要有一人去另外一處書店幫忙看店了。”
回到農學院附近的舊書店,常順微笑著對她倆說道。
宋芫也在這裡,他轉頭也對她笑了笑。
本來準備假期休息一個星期、6號開業的,但常靜、葉雨晴過來後,隻是在昨天又玩了一天,今天就營業了。
劉國明昨晚也打了電話,常順讓他休息,不過他隻是上午休息了半天,下午也來上班了。
“哥!難道你這麼快就把房子看好了嗎?”
常靜有些詫異。
葉雨晴也看向了他。
“是啊!看好了。”
“地方在哪裡?”
宋芫問道。
“在師範大學那邊,距離這裡不算遠。”
“阿順哥,不算遠是多遠?”
“哥,城市太大,我們對這裡還是不熟悉,你就說下到這邊多少裡路吧!”
常靜說的很直接。
“大概20裡路左右。”
“20裡路,那還是很遠的!”
葉雨晴想了想,又說道。
“幫我們看下這些書多少錢?”
她剛說完,兩名挑選好了書籍的顧客走了過來。
大家停止了聊天。
等常靜算了價格,兩人付了錢離開後,四人才又繼續聊了起來。
“哥!那邊的門麵房,麵積有多大?”
常靜再次問道。
“上下兩層,一共有206平米。”
他笑了笑。
“206平米嗎?那不是有這邊的四倍大!”
葉雨晴道。
“是啊,要是往後擴大規模,門麵就都弄大點。”
“那你又要招人了!”
宋芫剛說完,常順的手機響了起來。
看了下,是之前在拆遷區古井那邊尋寶,開挖機挖溝渠埋管道修路的杜師傅。
他走出了書店,然後接通了電話:
“常老闆,你還記得我是誰嗎?”
那邊直接問道。
“知道!你是杜師傅,開挖機的,我們留的有電話。”
“還記得我就好!我也不拐彎抹角了,打你電話,是想出售點東西給你。
你現在有時間嗎?有時間的話,到我這邊來一趟,看看東西!”
對方又說道。
“你說一下位置,我怕有些遠了,我現在在h區。”
“我也在h區,位置是…………”
杜師傅說了一個地點,在qb鎮,距離這邊很近,就四五裡路。
“行!我們距離很近,我現在就過來。”
掛了電話,他看了一眼時間,16:51。
跟宋芫、常靜、葉雨晴、劉國明說了一聲有事,他就開車離開了。
不到10分鐘,兩人就見了麵。
杜師傅是在鎮上租的房子住,一樣是民房,他的老婆也在這邊。
房子是二樓,兩室一廳。
到了房子裡麵,他的老婆先幫他泡了一杯茶。
“常老闆,你看下這些東西。”
冇過多久,杜老闆就把想出售的物品拿了出來。
常順看了一眼,有:
一大串銅錢、兩塊銅鏡、一個秤砣,一個獅子形燭台以及一個青花罐。
他先把銅錢拿到手裡看了起來。
這串錢幣,被一節粗銅絲串著,大概有四五百個。
銅錢主要還是清朝時期的錢幣,另外明朝、宋朝時期的也有一部分。
其它朝代的很少。
粗略看了一遍,稍微好點的大錢有一枚“永昌通寶”折五、一枚“鹹豐重寶”當十。
其它的錢幣也有少量價值稍大的。
從其中一些錢幣表麵的包漿、鏽跡看,它們應該是才被髮現不久。
這說明杜師傅很大可能冇把銅錢都拿出來出售。
兩塊銅鏡,一塊是漢代的“雲雷連弧紋”銅鏡,一塊是明朝時期的“五子登科”鏡。
它們看上去都被人為的除過鏽。
鏡子的表麵,有磨痕,特彆是有那種砂紙打磨過的痕跡。
有些可惜,雖然鏽是除掉了一些,但包漿也被破壞了,價值大打折扣。
秤砣是鐵秤砣,葫蘆形,高度有12公分左右,比較大,重約兩斤,年代是清朝時期的。
獅子形燭台,最大高度約18公分,是陶瓷的,黃釉,年份明朝時期。
它的區域性有少許磨損、劃痕,不過也不是特彆的影響品相。
青花罐,高度約15公分,最大肚徑13公分,表麵有“福”字,花卉圖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