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307章 分揀舊書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07章 分揀舊書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到了月底。

經過二十多天的裝修,新書店在前幾天已經全部完工。

就連貨架都已經製作、擺放整齊。

今天是週六、30號。

上午,在新書店的一樓、二樓都聚集著一些人。

這些人,有宋文俊、張翠芬,常建忠、孫春榮,常建芳、孫德宏,方玲、梁建興,葉雨晴、田斌,常靜,陳海芸,劉國明,王豔華,蘇惠、劉丹以及宋芫、常順。

其中陳海芸是葉雨晴的老鄉,那個在針織廠上班的女孩,她已經辭去了之前的工作。

王豔華,蘇慧,劉丹,是常順在門麵房上貼了招聘資訊後招過來的“業務人員”。

她們三人,年齡都在30歲左右,已經成家。

王豔華、劉丹二人,住在師大附近,距離新書店很近。

蘇惠住的地方,在之前的那箇舊書店附近。

之所以把大家都喊過來,是幫忙整理,分揀舊書。

新店1號開業,今明兩天,他們要做好準備。

這段時間,特彆是15號之後,除了陪宋芫去做過一次孕檢,白天其它時間,他大多數都用在了去廢品收購站選購舊書上。

有的時候,因為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他還會讓廢品站的老闆或者老闆娘閒下來的時間幫忙選書,他去了直接過秤稱重。

基本上每天都能選出一千斤以上的書籍。

這些書,看上去很多,但真正把它們整理,擺放好後,估計最多也隻能放滿一半的書架。

不過沒關係,以後的時間,再慢慢湊齊。

結婚時候的攝影錄像、全家福照片,在20號的時候,他們也拿到了。

拿到的當天晚上,常順就把父母、常靜他們接到了住的地方,放映了一遍。

大家看過之後,對於結婚那天的情形,有了比較直接的感觀。

當然,這隻是從記錄的鏡頭上看到的一些,還有攝影機冇有記錄下來的。

雖然過去的時間不久,但再次看見那時的場景時,常順的心裡也有不少的感慨。

錄像中的那些人,以及他自己,在那個時空,就如同一個平行世界,發生著那段喜慶的事。

那些過去,如同夢幻,但又很真實。

“這本書裡有幾張老電影票!”

一樓,大廳靠近中間位置,一張大長桌上倒下來的一堆書紙裡,大家一本本的整理舊書時,王豔華突然說道。

最近趕時間,常順出去收購拿到這邊來的舊書,基本上冇有仔細檢視。

而今天把大家喊過來幫忙整理,他也跟他們都說過了,挨著檢視一遍,看看是否有夾雜著的其它東西。

如果有,把它們都單獨選出來。

一樓分揀書籍的人,有常順、宋芫、宋文俊、張翠芬、方玲、梁建興、王豔華、蘇惠、劉國明9人。

其他人在二樓。

這樣說,幾人都看了過去。

常順也往那邊看了一眼。

隻見王豔華手裡拿著的是一本《漫畫》雜誌。

“給!常老闆!”

很快,她把雜誌連同裡麵的電影票一起遞了過來。

常順接到手裡看了下。

漫畫是五十年代的,封麵圖案很有意思,畫著的是“四人對視牛羊馬”。

“四人”在房子裡麵,一人手裡拿著一張大紙,紙上寫著:

“冬季儲草計劃草案”。

他們轉頭看向了“牛羊馬”。

而“牛羊馬”從窗戶外把探頭伸進了屋內,也都對視著四人。

漫畫其它地方寫有文字:

“紙上談‘草’。”

“我們餓了要吃‘草’!”

“這不正在起‘草’嗎”。

起草文案的人,跟“牛羊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漫畫很有深意。

你口中的需要的糧草,並不是人家想給的草。

對你很重要的東西,可能是用來救命的稻草。

但你的死活並不關人家的事,人家都可能不會搭理,就算搭理,也可能糊弄,愛理不理。

翻看了一下裡麵的內容,又有其它題材,比如說:

“損人不利己”、“西方運動會花絮”、“魔術”、“我的胃病又發作了”等。

其中“我的胃病又發作了”一樣很有意思。

麵上的內容是一個肚大腰粗的大胖子,醫生建議他出院,他說有胃病,諷刺的是他正在吃飯。

而他的身邊堆積起來的有比他身高還要高出很多的飯碗。

“胃病犯了也能吃那麼多?這胃口真夠可以的!”

看著的時候,他不由想到。

把電影票也拿出來看了下,一共有八張,都是六十年代。

上麵寫著“某某後勤禮堂”,“黃埔路”,“樓上樓下”,“一等二等三等”,座位號等資訊。

宋芫在他旁邊,他翻開看時,她也跟著看了會兒。

看完,常順把它們又遞給宋文俊、張翠芬等人也看了看。

對於這樣的老電影票、五十年代的漫畫雜誌,其實都有收藏價值。

除了這本,還有其它幾本,他讓大家選書的時候,把它們也都單獨拿了出來。

“阿順!這本書裡有幾張照片。”

過了不久,宋芫指著她手裡的舊書對他說道。

然後把書以及裡麵的照片一起遞給了他。

常順看了看這本書,是《電影歌劇選曲》,翻開頁麵看了看,裡麵都是歌曲,有:

“崖畔上開花”、“草原牧歌”、“敖包相會”、“婚逝”…………“汗水澆出幸福花”等。

都是經典老歌。

書頁裡夾著的照片,有五張,都是黑白照。

五張照片:

一張畢業照、一張四人合影、一張清明掃墓、兩張孩童時期的照片。

畢業照,上麵寫的是“某某師範學院”,是在學校門口的合影,看衣服穿著,八十年代初。

四人合影,都是年輕女孩,並且都是美女。

她們衣著樸素,有的紮著麻花辮、有的紮著雙馬尾,肩並肩,手牽手站在向日葵地裡,麵帶笑容,人比葵花更好看。

清明掃墓的照片,看上去是兄弟兩戶人家的合影。

大人小孩,一共有16人。

看見這麼多人給祖輩掃墓,常順突然間覺得還是子孫滿堂好。

後世那種宣傳“一人掙錢一人花,小病自己扛,大病直接抬到火葬場”的觀點,隻能說是冇有辦法。

有錢誰不想多生幾個孩子。

有後跟無後不一樣,後人多跟後人少又不一樣。

兩張孩童時期的照片,一張是“百日照”,坐在一張大的藤椅上照的。

另外一張,是三歲時候的照片,騎著木馬。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