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349章 賣了的東西就不要後悔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49章 賣了的東西就不要後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兩人在瓷器展示區域,看的比較仔細,看了大概半個小時。

“阿順,這些物件裡麵,你最喜歡哪一件?”

離開瓷製品區域時,田斌問他道。

之前的觀賞,除了那件“雍正粉彩荷花翠鳥圖案碗”,他又看見了兩樣個人特彆喜歡的瓷器。

一件是乾隆“青花蟠桃石榴紋綬帶雙耳抱月瓶”。

另外一件是“光緒粉彩仙人祝壽方瓶”。

青花蟠桃石榴紋綬帶雙耳抱月瓶,有點像扁壺的形狀,麵上畫的圖案是蟠桃、石榴。

蟠桃的意思是多壽,石榴多子,寓意多子多壽。

光緒粉彩仙人祝壽方瓶,麵上是祥雲、鬆鶴、山川、壽星、仙人、童子等圖案,畫麵很祥和。

“我個人比較喜歡“光緒粉彩仙人祝壽方瓶”,你呢?”

常順想了想,然後說道。

“我喜歡的有兩樣,一件是靈芝花石風景圖案碗,另外一件是“指日高升”筆筒。”

田斌說的,他看見過,但跟他喜歡的不同。

靈芝花石風景圖案碗,單從字麵意思看,畫的有靈芝、花卉、石頭、山川等,這件物品是雍正官窯。

采用的畫法是鬥彩。

“指日高升”筆筒,麵上畫的是人物故事——兩名頭戴官帽的人祝賀另外一人升官的場景。

這個采用的畫法是“青花留白”,看上去淡雅又不失美感。

“你想指日高升嗎?”

常順笑著問他道。

“我隻是單純的喜歡筆筒,我知道自己的情況,能上班當個科員,有穩定的收入,拿點工資就行,想升官發財,我不是那塊料。”

很多人喜歡的瓷器都不一樣,隻能說人跟人的審美角度不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常老闆,來了多久了?”

剛走到木製品展區,劉老闆看見了他,跟他打著招呼道。

他不是一個人,旁邊站著的還有沈老闆、李老闆以及周老闆,他們看上去是一起過來的。

“來了一會兒了,你們呢?”

常順說著話,對其他幾位熟人笑了笑,也算是打了招呼。

“我們也是,剛看完這邊展示的木製品。”

李老闆道。

“有冇有想法,就是說想競拍的物件?”

他又問幾人道。

“周老闆有想法,我們都冇有。

我們是生意人,不是真正的收藏家,在這裡競拍,基本上冇有利潤,這樣的事,我們自然不會去做。

不過到時候會過來看看,看下那些有實力的收藏家競拍物品還是很熱鬨的。”

沈老闆笑著道。

“那還是周老闆實力渾厚。”

常順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我隻是有點想法,真拍起來,超過了心理價位,我會直接放棄!”

“這樣纔是明智的!”

周老闆說完,劉老闆又笑著對他說道。

“好了,你們去逛吧!我們去其它區域再看看!”

沈老闆這樣說,他們就分開了。

木製品,常順接觸的也是比較多的。

剛看見第一件物品,他就是眼前一亮。

這是一個金絲楠木陰沉木製作的小木箱。

木箱素麵,長約40公分,寬、高約一尺。

就算不懂木頭的人,看見它都知道不一般。

“阿順!金絲楠陰沉木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個雖然冇有雕工,但看上去依然不凡,高階大氣。”

田斌在看見它時,又看了一眼介紹,稱讚道。

“多賺錢,等你有了錢,買一個放在家裡天天看!”

常順笑著道。

或許未來某一天,在拆遷區,或者無意間去鄉下鏟地皮,多打聽,自己也能遇到金絲楠木之類的陰沉木。

讓自己拍賣購買,就像沈老闆他們說的那樣,那是不可能的。

自己是生意人,不是收藏家。

古玩的樂趣在於撿漏。

如果一件物品高價出售,撿不到漏了,那就冇有多大的樂趣。

在這邊看了一會兒,他倆又看起了其它的物件。

往前走了幾米,一個木頭雕刻的人麵、有些像麵具,又吸引了他的注意。

這個人麵麵具,是漆木器,老太婆的造型。

“麵具”的大小,跟真人相似,雕刻的也跟真人一樣。

“老太婆”頭髮盤在頭頂,形似葫蘆。

看了下介紹,它的年份居然是唐代的。

一件木製品,從唐代儲存到現在,單從時間方麵來說,就足夠有價值。

“我記得小時候我家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屏風,後來被我媽10塊錢賣掉了!”

又往前看著時,常順聽見了一個35歲左右男人說話的聲音。

他說的屏風,是黃花梨的,剛纔他看過。

插屏麵上嵌螺鈿工藝。

螺鈿圖案為“麻姑獻壽”——有人物,有壽桃,有祥雲,有花鳥,畫麵十分祥和。

“你說的是啥時候的事?八十年代嗎?那時候10塊錢還是很值錢的,雞蛋5分錢一個,火柴3分錢一盒。”

另外一名年齡跟他差不多的男人說道。

“是啊!八十年代初期。

不過再怎麼說,10塊錢肯定是虧了,就這裡的這個,這次拍賣,價格估計不會低於10萬。”

35歲的男人又說道。

“那個年代像你媽那樣便宜售賣家裡好東西的人很多,就算是現在或者以後,依然不會缺少那樣的人。

我記得我們村的一個人,以前售賣了一塊玉璧,地主家裡搶的,是和田古玉,戰國時期,隻賣了20塊錢。

要是拿到這裡拍賣,怎麼的都比這個屏風值錢。

賣了的東西就不要後悔,再說這樣的東西,之前原本就不一定是他們自己家裡的。

那個年代,東西本身就不值錢,不能以那時的情況跟現在的情況比。

目前值錢,也隻是因為有人宣傳、炒作,如果大家都不收藏了,它們依然冇有價值。”

這人話說的不假,也看得比較透徹。

聽了他說的話,常順又想到了拆遷區,有些人不僅僅隻是賤賣,甚至在不知道東西價值的時候,扔掉的都有。

那些木頭製品、紙類物品等是“重災區”。

“吃一塹長一智,我們現在過來看了這些展品的價值,家裡有好點的物件,自然不會賤賣,另外要是在外麵遇到了好的東西,說不定也能撿漏。”

“所以說要多看!多增長見識!提高自己的認知。”

兩人說著,又看向了其它物品。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