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357章 說還是不說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57章 說還是不說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柴老闆出售的物品,自然不隻是一本書,接下來他又拿了四樣東西出來:

一個偉人瓷像、一麵錦旗、一個木魚以及一個人蔘禮品。

偉人瓷像,是半身像,高度約40公分,最大寬度約一尺。

這個比較特彆,是穿軍裝戴軍帽的造型。

年份看著是特殊年代。

錦旗是一麵掛旗,長條形。

旗子的內容是七十年代學習“某某活動”中被評為“xxxx”式單位。

常順把木魚拿到手裡仔細看了起來,暗淡的表麵色澤中,有一絲絲的金光若隱若現。

木魚整體能看見水波一樣的紋飾,結合前幾天拍賣會預展看見的那個金絲楠木陰沉木小木箱。

他覺得這個木魚,很大可能也是金絲楠木陰沉木製作的。

如果說是紫檀、黃花梨、金絲楠木這三大類好木料,他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但陰沉木木料,他還要繼續學習、瞭解。

至於是不是金絲楠木陰沉木,還要再拿給更懂行的人鑒彆一下。

這個木魚成年人拳頭大小,表麵並冇有雕刻紋飾圖案,看其年份,清末民國時期。

人蔘禮品裝在一個長條形的木盒子裡。

木盒烤漆彩繪,看上去很高檔,正麵寫有:

“長白山特級人蔘”。

背麵也有文字說明:

“精製長白山人蔘,人蔘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珍貴藥物…………”

背麵的文字主要是介紹人蔘的藥用價值以及使用方法。

藥用價值,比如說:

補養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益智健腦、治一切男女虛症、生津止渴、大補元氣等。

久服可延年益壽。

使用方法,可以泡酒,可以燉雞也可以配入其它藥材。

木盒打開能看見裡麵固定著的有一個帶須人蔘,保持著原有的狀態並冇有被人動過。

人蔘的重量寫著35克。

這是乾參的重量。

上麵標註的年份是88年包裝,人蔘的年份是30年野參。

看過之後,兩人商量了價格:

偉人瓷像,100元。

錦旗,30元。

木魚,20元。

人蔘柴老闆要價有些高,他最低要1500元。

主要是看了相關的廣告,這年頭對人蔘、靈芝之類的藥材價格進行了大力的宣傳炒作。

人蔘常順並冇有購買。

他知道,對於已經超過3年還冇有使用的人蔘,藥效基本上已經流失大半。

特彆是放了十幾年的,基本上冇有藥用價值。

說有效的也隻是小說中那種無知誇張的說法。

另外一點,對於人蔘的真假,年份,作為外行人,他也不懂,不買更加穩妥一些。

除了人蔘,拆遷區還很容易遇到其它各種營養保健品、藥品,那些不懂的,價格高了,他也不會買。

除非價格非常便宜,買了就算再扔掉都不會有多大損失他纔會購買。

“常老闆,該看我的了。”

把購買柴老闆的物品的錢付給他後,陳老闆笑著道。

“行!你都拿出來吧。”

常順這樣說,他就把要出售的物件都拿了出來,有:

一對冬瓜罐、一把提梁壺、一個木頭雕刻的老鷹、一副老麻將牌以及一個老收音機。

冬瓜罐是粉彩的,高度約35公分,麵上畫著的圖案是花卉、童子嬉戲圖。

年份民國時期。

提梁壺還是那種“牛鼻子”壺蓋、主體圓柱形的造型。

壺的表麵畫著花鳥圖案,背麵寫有“和平萬歲。”

底款“某某合作社”。

這種類型的壺,一看就是五十年代。

木雕老鷹,年代不久,最多不超過二十年。

這個比較大,帶底座,最大高度約40公分,最大寬度約半米。

雕刻的工藝也不是手工,看上去是機器工。

一般的雕刻,手工跟機器批量製作價值是不一樣的。

老麻將牌,是一幅百搭麻將,裡麪包含花牌:

春、夏、秋、冬,梅、蘭、竹、菊,財神、聚寶盆、貓、老鼠12張花牌。

四張“百搭”。

共計152張牌。

它們是竹骨材質,背麵竹子,正麵骨頭。

看過之後,常順跟陳老闆二人也商量起了價格。

一對冬瓜罐,300元。

提梁壺,50元。

木雕老鷹、老麻將牌,一起200元。

共計:550元。

“常老闆,以後買我們的東西,你可能就要跑更遠的路程了。”

把錢付給對方後,陳老闆說道。

“是啊!不過你們可以把東西先留著,等多了我再購買。”

他笑著道。

“那邊明年要是拆遷了,你不打算在那邊租房子住嗎?這樣來回跑那麼遠的距離,時間可都耽誤在路上了!”

趙老闆想了想,對他說道。

“你說的有道理,等明年過來了,我看情況,說不定也會把房子租在那裡。”

幾人又聊了幾句,他就拿上東西離開向停車的地方走去。

路上,他在思索著,這邊用不了多久就會轉運渣土。

麵上的渣土還是以磚渣為主,裡麵的鐵應該會有不少。

要不要把資訊跟三舅、父親他們說一下。

h區、sj區那邊,開發建設快,渣土場也很多,並不缺乏撿鐵資源。

其實用不著換地方。

說還是不說,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錢都掙完。

這樣想著,他就走到了地方。

把物品放好後,他再次返迴向拆遷區走去。

當走到一處曆史建築純木結構老房子前麵時,他停了下來。

此刻,他看見在這邊負責拆遷房子的工人——羅師傅、吳師傅、張師傅三人正在拆除這棟曆史建築。

說的拆除,其實是在肢解房子上麵的木材,那些有雕工的,被他們用鋸子、鑿子等工具往下撬打著。

這些有雕工的木料,常順看了下,材質一般,但是雕刻的工藝、造型卻很好。

比如說大門上一樓跟二樓交接處的一塊木板,上麵雕刻的圖案是人物故事。

幾人驅趕著一頭豬,看上去麵容喜慶,非常傳神。

又比如說一個嵌在梁柱上的木頭,雕刻的是一個麒麟,麒麟活靈活現,很是美觀。

這種雕刻,在古代大戶人家,很常見。

除了房子上看見的,地麵上也有,那些是被他們之前弄下來的。

幾位師傅把它們取下來,不用說,是為了增加額外收入。

這種木材,除非指定保護,不然都是任意拆除毀掉。

他們不弄,挖機過來了也會扒掉,大的木材賣柴火,小的直接混合著磚渣運走。

就算重新蓋“仿古建築”,為了安全,不會用這樣的老木料。

如果用,是不會被審批通過的。

所以後世看到的那些會館或者其它曆史遺存的重建,除非是在原址上,會儲存修繕一些。

要是新建,基本上都是新料仿古。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