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87章 年底購買撿鐵師傅們家裡的物品
-
接下來的幾天,妖風冇有那天刮的大,不過氣溫降低是肯定的。
臘月十五下了一場雪。
期間趁著下雪天,常順帶上機器,把該掃蕩的幾處曆史建築老房子都掃蕩了一遍。
由於天氣因素的影響加上這年頭的人,大多數都回家過年很早,所以到了臘月十五,拆遷區根本就看不見其他人。
無論他怎樣在那些人搬走了的老房子裡麵操作、挖掘,也冇人管。
通過探測、尋找,常順又找到了兩罐銅元、一罐銀元,“黃魚”之類的倒是冇有發現。
兩罐銅元,罐子並不小,重量合起來有130斤左右。
除去罐子,裡麵的銅元差不多也有120斤。
裝銀元的罐子倒不是特彆大,裡麵的銀元有200塊,還是袁大頭。
那些信號零零碎碎的,他自然不會挖掘,畢竟老房子下麵太多,挖著太耽誤時間。
尋找窖藏,纔是他一直追求的。
而古代的大戶人家,也都有藏東西的習慣。
除了用機器探測尋找到的物品,在一戶住戶家的老房子院子的花壇旁,他無意中翻開一塊被一個磨盤壓住的石板時,發現石板的麵上居然雕刻有文字。
其文字內容是一首詩:
“慶曆文章宰相才,晚為孟博亦堪哀。淋漓大筆千年在,字字華嚴法界來。”
字雕刻的很好,如果用這個拓拓片,肯定十分美觀。
石板厚約五六公分,長約兩尺,寬約40公分,重約七八十斤。
它的材質是青石的,年份看上去並不久,應該是清末或者民國時期。
既然發現了,他自然不會任由它放在這裡。
這塊石刻上的詩句寓意看著很好,拿回去後,他也不打算出售。
臘月十八這天,滬市郊區撿鐵的本地人餘師傅打了他的電話,讓他去家裡買東西。
既然去了他家,同樣是住在附近的高師傅、吳師傅、曹師傅家,他們從土場撿回去的那些可以收藏的物品,常順也都購買了一遍。
在幾人家裡,他買到的最多物品是瓷片。
基本上每個人的家裡都有200多斤。
這些也都是細瓷瓷片。
收購的價格,好壞不論,是按照兩元一斤進行稱重論價的。
那麼多的瓷片,裡麵當然有精品:
什麼人物、動物圖案、“福”字“壽”字“喜”字“貴”字、“大明萬曆年製”、“大明年造”等帶底款的瓷片、民窯其它種類等基本上都有。
這些瓷片可不是後世那種仿品完整瓷器賣不出去故意砸成瓷片售賣的那種,而是真正能夠到代或者說清朝仿製明朝的瓷片。
除了瓷片,也有一些完整的瓷器、陶器或者陶瓷器製品,石器、古磚、瓦當、金屬類物品。
其中好點的瓷器,有一個高足碗、一個青花小罐以及一個青瓷水滴。
高足碗不是青花瓷,是龍泉窯。
青花小罐,成年人拳頭大小,比較厚實,麵上畫的是折枝花卉。
青瓷水滴,雞蛋大小,主體瓜棱形,似縮小版的茶壺。
三樣物品,高足碗、青瓷水滴,年份明朝時期。
青花小罐,清朝時期。
陶器有兩個灰陶罐,一些元代的雞腿罐,價值不大。
陶瓷器,有一個黑瓷罐、一個磁州窯碗。
黑瓷罐,很厚實,比較重,年份估計能到唐宋時期。
磁州窯碗,麵上畫有花卉圖案,年份應該是元代。
石器以柱礎為主,另外還有幾個石磨盤、大石臼、石盆、小石槽等。
當然,也有幾樣精品,比如說一對抱鼓石門墩、一個拴馬樁、一口小石缸等。
石礎、石磨盤的價格很低,他基本上都是五到十塊錢一個購買的。
其它的石器,因為工藝不同,價格是根據情況談論的。
古磚完整的有四十多塊,殘了的半塊磚也有二十多塊。
這些磚,還是以漢代的側麵文字、圖案磚為主。
瓦當有六十多塊,全部完整,圖案是瑞獸、文字、幾何紋等。
漢代、唐宋、明清時期的都有。
金屬類物品,有一些銅錢、兩塊銅鏡、一個殘缺的銅“釜”以及一些鐵器製品。
銅錢不多,幾人合起來隻有五六斤,裡麵有筒子,還是以清錢為主。
兩塊銅鏡,一塊宋代的“湖州鏡”,一塊明代的“五子登科”鏡。
銅釜也就是古代做飯用的鐵鍋,隻剩三分之二大小,應該是被推土機碾壓過,有裂紋,整體都變形了。
表麵冇有紋飾,這樣的物品,也隻能當做標本。
鐵器製品裡麵有一個鐵秤砣、一個鐵罐子以及一把鐵刀看上去很好。
鐵秤砣蓮蓬形,鏽蝕的比較厲害,是漢代的秤砣。
鐵罐子比較大,高度約一尺,最大肚徑約25公分,麵上同樣鏽跡斑斑,區域性一些地方甚至快鏽透了。
它的年份看上去也很早,估計同樣能到漢朝時期。
鐵刀是一把刀柄末端位置環形的刀。
這個年份不算久,估計清末或者民國時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後麵更精彩!
相對於銅器,其實鐵器更難儲存。
幾樣鐵製品,特彆是之前那個漢代的罐子,他打算捐到博物館去。
如果讓他自己儲存,放在家裡,幾年後說不定就自然潰散了。
也隻有在博物館那種地方能夠儲存好,有專門的防護措施。
買了他們的東西,晚上的時間,常順在“阿成酒家”請幾人吃了一頓飯。
據飯館的老闆娘說,他們準備臘月二十回家過年。
做生意堅持那麼晚回去,在這年頭很少見。
常順不論是從拆遷區或者說是渣土場購買物品,從客觀角度講,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老物件。
如果不買,很多東西,那些撿鐵的人都不會撿。
要是那樣,它們要麼被推土機施工的時候碾壞,要麼重新被埋冇。
對古代物品的保護,說的客觀點,靠的就是所有收藏愛好者或者說是廣大的藏家。
不管他們是不是真正的喜歡。
因為任何物品有價值,纔會被人重視。
價值越大,受到保護的力度越大。
如果冇了價值,甚至還會招來禍患,那肯定是冇人保護的,偷偷的拋棄、損壞是必然,就像曾經的某個時期。
往後那些收藏大軍,隨著各地的建設越來越多,發現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從事這個行業、服務這個行業的人,跟著越來越多。
而人多了,總會有人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這就導致了大量假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被大量製作出來。
真正的玩家,是知道古玩市場哪些人是售賣真貨,哪些是專門銷售仿品的。
可惜的是,很多普通人,他們根本不知道區分真假。
每次逛地攤,看著“工藝品”攤位、在上麵挑選物件的人不在少數。
那些買了一輩子東西、家裡裝著一房子的古玩,冇買到一樣像樣真品的人很多。
這些人很可悲,真正尋寶人的攤位,他們是不看的,因為東西跟他們看到的不一樣。
甚至有些人到後來知道自己家裡買的東西全部都是假貨,但他們並不承認,隻為找到新的接盤俠。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xiake)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