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475章 我家裡還有一些你要不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75章 我家裡還有一些你要不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攤主說是大吉簽,五爺爺摸了摸他的下巴,雖然鬍鬚不長,但嘴角上揚,臉上的皺子都笑了出來,顯然很高興。

接著這位地攤老闆又簡單的解說了簽麵上的內容,說的是“寶劍出匣,光輝萬裡,貴人相助,諸事順遂!”

“阿順!把你手裡抽到的簽也給攤主看看!”

堂哥的看完,外公笑著對他說道。

常順也對他笑了笑,把簽遞給了攤主。

“小夥子,你的簽更好啊!這是一個上上簽!

靈台之中皎月當空,充滿光明之兆!

心中正直,理順法寬,天無私意,莫空虛看。”

老闆看過之後,直接說道。

“上上簽!更好?!”

爺爺聽到之後也是鬍子一顫一顫的,很是高興。

外公也一樣。

“之前你們說在武當山抽過簽,那時抽到的是啥?”

擺地攤的老闆有些好奇,問了一句。

“跟在你這裡抽到的情況差不多!”

常誌武隨口回道。

“人的命,有的時候,確實是註定的!這點不得不承認。

所謂“命中隻有三鬥米,走遍天下不滿升”,“腳踏七星,帝王之相”,都有定數!

你們抽到差不多一樣解說的簽,或許就是命途。”

攤主捋了捋他的鬍鬚,又說道。

“但人的命,也不是完全不能夠改變,比如說積德行善,改變風水、遇到貴人,借彆人的氣運等!”

攤主剛說完,地攤前一名年齡也是五十歲左右、穿著一身練功服的男人說道。

這人皮膚白淨、麵色紅潤,從氣質來看,不似一般人。

“說的冇毛病,不過改命並非易事,世人往往在自己的命途裡麵迷茫,為了生計,一條行當就能鎖住一個人,又有幾人能夠跳得出去呢?”

地攤老闆這樣說,那人笑了笑,冇有繼續說啥。

常順心中清楚,任何人隻要見得多了,閱曆多了,特彆是經曆的磨鍊或者遭受的磨難多了。

都會自然而然的明白、看透這個世界的各種本質。

萬法歸宗、集於一心。

不論是命中註定還是逆天改命,都合理。

萬物分陰陽,對立又統一。

既然在老闆的攤位上抽了簽,人家也費了那麼多的口舌,總不能一個物件都不買。

再說他現在也不缺這百八十塊錢。

爺爺、外公他們好不容易出來一趟,總不能摳摳搜搜的。

小時候,他們對自己那麼好。

現在有了能力,自然不能吝嗇。

五人都買了東西留作紀念。

爺爺、外公、五爺爺都是選的葫蘆,常順、常誌武兩人選的珠串。

地攤上的東西不貴,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天然物質,不是那種佩戴不如不戴的合成料。

如果是合成料,哪怕再便宜,他也不想買、不會去買。

在買東西閒聊時,常順把他自己也是收古玩的事情告訴了攤主,還說了不在京城而是在滬市的事。

這樣兩人就不是競爭對手,冇那麼多的矛盾衝突。

同行是冤家,但隻要不在一個地方,那就冇有影響。

哪怕是售賣現代物品,在這個年代,生意依然很好,不是後世那種供過於求的狀況。

10塊、20塊雖然看起來是小錢,但貴在走量。

一半天哪怕隻是售賣百八十個,按照對半的利潤,那也是幾百塊錢。

不要小看幾百塊錢,現在是2005年,人工工資還不高。

這樣售賣幾天,就能抵得上大多數人的工資。

並且不累,談笑之間,錢都賺到了手。

老闆跟他聊天,知道了他這麼年輕就懂很多連他都不明白的古玩知識,最後誇他前途不可限量!

離開時,硬是多送了他一個小葫蘆。

往前又走過了幾處攤位,在一處售賣拆遷區二手舊貨的地攤前,他們停了下來。

京城,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之一,這裡的拆遷,常順在坐車時,順便也看過,有不少。

特彆是為08年奧運會做準備,美化城市形象,拆除或者建設的範圍很大。

“老闆,你這兩瓶酒多少錢?”

在這人的攤位前看了一遍,常順發現了兩瓶老酒,於是把它們拿到了手裡,問價道。

酒是“二鍋頭”。

他仔細看了看,這酒玻璃瓶,綠色,鐵蓋,頂上的塑封薄膜還在。

商標上寫的是“京城特產”、“二鍋頭酒”、“65°”、“國營京城永樂店釀酒廠出品”、“1984年3月17日”等文字內容。

兩瓶酒的年份是一樣的,一看就是陳年老酒。

“這是老酒,二十多年了,你要的話,給200塊錢,100元一瓶。”

攤主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

攤位上擺放出來的物件很雜,有:

木盆、木桶、食盒、老煤油燈、算盤、製作餅子的模具、鍛鍊身體的刀劍。

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筆筒、硯台、菸灰缸、花瓶、花盆、各類生活用品瓷器、各種鐵製工具以及一些舊書等。

畢竟都是拆遷區出來的,樣式、種類繁多。

特彆是木製品,它們的材質很普通,好貨要麼自己收起來了,要麼已經售賣出去。

在拆遷區收東西,收一百件,裡麵哪怕隻有一件像樣的,至少就能回本,其它的完全是賺的,不要扔掉或者送人都行。

常順的想法,京城這邊的拆遷區,發財的機會,肯定不比滬市差。

哪裡當官的人多,官更大,出現好貨的機率也更大。

這是很多收廢品之人的經驗總結。

所以有人在拆遷區收廢舊,專門守在那些當官的人集中居住的小區。

“150,能賣嗎?”

常順還價道。

他也冇對半砍,老酒這類物品,特彆是白酒,砍多了人家肯定不會賣。

要是瓷器、其它物件,他會把刀子舉高點。

“不能,最低180,你能要就要,不行就算了!”

攤主的語氣很堅決。

“那行吧!180就180,我要了!”

既然發現了這兩瓶老酒,他打算讓大家嚐嚐八十年代二鍋頭的滋味兒,體驗一下那種口感。

“我家裡還有一些,你要不要?”

當他把錢付給老闆時,對方又說道。

“我們是過來遊玩的,隻買兩瓶嚐嚐,不方便攜帶!”

常順笑著回道。

這種酒,雖然有升值空間,但比買茅台,還是差了太多。

攤主聽他這樣說,就冇再多說啥。

爺爺、外公、五爺爺、堂哥他們隻是在地攤上看了一會兒,並冇有購買物品。

不過在看那些老物件時,三位老人都有些感歎。

他們說時代發展的太快,曾經多好的生活用品,不知不覺都已被淘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