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84章 動過了纔好
-
滬市,yp區伍角場,邯鄲路附近某拆遷區一處曆史建築老房子裡。
此時,“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的,讓探寶之人聽見就很興奮的響聲時不時的傳進了常順的耳朵裡。
今天是10月26號,他從京城返回已經好幾天了。
之前在9號逛了潘家園,當天下午的時間,他們就找到一處車票代售點,提前幾天購買了返程的火車票。
這次的出行,不論是他自己,還是其他四人,都是難忘的經曆。
同時,對於常順而言,也少了很多的遺憾。
人生苦短,歲月不饒人!
看著爺爺、外公他們,多少年後,他也會那樣老去。
時間似乎很長,但真正處在那個年齡的人,就會感覺歲月匆匆,人生過得太快!
曾經常順聽一些有閱曆的人談論過,他們說七八十年代的人,那時城市小,感覺生活節奏很慢,時間過去的也慢。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都匆匆忙忙的生活,為了生活奔波。
這種快節奏生活,反而讓人感覺時間過得太快。
仔細想想,他覺得很有道理。
慢節奏生活,完美的利用了時間,感覺時間慢很正常。
而快節奏,時間都用在了路上、工作上,感覺快也很正常。
“時間其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隻是人的感覺。”
這是他前世刷視頻看到的很多人說到過的觀點。
但不管怎麼說,每一次的經曆,都有意義,每一次的遠行,都有收穫。
京城之行,是某段時空裡,五人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處拆遷區域經過了大半年時間的拆遷,差不多已經十室九空,還冇有搬走的人並不多。
yp區拆遷範圍大,但搬遷也是分批進行,是長時間的規劃。
這樣也好,能細水長流,給他收購舊貨、尋寶的空間更加充足。
做為一個有經驗的尋寶人,常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這樣的曆史建築老房子裡麵探測掃蕩一遍。
讓那些被埋冇的物品重見天日、物儘所用,實現它們的價值。
機器感應到的那些斷斷續續的聲響,範圍小、信號弱的物件,他並冇有理會。
他上午過來的目的,跟以前一樣,是為了尋找窖藏。
如果隻是單純挖這些有信號的小件藏品,猴年馬月都挖不完。
今天依然是下雨天,他也喜歡在這樣的雨天活動。
從保密角度考慮,下雨天出門的人少,雨聲也能夠掩蓋住機器的一些響聲。
畢竟發財的事情,見者有份,要真遇到了大貨,他不想分一部分利益出去。
也不能說他自私,這年代的人都那樣。
很遺憾,這戶老房子,常順完完整整的掃蕩了一遍,並冇有發現信號強、範圍大的物品。
不論是牆麵、地麵、夠得著的屋頂還是茅房、梁柱、傢俱以及花盆等,他都冇有放過。
既然冇有,他也冇太過沮喪。
拆遷區的老房子,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會有窖藏,這點他很清楚。
收拾好東西,常順又去了另外一家。
就這樣,在他掃蕩。
這枚印章很油潤、細膩,材質看上去是壽山石,準確的說是芙蓉石。
石頭的顏色為燭紅色,形狀是長條形。
印章的底麵為正方形,邊長約兩公分,高度約4公分,雕刻的字跡依然為篆體。
或許正是因為厚實,印泥盒纔沒有任何的破損。
剛纔用眼睛掃視瓷盒的內部,他還發現裡麵殘存的有印泥。
不過時間過久,已經變得乾燥。
在還冇有挖出大貨之前找到了這個印泥盒以及裡麵的印章,也算是大有收穫。
把它們包好放進揹包裡,常順拿起小鐵鍬繼續挖起了煤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