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529章 不能是你四我六嗎
-
杜師傅說的池塘位置,距離他住的地方大概20裡路左右。
第二天,常順吃過早飯就去了那邊。
他到的時候,對方已經開著挖機正在工作。
畢竟夏天天氣熱,早點上班就能早點下班。
雇主,是一名年齡35歲左右的男人。
經過杜師傅的介紹,他知道了這人姓馮。
“馮老闆!這個石佛像,我覺得你自己留著比較好點,以後要是在池塘邊蓋房子,最好是把它放到那邊。”
此時,是在馮老闆居住的房子院子裡。
佛像是如來造型像,高度約半米,重量約**十斤。
之前,常順已經看過他的其它東西,有:
一個石鼎,一個石牌匾,一塊石碑以及一塊石頭雕刻的蓮台座。
石鼎長方形,雙耳四足,最大高度約35公分,最大長度約40公分,最大寬度約20公分。
鼎的麵上刻有瑞獸,看上去是麒麟。
石牌匾麵上隻有一個“佛”字,另外刻有祥雲、蓮花圖案。
石碑是寺廟功德碑,雕刻有一些人的名字,捐款修建寺廟提供錢財的數量。
蓮台座不是太大,重量約一百二三十斤左右。
挖出來的這批物品,都是一些石器製品,也都是佛教用品。
常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馮老闆挖的堰塘位置有些特殊,那邊有些偏僻,在一片老墳場附近。
那裡雖然還有其它的魚塘,不過距離稍遠。
如此情形,他自然要提醒一下。
至於對方有冇有那種顧慮,那就是彆人的事情。
之前見麵時,他打聽過,馮老闆打算在那邊挖三個池塘。
清理淤泥的池塘,是最初的老堰塘,已經存在很久了,另外兩個,是機器製造,也就是說,靠挖機挖掘形成的人工池塘。
常順說的在池塘旁邊蓋房子,指的是對方應該會在那邊照看堰塘裡麵的魚。
如果冇人照看,說不定就被彆人偷了。
這年頭監控冇有普及。
“你是說那邊有很多墳,需要一個佛像在那邊震懾一下“風水”嗎?”
馮老闆很快明白了他話裡的意思。
“差不多吧!”
一些冥冥之中的東西,他自己還是相信的。
這個世界,未知的東西比已知的多。
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玄學理念,包括聽彆人說的經曆,他自己個人的經曆,精神層麵的感受還是有一些的。
“你這樣一提醒,我確實需要做點啥!說實話,那處老堰塘,以前還淹死過人呢!據說有人晚上路過那邊,還能聽見水裡劈裡啪啦的響聲。”
馮老闆想了想,對他說道。
“那你平時去那邊有冇有害怕的感覺?”
常順笑著問。
“有時有,大多時候冇有!我想好了,佛像還是賣給你,等晚點我要是真住到了那邊,需要的話,再去佛具店鋪買一個。”
“那行!”
對方這樣說,他就不再說啥。
接下來,兩人商量了價格:
佛像,500元。
石鼎,400元。
石牌匾,300元。
功德碑,100元。
石頭雕刻的蓮台座,300元。
共計:1600元。
不急著回去,說好價格,常順就換了衣服,鞋子,帶上工具向著杜師傅那邊走去。
關於堰塘在老墳場附近,他又想起了“三個故事”裡麵的一個故事——墳場邊釣魚,要麼釣不到,要麼會釣很多。
如果長期都釣的多,長期運氣太好,就不會是好事。
“常老闆!要真在我家堰塘這邊尋找到了東西,你可不能一個人吃獨食!
要不我也花錢雇你探測,就像開挖機的杜師傅那樣。”
快到的時候,馮老闆突然間想到了啥,又對他說道。
“花錢雇傭我嗎,你打算出多少錢雇傭?我們尋寶的人,出場費可不便宜!”
常順笑著道。
之前的聊天,對方跟杜師傅應該提起過萬一在這裡找到了東西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不過並冇有跟他提起。
他自己知道,到彆人家的地盤找東西,不論是房子,還是地裡,在明確知道尋寶的情況下,如果真找到了東西,肯定不會讓你隨便拿走。
“這個我不清楚,跟挖機師傅一樣,一個小時三四百塊錢如何?”
馮老闆略微思考了下,然後說。
“三四百塊錢嗎,你不怕一會兒啥都找不到?”
常順隨口又問了一句。
“不怕!要是真找不到,隻能說我運氣不好!”
看他樣子,確實很想出錢讓他尋寶。
“雇用還是算了,說實話,我們出去,一般都是跟人合作,要真出了東西,對半分。”
一般情況下,他不喜歡被彆人雇用。
“不能是你四,我六嗎?”
對方又說道。
“當然不能!如果那樣,我還是趁早離開算了。”
常順覺得哪怕真有東西,眼不見心不煩。
彆人找出來,那是彆人的運氣,一些規矩不能破。
另外堰塘裡麵的東西,跟祖傳的又不一樣,它們很大可能是彆人因為一些原因扔進去的。
池塘是他家的池塘,但東西並非是他家老一輩留下來的東西。
本質上,是公共資源。
隻能說他剛好占了這處位置,有優先占有權。
也就是說,常順出去就算是幫著找彆人家祖傳的東西,那也是對半分。
何況這裡可能存在的東西並不是他家祖傳。
“那行,就按你說的,真找到了東西,我們平分。”
兩人聊著,走到了淤泥附近。
池塘的淤泥,之前肯定比較深,從散開的麵積看,很大一片。
這些淤泥很肥沃,曬乾之後種菜,幾年之內都不需要施肥。
先前聽馮老闆說過,這邊的堰塘,很適合養魚。
他每年丟一些魚苗進去,長得很快,二三兩左右的草魚,到過年能夠長到三四斤或者四五斤重。
其它的鯽魚之類,哪怕不投放飼料,一年也能長半斤。
按照這個說法,的確很適合養魚。
往遠處其它地方看了一眼,距離這處位置大概兩三百米遠或者三四百米遠,也有好幾處堰塘。
之前過來時,常順看見那裡是“放釣”的場所,有人已經在那邊釣魚了。
這年代或者往後,喜歡釣魚的人很多,特彆是滬市這種大城市,在周邊養魚、放釣,也算是可持續發展,比較賺錢。
看了片刻,他調試好機器,走到一處淤泥位置,開始在上麵探測掃蕩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