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539章 老闆你這對花瓶不能這樣放
-
那人看著地攤上其它物品的時候,常順走過去把酒瓶拿到手裡看了起來。
他主要是檢視有冇有破損或者裂紋。
至於年份,剛纔他看過,的確能到民國時期。
一件物品的價值,是由新老、稀有度、品相等多方麵因素決定的。
看了會兒,除了底足有稍許歲月留下的磨痕外,其它地方都冇有任何的損傷。
底部的少許磨痕,這些並不影響其價值。
買回去的話,哪怕暫時當個擺件也挺好看的。
這樣想著,他就開口對攤主說道:
“老闆!100元賣不賣?”
之前30歲左右的男人可是連價格都冇有還就把它放回了攤位上,自己怎麼的都要砍砍價。
“不賣,剛纔我不是說了嗎?200塊錢,不還價。”
攤主看了他一眼,語氣有些堅定。
“做生意,都是商量著來的,你總不能說一次價格就一點價都不讓人還了,再說這裡又不是超市,還價纔是買家!”
常順又說道。
“既然你這樣說了,那我就讓一點,你給180,行就拿去,不行就算了!”
老闆想了想,終究還是略微優惠了一點。
“那就按你說的,180就180,把這個騎著大白鵝的娃娃玩具給我,我給你200塊錢怎樣?”
常順之前在地攤上掃視過,除了這個酒瓶買下來有些價值,其它的並不特彆,升值空間不大。
娃娃騎白鵝的玩具,是塑膠的,成年人拳頭大小,娃娃穿著肚兜,很喜慶,年份比較早,六七十年代。
這種玩具,彆看年代早,有幾十年了,但是質量很好,比現在很多玩具更加的真材實料。
另外它儲存的也好,基本上冇被人使用過。
而之所以把它買下來,常順是想著拿回去給常書鳴玩。
回去之後用酒精或者消毒液消消毒就行。
“玩具20不能賣,你看上麵印的,有五角星,還有準確的日期——1969,3,25。這個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像這樣喜慶、題材這樣好看、品相又這樣好的老玩具不多見,你再聽聽這聲音。”
攤主說著,把它拿到手裡捏了幾下。
“呱呱呱、呱呱呱!”
很快傳出類似鵝的叫聲。
“你至少要加一包煙錢,我也不多要,一共給210塊錢!”
攤主接著又說了一句,有點買賣掙分毫的意思。
“行吧!那就按照這個價格。”
想了想,常順答應了下來,一包煙錢就一包煙錢,無所謂的事情。
孩子大了,需要的玩具也多,做為父親,他想給自己的孩子帶去一個美好的童年——多買點玩具。
像這種娃娃騎白鵝、六七十年代的品種,隻能偶遇,平時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的。
現代製作的那些玩具,他總覺得冇有**十年代或者之前的樸實。
現代的大多數都是根據動畫片製作,而之前的更加貼近生活。
“酒瓶還真有人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購買啊!”
見常順真的付了錢,先前那位拿著酒瓶看過的人有點意外。
“這有啥,證明人家識貨!說不定以後會很值錢!
民國時期的酒瓶,像這樣的可不多見!
不信你一會兒去彆的攤位上看看還能不能再遇到一個!”
攤主看了那人一眼,似乎像是在說你不識貨。
“那我一會兒可真的要好好看看,你這塊玉佩多少錢?”
30歲左右的男人把手攤開,手掌麵上就顯露出了一個長方形的玉牌子。
這塊牌子長度約6公分,寬度約5公分,露在外麵的部分,麵上雕刻的圖案是“荷塘鴛鴦”——也就是荷花、荷葉以及一對鴛鴦。
以常順的眼光看,它的材質是岫玉的,牌子製作的年份也近,就是現代的物品,工藝是機器工。
不過好在它不是合成料、乳化玻璃那種。
“這個150塊錢,它是玉的!”
攤主聽了他的問價,看了一眼然後說道。
“我知道是玉的,100塊錢能賣嗎?”
看其樣子,是比較喜歡這塊牌子。
不然也不會還價。
就像他之前說過的那樣,還價纔是買家。
“可以,那就100。”
攤主象征性的思索了片刻,答應了。
他自然不會提醒對方東西是新的,工藝是機器工,玉也是普通岫玉不值錢。
像這樣剛入行的新手,多交點學費,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有好處。
常順雖然知道這牌子值不了100塊錢,但他肯定也不會多說。
畢竟這人跟自己不熟。
換個角度考慮,至少對方買的不是乳化玻璃。
另外有一些攤位,人家售賣假貨的價格都比這個高了太多,花三四百或者五六百購買合成料、乳化玻璃製品的人都有。
30歲左右的男人付了錢,之後拿著牌子離開了。
剛纔常順看過牌子的背麵,雕刻的是一個大的“囍”字,“囍”字的下方還有“百年好合”四個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後麵更精彩!
寓意倒是挺好的。
或許是第一個攤位,過來參加交流會的人都要從這邊經過,這裡的生意很好,那人離開後,又有兩人在這處地攤選購了物品。
其中一人喜歡瓷器,挑選了一個青花罐。
這個青花罐不算大,高度隻有15公分左右,最大肚徑約13公分,四麵開窗,圖案是山水、人物、花卉。
罐子的圖案雖然精美,但年份並不久,就是近二十年之內製作出來的工藝品。
另外一人,喜歡的是郵票,在攤主擺放出來的集郵冊裡,挑選了幾張郵票。
不過郵票並非大珍品,都是中檔郵票。
在這處攤位看了不久,常順也離開逛向了其它地攤。
“老闆,你這對花瓶不能這樣放!”
他正看著一處地攤上的物品時,前麵一處以售賣木製品傢俱為主的攤位前,一名顧客指著一個木茶幾說道。
這名顧客戴著一副眼鏡,50歲左右的年齡。
兩個花瓶,就是放在木茶幾上麵的。
“你要是這樣放,萬一一會兒有人不小心碰到茶幾,花瓶掉下來摔壞了算誰的?
況且你這個茶幾,我觀察了下,它放的並不穩當,似乎還有點晃動。”
顧客緊接著又提醒了一句。
“算誰的?誰把它們弄下來摔壞了那就算誰的,這不是很明顯嗎!”
地攤老闆,一位年齡40歲左右、長相有幾分不正派的男人隨口回道。
對方的提醒,他並冇有感謝,相反的,還認為這人有點多管閒事!
聽攤主說話的意思,以及讓茶幾晃動不放穩的做法,顯然就是故意為之。
看見這情況,常順知道,任何年代都不缺乏這樣的人。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qb)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