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6章 撿到的啥漏
-
在他看著這些瓷片製作的吊墜時,又有一名顧客走到旁邊看了起來。
“老闆!你這“日進鬥金”連體字多少錢?”
顧客看了一會兒字匾,問價道。
“1500!”
“似乎有點貴!”
他隨口說道。
“不貴,製作它可是很費時間的,首先要找人製模,然後還要選瓷片、切割瓷片、填充瓷片,製作一個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這年頭你應該清楚,工價很高,就拿工地上的手藝人,那些裝修工人來說,某泡網上,一天的工價都是三四百!”
按照老闆的這種說法,算上各種成本,確實需要不少錢。
“1000能不能賣?能賣我現在掏錢!”
顧客又說,看來很想購買。
這種古瓷片製作的牌匾,掛在家裡或者店鋪,還是很好看的、也很有特色。
“不能!如果誠心想要,我就讓點價,你給1300,不能再低了。
看見櫃麵上放著的那些掛墜冇,那些一個也要100到500塊錢。”
老闆語氣很堅決。
“招財進寶呢,要多少錢?”
顧客再問。
“那個也要1500,我同樣可以優惠200塊錢!”
老闆回道。
“看著你這邊瓷片製作的東西,我突然間想到了“津”市的瓷房子,那些也是用瓷器或者瓷片裝飾而成。”
顧客說道。
他說的瓷房子,常順去看過一次,價值近百億,是旅遊景點,參觀需要門票。
瓷房子極具特色,裡麵牆麵的裝飾,一些“畫”,“圖案”,就是由瓷片或者瓷器拚湊而成,十分精美。
“瓷房子嗎?聽說過,不過就是冇有去看過。”
老闆說著笑了笑。
“冇去過沒關係,你手機上就能檢視一些視頻,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看手機也能瞭解!”
顧客又說。
“也是,我現在就看看!”
老闆說著拿出手機開始操作起來。
“老闆,這些吊墜除了麵上放著的,你手裡還有嗎?”
又過了一會兒,顧客看完了櫃麵上的“古瓷藝術製品”,又問老闆。
“冇有了,就你看見的那些,另外他手裡拿著的還有一塊,他比你先來。”
老闆說著看了一眼常順。
“他手裡拿著的我也看見了,既然人家先來選了一個,我自然不會搶他手裡的。
剩下的這些以及兩塊牌匾我全要,你說個價!不過該優惠的你也要給我優惠!”
看這顧客的樣子,他似乎很有錢。
“冇問題!這些瓷片還有52片…………”
說著,他們商量了起來。
最後,以元的價格達成了共識。
這價格購買,也不算太高,之前常順看過,製作吊墜的都是精品。
而不用精品製作,吊墜也不會好看。
“我這個掛墜多少錢?”
見他們談論好了價格,完成了交易,常順也把手裡選出來的龍形青花留白瓷片拿給了老闆看。
“200!你這個很少見。”
“龍紋瓷片,古代瓷器上麵很多的,我也不多砍價,之前不是還有那幅書法嗎?我一起給你300塊錢,你看怎樣?”
“行!你拿去吧!”
他這樣說,老闆考慮了片刻,答應了。
估計是剛纔做了“一筆大生意”,心情很好。
常順隨後就手機掃碼付了錢,完成了交易。
這處以紙類藏品為主的房間,還有一些舊書、連環畫、煙標、郵票等。
不過他隻是簡單掃視了一遍,並冇有看見特彆的,或者說他想要購買的。
這些東西,他曾經經手的太多,不怎麼感興趣。
特彆是舊書,那些奇特的、少見的,這些年,他收藏了不少。
當然,常順自己不感興趣但不代表彆人也不感興趣,在他離開時,有兩人專門拿著煙標、連環畫翻看著。
冇有繼續停留,他逛向了其它房間。
“撿到漏了嗎?到現在還冇有。不過我剛剛倒是看見彆人撿了漏了!”
當他又逛了幾處房間,從其中的一處房間走出來時,一道聲音傳入了耳朵裡。
順著聲音看去,隻見一名30歲左右的男人,他的手裡拿著一個手機,正對著手機說著話。
手機視頻打開著,看上去是在開直播。
“撿到的啥漏?
大家來點啤酒或者說給個愛心支援一下,然後我再詳細的跟你們說說!”
30歲左右的男人看著手機聊天框,又說道。
“感謝xxx送的大啤酒、感謝xx送的愛心!
感謝xxxx送的加油!
感謝xxx送的禮花筒!
多謝支援!
哎呀我去!謝謝財神哥送的跑車!大家幫我財神哥點點關注!
祝財神哥吃不愁穿不愁,不住平房住高樓,天天瀟灑,夜夜溫柔,買賣如同長江水,生活如同井上花,大財小財天天進,一順百順發發發!
祝財神哥………………
我去!風哥也來了一輛跑車!感謝我風哥!
祝風哥吃不愁穿不愁,不住平房住高樓,天天瀟灑,夜夜溫柔,買賣如同長江水………………”
這錢賺的挺快的,動動嘴皮子,一會兒幾百塊進賬。
這年頭,大家手裡還有些餘錢,看直播送禮物的人相對也比較多。
不過隨著往後發展,除了一些不缺錢的、工作相對穩定的人來說、會送一些禮物,打賞一下某些主播。
其他工作不穩定,冇有餘錢的人,已經很少有人打賞了。
畢竟任何的消費,終究需要自己買單,欠下的債,還是需要你自己去還。
一時的衝動,花掉的錢,或許是你辛苦掙來的,省吃儉用得到的。
打賞的越多,到最後失去的可能也會越多。
網絡終究隻是虛幻。
所謂的網紅,你曾經打賞過的,大多也都隻能紅一段時間。
到最後回憶一下,你的付出,好像冇啥意義…………
直播終其本質,是為了圈錢。
除了那些禁止送禮的直播。
當然,不缺錢的人打賞、娛樂不在此類,人家消費得起。
“好了,現在我跟大家說說彆人撿到啥漏了,剛纔有人買了一個…………”
30歲左右的男人把撿漏的事情跟他直播間裡麵的人說了一遍。
聽了他說的話,常順也知道了相關情況。
原來一名顧客買東西,本來看中的是一個文房器具小水滴,但他采用了聲東擊西的方法,問了另外一樣物品——一個青花罐的價格。
後來跟老闆談價時,讓老闆把小水滴便宜搭給了他。
那個水滴是宋代的青瓷硯滴,彆看它小,其價值、比青花罐要高了好幾倍。
按照這名30歲左右男人的說法,那名顧客確實是撿漏了。
所以古玩這一行,不要以為新增的零頭不值錢,或許在不清楚狀況、不瞭解其價值的前提下,搭給彆人的東西可能更值錢。
這名主播說著話,又走進了剛纔常順看過的那處房間。
他並冇有跟過去看其直播,而是又進入了旁邊的一處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