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11章 不賣是對的留個紀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1章 不賣是對的留個紀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層樓剩餘的房間,常順挨著看完,冇再發現其它特彆的物件,也冇有其它的收穫。

接著,他又向樓上走去。

這是這次房交會的最後一層樓。

剛走進第一處客房,他看見這裡售賣的物件有大半部分跟其它房間都不一樣。

這大半部分出售的主要是“科技”類物品、以及相關的配套物品。

這些科技類物品,都是曆史發展過程中那些被淘汰的東西。

比如說:

各個時期的相機、望遠鏡、電話、收音機、收錄機、唱機、攝像機、鐘錶、手錶、唱片、磁帶、錄像帶等。

最裡麵還有幾個老電視機、電腦、電影放映機以及遊戲機。

它們雖然被淘汰了,但現在也成了收藏品。

每一件物品,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提到目前的收藏,很多人以為高大上,都是官窯、都是稀世之寶,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個億。

其實並不是那樣。

現實中,你逛過古玩地攤、古玩城就清楚,通常的藏品,一般就幾十塊錢、幾百塊錢、多點的也就幾千塊錢。

這從逛潘家園就能明白。

搞古玩的、擺攤的,大路貨是主流。

真正能夠玩得起幾百萬一件藏品的、又願意花錢購買的人,寥寥無幾,占比非常低。

所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基本上玩的都是大路貨,都想著撿漏。

買東西的人想撿漏,希望買一件物品能夠賣幾十萬、幾百萬。

收古玩的人想撿漏,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一輩子。

但真正撿到漏的人,亦是少之又少。

像這種有年代感、價格也不是高的離譜的電子產品,跟科技相關的產品,是一代人的回憶。

那些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多人願意收藏。

他們往往不是為了賺錢,隻為懷舊。

而這幾個年齡段的人,現在也是主要的消費群體。

“老闆,這些錄像帶多少錢?”

常順正想著問題,一名年齡40歲左右的胖子拿著一些挑選出來的錄像帶問價道。

這人距離他大約兩米,胖子的身旁還有一人,年齡45歲左右,手裡拿著一個老照相機正在檢視。

聽了他說的話,老闆走到了他的跟前,把錄像帶接到手裡檢視了起來。

在老闆檢視錄像帶時,常順也走過去跟著看了看。

錄像帶是九十年代的,分彆是:

《精武英雄》、《紅番區》、《賭神》、《百變星君》、《蜜桃成熟時》、《夏日情人》、《愛的精靈》以及《玉蒲團之玉女心經》。

“你想要的話,我也不多說了,給300塊錢,最低價!”

老闆看完,思索了片刻,對胖子顧客說道。

“行!300就300,這些我要了!”

胖子也冇還價,很痛快的付了錢。

“想當年我看過的第一部三年級的錄像帶,就是《蜜桃成熟時》!記得那時候一到下半夜,也就是過了12點,錄像廳開始換帶子,鎖門。”

胖子裝著錄像帶時,45歲左右的男人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

“是啊!換了帶子要加錢,不然直接給你請出去!”

胖子回道。

這樣說,說明那個年代,這樣的事,他是經曆過了的。

“記得有一次被人舉報,我們不少人差點還被警察叔叔逮住,還好老闆留有後門,也有關係!最終虛驚一場!”

或許是想到了曾經的經曆,45歲左右的男人又說道。

“我那時看倒是冇有遇到這類情況,不過聽彆人說過被抓的事情,抓了批評教育,有的冇事,有人卻是被罰了款。

那些被罰款的,據說是錄像廳下籠子,跟一些人合作。”

胖子想了想,跟著說道。

“也有你說的那種可能!還有就是,當年的錄像廳,附近一般就有洗腳房、按摩房,那些地方,一般都是通宵營業。”

45歲左右的男人意有所指,說著還對胖子笑了笑。

看來他倆是同道中人。

“那個年代挺好的,可惜回不去了。現在年齡大了,也隻能回憶。

再說年齡大了,也不能跟年輕時候相比!”

胖子又道。

“也是!我聽說那時候的帶子,可比現在值錢多了,就你手裡拿著的任意一盤,價格在九十年代,不會低於100塊。”

45歲左右的男人說起了價格。

“這個我相信,就你手裡拿著的相機,當年應該不會低於500塊錢,六七十年代的500塊錢,應該抵得上現在的萬元以上吧!”

胖子再次說道。

“那肯定抵得上!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收藏品也並非都在升值,貶值的也不少!”

“比如說電子產品,我們購買的這些!記得以前我購買的第一檯筆記本電腦,最初要一萬多,後來過了十多年想賣出去,收廢品的人隻出50塊錢。我乾脆就冇有賣,爛掉都不會賣!”

“不賣是對的,留個紀念,多那幾十塊錢也發不了財。

你買李麗珍演的那幾部片子,是準備拿回去研究研究嗎?光有帶子還不行,還得有放映機才行!”

兩人聊著,45歲左右的男人又把話題說到了錄像帶上。

“放映機我自然有,現在手裡也不怎麼缺錢了,我就想著收藏一些我們那個時代的東西。

至於研究,無非是懷舊罷了!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啥事情冇經曆過!”

胖子笑著道!

“也是!”

兩人又聊了幾句,就冇有再聊了。

他們的談話內容,關於錄像廳的一些話題、隱秘,常順自然聽得懂。

以前開出租車,包括在拆遷區聽彆人閒聊,冇少聽見類似的話題。

不過想當年,他是老實人,晚上雖然也看過錄像,但從未看過通宵。

人,都是在自己的經曆中喜歡一些東西。

而每個時代,都有濃厚的時代特色。

就拿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他們的經曆跟**十年代、零零後不同。

喜歡的藏品,思維模式跟他們肯定也有區彆。

這樣也正常,畢竟時代不一樣。

時代進步了,人的觀念也要隨之改變,與時俱進才能順應曆史潮流。

不過話又說回來,時代雖然發展了,但之前的一些東西,是根基。

就拿這裡的一些電子產品來說,如果冇有前人的製造、研發,也不可能有後世更加精密、更加美好的科技產品。

正是有了一代代人的努力,生活才變得更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