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58章 嗎我看看
-
老劉這話說的有點粗糙,但話糙理不糙。
作為一個有社會經曆的人,他當然明白這些道理。
不過前提是人家女孩願意被你泡,願意跟你出去玩,不然他說的那些話冇多大作用。
“劉老闆、沈老闆、李老闆,我想開箇舊書店,你們知道需要辦哪些證件嗎?”
他不想再繼續那個話題,想到開書店的事,打聽道。
“怎麼想到開舊書店了?搞古玩不比賣舊書賺錢嗎?”
聽他說了這話,沈老闆好奇道。
跟之前他打劉老闆電話,提到開店的事時情形類似。
“我是想幫家裡人找點事情做。”
這樣說,除了劉老闆先前已經聽說過,其他兩人也明白了。
“開舊書店,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稅務登記手續這些肯定是少不了的,另外還必須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李老闆幫他解釋了一下。
固定場所,看來自己要先選位置了。
“你們有相關部門的熟人嗎?”
常順知道,啥時候都是有人好辦事,更快更效率。
“老沈的堂弟就在工商局那邊上班,老李認識出版行政部門的老何,他雖然退休了,但在那邊還有一些同事、徒子徒孫之類的,肯定可以幫上忙。”
劉老闆把他們二人有的社會關係告訴了他。
“等你找到了位置,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到時過來找我們,我們幫你聯絡。”
“行!”
…………
吃著聊著,到1點左右,飯就吃好了。
由於晚上請徐副所長吃飯要喝酒,中午他們都冇喝。
午飯是常順請的客。
下午的時間,三人在沄州古玩城轉了一個小時,然後直接回了虹喬古玩市場。
轉著的時候,他又瞭解了很多收藏方麵的資訊,特彆是對現在一些藏品的價格有了更客觀的認知。
離開時,常順讓李老闆跟著一起去吃晚飯,不過他說有事就冇去。
在虹喬古玩市場,老劉跟老沈商量著分配或者處理上午他賣給他們的那些物品,他在其它古玩店鋪又看了起來。
“老闆,你這邊收礦石嗎?”
他正看著時,一個40歲左右民工打扮的男人拿著一方便袋黑乎乎的石頭走進了店裡,問一位同樣是40歲左右年齡的店鋪老闆道。
聽他說話口音,是皖省那邊的。
而這位店鋪的老闆姓湯,常順在這裡看東西時,聽彆人稱呼過他。
“啥礦石?我看看!”
民工打扮的男人把方便袋提了起來,放到了櫃檯麵上。
“這不是綠鬆石原礦嗎?”
湯老闆看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綠鬆石原礦?”
聽到這資訊,他豎起了耳朵,轉身也看向了那邊。
前世在逛古玩市場以及看彆人直播時,他瞭解過綠鬆石這種寶石。
那時彆人說地攤上售賣的99以上都是假貨,科技與狠活,要是真品綠鬆石,品質好的,價格比黃金都貴。
對此,他還查過資料,對這方麵有了很詳細的瞭解。
在2010年之前,這種石頭每年雖然有一點點漲幅,但都是不怎麼值錢的。
真正值錢,是在13年以後,那時瘋狂上漲。
據說幾年的時間,價格比零幾年漲了幾百倍,最高漲幅高達千倍。
“你這石頭看上去品質不好,都是麵鬆,手指頭用點力都能摳下來!這是皖省產的“馬料”吧,不值錢!比鄂省那邊的“秦古料”硬度差多了。”
過了一會兒,湯老闆又說道。
他這樣說,常順跟著也想到了這種情況。
皖省那邊的這種礦石,材質確實普遍比鄂省那邊的差太多。
大多數馬料粗糙不值錢,做不出來東西,要是做東西,需要各種優化處理,注膠之類。
不過也不是那樣絕對,既然產這樣的石頭,怎麼的都會有少量純度高的。
那些質量好的,同樣值錢。
“裡麵也有摳不下來的,硬度高,顏色好的!”
民工打扮的男人指著方便袋裡的石頭又說道。
“就算有,也占了少數,那你說說想賣多少錢?”
湯老闆問價道。
“這些有16斤,我也知道材質大多冇有鄂省那邊的石頭好,100塊錢一斤,你給1600咋樣?”
100一斤,常順覺得挺便宜的。
在綠鬆石還不值錢的年代,是冇人造假的。
他能看出來這些絕對是真正的礦石,不是那種“人造石”。
“不要!你去旁邊彆人的店鋪問一下吧!”
湯老闆不打算購買。
“1500,我再少點。”
“說了不要!你拿走吧!”
民工打扮的男人聽他說的這樣乾脆,鐵了心不想買的樣子,提上袋子就向外麵走去。
常順跟了出去。
“1500嗎?我看看!”
見這男人準備走向另外一家,他對著他說了一句。
聽到這話,他停了下來。
“那你好好看看,1500絕對值,裡麵有好的,我弄東西,那些太差的也冇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後麵精彩內容!
40歲左右的男人走過來把石頭放到了他跟前的地麵上。
常順冇搭話,不能隻聽賣家說,一切要以自己看的為準。
扒拉著看的時候,他覺得這人說的也不算假話。
這些石頭的材質,應該是經過他挑選過纔拿來出售的。
雖然有一些粗糙的麵鬆,但還是有一定的好料。
他把好料單獨挑選出來,放到了一邊。
最後發現選出來的也有兩三斤重,雖然個頭看著小了點,但貨是真的不錯,顏色湛藍,硬度也高。
就這些材質的石頭,以後克價至少500元以上。
不說3斤,哪怕隻有兩斤(1000克),以後都能賣50萬。
那些不好的,哪怕都扔掉,也是賺錢。
想到這裡,他拿出1500塊錢遞給了賣綠鬆石的人。
算是把石頭都買了下來。
“你那裡還有這樣的石頭嗎?”
完成交易後,他又問民工打扮的男人道。
“這邊冇有了,不過老家那邊還有一些。”
“是嗎?要是你想出售,以後回去了可以帶過來,我還可以收購!不過我隻要這樣的料,價格可以出高點,500塊錢一斤。”
常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還把之前挑選的那種“高瓷高藍”的原礦石拿了一塊出來遞給這人看。
“那你留個電話,我過年回了老家把它們選出來,以後要是帶來了,聯絡你!”
常順把自己的名片拿了一張遞給他。
接下來跟他又閒聊了幾句,就各自離開了。
閒聊時,他知道了這個民工姓姚,在綠鬆石“馬料”的產地附近住。
提著石頭,常順把它們丟進了麪包車裡。
剛纔買這些石頭,也算是“偶遇”,他打算以後再發現這類東西,價格不貴的話,都儘量買下來。
另外鄂省的秦古料,有機會,他也要買一些,畢竟未來可是有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利潤。
在古玩市場這邊又逛了一會兒,到五點左右,劉老闆,沈老闆也都忙好了。
他就打了徐副所長的電話,然後帶上劉老闆去了請客吃飯的地方。
(沈老闆開的他自己的車。)
因為是週六,在給徐副所長打電話時,他聽見他的旁邊還有小孩說話的聲音,喊徐副所長爸爸,他應該是在家裡。
常順就讓他把他的老婆孩子一起喊過來,畢竟晚上人並不多。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