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 第139章 老宅地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第139章 老宅地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老宅地宮

雨絲斜斜地織著,將沈氏老宅的青磚灰瓦暈成一片濃淡不均的墨色。沈亦臻撐著一把黑傘,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傘沿刻意偏向身側的蘇念,自己半邊肩膀早已被濕氣浸透。蘇念懷裡緊揣著那本泛黃的手賬,指尖反複摩挲著最後一頁娟秀的字跡——“金璧藏於地脈,唯憑星圖尋蹤”,紙張邊緣被體溫烘得溫熱,卻壓不住心底翻湧的緊張。

“吱呀”一聲,朱漆大門被推開時發出老舊的呻吟,像是沉睡百年的老者被驟然喚醒。院內的石榴樹早已落儘了葉子,光禿禿的枝椏伸向鉛灰色的天空,樹皮上溝壑縱橫,藏著無數沈氏家族未曾言說的秘密。兩人踏著青石板路往裡走,鞋底碾過積雨,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在空曠的庭院裡格外清晰,竟讓人莫名想起手賬裡記載的,當年沈家人深夜搬運木箱的腳步聲。

書房在老宅東側,是整個院落裡唯一還保留著舊時模樣的房間。推開門的瞬間,一股混雜著樟木、舊紙和潮濕泥土的氣息撲麵而來,蘇念下意識地屏住呼吸,彷彿怕驚擾了屋內沉睡的時光。沈亦臻從揹包裡取出手電筒,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滿牆的書架——架子上的書籍早已褪色變形,有的書頁粘連在一起,輕輕一碰便簌簌落下細碎的紙渣;靠牆的酸枝木書桌積著厚厚的灰塵,桌麵上還留著一道深深的劃痕,像是被什麼重物拖拽過,邊緣凝結著暗紅色的印記,在光柱下泛著陳舊的光澤。

“紙條上寫‘星落東南,地磚為鑰’,”蘇念開啟手賬,將夾在裡麵的泛黃紙條展開,湊到手電筒光下,“沈老爺子當年應該是按照書房的星圖佈局來藏入口的。”沈亦臻點點頭,抬手掃開書桌上的灰塵,露出桌麵下刻著的淺淡星紋——那是北鬥七星的圖案,勺柄正指向東南角的方向。兩人順著勺柄指引的方向看去,東南角的地磚與其他磚塊並無二致,青灰色的磚麵同樣蒙著灰塵,邊緣卻隱約能看到細微的縫隙,像是被人刻意拚接過。

沈亦臻蹲下身,指尖沿著地磚縫隙輕輕摸索,指腹觸到一處微微凸起的紋路,像是某種機關的開關。他回頭看了蘇念一眼,見她點頭示意,便緩緩用力按下——隻聽“哢嗒”一聲輕響,像是齒輪咬合的聲音從地底傳來,緊接著,那片地磚便沿著縫隙緩緩向下凹陷,露出一個黑黢黢的洞口,一股帶著黴味的冷風從洞口湧出,吹得兩人衣擺微微晃動。

蘇念下意識地攥緊了蘇硯的手腕,指尖傳來他掌心的溫度,讓她稍稍安定。蘇硯從揹包裡取出備好的繩索,一端牢牢係在書桌的桌腿上,另一端垂入洞口,“我先下去探探,你在上麵等我訊號。”他說著,將手電筒彆在腰間,雙手抓著繩索,緩緩向下移動。

洞口比想象中要深,沈亦臻的腳足足向下探了近三米,才觸到堅實的地麵。他站穩後,抬手晃了晃繩索,示意蘇念可以下來,隨後開啟手電筒,照亮了眼前的空間——那是一條狹長的甬道,兩側的牆壁由青灰色的磚塊砌成,磚縫裡凝結著白色的鹽霜,有些地方還滲著水珠,滴落在地麵的積水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在寂靜的地宮裡格外清晰。

蘇念順著繩索下來時,沈亦臻伸手穩穩扶住了她的腰。兩人並肩站在甬道入口,手電筒的光柱向前延伸,能看到甬道儘頭隱約有微光閃爍,像是有什麼東西在反射光線。“小心腳下,”沈亦臻提醒道,他注意到地麵的積水有些渾濁,偶爾能看到細小的蟲豸從水中遊過,“這裡的空氣流通不好,儘量彆深呼吸。”

兩人沿著甬道緩緩前行,牆壁上偶爾能看到刻著的圖案——有的是展翅的鳳凰,有的是盤旋的龍紋,線條雖已模糊,卻仍能看出當年雕刻時的精細。走了約莫五十步,甬道突然豁然開朗,眼前出現了一間約莫二十平米的地宮,地宮中央用漢白玉砌成一個平台,平台上擺放著十幾件文物,件件都用玻璃罩罩著,在手電筒的光線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蘇唸的目光瞬間被平台中央的一件器物吸引——那是一塊圓形的玉璧,玉質通透,泛著淡淡的青白色光暈,邊緣鑲嵌著一圈金絲,金絲上還綴著細小的金珠,每一顆金珠都打磨得圓潤光滑,在光線下折射出細碎的光芒。“是它,”蘇唸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她快步走到平台前,雙手扶著玻璃罩,仔細打量著玉璧,“手賬裡記的‘金鑲玉璧’,就是這個!”

沈亦臻也湊了過來,他注意到玉璧的正麵刻著繁複的雲紋,雲紋之間還藏著細小的篆字,雖然大部分已經磨損,但仍能辨認出“受命於天”四個字。“這玉璧的年代應該是漢代,”蘇硯輕聲說道,他曾在博物館見過類似的玉璧,卻從未見過工藝如此精湛的金鑲玉作品,“你看這金絲的鑲嵌工藝,每一道接縫都嚴絲合縫,就算是現在的匠人,也未必能做到這麼精細。”

蘇念點點頭,目光從玉璧上移開,開始打量平台上的其他文物。有一件青銅鼎,鼎身刻著饕餮紋,三足粗壯,鼎耳上還留著淡淡的銅綠,卻絲毫不影響它的莊重;還有一對青瓷瓶,瓶身上繪著仕女圖,仕女的衣裙褶皺清晰可見,釉色均勻透亮,像是一汪凝住的湖水;最讓她驚訝的是一尊玉佛,佛像高約半米,通體由羊脂白玉雕刻而成,佛像的眉眼慈悲,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連衣紋的褶皺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彷彿下一秒就會開口說話。

“這些文物……”蘇念轉頭看向蘇硯,眼中滿是震驚,“沈老爺子當年到底是怎麼把它們藏在這裡的?手賬裡隻說他為了保護國寶,四處奔走,卻沒提過老宅裡還有這麼大的地宮。”沈亦臻沒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地宮的角落,蹲下身仔細觀察牆壁——那裡有一塊磚塊的顏色比其他磚塊略深,邊緣還留著新鮮的劃痕,像是不久前被人動過。

他伸手推了推那塊磚,磚塊竟微微晃動了一下。沈亦臻心中一動,用手電筒照著磚塊周圍的縫隙,發現裡麵塞著一些乾燥的稻草,像是用來防潮的。“這裡可能不止一個入口,”他站起身,對林知夏說道,“或者說,有人在我們之前來過這裡。”

蘇念聞言,心裡一緊,下意識地握緊了手掌:“你是說,有人已經知道地宮的存在了?”沈亦臻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他走到平台前,仔細檢查玻璃罩——所有的玻璃罩都完好無損,沒有被撬動過的痕跡,文物也都安然無恙地擺在原來的位置。“暫時還不清楚,”他沉吟道,“但這些稻草看起來很新,不像是放了幾十年的樣子。”

兩人繼續在了你地宮裡搜尋線索,蘇念注意到平台下方有一個暗格,暗格的門是用桃木做的,上麵刻著沈氏家族的族徽——一朵盛開的蓮花,花瓣上還刻著細小的紋路。她輕輕推開暗格門,裡麵放著一個紅木盒子,盒子上著一把銅鎖,鎖上已經生了銅綠,卻仍能看出鎖身的精緻花紋。

“這個盒子……”蘇念回頭看向蘇硯,“說不定裡麵裝著關於這些文物的記載。”沈亦臻走過來,從揹包裡取出一把小巧的撬鎖工具——那是他出發前特意準備的,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他小心翼翼地將工具插入鎖孔,輕輕轉動,隻聽“哢嗒”一聲,銅鎖應聲而開。

開啟紅木盒子的瞬間,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麵而來,盒子裡鋪著暗紅色的絨布,上麵放著一本線裝的小冊子,冊子的封麵是深藍色的綢緞,上麵用金線繡著“沈氏藏寶錄”五個字。蘇念輕輕拿起小冊子,指尖觸到綢緞的質地,柔軟而順滑,顯然是用上好的料子製成的。

她翻開冊子,裡麵的字跡與手賬上的字跡如出一轍,都是沈老爺子的手筆。第一頁記載的是“金鑲玉璧”的來曆——這枚玉璧原本是漢代皇室的寶物,後來流落民間,民國時期被沈老爺子的父親偶然得到,為了防止玉璧被日軍搶走,沈老爺子特意請匠人在玉璧邊緣鑲嵌了金絲,既保護了玉璧,又讓它更顯珍貴。

冊子後麵還記載了其他文物的來曆:青銅鼎是宋代的仿漢製品,雖不是漢代真品,卻也是難得的珍品;青瓷瓶是元代的青花瓷,瓶身上的仕女圖出自當時著名的畫家之手;玉佛則是清代的作品,由宮廷匠人雕刻而成,原本藏在皇宮裡,清末戰亂時流落民間,被沈老爺子重金買下。

“原來這些文物都有這麼曲折的來曆,”蘇念合上冊子,心中滿是感慨,“沈老爺子當年為了保護這些國寶,一定費了不少心思。”沈亦臻點點頭,目光落在地宮的牆壁上,“你看這裡,”他指著一處牆壁上的刻痕,“這些刻痕像是用指甲劃出來的,排列得很有規律,說不定是某種密碼。”

蘇念湊過去仔細看,隻見牆壁上的刻痕共有十二道,每道刻痕的長度都不一樣,最短的隻有一寸,最長的有三寸。“會不會和星圖有關?”她突然想起書房裡的星紋,“手賬裡說‘唯憑星圖尋蹤’,說不定這些刻痕對應的就是星圖上的星宿。”

沈亦臻眼前一亮,立刻從揹包裡取出紙筆,將牆壁上的刻痕畫了下來,然後對照著書房裡的星圖仔細研究。“你看,”他指著紙上的刻痕,“這十二道刻痕對應的正好是十二生肖對應的星宿,最短的刻痕對應子鼠,最長的對應亥豬。”

蘇念順著他的手指看去,果然發現刻痕的排列順序與十二生肖的順序一致。“那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她疑惑地問道,“難道地宮裡還有其他的秘密?”沈亦臻沒有回答,他走到平台前,將“金鑲玉璧”的玻璃罩輕輕開啟,然後將玉璧取了出來。

玉璧入手微涼,表麵光滑細膩,金絲鑲嵌的邊緣觸感溫潤。沈亦臻將玉璧舉到手電筒光下,突然發現玉璧的背麵刻著細小的紋路,這些紋路與牆壁上的刻痕十分相似。“你看玉璧的背麵,”他將玉璧遞給蘇念,“這些紋路應該就是解開刻痕密碼的鑰匙。”

蘇念接過玉璧,仔細觀察背麵的紋路,隻見紋路之間有細小的凹槽,凹槽的形狀與刻痕的形狀完全吻合。“難道要把玉璧嵌進牆壁裡?”她猜測道。沈亦臻點點頭,走到刻痕所在的牆壁前,仔細測量了刻痕的位置,然後將玉璧對準刻痕,輕輕按下——

“哢嗒”一聲輕響,牆壁突然緩緩向一側移動,露出一個更小的洞口,洞口裡放著一個黑色的鐵盒,鐵盒上沒有鎖,卻貼著一張泛黃的紙條。蘇念伸手取出鐵盒,開啟後發現裡麵放著一枚銀色的鑰匙,鑰匙的形狀很奇特,像是一朵蓮花,與沈氏家族的族徽一模一樣。

“這把鑰匙是用來乾什麼的?”蘇念拿著鑰匙,疑惑地問道。沈亦臻接過鑰匙,仔細看了看,“說不定是用來開啟沈氏老宅裡其他密室的,”他推測道,“沈老爺子既然在這裡藏了這麼多文物,說不定還有其他的秘密沒有被發現。”

就在這時,地宮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頭頂的磚塊開始簌簌落下細小的灰塵。“不好,可能是地宮的機關被觸發了,”沈亦臻臉色一變,立刻拉著蘇唸的手,“我們得趕緊出去!”

兩人快步向甬道入口跑去,蘇念懷裡緊緊抱著“金鑲玉璧”和線裝冊子,沈亦臻則拿著鐵盒和鑰匙,手電筒的光柱在前麵快速晃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震動越來越劇烈,頭頂的磚塊開始大塊大塊地落下,砸在地麵上發出“轟隆”的聲響,積水被濺起,打濕了兩人的褲腳。

跑到甬道入口時,沈亦臻率先抓住繩索,示意蘇念先上去。蘇念咬咬牙,雙手抓著繩索,雙腳蹬著牆壁,快速向上攀爬,沈亦臻在下麵托著她的腳,幫她節省力氣。當蘇唸的手終於抓住洞口邊緣,被上麵的冷空氣一吹,才發現自己的手心早已被繩索勒得通紅。

她爬上地麵後,立刻轉身去拉沈亦臻,就在沈亦臻的手即將抓住她的手時,一塊巨大的磚塊從頭頂落下,正好砸在繩索上——“哢嚓”一聲,繩索應聲斷裂,沈亦臻的身體瞬間向下墜去!

“沈亦臻!”蘇念驚呼一聲,下意識地伸手去抓,卻隻抓到了他的衣角。沈亦臻在空中穩住身體,雙腳蹬著牆壁,借力向上一躍,雙手抓住了洞口邊緣的磚塊,磚塊被他抓得微微晃動,隨時都有脫落的可能。

“快拉我上去!”沈亦臻的聲音帶著一絲急促,頭頂的磚塊還在不斷落下,砸在他的肩膀上,傳來陣陣劇痛。蘇念用儘全身力氣,雙手緊緊抓住沈亦臻的手腕,將他向上拉。就在沈亦臻的身體即將離開洞口時,地宮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整個地麵都劇烈地晃動了一下,洞口的磚塊瞬間崩塌,沈亦臻和蘇念一起向後倒去,重重地摔在書房的地板上。

兩人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耳邊還能聽到地底傳來的坍塌聲,地麵上的灰塵被震得四處飛揚,嗆得兩人不住地咳嗽。過了好一會兒,震動終於停止,書房裡恢複了平靜,隻剩下兩人粗重的呼吸聲。

沈亦臻率先站起身,伸手將蘇念拉了起來,仔細檢查她的身體:“你沒事吧?有沒有哪裡受傷?”蘇念搖搖頭,隻是緊緊抱著懷裡的“金鑲玉璧”,生怕它受到一絲損壞。“玉璧沒事吧?”她急切地問道。沈亦臻接過玉璧,仔細看了看,“沒事,金絲和玉璧都完好無損。”

蘇念這才鬆了口氣,癱坐在椅子上,看著眼前坍塌的洞口,心中仍有餘悸。“幸好我們及時出來了,”她喃喃地說道,“不然就被埋在裡麵了。”沈亦臻點點頭,走到洞口前,看著坍塌的磚塊,“地宮應該已經完全坍塌了,那些文物……”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兩人都明白,除了“金鑲玉璧”和線裝冊子,其他的文物恐怕都被埋在了地底。

蘇念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線裝冊子,心中滿是複雜的情緒——他們找到了手賬裡記錄的最後一件國寶,卻也失去了其他珍貴的文物。“沈老爺子要是知道了,會不會很傷心?”她輕聲問道。沈亦臻走到她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他當年保護這些文物,是為了不讓它們落入壞人手中,現在‘金鑲玉璧’安全了,其他文物雖然被埋在了地底,卻也避免了被人盜走的風險,這或許也是一種保護。”

蘇念抬起頭,看著沈亦臻堅定的眼神,心中漸漸安定下來。她合上線裝冊子,將它和“金鑲玉璧”一起放進揹包裡,“我們先把玉璧送回去吧,等以後有機會,再想辦法把其他文物挖出來。”沈亦臻點點頭,伸手幫她拉上揹包的拉鏈,“好,我們現在就走,這裡不宜久留。”

兩人走出書房,再次鎖上朱漆大門,彷彿從未踏足過這座老宅。雨已經停了,天空中露出一絲微弱的陽光,照在老宅的青磚灰瓦上,泛起淡淡的光澤。蘇念回頭看了一眼老宅,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保護“金鑲玉璧”,完成沈老爺子未竟的心願,讓這些珍貴的國寶能夠永遠流傳下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