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第41章 玉佩的新發現
玉佩的新發現
晨光透過沈家老宅西廂房的雕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投下細碎的光影。蘇念坐在修複台前,指尖捏著一支極細的羊毛刷,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玉佩上的最後一層包漿。從養老院回來已過三日,李伯的證詞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她心中積鬱多年的疑雲——原來父親的死並非沈家所為,那些盤旋在記憶裡的怨恨,終於有了消解的缺口。
她的動作比往日輕柔了許多,目光落在“共護國寶”四個字上時,不再帶著先前的警惕,反而多了幾分對過往的探尋。這枚玉佩承載著蘇沈兩家百年的約定,如今碎片般的線索正慢慢拚湊,讓她忍不住想知道,祖父和沈亦臻的祖父當年,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意定下這份承諾。
羊毛刷掃過“寶”字下方時,蘇念忽然頓住了手。指尖傳來的觸感與彆處不同,並非包漿的平滑,而是帶著極細微的凹凸。她眯起眼,湊得更近了些——在玉佩邊緣的凹陷處,似乎藏著幾縷若隱若現的刻痕,像是被人用工具刻意磨過,隻留下淺淡的印記,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沈總,你快來看!”蘇唸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她下意識地轉頭朝門口望去。往日裡沈亦臻總會在這個時候過來,有時是送一杯溫熱的茶,有時是默默站在一旁看她修複,安靜得像窗外的梧桐樹。
果然,腳步聲很快從院外傳來,沈亦臻推門而入時,手裡還提著一個食盒。“剛讓廚房做了些綠豆糕,你……”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蘇念拉到修複台前,“你看這裡,這下麵好像還有字。”
沈亦臻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目光落在那片模糊的刻痕上。他放下食盒,從口袋裡掏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這是他特意為蘇念準備的,之前清理刻字時她總說光線不好看不清楚。放大鏡的鏡片貼近玉佩,陽光透過鏡片折射出一道亮線,將那些淺淡的印記照得愈發清晰。
“這筆畫……像是‘藏’字的起筆。”沈亦臻的聲音沉了些,手指輕輕點在玉佩邊緣,“你看這一橫,還有旁邊的豎彎鉤,雖然被磨過,但輪廓還在。”他緩緩移動放大鏡,“後麵好像跟著‘於’字,再往後……”
蘇念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鏡片下的刻痕。她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慢慢加快,指尖甚至有些發涼——這或許就是找到國寶的關鍵線索,是祖父當年留下的痕跡。
“‘藏於鬆鶴軒’。”沈亦臻突然開口,語氣帶著幾分篤定,“這五個字的輪廓能對上,應該沒錯。鬆鶴軒……是你祖父書房的名字,對嗎?”
蘇念猛地抬頭看他,眼裡滿是驚訝。鬆鶴軒這個名字,她從小聽到大。祖父在世時,那間書房是蘇家老宅裡最神聖的地方,除了祖父和父親,沒人能隨便進去。她小時候好奇,總趁著祖父不注意溜進去,趴在書桌前看他修複文物,聽他講那些關於國寶的故事。
“我小時候見過鬆鶴軒的暗格。”蘇唸的思緒飄回童年,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玉佩的邊緣,“當時我在書房裡捉迷藏,不小心碰到了書桌下的機關,地板彈起來一塊,裡麵放著一堆舊書。我還問過祖父裡麵有沒有寶貝,他隻笑著說,那是蘇家最珍貴的東西。”
“或許是被你祖父轉移了。”沈亦臻放下放大鏡,目光落在蘇念臉上,“當年你祖父察覺危險,把國寶從鬆鶴軒轉移走也有可能。我們可以去鬆鶴軒看看,說不定能找到其他線索。”
蘇念點點頭,心裡湧起一陣期待。她已經很多年沒回過蘇家老宅了,自從祖父去世後,那裡就一直鎖著,隻有逢年過節時才會讓管家去打掃。如今要回去尋找祖父留下的痕跡,她忽然覺得有些近鄉情怯,又有些莫名的激動。
當天傍晚,沈亦臻親自開車帶著蘇念去蘇家老宅。車子駛進熟悉的衚衕,兩旁的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斑駁的院牆上,像極了她小時候記憶裡的模樣。
蘇家老宅的大門上掛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銅鎖,沈亦臻從車裡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插入鎖孔。“哢嗒”一聲輕響,鎖開了。他推開大門,一股混雜著灰塵和木香的氣息撲麵而來,帶著歲月的厚重感。
院子裡的石板路長滿了青苔,角落裡的石榴樹已經長得比屋頂還高,枝椏上掛著幾個青澀的果子。蘇念沿著石板路往前走,目光掃過熟悉的門窗——東邊的廂房是她小時候住的地方,窗戶上還貼著她當年畫的小老虎;西邊的廚房,曾飄出過祖父做的糖醋排骨的香氣。
“鬆鶴軒在那邊。”蘇念指著院子儘頭的一間屋子,聲音有些沙啞。那間屋子的門窗緊閉,窗紙上落滿了灰塵,看起來很久沒人打理了。
沈亦臻走過去,輕輕推開房門。“吱呀”一聲,木門發出老舊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屋裡的光線有些暗,陽光從窗紙的破洞處透進來,照出空氣中飛舞的塵埃。
書房裡的擺設還跟蘇念小時候一樣。正中央放著一張紅木書桌,桌麵上擺著祖父當年用過的硯台和毛筆,硯台裡還殘留著乾涸的墨痕;書桌後麵是一個巨大的書架,上麵擺滿了線裝書,書脊上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牆角的博古架上,還放著幾件祖父修複好的小擺件,雖然蒙著灰塵,卻依舊能看出精緻的紋路。
蘇念走到書桌前,蹲下身。她記得當年發現暗格時,是不小心碰到了書桌下的一個凸起。她伸出手,在書桌的抽屜下方摸索著,指尖很快觸到一個小小的木鈕——那就是暗格的開關。
她輕輕按下木鈕,隻聽“哢”的一聲,書桌旁的一塊地板輕輕彈了起來,露出一個方形的暗格。暗格裡鋪著一層紅色的絨布,上麵整齊地放著一堆舊書,跟她小時候看到的一模一樣。
“還是隻有這些書。”蘇唸的心裡掠過一絲失望,她伸手拿起最上麵的一本書,書頁已經泛黃發脆,封麵上寫著《文物修複劄記》,是祖父當年寫的。她翻開幾頁,裡麵全是祖父的字跡,記錄著修複文物的方法和心得。
“等等,你看這本書的書脊。”沈亦臻的聲音突然傳來,他蹲在蘇念身邊,手指指向她手裡那本書的書脊。
蘇念低頭看去,隻見書脊的角落裡,有一個極小的“沈”字——那是用刻刀輕輕刻上去的,顏色與木頭本身的顏色相近,如果不是特意留意,根本發現不了。
“這是……”蘇唸的心裡一動,她連忙翻開這本書,一頁一頁地仔細檢視。當翻到第37頁時,一張泛黃的圖紙從書頁裡掉了出來,落在地上。
沈亦臻連忙彎腰撿起圖紙,小心翼翼地展開。圖紙的材質是老舊的宣紙,邊緣已經有些破損,上麵用墨筆畫著一座宅子的佈局——正中央是大堂,兩邊是廂房,後院還有一個小花園。
“這是沈家老宅的佈局圖。”沈亦臻的目光落在圖紙上,語氣帶著幾分驚訝。他從小在沈家老宅長大,對這裡的佈局再熟悉不過,圖紙上畫的正是沈家老宅的樣子。
蘇念湊過去看,隻見圖紙上用紅筆圈出了一個位置——正是她現在修複玉佩的西廂房。紅圈旁邊,用小楷寫著四個字:“國寶所藏”。
“原來國寶藏在沈家老宅的西廂房!”蘇念看著那四個字,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她手裡緊緊攥著圖紙,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尋找父親去世的真相,尋找祖父留下的國寶,如今終於有了線索,而且這個線索竟然就在她每天待的地方。
沈亦臻看著她眼裡的光亮,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淺笑。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蘇念時,她站在西廂房的門口,眼神裡帶著警惕和疏離,像一隻豎起尖刺的刺蝟。而現在,她的眼裡滿是激動和期待,整個人都變得鮮活起來。
他忽然覺得,不管接下來尋找國寶的路有多難,不管還會遇到多少阻礙,隻要能和蘇念一起,能看到她這樣的笑容,就已經很值得了。陽光透過窗紙的破洞照進來,落在蘇唸的臉上,她的睫毛很長,在眼瞼下投下淡淡的陰影,看起來格外溫柔。
沈亦臻輕輕咳嗽了一聲,掩飾住心裡的異樣,開口道:“我們先回去吧,明天再仔細檢查西廂房,說不定能找到國寶的具體位置。”
蘇念點點頭,把圖紙小心翼翼地摺好,放進貼身的口袋裡。她站起身,目光掃過書房裡的擺設,心裡忽然覺得踏實了許多。祖父的聲音彷彿又在耳邊響起:“小念,以後要好好保護蘇家的東西,要記得蘇沈兩家的約定。”
她轉頭看向沈亦臻,眼神裡帶著從未有過的堅定:“我們一定會找到國寶的,一定會完成祖父他們當年的約定。”
沈亦臻看著她,鄭重地點了點頭。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進書房,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落在滿是灰塵的地板上,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屬於蘇沈兩家的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