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那年那時的青春 > 第387章 鐵樹藏珍:尋常巷陌裡的自然驚喜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那年那時的青春 第387章 鐵樹藏珍:尋常巷陌裡的自然驚喜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我們居住的老舊小區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紅磚牆在歲月侵蝕下泛著溫潤的淺褐色,樓與樓之間的空地被精心規劃成簡易綠地,而小區正門兩側的十餘株鐵樹,無疑是這片綠地的“鎮場之寶”。它們在這裡矗立了近三十年,樹乾粗壯如孩童手臂,外層包裹著層層疊疊的老葉枯鞘,像披了件堅硬的鎧甲,枝繁葉茂的樹冠向四周舒展,最高的幾株幾乎要觸到門崗的屋簷。

平日裡往來小區,我早已習慣了這些鐵樹的存在。清晨上班時,陽光穿過葉片的縫隙灑下細碎的光斑,葉片邊緣如劍鋒般的銳度在晨光中泛著冷綠的光澤,偶爾有晨練的老人靠在樹乾旁壓腿,粗糙的樹皮與老人佈滿皺紋的手掌相映,透著一種沉靜的歲月感。傍晚下班歸來,暮色為鐵樹鍍上朦朧的輪廓,晚風拂過,葉片碰撞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像是時光流淌的絮語。它們就像沉默的衛士,用高大挺拔的身姿守護著小區的入口,莊嚴肅穆得讓人很難刻意去留意其細節變化。

那天恰逢週末,我抱著剛從超市買回的蔬菜往家走,午後的陽光格外熾烈,曬得人麵板髮暖。路過鐵樹群時,一片被風吹落的枯葉恰好落在我的購物袋上,我彎腰去撿,起身時無意間抬眼望向其中一株鐵樹的頂端——就是這一眼,讓我停下了腳步。在層層疊疊如劍般的葉片中央,竟然藏著一簇簇小巧的果子,它們被茂密的枝葉半掩著,若不是這偶然的角度,尋常路過根本無從察覺。

我立刻放下購物袋,快步走到那株鐵樹前,好奇地湊近觀察。這些小果子通體呈深綠色,是那種帶著質感的墨綠,彷彿將盛夏的濃蔭都凝在了表皮上。陽光透過葉片的縫隙照在果子上,光滑的表麵反射出細碎的光澤,宛如一顆顆未經雕琢的翡翠,被巧妙地鑲嵌在枝葉間。它們的大小參差不齊,最小的真如花生米般,被葉片緊緊包裹著,隻露出半個圓潤的頂端;稍大一些的有拇指肚大小,穩穩地嵌在葉叢中,還有幾顆格外飽滿的,直徑足有兩厘米,在一眾小果子裡顯得格外醒目。

我順著這株鐵樹的枝葉慢慢移動目光,發現每株鐵樹的中心幾乎都藏著這樣的果子,隻是數量有多有少。有的鐵樹頂端隻有稀疏的三五顆,孤零零地散落在葉片間;有的則簇擁著十幾顆,像一串精緻的綠珍珠,沉甸甸地墜在枝椏連接處。我又走到旁邊幾株鐵樹前,一一打量這些藏在“劍叢”中的珍寶,越看越覺得奇妙——大自然竟有這樣的巧思,讓如此堅硬冷峻的植物,孕育出這般玲瓏的果實。

為了看得更清楚,我踮起腳尖,小心翼翼地撥開幾片低矮的葉片。這些果子的形狀比我想象中更加多樣:大多數是標準的圓形,圓潤飽滿,摸上去手感光滑;有些則帶著淡淡的橢圓弧度,一端略尖,像極了縮小版的橄欖;最有趣的是靠近樹乾中心的幾顆,底部略寬,頂端稍窄,中間還有一圈淺淺的縊痕,活脫脫是微型的小葫蘆,透著幾分俏皮。我忍不住用指尖輕輕碰了碰其中一顆圓形的果子,觸感比想象中更堅硬,帶著一種緊實的質感,彷彿裡麵蘊藏著蓬勃的生命力,即使被厚重的葉片包裹,也在默默生長。

指尖的觸感忽然勾起了我的回憶。小時候在鄉下奶奶家,後院也曾種著一株鐵樹,那株鐵樹比小區裡的這些矮小許多,葉片也更稀疏。那時大人們總說“鐵樹開花千年難遇”,我便天天跑去看,盼著能親眼見到開花的模樣,可直到我離開鄉下,那株鐵樹也隻是默默長葉,從未顯露過結果的跡象。後來上學時在生物課上得知,鐵樹是裸子植物,生長速度緩慢,確實很難開花結果,尤其是在北方的氣候裡,能長成這般高大已是不易,結果更是少見。想到這裡,我越發覺得眼前這些果子的珍貴——它們竟是這片尋常巷陌裡藏著的“稀罕物”。

正看得入神,住在隔壁單元的張大爺拎著鳥籠路過,見我對著鐵樹端詳,笑著開口:“小姑娘,看這些鐵樹果子呢?我也是前幾天喂鳥時才發現的,住這兒二十年了,還是頭一回見它們結果。”我連忙應聲:“張大爺,您也發現啦?這果子太可愛了,冇想到鐵樹還能結出這麼小巧的果子。”張大爺放下鳥籠,指著其中一株鐵樹說:“可不是嘛,以前隻知道這樹葉子硬,能擋風,冇想到還能結果。前幾天我孫子來看見了,非要問這果子能不能吃,我趕緊攔著,聽說這果子可不能隨便碰呢。”

聽張大爺這麼說,我心裡頓時泛起疑惑:這些果子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以前從冇見過?回家後,我立刻放下蔬菜,打開電腦查詢關於鐵樹果實的資料。原來這些果子學名叫“蘇鐵種子”,因為鐵樹又稱蘇鐵,其果實並非真正的果實,而是種子。鐵樹是雌雄異株植物,隻有雌株在授粉後纔會結出種子,且對氣候、土壤等條件要求極高,溫暖濕潤的環境才利於結果,我們小區的鐵樹能結果,大概是今年春夏的雨水充足,溫度適宜,才創造了這樣的條件。資料裡還提到,蘇鐵種子雖然外觀可愛,但含有微量毒性,誤食可能會引起不適,難怪張大爺會攔著孫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晚上吃飯時,我特意跟家人說起了鐵樹結果的事,兒子一聽立刻來了興致:“媽媽,真的嗎?明天我要去看看!”第二天一早,我便帶著兒子再次來到鐵樹群前。兒子蹲在鐵樹旁,仰著腦袋仔細尋找,當他發現第一顆果子時,興奮地拉著我的手喊:“媽媽你看!這裡有顆小葫蘆!”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正是我昨天見到的那幾顆葫蘆形種子。我趁機給兒子講起鐵樹的生長習性,告訴他這些種子的來曆,兒子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伸手輕輕碰碰葉片,卻謹記著“不能碰果子”的叮囑,隻是遠遠地打量。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次路過鐵樹群,都會下意識地多看幾眼。我發現這些種子似乎每天都在悄悄變化,顏色比之前更深了些,表麵的光澤也更透亮,有些原本被葉片遮擋的種子,隨著新葉的生長慢慢顯露出來。小區裡不少居民也發現了這個秘密,常有老人帶著孩子來圍觀,大家站在鐵樹旁輕聲議論,分享著這份意外的驚喜。有位愛好攝影的鄰居特意帶著相機來拍照,他說:“住了這麼多年,第一次發現小區裡還有這麼美的風景,這些果子藏在葉叢裡,太有畫麵感了。”

一場秋雨過後,空氣彷彿被洗過一般,格外清新。我撐著傘,漫步在街頭,感受著這份寧靜和濕潤。

路過一片鐵樹群時,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雨滴順著鐵樹那寬大而堅韌的葉片滑落,像是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輕輕地滴落在種子上,濺起了一圈圈細小的水花。

這些被雨水打濕的種子,此刻更顯得透亮無比,墨綠的顏色中透露出一種水潤的光澤,宛如一顆顆被雨水浸潤的碧玉,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葉片上的水珠順著劍鋒般的邊緣滴落,一滴、兩滴……它們像是在演奏一場自然的交響樂,每一滴水珠的墜落都伴隨著清脆的“滴答”聲,與遠處傳來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寧靜而美妙的秋日小調。

喜歡那年那時的青春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時的青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