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100章 砥柱擎天裂,星火焚盟書
邢州大捷的餘波尚未平息,杜豐與郭子儀已揮師北上,兵鋒直指史思明經營多年的巢穴——範陽。這座北方雄城,牆高池深,糧草充足,更聚集了史思明最後也是最精銳的部隊,將是大唐王師北伐路上最堅硬的一塊骨頭。
範陽城外:將相和而不同,砥柱定乾坤
北伐大軍連營數十裡,將範陽圍得水泄不通。中軍大帳內,杜豐與郭子儀再次對坐,氣氛卻與邢州時略有不同。沙盤之上,範陽城防工事密佈,顯然史思明做好了長期固守的準備。
“範陽城堅,強攻恐非良策。”郭子儀撫須沉吟,眉宇間帶著老成持重的憂慮,“史思明已是困獸,若逼之過急,其或鋌而走險,或據城死守,我軍縱能攻克,亦必傷亡慘重,動搖國本。不若深溝高壘,斷其外援,待其糧儘自潰。”
杜豐目光銳利地注視著沙盤上的範陽模型,緩緩搖頭:“老元帥所言,自是穩妥之道。然,時局恐不允我長久圍困。”他抬眼看著郭子儀,語氣凝重,“淩司使冒死傳回訊息,史思明與黠戛斯並未因鷹愁澗受挫而放棄勾結,反而聯係更為緊密。據聞,黠戛斯一部精銳騎兵已悄然南下,遊弋於燕山以北,似在觀望。若我軍頓兵堅城之下,久攻不克,黠戛斯見有機可乘,悍然介入,則局勢危矣!”
他頓了頓,聲音愈發沉毅:“況且,陛下聖體一直欠安,朝廷初定,關中新附,皆需速勝以安人心。史思明叛國,天下共憤,此戰必須速決,以雷霆之勢,一舉蕩平,方可震懾內外不臣之心!遲則,恐生他變。”
郭子儀沉默片刻,他深知杜豐所慮甚遠,不僅在於軍事,更在於整個帝國的政治格局與未來穩定。他歎了口氣:“杜相心係全域性,老夫佩服。然強攻之策,凶險異常,將士傷亡……”
“傷亡難免,”杜豐介麵道,眼中閃過一絲痛色,但隨即被決然取代,“然為國除奸,為天下開太平,有些代價,必須承受。我意已決,將以陌刀隊為核心,配屬所有重型床弩與轟天雷,集中兵力,猛攻範陽防禦相對薄弱的西門!同時,請老元帥督率其餘各部,於東、南、北三門伴攻,牽製敵軍兵力!”
這是要將最精銳的力量,用於最關鍵的一擊,行險一搏!郭子儀看著杜豐眼中不容置疑的堅定,知道這位年輕的統帥已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他不再勸阻,重重抱拳:“既如此,老夫必竭儘全力,配合杜相!願天佑大唐,一戰功成!”
燕山北麓:星火焚盟,單騎阻胡塵
就在杜豐定下強攻方略的同時,淩素雪於燕山北麓的寒風之中,捕捉到了那條最關鍵的“大魚”的蹤跡——史思明之子史朝義,竟親自秘密北上,意圖在一個名為“野狐峪”的地方,與黠戛斯南下騎兵的統領,進行最後的盟誓,敲定聯合出兵細節!
野狐峪,地勢比鷹愁澗更為開闊,但也意味著黠戛斯騎兵可能已經抵達附近。淩素雪手中能動用的力量,算上她自己,僅剩七人。力量對比懸殊到了極致。
“司使,敵眾我寡,是否立刻將訊息傳回大營,請張將軍派兵接應?”一名部下看著遠處穀地中隱約可見的黠戛斯騎兵營帳,聲音乾澀。
淩素雪麵覆寒霜,搖了搖頭:“來不及了。等援軍趕到,盟約已成,黠戛斯鐵騎恐怕已叩關南下。必須阻止他們,至少……要毀掉盟書,讓他們互生猜忌!”
她目光掃過身邊六張視死如歸的臉,快速下令:“我獨自潛入,伺機奪取或毀掉盟書。你們在外圍製造混亂,以弩箭遠端狙殺重要目標,尤其是黠戛斯統領。得手後,不必管我,各自分散突圍,將訊息帶回!”
“司使!”眾人皆驚,此舉無異於讓她獨自赴死!
“執行命令!”淩素雪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她卸下身上多餘的裝備,隻帶短劍、弩箭與幾枚特製的煙幕、毒火彈,如同融入陰影的狸貓,向著燈火閃爍的盟會地點潛去。
盟會設在一頂巨大的黠戛斯皮帳內。史朝義帶著幾名心腹,正與那名身材魁梧、麵容粗獷的黠戛斯部落首領“骨力啜”對坐飲酒,帳內氣氛看似熱烈,實則各懷鬼胎。案幾上,攤放著一卷寫滿文字的羊皮紙——正是那份以割讓土地、開放互市為代價的賣國盟書!
淩素雪伏在帳外陰影中,屏息凝神。她看到史朝義與骨力啜舉起酒杯,似乎就要達成協議。不能再等了!
她猛地抬手,弩箭破空,並非射向人,而是射向了懸掛在帳內支撐柱上的油燈!
“啪!”油燈應聲而碎,火焰瞬間引燃了帳幕!
“有刺客!”
帳內頓時大亂!
就在這混亂的刹那,淩素雪身形如電,撞入帳中,目標直指案幾上的盟書!史朝義反應極快,拔刀便砍!淩素雪不閃不避,左手短劍格擋,右手已抓住盟書一角!
“嗤啦!”盟書被她奮力撕扯,但史朝義刀勢沉重,震得她左臂舊傷迸裂,鮮血瞬間染紅衣袖。
骨力啜怒吼一聲,拔出彎刀撲來!
淩素雪看也不看,將撕下的部分盟書塞入懷中,同時將一枚毒火彈擲向骨力啜!毒煙彌漫,阻礙了視線。她趁機轉身便走,身後是史朝義的怒吼與骨力啜的咆哮。
帳外,留守的六名“察事司”成員拚死狙殺試圖追擊的叛軍與黠戛斯護衛,弩箭連發,不斷有人倒下,但也成功製造了更大的混亂。
淩素雪衝出營帳,身上已多了幾道傷口,她頭也不回地衝向預定的撤離方向——一處陡峭的山崖。身後,是洶湧追來的火把與咆哮的胡騎。
她奔至崖邊,毫不猶豫,縱身躍下!身影消失在漆黑的懸崖之下……緊隨其後的追兵隻能對著深淵徒勞地射出幾箭。
野狐峪的盟會被徹底攪亂,盟書被毀,骨力啜吸入毒煙,雖未斃命卻也受傷不輕,對史思明的信任降至冰點,加之唐軍主力已兵臨範陽,他猶豫再三,最終悻悻然下令騎兵後撤觀望。史思明寄予厚望的外援,就此瓦解。
範陽西門:血鑄陌刀,砥柱開太平
範陽西門外,決戰時刻到來。
杜豐親臨前線,立於大纛之下。趙鐵柱率領的陌刀隊,如同玄色礁石,列陣於全軍最前。他們身後,是密集如林的床弩與數以千計手持轟天雷的擲彈兵。
“擂鼓!”杜豐長劍前指!
戰鼓聲如同雷鳴,震動大地!床弩發出令人牙酸的絞弦聲,巨大的弩箭帶著撕裂空氣的尖嘯,如同暴雨般傾瀉在範陽城頭!與此同時,無數冒著黑煙的轟天雷劃破天空,落在城牆上、城垛後,爆發出連綿不絕的巨響與火光!
城牆在顫抖,磚石飛濺,守軍被這前所未有的猛烈遠端打擊壓製得抬不起頭。
“陌刀隊——前進!”趙鐵柱聲如洪鐘,陌刀揚起,寒光映日!
“哈!”五千陌刀手齊聲怒吼,踏著沉重的、如同戰鼓節拍般的步伐,開始向城牆推進!他們無視頭頂零星落下的箭矢滾木,目光死死盯著前方那道越來越近的城牆。
雲梯架起,衝車怒吼著撞擊城門!
陌刀手們如同附壁之蟻,開始奮力攀爬!城頭守軍瘋狂地傾瀉著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金汁、滾油、礌石……不斷有唐軍將士從雲梯上墜落,但後麵的人立刻毫不猶豫地補上!
趙鐵柱身先士卒,一手持巨盾格擋,一手揮舞陌刀,如同戰神,率先登上城頭!陌刀揮舞,血肉橫飛,瞬間清空了一小片區域!更多的陌刀手緊隨其後,湧上城頭,那恐怖的陌刀陣再次展現威力,在狹窄的城牆上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城門也在衝車不計代價的撞擊下,轟然洞開!
“城門已破!全軍突擊!”杜豐見狀,長劍直指城門!
蓄勢待發的礪鋒營騎兵如同決堤洪流,湧入範陽城!巷戰隨即展開,但失去了城牆庇護、外援斷絕、又聽聞盟書被毀訊息的叛軍,抵抗意誌迅速瓦解。
黃昏時分,範陽城內主要戰鬥基本結束。殘餘叛軍或降或逃。史思明在其府邸內,點燃了堆積如山的珍寶文書,欲與這經營多年的基業同歸於儘,最終被衝入的唐軍士卒生擒。
杜豐與郭子儀在親衛簇擁下,踏入硝煙未散的範陽節度使府。看著被押解到麵前、狀若瘋癲、猶自咒罵不休的史思明,杜豐心中並無太多勝利的喜悅,隻有一種巨大的、塵埃落定的疲憊與釋然。
“押下去,嚴加看管,等候陛下發落。”他平靜地吩咐。
他走出府門,站在範陽城的最高處,眺望著這片飽經戰火蹂躪的河北大地。夕陽如血,染紅了天際,也映照著他堅毅的側臉。
砥柱擎天,終裂頑石;星火焚書,力挽危局。持續八載的安史之亂,至此,終於看到了平定的曙光。然而,杜豐知道,收複河山易,撫平創傷、重建一個強大繁榮的大唐,路,才剛剛開始。
他轉過身,對緊隨其後的蘇瑾、柳明瀾(她已從長安趕來),以及滿身征塵的趙鐵柱、張順(他已從狼山趕回)等人,沉聲道:
“傳令全軍,厚葬陣亡將士,妥善安置俘虜與百姓。發布安民告示,即日起,廢除史思明一切苛政,減免河北賦稅,招撫流亡……”
他的目光越過眾人,彷彿已看到了那漫長而艱巨的重建之路。
“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接下來,該是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