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121章 釜底抽薪,宮闈驚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121章 釜底抽薪,宮闈驚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輔國意圖染指北衙六軍兵權的舉動,如同在滾沸的油鍋中潑入冷水,瞬間在長安朝野引發了劇烈的反應。不僅太子李豫深感不安,許多原本對李輔國敢怒不敢言的朝臣、宗室,乃至部分禁軍將領,都嗅到了極度危險的氣息。一旦讓李輔國徹底掌控宮禁武力,其權勢將再無製約,廢立之事亦非不可能!

一時間,暗流洶湧,彈劾李輔國“專權跋扈”、“圖謀不軌”的奏章悄然增多,雖未敢明指其欲兼並北衙之事,但字裡行間的不滿與警惕已然明顯。

杜豐身處風暴邊緣,冷靜地觀察著這一切。他知道,這是李輔國權勢達到頂峰後必然引發的反噬,也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機會。但他更清楚,肅宗對李輔國的依賴根深蒂固,僅憑朝臣的壓力,很難真正動搖其地位。必須有一件足以觸及肅宗底線、讓其感到切身之危的事件發生。

他並未直接參與彈劾,反而更加低調,除了東宮講學,幾乎足不出戶。但在暗中,他通過程元振這條若斷若連的線,以及某些對李輔國不滿的宦官內線,密切關注著宮內的任何風吹草動。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數日後的一個深夜,杜豐已然歇下,書房外卻傳來了急促而輕微的叩門聲。親衛引領進一人,竟是程元振身邊的一名心腹小宦官,神色驚慌,氣喘籲籲。

“司徒!大事不好!”小宦官撲通跪地,聲音帶著哭腔,“程……程公公讓小的冒死前來稟報,李輔國……李輔國他今夜調動了部分神策軍,秘密控製了玄武門及通往寢宮的幾處要道,宮門落鑰,許進不許出!程公公察覺有異,被困在自己值房,好不容易纔找到機會讓小的鑽狗洞出來報信!李輔國怕是……怕是要行廢立之事!”

饒是杜豐心誌堅毅,聞聽此言也是心頭劇震!李輔國竟敢如此瘋狂,直接發動宮變?!他難道不怕天下勤王之師嗎?旋即他明白過來,李輔國這是狗急跳牆,欲以雷霆手段控製宮廷,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旦讓他控製了皇帝和太子,憑借其多年經營的勢力,短期內確實可能造成既定事實!

“訊息可確實?陛下和太子現在何處?”杜豐厲聲問道,瞬間睡意全無。

“千真萬確!宮門確實被神策軍控製了!陛下應在紫宸殿後寢宮,太子在東宮,此刻恐怕都已在其監控之下!”小宦官顫聲道。

杜豐大腦飛速運轉。李輔國發動突然,自己被困府中,城外兵馬無詔不得入城,城內能調動的力量有限且未必可靠。硬拚是下策,必須智取,關鍵在於打破資訊壁壘,讓外界知道宮內巨變!

他立刻對親衛下令:“你二人,持我太子太傅印信,設法混出府去!一人立刻前往南衙十六衛大將軍韋見素府邸,告知宮變之事,請他務必想辦法穩住南衙禁軍,沒有陛下明旨或太子令諭,絕不可聽從任何調遣!另一人,去敲響京兆府門前登聞鼓,就以‘宮禁有變,社稷危殆’為由,有多大動靜鬨多大動靜,務必驚醒全城!”

南衙禁軍與北衙素來製衡,韋見素是朝中老臣,向來不齒李輔國所為,隻要能穩住南衙,李輔國便不敢肆意妄為。而敲響登聞鼓,則是要將事情徹底公開,利用輿論給李輔國施加巨大壓力!

“那你呢,司徒?”親衛急問。

“我?”杜豐眼中寒光一閃,“我去東宮!”

“東宮此刻必是龍潭虎穴!”

“正因為是龍潭虎穴,我才必須去!”杜豐斬釘截鐵,“太子乃國本,絕不能有失!而且,唯有與太子在一起,我們才能名正言順地號令群臣,對抗奸佞!”

他迅速換上朝服,將太子太傅的印信揣入懷中,對那名報信的小宦官道:“你立刻回去,告訴程元振,讓他想辦法在宮內製造混亂,散佈訊息,就說南衙禁軍已得訊,正在調動,城外朔方軍也已接到勤王密令!務必動搖神策軍心!”

小宦官領命,又如同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杜豐則隻帶了四名最精銳的親衛,悄然出府,避開大街,專走小巷,急速向東宮方向潛行。沿途果然見到巡邏的神策軍士兵比平日多了數倍,氣氛肅殺。他們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身手,有驚無險地避開了幾波巡邏隊,終於抵達東宮外牆。

東宮大門緊閉,門前守衛赫然已換成了神策軍!燈火通明,戒備森嚴。

杜豐心一沉,知道硬闖絕無可能。他略一思索,帶領親衛繞到東宮側後方一處相對僻靜的院牆下。這裡牆高且滑,但並非沒有機會。

“你們在此接應。”杜豐低聲道,隨即深吸一口氣,後退幾步,猛地前衝,足尖在牆壁上連點兩下,身形借力拔起,雙手堪堪扣住牆頭,一個鷂子翻身,悄無聲息地落入了東宮院內。

院內亦有神策軍士卒巡邏,但密度遠不如宮外。杜豐憑借記憶和陰影掩護,如同鬼魅般向太子寢殿摸去。

太子李豫顯然也已被驚動,寢殿內燈火通明,門外守著數名神色緊張的東宮侍衛,以及……兩名眼神冰冷的神策軍校尉!

杜豐知道不能再猶豫,他整了整衣冠,手持笏板,從陰影中昂然走出,朗聲道:“太子太傅杜豐,有緊急要事求見太子殿下!”

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那兩名神策軍校尉顯然沒料到杜豐會突然出現,都是一愣,隨即按刀上前,厲聲道:“宮禁已閉,無李公公手令,任何人不得驚擾太子!杜司徒請回!”

杜豐目光如電,掃過二人,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混賬!本官乃陛下親封太子太傅,輔導東宮乃本職!爾等是何人麾下,竟敢阻攔太傅見太子?莫非欲挾持儲君,圖謀不軌嗎?!”

他這一聲嗬斥,運足了中氣,不僅鎮住了那兩名校尉,連殿內的太子李豫也聽得清清楚楚。

“殿外可是杜太傅?”太子的聲音從殿內傳出,帶著一絲急切與期盼。

“正是臣杜豐!”杜豐高聲應道,“殿下,宮中有奸人作亂,臣特來護駕!”

那兩名神策軍校尉麵麵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杜豐的身份擺在那裡,且太子已然發聲,他們若強行阻攔,便是坐實了“挾持儲君”的罪名。

就在僵持之際,一名東宮侍衛趁機迅速開啟了殿門。杜豐毫不遲疑,大步踏入殿內。

隻見太子李豫身著常服,臉色發白,但眼神尚算鎮定,他身邊圍著幾名心腹宦官和侍衛,皆是一臉惶急。

“太傅!你來得正好!”李豫見到杜豐,如同見到了主心骨,急忙上前,“李輔國狼子野心,竟敢封鎖宮禁,其心可誅!如今該如何是好?”

“殿下勿慌!”杜豐沉聲道,“陛下乃天子,自有百靈護佑。李輔國倒行逆施,已犯眾怒。臣已派人通知南衙韋大將軍,並敲響了登聞鼓!此刻,恐怕滿朝文武和長安百姓都已驚動!李輔國縱有千軍萬馬,也堵不住這天下悠悠之口!我們隻需穩住東宮,靜待時機!”

他這番話,既是安慰太子,也是說給殿外那些神策軍聽的,意在攻心。

果然,殿外傳來一陣騷動,隱約能聽到遠處傳來嘈雜的人聲和隱約的鼓聲——登聞鼓被敲響了!

與此同時,皇宮深處也隱隱傳來了喊殺聲和混亂的跡象,顯然是程元振開始按照杜豐的指示製造混亂、散佈謠言了。

控製東宮的神策軍開始動搖,訊息如同瘟疫般在他們中間傳播:南衙禁軍動了!登聞鼓響了!程公公在宮內起事了!朔方軍要來了!

恐慌迅速蔓延。這些神策軍士卒雖受李輔國控製,但並非全是死士,麵對可能到來的大軍圍剿和“謀逆”的滔天罪名,許多人開始猶豫、退縮。

時機已到!杜豐對太子道:“殿下,請即刻手書令諭,斥責李輔國亂政謀逆,命宮中侍衛、宦官及神策軍將士,凡能反正者,既往不咎,擒殺李輔國者,封侯賞金!將此令諭抄錄多份,由東宮侍衛設法傳遞出去!”

太子李豫聞言,精神大振,立刻揮毫潑墨。杜豐則親自走到殿門口,對那兩名神色變幻不定的神策軍校尉朗聲道:“二位將軍!太子殿下仁德,隻誅首惡,脅從不問!李輔國倒行逆施,敗亡在即,爾等何必為其殉葬?此刻反正,便是功臣!若執迷不悟,則身死族滅,為天下笑!”

威逼利誘,言辭懇切。那兩名校尉對視一眼,又聽得宮內喊殺聲越來越近,終於一咬牙,單膝跪地:“末將願聽太子殿下號令!”

有了帶頭的,其他神策軍士卒也紛紛放下武器,表示歸順。

東宮之圍,頃刻瓦解!

杜豐與太子不敢怠慢,立刻在歸順的神策軍和東宮侍衛護衛下,向皇帝寢宮方向推進。沿途,不斷有得知訊息的宮中侍衛、宦官加入,隊伍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而此時,被程元振散佈的謠言和突然響起的登聞鼓弄得心神大亂的李輔國,正倉促指揮心腹試圖強攻皇帝寢宮,做最後一搏。然而,軍心已散,響應者寥寥。

當杜豐與太子率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現在寢宮外時,李輔國身邊僅剩數十名死黨。看到大勢已去,李輔國麵如死灰,癱軟在地,被一擁而上的侍衛當場擒獲。

一場突如其來的宮變,就在杜豐的沉著應對與果斷行動下,被迅速粉碎。

當肅宗李亨驚魂未定地被太子和杜豐從寢宮中請出,看到被五花大綁的李輔國時,他臉上的表情複雜難明,有後怕,有憤怒,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解脫。

“杜愛卿……太子……你們……辛苦了。”肅宗的聲音帶著顫抖。

“此乃臣等本分!”杜豐與太子躬身應道。

天色微明,長安城迎來了新的一天。宮變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但權力的格局,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輔國及其核心黨羽被一網打儘,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厲的審判。

杜豐站在大明宮的丹墀之上,沐浴在初升的朝陽中,紫袍玉帶,身姿挺拔。經此一夜,他不僅徹底化解了自身的危機,更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其威望與地位,已然攀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他的目光依舊沉靜,望向遠方。他知道,扳倒一個李輔國,隻是掃清了眼前最大的障礙。西域的烽火,父親的蹤跡,朝堂新的平衡……還有太多的事情,等待著他去麵對。

但至少,此刻的他,擁有了更多主動權,可以更加從容地,去佈局那盤關乎家國與個人命運的宏大棋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