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28章 倉皇西顧,蜀道初艱
天寶十四載的嚴冬,寒風如同叛軍的鐵蹄,無情地鞭撻著關中大地。長安城這座昔日的不夜城,如今已淪為恐懼與絕望的淵藪。皇城之內,最後的決策在爭吵與倉促中落定——玄宗皇帝決定“幸蜀”,美其名曰巡幸,實則為棄城西逃。
杜家簡陋的馬車,混雜在洶湧的逃難人潮中,艱難地駛出了延平門。杜豐掀開車簾一角,回望那座在灰暗天幕下顯得格外巍峨卻又死氣沉沉的巨城。城頭旌旗歪斜,守城的兵士身影稀疏,眼神麻木。曾經車水馬龍的城門洞,此刻擠滿了拖家帶口、哭喊連天的百姓,如同決堤的洪水,向著他們認為可能安全的方向奔湧。秩序早已蕩然無存,金吾衛的嗬斥與鞭打,在求生的本能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豐兒,莫看了……”宗氏緊緊摟著杜豐,聲音哽咽,不忍再看那帝都淪喪前的慘狀。
杜甫坐在對麵,麵色灰敗,嘴唇緊抿,渾濁的眼中充滿了國破家亡的巨大悲慟。他懷中緊緊抱著一卷詩稿,那是他一路所見慘狀的記錄,字字泣血。
馬車在雷萬春的駕馭和南霽雲的暗中護衛下,艱難地隨著人流移動。速度慢得令人心焦,道路上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牲畜和徒步的行人。哭喊聲、咒罵聲、牲畜的嘶鳴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一曲亂世流亡的悲愴交響。
“這樣走下去不行!”杜豐觀察著外麵的情況,眉頭緊鎖,“官道擁堵,叛軍騎兵一旦追來,我們就是待宰的羔羊。必須離開主乾道,走小路。”
他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標注了隱秘小徑的地圖,指示雷萬春尋找機會脫離主乾人流。南霽雲則提前探路,清除可能的障礙和危險。
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拐上了一條通往西南方向的、崎嶇難行的山道。道路雖然難走,但人煙稀少,速度反而快了一些。然而,艱辛才剛剛開始。
凜冽的寒風如同刀子般刮過山脊,捲起地上的積雪,撲打在車篷和人臉上。馬車在坑窪不平的山路上劇烈顛簸,宗氏體弱,很快便開始暈眩嘔吐。杜甫也因連日憂懼和奔波,臉色愈發難看。
杜豐將大部分禦寒的衣物讓給父母,自己隻裹著一件舊棉袍,小臉凍得發青,卻始終強打著精神,留意著周圍的動靜,不時給雷萬春指引方向。
入夜,他們在一處背風的山坳裡停下歇息。不敢生大火,隻燃了一小堆篝火,勉強取暖,啃食著冰冷堅硬的乾糧。
“父親,母親,再忍耐幾日,過了大散關,進入蜀地,情況或許會好些。”杜豐將水囊遞給父母,輕聲安慰道。
杜甫接過水囊,看著兒子在火光映照下那與年齡不符的沉穩與堅毅,心中百感交集,又是心疼,又是愧疚,最終化作一聲長歎:“為父無能,累及家小……”
“父親何出此言?”杜豐正色道,“亂世非一人之過。我們能安然離開長安,已是不幸中之萬幸。隻要人還在,希望就在。”
他的話語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讓杜甫和宗氏焦慮的心,稍稍安定了幾分。
然而,亂世之中,危險無處不在。
次日清晨,他們行至一處狹窄的穀地時,遭遇了一夥潰散的官兵。這些本該保境安民的兵士,此刻卻如同匪徒,手持兵刃,攔在路上,眼神貪婪地盯著杜豐他們的馬車和馱馬。
“車上的人聽著!留下車馬財物,饒你們不死!”為首的一個隊正模樣的軍官,揮舞著橫刀,厲聲喝道。
雷萬春握緊了韁繩,南霽雲的身影悄然消失在路旁的枯草叢中。
杜甫又驚又怒,掙紮著要下車理論:“爾等身為朝廷官兵,安敢如此?!”
杜豐一把拉住父親,低聲道:“父親,此刻與他們講不通道理。”他目光冷靜地掃過那幾十個麵黃肌瘦、卻目露凶光的潰兵,心中迅速權衡。硬拚,雷萬春和南霽雲或可勝,但難免傷亡,且會暴露實力,引來更多麻煩。
他深吸一口氣,掀開車簾,走了出去,對著那隊正拱了拱手,稚嫩的臉上卻毫無懼色:“這位軍爺,我等亦是逃難之人,車馬乃代步之物,財物亦是為求活命之資。若軍爺急需,小子願奉上部分乾糧與些許銀錢,聊表心意,還請軍爺行個方便,放我等過去。”
他語氣不卑不亢,同時示意雷萬春取出準備好的一袋粟米和一小串銅錢。
那隊正見出來答話的是個小孩,先是一愣,隨即獰笑道:“小娃娃倒是懂事!不過,這點東西,打發叫花子嗎?車馬和所有行李,全都留下!”
他身後的潰兵也鼓譟起來,向前逼近。
杜豐眼神一冷。他知道,退讓已無可能。
就在他準備發出暗號,讓南霽雲動手的瞬間——
“咻!”
一支利箭不知從何處射來,精準無比地釘在了那隊正腳前的地麵上,箭尾兀自顫抖不止!
潰兵們嚇了一跳,慌忙四顧。
隻見山坡上,不知何時出現了十餘騎人馬,人人勁裝結束,腰佩弓刀,為首一人,年約三旬,麵容冷峻,目光如電,正張弓搭箭,瞄準著這邊。
“光天化日,攔路搶劫,爾等眼中還有王法嗎?!”那冷峻漢子聲如洪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那隊正看清對方人馬精悍,裝備齊整,絕非他們這些潰兵能敵,頓時氣焰矮了半截,色厲內荏地喊道:“你……你們是什麼人?敢管軍爺的閒事!”
“京兆杜陵,嚴武!”冷峻漢子報上名號,語氣森然,“再不滾,下一箭,射的就是你的腦袋!”
嚴武?!郭子儀的好友,曆史上那位鎮守蜀中的名將!
杜豐心中一動,沒想到會在此地遇見他!
那隊正顯然也聽過嚴武的名頭,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再不敢多言,連忙招呼手下潰兵,狼狽不堪地退入山林,眨眼間跑得無影無蹤。
嚴武收起弓箭,策馬下山,來到杜家馬車前,目光落在杜豐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杜家小子?你怎麼會在此地?”他又看向從車中探出頭來的杜甫,“子美兄!你們這是……”
杜甫見到故人,又是慚愧又是激動,連忙下車相見,將長安陷落、倉皇西逃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
嚴武聽罷,濃眉緊鎖,歎道:“不想局勢敗壞至此!我奉郭公之命,前往蜀中公乾,並聯絡沿途忠義,以為後圖。沒想到在此遇見你們。此地不宜久留,叛軍遊騎四出,潰兵為禍,你們隨我同行,也好有個照應。”
這無疑是雪中送炭!杜豐心中大喜,連忙代父親道謝。
有了嚴武這支精銳人馬的護送,接下來的路程頓時安穩了許多。嚴武熟悉道路,安排宿營、警戒皆井井有條,讓杜豐一家得以喘息。
數日後,他們終於抵達了入蜀的重要關口——大散關。關隘之上,唐軍旗幟依舊飄揚,但守關的將士臉上,也寫滿了疲憊與凝重。覈查身份文書後,杜家一行人隨著嚴武,踏上了那條以艱險著稱的蜀道。
前路,依舊是崇山峻嶺,雲霧繚繞。
但至少,他們暫時逃離了那片被戰火和死亡籠罩的土地。
杜豐回頭,望了一眼來路,關中平原已隱沒在群山之後。
他知道,長安的陷落,隻是一個開始。更漫長、更艱苦的掙紮與奮鬥,還在後麵。
他握緊了拳頭,目光投向那雲霧深處,蜀道的儘頭。
新的篇章,將在蜀中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而他要做的,便是在這亂世之中,為自己,為家人,也為這破碎的山河,尋一條生路,覓一線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