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176章 西陲烽煙 北疆暗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176章 西陲烽煙 北疆暗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在杜豐於長安朝堂梳理內政、夯實根基之際,帝國的西陲與北疆,並未因暫時的平靜而真正安寧。潛藏的危機,如同暗夜中的狼群,始終覬覦著大唐這頭略顯疲憊卻正在恢複元氣的雄獅。

西域,吐蕃大營。

退守至疏勒以西的論莽羅衣,並未如梁宰、朱光庭所期望的那樣,因龜茲受挫而一蹶不振。此刻,他正站在營帳外,望著東方連綿的雪山,年輕的臉上非但沒有頹喪,反而帶著一種被激怒後的亢奮與更加冰冷的算計。

“唐軍……杜豐……”他低聲咀嚼著這兩個名字,眼中閃爍著狼一般的凶光。龜茲城下的挫敗,是他崛起以來遭遇的最大恥辱,但也讓他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大唐在西域力量的韌性,尤其是那個遠在長安,卻能遙控萬裡戰局的“杜尚父”。

“讚普(吐蕃君主)的使者到了嗎?”他頭也不回地問道。

一名心腹將領躬身回答:“將軍,使者已到,正在帳內等候。讚普對龜茲戰事……頗有微詞,催促將軍儘快開啟局麵,至少,要奪回於闐,切斷唐軍安西與北庭的聯係。”

論莽羅衣冷哼一聲:“讚普身處邏些(拉薩),豈知前線艱難?梁宰、朱光庭皆是沙場老將,龜茲城堅,唐軍頑強,強攻徒耗兵力。”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不過,唐軍如今重心東移,內部整頓,正是我們的機會。強攻不行,便智取。”

他轉身走入大帳,對著讚普的使者,語氣恢複了恭敬與自信:“請回複讚普,莽羅衣已有破敵之策。唐軍依仗者,無非城池與援兵。我欲分兵兩路,一路由我親率,伴攻於闐,吸引梁宰主力;另一路精銳,繞道昆侖北麓,穿過荒漠,突襲唐軍兵力相對薄弱的播仙鎮(且末)!一旦播仙告急,於闐必亂,安西與北庭的聯係將被攔腰截斷!屆時,是戰是和,主動權便在我手!”

這是一招險棋,繞道荒漠,風險極大,但若成功,收益也極大。它避開了唐軍堅固的城防,直擊其相對薄弱的軟肋。

“此外,”論莽羅衣補充道,目光投向東南方向,“還需派人聯絡隴右、河西一帶那些對杜豐新政不滿的部族酋長、失意官僚,許以重利,讓他們在唐軍後方製造些麻煩,哪怕隻是散播謠言,也能牽製杜豐的精力,使他不能全力支援西域。”

使者聞言,臉色稍霽:“將軍此策甚妙,我定當稟明讚普。隻是,繞道荒漠,風險不小,將軍需謹慎。”

“富貴險中求!”論莽羅衣傲然道,“為了吐蕃的榮耀,為了噶爾家族的複興,這點風險,算得了什麼!”

很快,吐蕃大營再次忙碌起來,一支由精銳“桂”武士和熟悉地形的附庸部落組成的奇兵,在夜幕掩護下,悄然離開了大營,向著南方險峻的昆侖山脈逶迤而行。而正麵,論莽羅衣也開始調兵遣將,大張旗鼓地做出準備再次進攻於闐的姿態。

---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封來自北庭都護府朱光庭的加急軍情,穿越河西走廊,送到了杜豐的案頭。軍情並非關於吐蕃,而是北方的回紇。

朱光庭在奏報中稱,近來北庭北部邊境,回紇遊騎活動明顯頻繁,雖未發生大規模衝突,但其哨探屢屢越界,態度較之以往更為倨傲。更有邊境商隊傳言,回紇內部似乎正在集結兵力,其目標不明,但結合以往回紇恃功自傲、索求無度的行徑,不得不防。朱光庭建議朝廷早做準備,加強北庭、河西防務,並設法探明回紇真實意圖。

杜豐看著這份軍報,眉頭微蹙。回紇,這個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藉助了大量力量,卻又在戰後不斷以功臣自居、索求歲賜和貿易特權的北方強鄰,始終是帝國北疆的不穩定因素。如今朝廷內部變革,西域戰事未平,回紇此時異動,是例行敲詐,還是彆有用心?

他立刻召見了剛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不久的名將李晟,以及兵部官員。

“李將軍,朱光庭的軍報,你怎麼看?”杜豐將奏報推過去。

李晟快速瀏覽一遍,沉聲道:“尚父,回紇狼子野心,向來畏威而不懷德。昔日我朝內亂,方對其多有倚重。如今朝廷漸強,尤其是河北平定,威加海內,回紇必然心生忌憚。其陳兵邊境,無非兩種可能:一是試探朝廷反應,借機再行勒索;二嘛……”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厲色,“或許真有意趁我朝東西用兵之際,南下擄掠,以充其貪婪之慾!”

兵部侍郎憂心忡忡:“若真如此,東西北三麵受敵,局勢危矣!是否需從河東、甚至神策軍抽調兵力,增援北庭、朔方?”

杜豐沉吟片刻,搖了搖頭:“不可。河東軍剛經曆魏博之戰,需要休整。神策軍乃京畿根本,不可輕動。西域戰事未了,梁宰、朱光庭壓力已然很大。”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向北庭和回紇牙帳(王庭)所在的大致區域:“回紇內部,也非鐵板一塊。其藥羅葛氏可汗地位也並非穩如泰山。此時大舉用兵,對其而言風險同樣巨大。其更多是恫嚇與試探。”

他做出決斷:“李將軍,命你即刻返回朔方,整軍備戰,加強邊境巡哨,尤其注意防範小股回紇騎兵滲透襲擾。可多設烽燧,廣布斥候。但要嚴格控製規模,避免主動挑釁,給人以開戰口實。”

“明白,末將定叫回紇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李晟慨然領命。

“另外,”杜豐看向淩素雪,“‘察事司’要全力偵查回紇動向,不僅要知其兵力調動,更要探明其內部各部落,尤其是與藥羅葛可汗有矛盾的仆骨、同羅等部的態度。若能加以利用,使其內耗,則事半功倍。”

“是!”淩素雪言簡意賅。

部署完北方應對策略,杜豐的目光再次投向西域。他敏銳地感覺到,論莽羅衣絕不會甘心失敗,西線的平靜之下,恐怕醞釀著更大的風暴。而北方的回紇,就如同懸在頭頂的另一把利劍,雖未落下,卻寒意逼人。

東西兩線,乃至潛在的北方威脅,如同無形的絞索,考驗著杜豐的戰略定力和帝國的應變能力。他知道,真正的雄主,不僅要能平定內亂,更要能從容應對四方之敵。這盤涉及整個東亞格局的大棋,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傳令給梁宰、朱光庭,”杜豐最後吩咐道,“通報回紇異動及吐蕃可能之詭計,令其提高警惕,穩守之餘,密切注意吐蕃偏師動向,謹防其迂迴偷襲。告訴他們,朝廷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但前線將士,亦需發揮主觀能動,臨機決斷!”

信使再次馳出長安,帶著杜豐的意誌,奔向風雪彌漫的邊疆。帝國的四方疆域,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暗流與烽煙並存,一場關乎國運的全麵考驗,已然悄然降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