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211章 新羅內亂 時機成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211章 新羅內亂 時機成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唐水師的艦影如同噩夢中的幽靈,依舊在新羅西海岸外的海麵上徘徊不去。那震天的操演炮鳴與衝天的示警狼煙,日夜刺激著金城內外本就緊繃的神經。而與此同時,在半島的南部,由“察事司”暗中煽動、以百濟遺民與伽倻部落為主體的反抗火焰,非但未被撲滅,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洛東江流域,幾座偏遠的小城相繼被“叛軍”攻占,城頭插上了早已被曆史塵封的百濟旗幟或伽倻圖騰。襲擊不再侷限於鄉村,開始威脅到連線新羅南北的官道與糧秣轉運節點。金庾信派遣南下平叛的軍隊,屢屢遭遇伏擊,進展緩慢,損兵折將。壞訊息如同跗骨之蛆,不斷傳回王都。

新羅王宮,德高望重的老王金憲英,本就年邁體衰,在這內外交困、心力交瘁的雙重壓力下,終於一病不起。禦醫束手,湯石無靈,王宮上空籠罩著濃重的陰雲。國王病危的訊息,如同在滾沸的油鍋中投入了一瓢冷水,瞬間引爆了本就暗流洶湧的新羅朝堂。

金憲英諸子,早已為儲位明爭暗鬥多年。長子早夭,次子金仁問雖曾入唐為質,與大唐關係尚可,但其性格較為溫和,在軍方缺乏強力支援。而最為強勢、且手握部分兵權的,乃是第四子金敬信,其母族勢力龐大,且與部分主張謹慎對待大唐的貴族過從甚密。

然而,此刻朝中風頭最盛的,卻並非哪位王子,而是以大將金庾信為首的主戰派軍方勢力。他們以“抵禦外侮、平定內亂”為由,不斷攫取權力,對王位繼承問題虎視眈眈,甚至隱隱有拋開王室、憑軍功自立之意。

“父王病重,國難當頭!當務之急,是穩定朝局,共禦外敵!”金庾信在朝會上聲若洪鐘,目光銳利地掃過一眾神色各異的貴族與大臣,“然,儲位未定,人心浮動,豈能合力?臣懇請,立賢明有為之主,以安社稷!”

他雖未明言,但其擁立金敬信,或甚至另有野心的意圖,已昭然若揭。

以伊飡(新羅官位,相當於宰相)金順元為首的一部分老成貴族,則傾向於立性格相對溫和、與大唐關係不至於徹底破裂的金仁問。“王位繼承,當依禮法!且仁問殿下曾居上國,熟知唐事,於此危急存亡之秋,或能緩和與大唐關係,為我新羅求得一線生機!”

兩派勢力在朝堂之上爭執不下,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金城之內,暗探四出,各方勢力都在加緊聯絡,調兵遣將,空氣中彌漫著一觸即發的火藥味。

而這一切混亂與掙紮的細枝末節,都通過“察事司”那張無形而高效的情報網路,被源源不斷地彙總、分析,最終跨越黃海,呈送到了長安尚父府杜豐的案頭。

淩素雪將最新的密報放在杜豐麵前,聲音清冷如常:“尚父,新羅王金憲英已於三日前深夜嘔血昏迷,恐時日無多。其四子金敬信與大將金庾信往來密切,似有聯手逼宮之意。長子金仁問則得到部分老牌貴族支援,雙方勢力在金城內外對峙,衝突一觸即發。南部‘百濟義軍’已攻占珍島,切斷新羅西南海路,並威脅羅州。”

杜豐仔細翻閱著密報,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彷彿眼前這足以顛覆一個王國的亂局,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他放下密報,走到巨幅輿圖前,目光落在金城的位置。

“金憲英一死,便是新羅內亂全麵爆發之時。”杜豐語氣平靜,帶著一種掌控全域性的從容,“金庾信剛愎自用,金敬信野心勃勃,此二人若上台,必與我大唐死戰到底,正合我意。金仁問雖傾向緩和,但其勢弱,難以掌控局麵。”

他沉吟片刻,對淩素雪吩咐道:“傳令半島‘察事司’各部。第一,加大對金庾信、金敬信勢力的情報滲透,尤其是其兵力調動與宮廷政變的具體計劃,務必掌握。第二,對金仁問一方,給予有限度的、隱秘的支援,可透露一些金庾信可能不利於他的動向,助其自保,延長內鬥時間,加劇其內部消耗。第三,令南部‘百濟義軍’與‘伽倻部眾’,趁新羅內亂,加大攻勢,儘可能多地牽製其南方兵力,若有可能,向北逼近金城方向,製造恐慌。”

“此外,”杜豐眼中閃過一絲冷光,“讓我們在登州和安東都護府的人,動靜再大一些。水師可以再進行一次貼近海岸的威懾航行,陸軍則在邊境舉行一場規模較大的演武。要讓金城裡的那些人清楚地知道,大唐的刀,一直架在他們的脖子上。”

“是!”淩素雪領命,立刻轉身安排。

杜豐的策略清晰而冷酷:他並不急於立刻介入,而是要讓新羅的內亂自然發酵,讓其在自相殘殺中流儘鮮血,消耗掉最後一絲抵抗的元氣。大唐需要做的,隻是在外部保持強大的壓力,並在關鍵時刻,輕輕推上最後一把。

數日後,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新羅王宮傳來喪鐘長鳴——老王金憲英,薨逝。

幾乎在同一時間,金庾信麾下的精銳部隊便以“護衛王宮、穩定局勢”為名,強行接管了金城各門與宮禁。金敬信在王宮內,在一群軍方將領和部分貴族的“擁戴”下,宣佈繼位。

然而,以金順元為首的支援金仁問的貴族勢力,並未束手就擒。他們迅速集結了家族私兵和部分忠於王室的軍隊,控製了王宮的另一部分割槽域,與金庾信、金敬信的軍隊形成對峙。雙方在金城狹窄的街巷中爆發了激烈的衝突,箭矢橫飛,血流成河。

新羅,這個曾經統一了三韓大部、稱雄半島的王國,在其王位更迭的關鍵時刻,徹底陷入了血腥的內戰。而來自南方“叛軍”的威脅和北方大唐那如山般沉重的壓力,使得這場內亂,更像是一場在懸崖邊緣的絕望舞蹈。

訊息再次以最快的速度傳回長安。

杜豐看著密報上關於金城巷戰的具體描述,終於緩緩地點了點頭。

“時機,成熟了。”他輕聲自語,眼中沒有任何憐憫,隻有一片冰冷的、屬於政治家和戰略家的清明。

帝國的東征之劍,已然磨礪完畢,隻待一個最恰當的時機,便會轟然斬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