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82章 砥柱破局,星火焚夜
靈武朝廷那帶著枷鎖的“嘉獎”,如同冰水澆頭,讓杜豐行營內熾熱的求戰氣氛為之一窒。然而,杜豐並未讓這種壓抑持續太久。他深知,在絕對的實力與戰功麵前,一切猜忌與製衡都將是紙老虎。他不能坐等局勢變化,必須主動破局。
北疆:以“守”為攻,砥柱破冰
杜豐嚴格“遵守”了朝廷“穩守”的旨意。北援行營主力依舊駐紮在雞鳴隘等要地,營壘森嚴,陌刀閃耀,擺出一副固若金湯的防禦姿態。這讓遠在靈武的肅宗和李輔國稍稍安心,認為杜豐終究還是忌憚朝廷權威,不敢肆意妄為。
然而,在這“穩守”的表象之下,激流暗湧。
杜豐親筆修書一封,遣心腹密使,繞過朝廷正常的文書傳遞係統,直接送至郭子儀軍中。信中,他並未抱怨朝廷猜忌,而是以極其謙遜和務實的態度,詳細分析了當前戰局,指出史思明雖暫退,但其根基未損,範陽老巢錢糧充足,若不持續施壓,待其恢複元氣,必捲土重來。他明確提出,願以“配合郭元帥作戰”為名,將麾下最精銳的“跳蕩營”以及部分“紙鳶”精銳,交由郭子儀直接或間接指揮,專門用於深入敵後,持續破壞史思明恢複中的後勤體係,偵察其兵力調動,甚至尋機挑動其內部矛盾。
“此非為爭功,實為破敵。跳蕩營皆敢死之士,熟悉山地叢林,長於奇襲擾敵。願為元帥前驅,縱蹈火海,萬死不辭!”信中言辭懇切,姿態放得極低。
郭子儀是何等人物?一生忠勇,胸懷廣闊,且深知用兵之道在於隨機應變。他早就對杜豐這支異軍突起的力量頗為關注,對其在側翼的牽製作用評價甚高。接到此信,郭子儀撫掌感歎:“杜子美有子如此,大唐之幸!朝廷……唉,何其短視也!”他當即回信,對杜豐的深明大義與戰略眼光大加讚賞,完全同意其策,並表示會親自向朝廷說明情況,將此“協同作戰”納入整體平叛方略。
有了郭子儀這麵大旗,杜豐的行動便有了“合法性”。張順麾下的“跳蕩營”如同被放出籠的猛虎,在“紙鳶”的引導下,再次活躍在叛軍控製區的邊緣與腹地。他們不再追求攻城略地,而是化身為一群群致命的幽靈,神出鬼沒,伏擊巡邏隊,焚燒小型糧站,破壞橋梁道路,甚至散播謠言,離間叛軍將領。雖然單次戰果不如焚毀汾州倉、江陵船隊那般顯赫,但這種持續不斷的放血,讓史思明恢複元氣的計劃舉步維艱,其麾下各部將領亦是怨聲載道,疲於奔命。
與此同時,杜豐巧妙地將朝廷使者要求“穩守”的訊息,通過非正式渠道在軍中流傳開來。底層將士們浴血奮戰,連克強敵,卻換來朝廷如此對待,不滿與憤懣之情自然滋生。而這種情緒,在杜豐有意無意的引導下,迅速轉化為對杜豐個人更強烈的忠誠與依賴——“唯有杜將軍能帶我們打勝仗,能為我們爭取功名!朝廷?哼!”
杜豐此舉,一石三鳥:既未公然違抗聖旨,又以實際行動支援了郭子儀,持續削弱敵人,更藉此凝聚了軍心,將朝廷的猜忌轉化為了鞏固自身權威的助力。北疆的僵局,被他以這種高超的政治與軍事手腕,悄然打破。
長安:利刃出鞘,星火焚城
長安城的夜晚,因“守夜人”部分精銳被抽調前往洛陽而顯得格外“寧靜”,但這寧靜之下,是愈發緊張的暗流。
淩素雪與影伍——現在或許該稱他為裴十三(他自報的排行)——的聯手,使得“星火”在遭受重創後,以驚人的速度恢複並變得更加危險。裴十三憑借其前不良帥的資曆和對長安三教九流的熟悉,提供了數個絕對安全的備用據點、幾條連“守夜人”都未必掌握的隱秘通道,以及一批對叛軍充滿仇恨、可信賴的底層力量。
鄭六這條線,在裴十三的暗中監控和淩素雪的巧妙操縱下,繼續發揮著作用。通過他,淩素雪不僅確認了“守夜人”力量空虛的具體時間,更意外獲得了一條極具價值的情報:安慶緒為籌措軍資,彌補江陵損失,下令將查抄的一部分忠於李唐的官員、富商府邸中搜出的珍貴典籍、字畫、古玩,集中於光德坊附近的一處原屬某親王、現已荒廢的彆院庫房中,準備擇日運往範陽變賣!
這座庫房,恰好就在“守夜人”防衛力量因抽調而出現短暫空虛的區域邊緣!
一個大膽至極的計劃在淩素雪心中迅速成型。她不僅要趁此機會進一步打擊叛軍,更要藉此舉,向淪陷區的百姓、向靈武朝廷、向天下人宣告——大唐的抵抗力量,從未消失,並且有能力在敵人的心臟地帶,燃起衝天烈焰!
“我們要燒了那座庫房?”裴十三聽完計劃,沙啞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興奮。
“不止。”淩素雪麵紗下的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光燒庫房,動靜不夠大。我們要讓這把火,燒得更旺,更引人注目。”她的目光投向輿圖上庫房旁邊不遠處的另一個標記——那裡是叛軍設定在長安城西,負責製造和修理軍械的一處重要工坊!
“聲東擊西,火燒連營?”裴十三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圖。
“不錯。庫房起火,叛軍必往救援。其時,工坊守備必然減弱。我們真正的目標,是那裡!焚其軍械,斷其爪牙!”
計劃定下,立刻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裴十三負責聯絡可靠人手,準備火油、引火之物,並規劃撤退路線。淩素雪則親自帶領幾名最精銳的部下,反複偵察庫房和工坊的地形、守軍換崗規律。
行動之夜,月黑風高。
子時剛過,光德坊附近的廢棄親王彆院庫房,突然冒起衝天的火光!火勢起得極快極猛,顯然使用了特製的猛火油和引燃物。幾乎同時,庫房周圍多處地方也冒出小火頭,並響起零星的爆炸聲(使用剩餘的普通震天雷),製造出有多處起火、有人襲擊的假象。
“走水了!敵襲!”尖銳的警哨聲劃破夜空。附近的叛軍巡邏隊以及留守的“守夜人”大驚失色,一邊救火,一邊慌亂地搜尋根本不存在的“大批”襲擊者。庫房記憶體放的多是書籍字畫等易燃物,火借風勢,迅速蔓延,映紅了半邊天,整個長安城西北角都能看到衝天的火光和濃煙。
正如淩素雪所料,距離庫房不遠的軍械工坊守軍,大部分被調往庫房救火和增援,工坊本身的守備變得異常空虛。
就在庫房方向亂成一團之時,十數道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現在軍械工坊的圍牆外。為首者,正是淩素雪與裴十三。他們利用飛爪敏捷地翻越高牆,如同暗夜中的死神,精準而迅速地清除掉寥寥無幾的哨兵。
工坊內,堆放著大量打造好的橫刀、槍頭、箭簇,以及皮革、木材等原料。淩素雪等人將攜帶的所有火油罐奮力擲出,火摺子引燃!
“轟——!”
比庫房那邊更加猛烈、伴隨著金屬爆裂聲的大火,瞬間吞噬了軍械工坊!灼熱的氣浪翻滾,照亮了淩素雪冰冷而決絕的側臉。
“撤!”任務完成,毫不戀戰。一行人按照預定路線,藉助夜色的掩護和裴十三提供的密道,迅速消失在混亂的長安街巷之中。
這一夜,長安城兩處大火,焚毀了叛軍搜刮的巨額文物和即將用於作戰的軍械,其損失遠超一次單純的軍事失敗。訊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全城,乃至通過各種渠道傳向四方。
“是天火!是天罰!”
“是王師回來了!是王師在懲治那些國賊!”
淪陷區的百姓暗中拍手稱快,絕望的心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叛軍高層震怒,安慶緒下令徹查,卻因“守夜人”力量不足且內部疑神疑鬼而進展緩慢。
靈武朝廷接到訊息,肅宗在震驚之餘,亦不得不重新評估杜豐(他們自然將此次行動與杜豐關聯起來)及其麾下力量的價值與……威脅。
北疆的杜豐,在“穩守”中悄然破局;長安的淩素雪,在黑暗中燃起了驚動天下的烈火。砥柱與星火,一明一暗,以各自的方式,狠狠地撼動著叛軍的統治根基,也將自己,更深地楔入了這亂世棋局的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