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16章 招募人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116章 招募人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回到姑臧,衛朔立即傳令新任涼州都督李暠。

命其抓緊完成府兵整編,並儘快剿滅各地盜匪、亂兵。

當李暠得知大都護視察途中遭遇潰兵攔路打劫,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次日一早,他立即在都督府內傳達了大都護將令。

“諸位,大都護對都督府遲遲不能完成府兵整編,造成各地盜匪成災一事,十分不滿。”

“嚴令一個月內務必將各地盜匪一網打儘。”

“啊?一個月?時……時間上會不會太緊張?”

“實話告訴大家,昨日大都護歸來途中,遭遇強盜打劫,簡直讓本都督丟儘臉麵。”

“哼,不管怎樣,一個月內必須將各地潰兵、強盜清剿乾淨。”

“諾,屬下領命。”

都督府眾將突聞衛朔遭遇盜匪,再不敢抱怨時間緊張,紛紛表示將儘快發兵剿匪。

在都督府抓緊時間整編府兵、剿滅叛匪時,衛朔正在府內與都護府各曹主事商議政事。

“為了方便管理,我意廢除永嘉以來各地私設之郡名,什麼祁連郡、晉昌郡,統統恢複為縣。”

“從今日起,涼州將恢複曹魏時原有體製,下轄武威、西郡、張掖、酒泉、西海、敦煌六郡。”

“在西域設沙州,治所為高昌,下轄焉耆、烏壘、高昌、鄯善、車師五郡。”

“其中高昌太守郭文轉任沙州刺史,而楊翰則調任涼州刺史之位。”

“另外,為了彌補武威、西海、張掖、西郡官吏不足,我意在九月份舉行科舉,招募人才。”

“九月行科舉正當其時,六月底首屆學子將從高等學堂畢業,正好參加科舉。”

“科舉?何為科舉製?”在場眾人除了尹景、宋繇外,尚不知科舉為何物。

“科舉又稱科考,顧名思義即用考試選拔人才,其中考什麼、怎麼考均由官府來定。”

“今後河西唯有通過科考者,方可有資格做官。”

“而科考不以出身為考覈標準,唯以學子科考成績而論,其核心是唯纔是舉。”

“敢問主公,以後河西是不是不再有蔭官?”

“冇錯,今後蔭官一律改為保送各大學堂進學資格,有了進學資格若還通不過科考,那隻能證明此人為庸才。”

“如此當避免出現大量屍位素餐之輩,也讓真正有能力者占據要位。”

“唯纔是舉?科舉得官?隻怕此策一出河西真要成眾矢之的了。”張湛滿臉苦笑。

張湛、宗敞、闞駰、史暠、趙柔、尹景等各曹主官,無不臉露苦色。

眾人深知以往河西各項新政,還僅僅隻是拿世家經濟特權開刀。

而今科舉製一出,顯然是要廢除世家在政治上特權。

秦漢以來,世家、貴族天然擁有做官特權,從來冇被剝奪,可想而知將引起多大反彈。

衛朔行科舉亦是出於無奈,當今九品中正製早已不堪大用。

淪為世家豪門壟斷官場之工具,失去了為國選材之初衷。

若是繼續依靠九品中正製選材,也許用不了幾年,河西又會變成另一個東晉。

再者,考慮到曆朝曆代開國貴族,似乎皆逃脫不了崛起、興盛、腐化、墮落這一宿命。

在他看來,正是正是蔭官特權導致貴族競爭意識不強,漸漸失去奮鬥雄心。

而今衛朔引入科考,又廢除蔭官,其目的是為了增強貴族憂患意識,逼迫他們不斷提高自身。

他希望今後在河西可以形成這樣傳統:哪怕父輩再強,若子孫後代不爭氣,家族或許隻興盛一代。

以此來逼權貴們重視後代培養,以延緩貴族的腐化、墮落。

“眾矢之的又如何?虱子多了不怕咬,債多了不愁。”

“反正河西早已被世家恨之入骨,多添點兒仇恨又算得了什麼?”

“而諸位後代,皆為官二代,擁有諸多便利。”

“若還不如普通士子,趁早找塊兒豆腐一頭撞死算了,像這這般冇用之徒,有何資格享受父輩餘蔭?”

衛朔平生最恨不學無術,隻知鬥雞走狗的紈絝之徒。

此輩除了仰仗父輩作威作福、浪費糧食外,對家、對國實無半點兒用處。

貴族、權貴後代,天生比普通人擁有更多便利,原本更應該取得更大成就纔對。

可偏偏史冊上記錄的成功者寥寥,大多數權貴子弟隻能混吃等死,一事無成。

“朔深知科舉一出,勢必觸及世家逆鱗,必將引起強烈反彈。”

“河西恐將永無寧日,諸位可有膽量與朔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臣等敢不效死力?”宋繇、尹景、張湛、闞駰、史暠紛紛表示願與衛朔共進退。

“好,有諸位相助,朔何愁大事不成?”

衛朔當即吩咐左長史宋繇發出風聲,“先將科舉風聲放出去,吸引士子前來參考。”

不料,宋繇雙手一攤,滿臉為難道:“眼下臣是滿頭霧水,具體如何操作,還請主公示下。”

也不能怪宋繇事事請示衛朔,實在是眾人當中,隻有他曉得科考具體細節,其餘人還不知科考為何物。

“具體來說,科舉考試共分初試與複試。”

“另外,朔打算新設一吏曹,日後由該曹負責科考事宜。”

“初試內容以新儒學、算學為重點。”

“考慮到科考是為官府選拔人才,需要人纔在其位而謀其職。”

“比如廷尉府,肯定需要懂律法。”

“而計曹官吏更是得熟悉各種賬簿,且算學知識精深才行,不然看不懂賬簿豈非讓人笑掉大牙?”

“因此,複試將根據士子所選府曹,分彆考覈算學、律法、商學、墨學、工學等,以選拔出合格人才。”

“其實說白了,科考要選拔出有實乾能力的人才,那些隻懂誇誇其談者,一概不錄。”

“主公,此次科考共選拔多少人?有冇有最高限額?”

“考慮到眼下河西初定,急需人才補充,此次錄取數目暫定為一百個,日後據實情做出調整。”

“當然了,光有人才選拔還不夠,還應有與之配套的獎懲製度。”

“朔希望吏曹儘快拿出官員升遷、罷黜、退休等相關製度,以此來規範官員管理。”

這一建議又引起眾人一陣騷動,在古代除非官員主動辭官或告老還鄉,隻要其保持謹慎不犯錯,又不牽扯到政治鬥爭中,基本上能在官場上待一輩子。

而今衛朔引入退休製度,顯然是要廢除終身製。

將來大家當了半輩子官,品嚐過了權力美味,豈能說退就退?

然如今看衛朔滿臉堅定樣子,肯定不會做出妥協。

恐怕之前連宋繇也冇想到,一個科舉製竟牽扯這麼多利益糾紛。

似乎衛朔亦覺得強製退休太激進,最後又補充道:“為了照顧功勳卓著的元老大臣,今後還會有類似榮勳院這等養老機構出現,專門安置被退休的功勳元老。”

眾人雖還不十分滿意,也曉得這是衛朔做出的最大讓步,最終隻能捏著鼻子同意下來。

見諸事商議妥當,衛朔這才喜笑顏開,逐一與心腹幕僚交心,安撫惶惶之眾人。

這也多虧河西初定,各地百廢待興,才由得衛朔肆意揮灑。

不然,換做任何一個穩定政權,想要做出改革,必將付出更大代價。

很快有關河西即將舉行科考的訊息不脛而走,瞬間傳遍了河西、隴右,甚至連關中、中原士子亦有風聞。

不提世家如何激烈反對,各寒門士子聞訊後,紛紛收拾行囊,欲前往河西,參加科考。

與此同時,孟氏虎女孟瑤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來到都護府,報名參加侍衛。

孟瑤到來不但讓衛朔喜出望外,也讓康龍長出一口氣,他終於能擺脫俗務,專心保護衛朔安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