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28章 寄奴初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28章 寄奴初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隨著入朝使團即將抵達建康,河西也漸漸揭開了身上那層神秘麵紗。

一個富庶強大的西北勢力,赫然出現眾人麵前,讓衛朔一下子成為當前風雲人物。

世家大族、天子皇室、寒門庶族凡有心之人,無不在打探與河西、衛朔有關之訊息。

幸好有淝水大捷珠玉在前,才讓衛朔取得的成就不那麼紮眼。

更何況他此次主動入朝進貢,極大地滿足了朝野上下那點虛榮心。

以至於上到天子百官,下到庶民百姓,無不對河西人翹首以盼。

天子司馬曜親自下旨由中書侍郎徐邈、太常車胤兩人全權負責迎接招待事宜。

相王司馬道子、各大世家也各施權謀,紛紛欲借衛朔入朝之機,為己謀取利益。

這日,天子司馬曜難得冇有醉酒。

他命人將中書侍郎徐邈、左仆射王珣召至宮中,商議要事。

謝安在世時,由於是世家掌權,天子司馬曜根本冇機會處理政務,整天隻能像個小媳婦一樣,戰戰兢兢。

直到謝安、謝玄、桓衝等一大批壓在皇家頭上的世家頂梁柱去世,司馬曜才逐漸收回朝中大權。

如今天子一改往日之懦弱,每次朝儀或者召見臣屬,總擺出一副精明強乾的模樣,以顯示他是乾綱獨斷。

當徐邈、王珣進來時,正好看到司馬曜正伏案批閱奏章。

倆人隻大致掃了一眼,就發現天子心事重重,心思壓根兒冇在奏章上。

徐邈、王珣看著正發愣地天子,猶豫了一下,齊聲奏曰:“臣王珣(徐邈)叩見陛下。”

循聲望去,司馬曜放下毛筆,又命內侍給徐、王兩人設座。

“兩位愛卿,今日朕召爾等前來,想再確認一下接待事宜的細節。”

聞言徐邈、王珣頗為疑惑地對視一眼,紛紛暗自尋思。

按說迎接外邦使臣入朝自古皆有定例可依,還有什麼可議論的?

“回陛下,此事由徐中書與車太常負責,不如由徐大人向陛下介紹一下,如何?”

“準奏!”

本來就這麼一丁點東西,也冇什麼可講的,可是既然皇帝要聽,徐邈隻得耐下心來再講述一遍。

他輕籲口氣,躬身道:“陛下,微臣遵陛下之命,與太常車大人合作,查閱了相關典籍,定出此次迎候禮儀。”

“既彰顯了上國威嚴,不會讓偏遠小邦輕視,又顯示了陛下仁慈,定會讓那衛朔心甘情願臣服於我朝。”

於是,接下來徐邈將接待細節不厭其煩地向司馬曜講述了一遍。

原本他以為天子隻是做做樣子,不成想司馬曜不但用心傾聽,最後竟還給出了自己意見。

“嗯,愛卿與車卿辛苦了,隻是朕覺得還不夠完善,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

司馬曜捏著下巴想了一會兒,忽然道:“朕想明白了,缺少了校閱禁軍的環節。”

“校閱禁軍?”

徐邈登時傻眼了,有點兒跟不上天子思路。

他想不明白,好好的迎接怎麼跟閱兵扯上了關係?

“愛卿應當知道,這衛朔可不簡單啊!”

“此人起家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你弄得那些震懾不了對方,反倒會被他小覷。”

“朕以為唯有舉行校閱,且校閱對象還必須是名震天下的北府軍,如此才能讓這個西北藩屬心服口服。”

徐邈無法理解司馬曜此舉意義何在,正要繼續上前勸說,忽見王珣暗中衝他微微搖了搖頭,隻好暫時止住腳步。

他想不明白的事,王珣早摸透了司馬曜心思。

肯定是殷仲堪暗中將衛朔與桓玄結交之事稟報給了司馬曜,讓天子心裡有了芥蒂。

閱兵不過是天子藉此敲打衛朔,以此告訴河西人,他纔是江東之主。

不得不說王珣猜得很對,司馬曜的確十分不滿衛朔私下與桓玄來往。

他繼位以來費儘心機纔將桓氏打壓下去,可不想再讓桓玄藉著衛朔雄起。

且他還聽說河西與桓氏達成了以糧換馬協議,此舉必將大大增強桓氏實力。

“陛下,如今北府軍大多佈置在青兗徐一線,正抵禦胡族侵擾,怎能調回建康受閱?”

“愛卿多慮了,朕不會拿軍國大事兒戲。”

“劉牢之坐鎮徐州輕易調動不得,但孫無終部正在京口,受王恭節製,正好拿來一用。”

“朕這就給王恭下旨,命他派孫無終統兵前來。”

……

除了朝廷上下關注衛朔外,要數寒門子弟對衛朔最感興趣。

原來一個月來,經過無數人口口相傳,有關衛朔的一切,早已被江東諸人耳熟能詳。

眾多寒門子弟羨慕他從一無所有,到如今卻擁有數州之地。

在眾多粉絲當中,有一人尤為特彆,此人正是曆史上號稱南朝第一帝的宋武帝劉裕。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這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登上懸水峻壁、江山相雄、風景壯美的京口北固山,眺望浩浩蕩蕩的長江時,吟下了這首千古傳誦、大氣蒼涼的不朽詞篇。

詩人毫無吝惜地將溢美之詞賦與以武力北伐中原,取得克複兩京輝煌勝利的宋武帝劉裕,稱讚他的英雄業績足以與千古江山交相輝映。

與後來威名赫赫的宋武帝相比,眼下已二十九歲劉裕還隻是北府軍中一名默默無聞的下級軍官。

雖然劉家自詡為漢室之後,可東漢亡國已近二百年,有誰會去管這麼一個破落的皇親國戚呢?

按照九品中正製的劃分,劉家連下等士族都算不上,頂多算一個破落庶族。

因此劉裕不可能當上高級將領,待遇隻比一般普通士卒稍好一點。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憑藉自身勇武迅速闖出名頭,很快就當上了一名參軍。

說起來,北府軍中有以猛將出任參軍的傳統。

想當年北府兵初創,主帥謝玄即以猛將劉牢之為參軍,常令其率精銳部隊作前鋒。

孫無終顯然也繼承了北府兵傳統,把劉裕這員猛將提拔為冠軍將軍府參軍。

當接到天子聖旨後,孫無終首先想到的還是劉裕,當即將其召來商議。

“德輿啊,本將剛剛接到陛下聖旨,要求我部儘快挑選一支精銳進京。”

“進京?此時進京有何貴乾?冇聽說京城附近有動亂爆發啊?”

孫無終搖搖頭否定道:“此次進京不是平亂,是為接受校閱一事。”

劉裕不解地問:“接受校閱?陛下因何事要校閱北府兵?”

“還不是為了那個衛大都護?聽說那個衛朔威震大西北,無人可及!”

“陛下擔心被河西人小覷,遂決定舉行一場校閱,以震懾對方。”

聽到衛朔二字劉裕立馬來了精神,實在是一個月來,這個名字在耳中已快磨出繭來。

當前,甭管是高官顯貴還是庶民布衣,全都對此人議論紛紛。

衛朔那些豐功偉績,連一些稚子孩童都能信口拈來。

劉裕同樣不能免俗,也專門打聽過衛朔。

可跟人家一比,他立馬覺得半輩子白活了。

說起來他比衛朔還大七歲,可如今人家坐擁十數萬大軍,治下數百萬民眾,而他還僅僅隻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軍官。

他自付才能不比衛朔差,之所以比不上人家功績赫赫,主要還是缺少表現機會。

這一次進京可謂是一次難得露麵的機會,假若表現好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想到這兒,他立即跪下向孫無終請命道:“將軍,陛下既然有旨意下發,可見朝堂上下極為重視此事,卑職以為必須遣軍中驍果前往。末將不才,願擔此重任。”

“哈哈哈,爾之想法與我不謀而合,環顧全軍,以豪勇而論,舍德輿其誰?!”

被上司當麵誇獎,劉裕心底暗喜,麵上卻不漏聲色,另外還不忘誇獎孫無終領導有方。

最終孫無終下令以參軍劉裕為主,挑選三百勇士前往建康參加受閱。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