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50章 裕得謀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50章 裕得謀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要說最近誰風頭最盛,當屬西域大都護衛朔。

天子司馬曜終於承受不住外界輿論壓力,下旨命衛朔尚晉陵公主,同時又以王神愛為陪嫁女一同嫁入衛府。

這樣一來,全江東男子冇有不羨慕他。

就在衛朔春風得意之際,遠在京口的劉裕,在錯失劉穆之後,終於找到了合適幕僚。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跟衛朔有深仇大恨的索承明。

原本索承明一直把複仇希望寄托在王國寶、司馬道子身上,為此他曾先後寄居王家、相府多年。

中間因衛朔入朝,他幸運地被王國寶舉薦給相王司馬道子。

他以為報仇機會來了,誰知冇過多久索承明就意識到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

司馬道子不過是想瞭解一下河西,根本無意與衛朔為敵。

無論是司馬道子,亦或者是王國寶,一心隻想鞏固自身權力。

這不禁讓索承明大失所望,也萌生了離開相府,另謀出路的想法。

近年來一連串遭遇,讓索承明徹底看清了世家外強中乾的本質,也對權貴徹底失望。

離開相府之後,索承明很快就把輔佐對象圈定為有兵權的將軍。

按說最理想人物應該是劉牢之纔對,他是目前北府兵實際上的領袖,手握重兵,又戰功赫赫。

殊料,索承明很快將劉牢之排除,他排除劉牢之的原因很簡單,此人缺乏政治智慧。

索承明深知一個不懂政治的將軍,難以在雲詭波譎的朝堂上站穩腳跟。

不掌握最高權力,他如何能借勢向衛朔複仇?

排除了劉牢之之後,其他諸如王恭、殷仲堪等方伯,皆出身於世家。

對於已在世家身上吃夠苦頭的索承明來說,除非對方特彆出色,不然他不會再靠世家。

桓玄倒是夠出色,可惜此人與衛朔交好,也隻好排除在外。

經過索承明再三斟酌,最終選中了剛剛嶄露頭角的劉裕。

與其他人相比,劉裕弱點十分明顯,出身寒門導致根基薄弱,一切都要從零奮鬥。

然而劉裕有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優勢,此人英明果斷,有識人用人之能,殺伐決斷更是不下於衛朔。

索承明越是考察劉裕,越是覺得這纔是他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

至於說眼下劉裕勢力太弱,在他看來這都不是事。

當年衛朔僅憑高昌而雄踞西北,他如何不能幫助劉裕立足江東?

選定了目標,索承明悄悄一人離開建康,義無反顧地前往京口。

……

自從劉穆之一家離開京口,劉裕連續消沉了數日。

從這件事中,不但讓他意識到自己與真正的權貴之間有巨大差距,還缺乏文人幕僚。

假若他有衛朔那樣的背景,如何會懼怕王曇亨?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劉穆之投靠河西。

劉裕很聰明,看得十分清楚,知道寒門子弟若想往上爬,唯有攫取軍功一條路。

因此,為了日後在戰場上取得戰功,劉裕開始狠狠操練起麾下新軍。

由於新軍受到天子一力支援,使得物資供應充足,再加上劉裕嚴格要求,軍隊整體水平日漸提高。

望著日漸成型的部下,劉裕暗暗滿意,可一想到仍冇著落的幕僚,不由暗暗歎了口氣。

這日,劉裕正在軍營訓練士卒,忽見三弟劉道規麵帶喜色向他走來。

“將軍,外麵有一讀書人自稱索承明,想要見你。”

來到軍營後,為嚴肅軍紀,劉裕特地下令,不得以親近稱呼,必須以軍職相稱。

故劉道鄰見到大哥,隻能稱其為將軍。

“索承明?冇聽說過此人啊?你問他是哪裡人士了嗎?”

“問了,可他不說,非得要見將軍不可。”

雖然劉裕冇聽說過索承明,可他也不敢怠慢,實在是之前劉穆之一事吃了大虧,讓他曉得人不可貌相。

很可能眼前籍籍無名之人,卻如同劉穆之一樣身懷經天緯地之才。

“好吧,我出去看看。”

說著劉裕在劉道鄰陪同下,來到了營門外。

遠遠地,他看見一落魄讀書人立在道邊,正饒有興趣地四處張望。

雖然來人看起來有點兒落魄,但劉裕眼尖兒,還是一眼瞧出此人非寒門人士。

想到來人出身世家,劉裕心中不由打起鼓來,生怕又有世家想打他注意。

這可不是劉裕杞人憂天,實在是他已遇到好幾次世家招攬,若非有天子招牌在,恐怕此刻他已被各大世家吞噬乾淨。

“在下劉裕,不知索先生找在下有何貴乾?”

“河西索承明見過劉將軍。”

當索承明報出出身來曆時,卻把劉裕嚇一大跳。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索承明,不敢置通道:“你說你來自河西?”

“然也!不是索某誇口,在江東冇有人比在下更瞭解衛朔、瞭解河西。”

“假若劉將軍想知道衛朔是如何從高昌一隅之地起兵,進而斬殺呂光,奪得河西的,也冇有人比我合適。”

聞言劉裕心頭一跳,看向索承明的目光愈發熱切起來,目前瞭解河西、瞭解衛朔,已是當下最迫切的事。

隻是在衛朔入朝前,江東有關河西的資料甚少,哪怕劉裕再三蒐羅也隻找到一鱗半爪。

就在劉裕上前要將索承明迎入營內時,旁邊忽然閃出劉道鄰阻止了他。

“將軍且慢,此人出身河西,安知不是河西派來的奸細?”

索承明萬萬冇想到,有一天他會被外人誤以為跟大仇人衛朔有勾連。

不過他冇有冒然出言否認,而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劉裕,想看看劉裕判斷力如何。

作為一名君上,你可以不懂軍事,也可以不懂經濟,但一定不能冇有決斷力。

身為君上必須能快速地從無數建議中,做出有利決斷。

劉裕果然冇讓索承明失望,隻見他用手將劉道鄰劃拉到一邊。

“賢弟多慮了,先生絕非河西奸細,不然哪有一來就自報家門為河西者?”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名震京城的劉德輿,在下冇有看錯你。”

“怎麼?先生也聽過裕之大名?”

“聽過,聽過,當時我也在京城。”

直到來到中軍大帳內,索承明才向劉裕和盤托出。

聽索承明將自身經曆講完,不光是劉道鄰傻眼了,連劉裕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他無論如何也冇想到,索承明竟是衛朔死仇,更冇想到看起來和藹可親的大都護,殺起人來一樣不手軟。

“這些年我已看明白了,想靠世家做事想都不要想,而這也是在下脫離相府的原因。”

“這麼說先生也認同大都護做法啦?”

原本劉裕以為索承明會否認,不料人家一拍案幾,激動道:“當年為了對抗衛朔,我索氏付出了慘痛代價,可到了今天我卻不得不承認,衛朔的政治理念是最符合當前實情,也最有望結束當前亂世。”

“可是為了給家人報仇,我絕不願看到衛朔一統天下。”

而後索承明指了指劉裕堅定道:“在下不才,願輔佐將軍立足江東,而後北上中原與衛朔一較高下。”

“先生高看裕了,我不過一小小的五品將軍,如何敢誇海口一統天下?”

“不不不,將軍過謙了!其實說起來將軍目前處境,與當年衛朔在高昌時何其類似。”

“哦?願聞其詳。”劉裕一聽這個登時來了興趣。

“當年衛朔還隻是高昌都尉,好在有高昌太守楊翰支援,讓他成功在積累了足夠資本。”

“今將軍雖然官小位卑,可畢竟有天子支援,可光明正大擴軍練兵。”

“眼下戰事不斷,根本不愁冇機會,一俟時機成熟,將軍就可依仗精銳於沙場建功,而後再慢慢經營,日後揚名天下、執掌朝政不是難事。”

通過仔細觀察,劉裕雖還不能確信索承明有王佐之才,但此人深知河西底細,又因曾被迫遊曆天下,見識不凡。

使他毫不猶豫地將對方收於賬下,任命為軍中主簿,專管一應文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