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02章 劉裕北上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302章 劉裕北上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p

二月,春天剛剛抬頭,正是一個十分有利於行軍打仗的季節。

往日一向平靜的淮河,突然喧鬨起來。

劉裕統領水陸大軍七千餘人,沿著淮河,浩浩蕩蕩向北推進。

隻見一批批兵艦滿載著披著盔甲的士兵和糧草輜重,揚帆駛過。

和煦的陽光照在寬闊的河麵上,閃耀著千萬點細碎的、柔和的金光。

兩岸長長的翠綠的嫩柳彎下細細的腰枝,漂浮在水藻間,的確為淮河增添不少美色。

大軍一路北上先抵下邳,劉裕以後輩身份前去拜訪劉牢之。

聽說劉裕來了,劉牢之還挺高興,親自將他迎到中軍大帳。

“北府兵中還有寄奴這般出色的後起之秀,讓本將深感驕傲與自豪。”

“聽說寄奴有萬夫不當之勇,不知可否當眾露一手,也讓老夫見識一下你的武技。”

劉牢之既是北府兵中功勳赫赫的英雄,又是淝水大戰的前鋒猛將。

在他的麵前,劉裕不敢托大,非常謙虛地表示:“卑下豈敢在將軍麵前班門弄斧。”

“哈哈哈,寄奴太謙虛啦,老夫可是聽說,連那個衛大都護都對你讚譽有加。”

劉牢之見劉裕在他麵前如此恭順、謙虛,不由心中更加喜歡。

“近來犬子敬宣武功長進不少,聽了寄奴大名,早想與你切磋,不知肯賜教否?”

“哎呀,將軍言重啦!”

“承蒙將軍錯愛,願與少將軍走上幾招。”

劉敬宣早在帳外恭候已久,他長相頗仿其父,極其雄壯,善使長槍。

兩人見麵,先互報家門,客氣一番,而後縱馬馳進比武場,刀槍並舉。

一個像猛虎下山,聲若霹靂;一個像龍躍深淵,勢若奔雷。

兩人先後大戰四十餘合,雖然冇有分出勝負,可明眼人早看出劉敬宣遠非劉裕敵手。

然劉裕八麵玲瓏,不想折了劉牢之父子臉麵,故在比試之中有意相讓。

劉敬宣原本便仰慕劉裕,今又承其相讓之情,不禁心中愈發佩服、敬重對方。

劉牢之親眼目睹兩個人比武,對劉裕的武功也是大加讚賞。

“寄奴,你這功夫確實厲害,敬宣不是你對手。”

劉敬宣也跑過來,拉著劉裕興致勃勃道:“真是聞名不如見麵啊,今有幸跟德輿兄交手,讓在下大開眼界。”

劉牢之看他們又說又笑,談得非常投機,不由靈機一動道:“兩位皆當世英傑,彼此又情投意合,以老夫之見,不如結為八拜之交如何?”

“將軍提議,寄奴求之不得。”

拜把子在軍中乃常見之事,且與劉敬宣結拜,對劉裕而言,求之不得。

如此一來,等於跟劉牢之攀上了關係,有利於抬高他在北府兵中地位。

於是,劉牢之命人擺上犧牲祭品,劉裕、劉敬當即宣焚香告天,結為拜把兄弟。

下邳之行,由於劉裕刻意低調、奉承,給劉牢之留下非常好印象,

劉牢之不僅當中表態支援劉裕北上擊胡,還讓兒子劉敬宣帶三千兵馬助陣。

有了劉牢之表態,劉裕信心大增,隨即與劉敬宣合兵一處,迅速北上。

……

大軍繼續向北推進,劉裕趁機召集眾人商議對敵之策。

“今我軍遠途跋涉,將士疲憊,騎兵數量又遠遠少於敵軍,不宜冒然與燕軍接戰。”

“不然,恐有不測之禍。”

“不知主公有何對策?”

“我意沿河佈陣,利用水師戰船以為後路,除卻將士後顧之憂。”

“兵法有雲: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

“今主公不拘泥於兵書戰策,反其道而行之,足見已得兵法之精髓。”

劉裕不愧是兵法大家,活學活用。

韓信背水列陣,是以險地逼士卒死戰;而他背水列陣,留下活路,同樣是為激發士卒勇氣。

劉裕擺擺手,示意此不足誇,信心十足地表示:“此次北上出擊,在於重創燕軍前出兵力。”

“嘶,如此不好辦啊!”

“敵慕容隆有近三萬大軍,我軍前後加在一起才一萬餘人。”

“哈哈哈,主簿莫擔心,裕自有成算。”

劉裕拍拍索承明肩頭,一副胸有成竹之樣子,顯然冇將慕容隆放在眼裡。

劉敬宣是第一次脫離劉牢之羽翼打仗,表現得十分活躍。

而他以前曾跟燕軍交過手,對鮮卑鐵騎威力有很深印象,遂向劉裕說出了心中最大擔憂。

“彭城至下邳一帶地勢平坦,最利胡騎發揮,我軍又不占據兵力優勢,恐難以在正麵與之相抗。”

聽了劉敬宣所言,劉裕在腦子裡琢磨一陣子,慢騰騰地說:“近年來,鮮卑人仗著慕容垂之力戰無不勝,後燕上下早已是兵驕將傲。”

“假若此次是慕容垂親來,以其巨大威望,或許還能惕勵眾將。”

“然慕容垂自以為大勢底定,遂留在了鄴城,將眾軍分與倆兒子與弟弟統領。”

“那慕容隆雖號稱是後燕名將,可你看他離開慕容垂後表現?完全不似名將所為。”

“由此可見,冇了慕容垂這個主心骨,後燕人根本不足為慮。”

“這一次我要好好給慕容隆上一課,讓他嚐嚐我大晉的厲害。”

“將軍不可大意。”劉敬宣覺得劉裕過於自信了,不放心地提醒他。

“放心吧,裕自有成算,命令船隊加速前進。”

劉裕深深懂得“氣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努力把慕容隆描述成一個目光短淺、本事低劣的將軍,從心理上打消麾下眾人顧慮。

果真,將士們聽了劉裕鼓勁打氣的話,不由信心倍增。

見狀,劉裕繼續道:“慕容垂雖然威名震於天下,然而如今早已垂垂老矣,去年西征幷州不也大敗而回?”

“由此可見,慕容垂已不勝以往多矣,根本不足為慮。”

“再者,眼下後燕國內危機重重,背後還有勁敵拓跋珪虎視眈眈,本將料定他不會在南邊待太久。”

“不然一旦北魏從背後偷襲,恐怕後燕將丟失根基之地。”

“故而,這一戰隻要能小挫燕軍,定能使敵人知難而退。”

劉裕果然厲害,將內外局勢看得十分透徹。

而聽了劉裕一番分析,不光劉懷肅、向靖、劉道鄰等人欽佩不已,連索承明、劉敬宣兩人也是暗暗欽服。

尤其劉敬宣,原本他在比武輸給劉裕後就仰慕不已,今聽了這一番分析,更是下定決心要跟劉裕混。

也許劉裕自己都冇想到,他不過想打消一下眾人對慕容垂恐懼,卻意外收穫了一員小弟。

……

在劉裕兼程北上時,慕容隆也留下少量人馬包圍彭城,而他親率主力傾巢南下。

出發之前,慕容隆驕傲地對眾將說:“父皇開創基業,跨據五州,民兆億萬,帶甲十萬,國富兵強。”

“冇想到晉廷不自量力,自來送死,我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聚而殲之,進而吞併兩淮之地。”

有人見慕容隆驕傲輕敵,遂出言勸道:“將軍切不可輕敵,北府兵驍勇善鬥,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軍隊。”

“哈哈哈,北府兵早不似十年前樣子,況且我軍多是騎兵,隻要晉軍敢來,隻需一個衝鋒就能將其沖垮。”

慕容隆太年輕了,太自信了,也太狂妄了。

不過想想也是,像他從軍以來,幾乎都是跟在慕容垂身邊,從冇打過敗仗,怎能不狂?

可惜他卻不明白,以前打勝仗那是因為慕容垂厲害,跟他可冇半毛錢關係。

曆史上,慕容垂的幾個兒子,在他生前表現得近乎完美。

像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幾人,在慕容垂生前立功無數,可謂是“虎父無犬子”。

然當慕容垂病逝之後,表現與之前大相徑庭,慕容農還好些,其他幾個兒子在關鍵時刻完全靠不住。

全都無力阻止拓跋珪入侵,硬生生葬送了後燕江山。

想想也是,若他們真那麼厲害,曆史上還用得著七十歲的慕容垂披掛上陣麼?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