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23章 燕軍撤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423章 燕軍撤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p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到了十月初,此時魏燕兩軍已在陰山相持一個多月。

期間,拓跋珪命魏軍陳師陰山北麓耀兵,遍插旌旗虛張聲勢,嚇阻燕軍北上。

整個陰山北麓全是魏軍旗幟,蔚為壯觀,東西綿延一千多裡,根本望不到儘頭。

與此同時,拓跋珪還派出遊騎切斷了燕軍與後方之間的通訊聯絡。

接下來拓跋珪開始調兵遣將,他令拓跋烈率軍從草原南下,伺機切斷燕軍退路。

而他本人則親率大軍主力,在陰山以北嚴密監視燕軍動向。

當魏軍悄悄對燕軍形成包圍態勢之時,對麵燕軍仍然懵懂無知。

八月底,後燕大軍便開到陰山腳下,慕容寶下令整軍備戰,做出北上之態。

結果一個多月過去了,慕容寶卻遲遲還冇有下令大軍北上。

倒不是慕容寶怕了拓跋珪,而是國內訊息牽扯了他大部分精力。

因為早在半個月前,他便失去了後方任何資訊。

毫不客氣地說,慕容垂是整個燕國乃至慕容寶的精神支柱。

隻要慕容垂在,哪怕隻是坐鎮後方,後燕上下便有了主心骨,敢跟任何敵人叫板。

結果突然之間,大半個月都得不到慕容垂的指示和訊息,一下子讓慕容寶陷入恐慌。

是該繼續深入北上,與魏軍決一死戰?還是應就此撤軍?慕容寶陷入彷徨、猶豫。

此時一向表現不錯的慕容隆、慕容德等人也冇了主張,紛紛沉默不語。

唯趙王慕容麟嘴角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似乎在嘲諷太子無能。

夏去秋來,眨眼間兩個多月過去了,此時燕軍初來時銳氣已被嚴重削弱,反倒是魏軍士氣開始高漲。

慕容寶意識到不能再猶豫下去了,遂下令北上攻擊。

結果,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燕軍,正好一頭撞上嚴陣以待的魏軍。

除了丟下了千餘名俘虜外,燕軍再無所獲,而軍隊士氣愈發低落。

雖說燕軍曾繳獲了一些糧食,可時間一長,糧草還是出現了短缺。

而燕軍本是長途跋涉而來,如此長時間滯留在外,眾將士難免會思念家人。

這時,他們又發現軍中物資漸漸出現短缺,大家開始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

於是乎,軍心、士氣一下子降至冰點,將士們開始怨聲載道。

恰在此時,拓跋珪開始對燕軍采用欺騙戰術,實施心理戰,下令將所俘燕兵全部釋放。

在釋放之前,他還逼著之前被抓的燕軍信使,對燕軍俘虜喊話,告訴他們慕容垂已死。

通過燕軍俘虜,魏軍成功將慕容垂已死謠言散佈出去。

燕軍上下一傳十、十傳百,訊息很快傳得沸沸揚揚。

而此時由於戰線過長,加上魏軍故意從中攔截,慕容寶已很長時間未接到後方訊息。

慕容寶下令徹查訊息來源,但最終也冇查出個結果,反倒弄得軍心動盪不安。

這時,精於占卜的術士靳安感覺到了不祥的氣氛,遂勸慕容寶火速退兵。

“天時不利,我方必定大敗,火速退兵,或可免去災難。”

但眼下慕容寶已是騎虎難下,戰前他信誓旦旦表示要報仇雪恨,結果卻因為敵人散佈幾條真假難辨的不利訊息而退兵,作為大軍統帥,以後還怎麼號令眾將?

慕容寶的柔而不決,讓燕軍失去一次安全撤退的大好時機。

作為大軍主將,既然不相信術士所言,那麼你就該采取果斷措施,以防訊息走漏。

最直接辦法便是以妖言惑眾之名,殺掉術士靳安,一了百了。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派人嚴密監控對方,使其不能輕易與外界接觸。

然而天真的慕容寶完全對靳安置之不理,結果這個大嘴巴竟私下裡到處散播謠言。

“我們都要把屍體扔在這荒山草野,回不得家鄉了!”

聽聽,這都是什麼鬼話?!結果,燕**心由是大亂。

在燕**心愈發混亂時,拓跋珪佈置的幾處暗手終見成效。

在參軍賈珍不斷蠱惑下,趙王慕容麟部將慕輿嵩等人均相信慕容垂是真死了。

眾人認為回到中山後,一旦慕容寶登上皇位,他們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於是,為了保住榮華富貴,慕輿嵩、賈珍等人圖謀叛亂,打算擁奉慕容麟為皇帝。

幸運的是,叛亂被慕容寶提前察覺,這一次他冇有再猶豫,果斷采取了措施,誅殺了賈珍、慕輿嵩等一乾謀逆者。

儘管事後查明趙王慕容麟冇有直接參與兵變,可他至少是知情者。

如此一來,趙王徹底失去了太子信任,之前所做努力全白費了。

不過,慕容麟對此早已不在意了,因為他已意識到燕軍即將戰敗。

慕容寶雖然最終平息了叛亂,但燕軍元氣大傷,士氣低落,一蹶不振。

叛亂一事對慕容寶打擊非常大,精神狀態一直好不起來。

這天,慕容寶走出中軍大帳,望著遠方無邊原野,心事重重。

一想到慕容垂生死不明,而大軍耗在河套數月毫無進展,慕容寶不由地長籲短歎起來。

謀士賈彝看出了慕容寶心思,於是走近道:“太子殿下,攘外必先安內,後方情況我們一無所知,一旦有事,您豈不要後悔莫及?”

“俗話說:留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不如先班師回朝,來年再興師滅魏也為時不晚。”

這時,賈閨、晁崇等一眾幕僚也紛紛上前勸說。

慕容寶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點了點頭,答應撤軍。

十月十八,慕容寶命人趁著夜色悄悄拔營起寨撤退了。

拓跋珪很快便得到後燕軍隊撤退的訊息,不由心中大悅。

一部分將領建議迅速出兵,追殺燕軍。

偏偏拓跋珪搖搖頭說:“先不要急,此刻燕軍剛剛撤退,警惕性正高,等等再說。”

拓跋珪一連幾天按兵不動,隻是派出探馬,遠遠查探燕軍動向。

一些魏將沉不住氣了,生怕燕軍逃脫,紛紛嚷嚷道:“燕軍已經撤退好幾天了,再不出兵追擊,恐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拓跋珪與張兗相視一笑,不以為然道:“哈哈哈,這叫放長線釣大魚,爾等莫急。”

果如拓跋珪所料,在撤軍之初,慕容寶的確擔心魏軍趁機追擊,遂沿途遍佈斥候,時刻關注魏軍動向。

在夜間安營紮寨時,他也一刻不敢放鬆,讓慕容德親自領兵斷後、警戒。

結果一連幾日探馬回報,魏軍始終按兵不動。

見狀,慕容寶不由一陣大笑,對眾將不屑地表示:“哈哈哈哈,拓跋珪那個小兒已被我軍嚇破了膽,龜縮在陰山北麓一動也不敢動。”

魯陽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濟陰公慕容尹國等宗室皆以太子唯馬首是瞻,聞言紛紛出言附和起來。

“殿下所言甚是,索虜早已被我軍氣勢嚇破膽,恐怕拓跋珪此時正惶恐不安地躲在草原角落裡瑟瑟發抖,如何敢來捋太子虎鬚?”

“哼,即便索虜敢來,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又豈是好惹的?”

除了慕容德、慕容農等寥寥數人外,連慕容麟也不顧臉麵大肆奉承慕容寶。

原本慕容寶便對拓跋珪起了輕視之心,如今在眾人蠱惑下,徹底放鬆了警惕。

幾天後,得到訊息後,拓跋珪立即率二萬精騎南下陰山,向東急行追擊後燕。

燕軍雖然提前行動,可因為是步騎混編,速度遠遠比不上魏軍騎兵。

於是,七天之後,在燕軍即將抵達參合陂時,終於被拓跋珪咬住了尾巴。

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