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75章 機會來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475章 機會來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p

王恭之亂雖然被快刀斬亂麻地平定下來,但其後續影響實在是太惡劣。

甚至已經改變了江東原有政治格局,最直接惡果便是朝廷式微,各地方鎮趁勢崛起。

目前除了三吳之地,尚對朝廷俯首帖耳外,而其餘州郡都開始明裡暗裡枉顧朝廷命令。

如江、荊二州為桓玄控製;京口、淮南被劉牢之割據;連淮北劉裕也不完全聽命於司馬道子父子。

麵對方鎮勢力日益坐大,司馬道子父子在震恐之餘,也在積極尋找應對之策。

經與幕僚商議,司馬道子父子一致認為唯有擁有強大軍力,方能威懾地方勢力。

因此,眼下當務之急,是儘快組建一支強大禁軍。

剛開始,司馬道子寄希望於抽調各方鎮精兵,以削弱地方,加強禁軍實力。

然當司馬道子以朝廷名義,興沖沖地下令抽調各地精銳時,遭到各方鎮激烈反對。

連新任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也對此大為不滿。

他藉口豫州為重鎮,所轄兵力尚不夠守戍為由,拒絕朝廷調兵。

各地方鎮不肯上繳精兵,司馬道子又不敢過分強逼,最終此議不了了之。

最後,實在是冇轍,,司馬道子隻好將目光瞄向三吳。

四月,會稽王下令讓三吳一帶的‘免奴為客’者,‘自願’到建康充當軍戶,以彌補禁軍兵源不足。

所謂‘免奴為客者’,是指曾為奴隸得到部份解放,上升為半自耕農者。

這些人雖然尚未完全上升為自耕農,但已有一定人身自由,隻不過大多依附豪強存在。

他們眼中冇有家國概念,隻向自己主家——世家豪強效忠。

而世家豪強也視他們為家族私產,是家族重要的經濟來源、武力保障。

會稽王父子所作所為,換成現代說法叫做“人口普查”,打擊黑戶。

不過,這並非司馬道子父子原創,早在春秋時,就已有“料民”之舉。

而在當下,即魏晉南北朝時期,又被稱為“土斷”。

甭管叫什麼,其本質是打擊豪強勢力,增加稅收,充實國庫。

對朝廷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這一政策大大損害了豪強利益,以至於曆史上每次搞‘土斷’,都會造成‘人心震盪’。

公元368年,前燕大規模覈查戶口之時,也是“舉朝怨怒”,主持此事的尚書左仆射悅綰竟因此而死。

因此,實施土斷必須有穩定的統治,與強權保駕護航才行。

因為士族、佃戶、家奴是不支援土斷的,而土斷的對象正是這幾類人。

佃戶、家奴本是豪族私家之物,尤其是家奴。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搞了土斷,家奴不就自由了,為何也不樂意?

因為,廢奴為客之後,佃戶解除與主人的雇傭關係,家奴也變成了國家公有之物。

他們的產出中的一部分由私人收入變為了國家收入,其地位未有本質改變。

甚至因為國家財政困難,他們承擔的稅賦反而更重了。

曆史上,東晉一朝兩次最有成效的土斷,分彆是在桓溫、劉裕這兩大強臣手中完成的。

司馬道子父子哪裡有桓溫、劉裕半點兒本事?這時候搞土斷,無疑將徹底地激化矛盾。

果然,當朝廷下達“免奴為客”命令後,如同捅了馬蜂窩,遭到三吳豪強激烈反對。

但是為了快速斂財、擴充兵力,會稽王父子開始強力推行土斷。

麵對會稽王父子無理要求,三吳豪強是憤怒和不滿的,甚至都欲效仿王恭作亂。

隻不過,近些年經朝廷不斷打壓,三吳豪強實力大減,根本冇信心打敗朝廷。

冇得辦法,三吳豪強隻得選擇隱忍。

但他們卻不會真的將自家部曲、青壯交出去,而是將手伸向了普通百姓。

百姓當中,凡欠債未還、欠租未繳者,紛紛被強行送往建康。

普通百姓手無寸鐵,如何是橫行鄉裡的豪強世家對手?

一時之間,原本號稱富庶的三吳變得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然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

原本老百姓已被沉重的賦稅逼得快活不下去了,如今又遇**,哪還能忍得下去?

頓時,好幾個郡縣相繼爆發了民亂。

雖然這些叛亂最終被鎮壓下來,但已成功激起百姓心中憤怒,隻差有人來點燃它。

好巧不巧,在東南沿海正好有一個人,不!確切的說,是一撥人。

三吳亂成一片,讓孫泰立馬意識到,天師道機會來了。

……

當孫恩、盧循、徐道覆等教中骨乾走進房間時,卻見天師孫泰正一人坐在那兒發愣,嘴角還掛著淡淡笑意。

孫恩三人對視一眼,暗暗詫異,也不知發生了何事,竟讓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天師這麼興奮。

孫泰盤膝坐在上頭,內心思潮亦似如大海衝上石灘的波浪,在激烈地起伏。

他之所以有今天這番成就,除了師傅杜子恭所教外,也全拜朝廷所賜。

早年,他熱衷功名,曾仕晉為太守,卻終因出身問題,始終未能顯貴於朝。

後來他大徹大悟,終於想明白了,不推翻當今朝廷,寒門永無出頭之日。

於是,他借天師道為掩護,開始暗中積蓄力量,為起事做準備。

孫泰很有耐心,一直在等待最佳起事時機。

哪怕他已暗中將會稽、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新安、海南等八郡百姓,大部分都吸收為天師道信徒,卻依然按兵不動。

他還在等,等天子司馬曜死訊。

孫泰想得很清楚,隻要司馬曜活一天,晉室江山仍是穩如泰山,人心不會亂。

果然上天冇有讓他失望,機會很快就來了。

司馬曜死後,司馬道子開始掌權,其倒行逆施,把江東穩定偏安的局勢徹底摧毀。

司馬道子既憂荊州威脅,又慮北府兵桀騖難馴,因而力圖加強軍力,竟大發三吳豪家佃客為兵,強征入伍。

結果此措施一落實,立使三吳民心思亂,大大有利天師道起事與招募兵將。

現在舉事條件已告成熟,江東將冇有人能阻擋他孫泰與天師道。

孫泰思慮良久,等回過神來時,卻發現孫恩、盧循、徐道覆等天師道骨乾正眼巴巴看著他。

他抬頭看了眾人一眼,情不自禁地笑道:“今日召集諸位,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

“近來三吳一帶,因土斷一事屢屢爆發民變。”

“我天師道起事時機已然成熟,貧道決定即刻舉兵起義。”

“什麼?!真的?”

眾人聞言大喜,甚至可以說是激動地難以自製。

孫恩、盧循、徐道覆雖還保持鎮定,可不斷顫抖的身子,顯示三人內心也極不平靜。

他們等這一天,等得實在是太久了。

當初王恭起兵時,他們就想趁機起事,卻最終被孫泰以時機未至為由強行阻止。

今親口聽到孫泰宣佈將舉事,眾人如何能不激動?!

孫泰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

“雖然時機已經成熟,但你我仍不能掉以輕心,一切還應周密部署。”

“元龍,最近朝廷那邊有什麼最新動靜嗎?”

“迴天師,近來司馬道子頻頻與世家權貴會麵,也不知談些什麼。”

孫恩不屑道:“哼!還能談什麼?無非安撫拉攏罷了!不過,他這樣做應是針對桓玄。”

“趁朝廷暫無力兼顧天師道,大家抓緊時間調動兵力,籌集糧草。”

“難得我們不立即起事嗎?”孫恩迫不及待道。

“不!再等等。”

哪怕時機已然成熟,孫泰依然很有耐心。

他還在等,等三吳百姓對官府的怨念再大一些。

除此之外,天師道教軍需要時間集結,糧草也要籌備。

畢竟造反是一件大事,事關所有教眾生死存亡,由不得他不謹慎。

而這也是多年來,他一直躲在海島上,選擇隱忍的真正原因。

“靈秀,做大事最忌急躁,要謀而後動,千萬不能莽撞行事。”

“朝廷實力要比想象中強大,我們必須做好萬全之策。”

“叔父,您也太看得起司馬道子父子啦,就憑京城那些禁軍,怎是我教大軍敵手?”

“哼!你彆忘了,除了京城禁軍,還北府精兵。”

“雖說劉牢之跟司馬道子父子有矛盾,可一旦咱們舉旗叛亂,他們會立馬放棄爭執,將矛頭對準天師道。”

“記住!這一場持久戰爭,冇個年,甚至七八年,估計結束不了。”

“第一步,我們要先占領三吳一帶,再尋機打幾場勝仗,擴大影響力。”

“等天師道在三吳站穩腳跟,再起兵出征建康,滅亡晉室,建立長生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