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蓬客 舊街紗銀花沉
舊街紗銀花沉
“啪!”
“嘶——輕點輕點。”
又回到了那日的書鋪,譚文卿站在那夜與他萍水相逢的年輕人身後,麵對著褪了半邊衣袖的後背,他不太熟練地給人貼著膏藥。
“……抱歉,我第一次給人上藥。”譚文卿貼完左邊肩背,示意人穿好衣服再把另外半邊露出來。
“沒事,”年輕人苦笑一下,卻沒有立馬動作,猶豫了會兒,他還是開口道,“隻是……像剛剛那種行為,有一次可夠了。”
“啪!”
另一塊膏藥也被譚文卿拽下年輕人的衣衫一掌貼上。
後背的疼痛讓年輕人又“嘶”了聲。
而陽光照不到的陰影中,譚文卿的聲音冷下來:“用得著你管教?”
隻是譚文卿剛出口便又後悔了,年輕人的嘶聲讓他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方纔自己從客棧二樓的視窗跳下去時、在底下接住他的人,若不如此,現在傷的是誰還不一定呢。
譚文卿略有些無措地低下頭去:“抱、抱歉,我隻是……”
“唉,行啦,”年輕人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轉頭看了眼自己身後的少年,他把衣服穿好站起身,“你說你從進這屋開始說了多少句‘抱歉’了,我知道我這麼說可能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你知不知道若下次沒人再碰巧站在樓下接住你,你會怎樣?性命是——”
“我……”譚文卿不是沒理解人家的好心,隻是還是忍不住還了句嘴,“我不跳纔要丟了性命!”
“……”
年輕人沒有說話,他站在譚文卿的麵前默默看著他,看得譚文卿一陣慌亂,又心生一絲說不出口的委屈,於是他咬緊下唇低下頭去。
寒冬微薄的陽光穿過舊屋書鋪的窗,站在陰影中,譚文卿見光影在自己的腳下分割,以及過了不知多久,那隻緩緩向他伸來的手——
譚文卿驚了驚,下意識往後退,他擡起頭來,見年輕人的手停在半空,臉上淡淡的笑意,譚文卿以為他會把手收回去的,可在譚文卿的注視下,年輕人還是將手伸向前揉了揉眼前略有些錯愕的少年的頭。
譚文卿自有記憶起便沒有被長輩摸過頭的經曆,更遑論眼前這看著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尚且算作陌生人的家夥,他覺得自己本該厭惡或是警惕的,可那隻冬日裡撫摸著自己頭的手溫暖,並沒用力,卻叫譚文卿一時移不開步,呆愣地看著眼前人——
為何他總是在笑?
那是譚文卿在感受到溫暖時的第一反應。
儘管相處不久,但譚文卿不知為何產生了那樣的疑惑,他不知為何年輕人的臉上總是帶著淡淡的笑意,不知為何他要再次把他帶回家,他站在原地就仿若一塊質地溫良的玉,叫人忍不住靠近,忍不住一片心安。
那雙溫暖的手轉瞬便離開了譚文卿的頭,譚文卿一愣,他看著年輕人:“你……為何要把我帶回來?”
年輕人又不說話了。
譚文卿靠近他,追問道:“還有上次也是,我深更半夜沒地方去,你看不出來我是在被人追嗎?”
譚文卿說完話便一陣心悸,他又不知為何自己要將實情說出,粗喘兩口氣向後退去,然而,譚文卿卻見年輕人在這時向他靠近。
年輕人看著麵前這個退到陽光中有些不自在的少年,他於是笑了笑,微低下頭認真地看著他:“我這裡不會被發現。”
年輕人一句話回答了譚文卿兩個問題。
那一年,尚且十七歲的少年聽到眼前人對他道:
“你可以在我這裡住一段時間,交個朋友吧,我叫溫邱筠。”
——
夜裡,譚文卿終於見識到了這安靜立在舊巷街角的書鋪二樓模樣,原來,那二樓並非書庫,而是給人住宿用的,住宿的二樓有衣櫥有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應生活用具在不大的二樓全都有,甚至不顯破舊,唯一的問題是——
……隻有一張床。
譚文卿站在二樓猶豫三秒,轉身便走:“我還是去住客棧吧。”
被身後的溫邱筠拎住後衣領:“哎,現在是任性的時候嗎,你說你現在跑出去會不會被人發現抓走?”
譚文卿有些幽怨地看著溫邱筠:“……”
溫邱筠歎了口氣,他推著譚文卿的肩向床邊走去:“好啦,兩個大男人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在老家時我弟弟就總粘著我睡覺。”
“我……”譚文卿臉紅了紅,“……我又不是你弟弟!”
不過最後譚文卿還是住了下來。
雖然連日的奔逃有些疲憊,但可能長這麼大沒和人睡過一張床,譚文卿這夜有點失眠,他遂翻身喊了喊身邊的人。
溫邱筠應了一聲。
譚文卿不知道說什麼,便盯著溫邱筠的側臉閒扯道:“你就不怕我是什麼犯了命案的嫌犯,真一句話不問就把我收留了?”
黑暗中溫邱筠的聲音很輕,帶了點笑意:“你要真能犯下命案,大概就不會從二樓跳下來摔我身上了。”
譚文卿:“……”
不過那話他不太愛聽罷了,譚文卿覺得溫邱筠的笑聲是嘲笑。
“我就這麼住下來了,你要不要跟你店東家知會一聲?”過了會兒,譚文卿又問道。
這回溫邱筠沉默了好一會兒纔回複,他打了個哈欠:“這家書鋪老闆本來是要關了……”
“也是,我看今日這都一天了,也沒個人進來,不歇業也沒辦法。”譚文卿心直口快。
“……不,不是的,”溫邱筠無奈,他急忙解釋道,“其實,是這家書鋪老闆的夫人病故了。”
溫邱筠與譚文卿道——原本這家書鋪的老闆其實是個大商人,他開這家書鋪不為彆的,純粹就是為了給自己那愛看書的夫人解悶用的,來光顧這家書鋪的客流實在不多,但夫人卻樂得經營,老闆覺得自己的夫人高興,比什麼都重要。
可惜天不遂人願,老闆的夫人前不久病故,老闆傷心欲絕,也生了一場大病,身體實在欠佳,他於是決定關了書鋪回老家休整一段時間,也是在那天,去給夫人書鋪關門的老闆遇到了溫邱筠。
那老闆是個善人,他見溫邱筠一人身赴京城,不知想到了什麼,便把書鋪留給了他,希望他能替夫人把書鋪好好經營下去,接著自己便離開這傷心地,獨身一人回老家去了。
想來老闆那黃泉底的夫人見此,大概也會欣慰吧。
“老闆是個多情的人。”譚文卿聽溫邱筠說完,總結道。
“嗯,”溫邱筠點點頭,“這樓上的一應物件還是老闆特意給我安置的,所以你便放下心在這兒住吧,可彆又像上次那樣我去買個早點的功夫你就跑不見了。”
譚文卿沒有回應,溫邱筠又道:“就衝這份恩情,我也得考個好名次。”
溫邱筠沒再說話,然而過了許久,譚文卿還是睡不著,他若有所思,遂又張口問了起來:“那你起初又是為什麼想科考的?”
溫邱筠的聲音已經迷糊了:“為、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民生之多艱……”
沒了聲響。
譚文卿翻了個白眼:書都背串了。
月色昏沉,富貴鄉裡讓人遺忘的角落安靜得過分。
門前雪無痕,窗外銀花落滿了老樹枝椏。
譚文卿自己都沒想到,他居然真就這麼住下來了,並且兩人的生活意外和平。
溫邱筠有時會帶著譚文卿到街上去買早點,走在小街上,他問譚文卿:“想吃點什麼?”
譚文卿想想,拉了拉溫邱筠的衣袖:“回家吧,我想吃你醃的鹹菜。”
溫邱筠駁回譚文卿的請求:“不行。”
譚文卿:“憑什麼?”
溫邱筠好笑起來:“誰像你一樣這麼一日三餐當飯吃的?”
譚文卿:“我這是對你醃菜技術的認可。”
溫邱筠回頭笑著看了眼譚文卿,把他向前拽:“走啦,彆再惦記我那鹹菜缸子了,帶你改善夥食還不好?”
譚文卿沒忍住笑出聲:“我挑嘴。”
“所以帶你改善夥食來啦。”
“不,把你藏起來的鹹菜缸子交出來。”
“唉快看,那小籠包看起來不錯啊。”
“溫邱筠你不許轉移話——哎你彆架我胳膊,我自己能走!”
“……”
譚文卿也曾拽著溫邱筠去煙花之地轉過幾遭,夜色歸途,出了門的譚文卿便被溫邱筠敲了敲腦門,對他道:“你這家夥在裡麵可還真是如魚得水噢。”
譚文卿的臉紅了,他急忙否認:“纔不是,你瞎想什麼呢,我難道就不能單純來酒樓喝兩杯酒嗎,人多熱鬨有歌聽有舞看,再說,這小酒樓地方這麼偏,肯定不會有人注意到我。”
溫邱筠有些擔心:“那萬一你以前的朋友恰巧就是來這兒了呢?”
譚文卿叫溫邱筠放心:“我沒有朋友,以前也都是一個人出來玩的,有記得的人也都是泛泛之交,朋友算不上,記得住名字記不住臉,和剛剛坐你旁邊誇你詩詞寫得好的姑娘沒什麼兩樣。”
說到姑娘,溫邱筠不禁想問:“她們……一輩子都會待在這兒嗎?”
譚文卿沉默了會兒:“大概吧……”
“和外界不曾有一點聯係?”
“到這兒來的姑娘,又還有什麼家人可言?”
“我覺得她們得有一些和外界的聯係,鏡花水月也好,起碼有了活著的盼頭。”
“那你想怎樣?”
“我想當她們的代筆先生。”
“你試試唄,但謹慎起見暫時還是先彆被花樓老鴇發現得好。”
“……”
穿過長街與小巷,兩人向舊巷街角的書屋走去。
月色鋪滿地麵,銀輝間是兩個人的影子。
下雪時,譚文卿還會和溫邱筠在書屋門前堆小雪人,看著雪地裡的譚文卿,溫邱筠不禁道:“素色衣裳真襯你。”
譚文卿莫名其妙:“這不都是你的衣服嗎?”
溫邱筠笑了:“你穿好看。”
譚文卿無奈:“那我以後都穿素色的衣裳成嗎?”
最後來到三月——
暄德三年三月末,禮部主持暄德年間第一場春闈,參與考生數量空前龐大。
當日,全國各地考生彙聚在京都貢士院前,把長街圍得水泄不通。
溫邱筠起了個大早出門,沒驚動身邊人,現下正倚在貢院正對門一處院牆上,肩膀突然被人拍了拍,他側過頭去,溫邱筠便見一襲他格外熟悉的白衫。
白衫的頂上戴了個白紗帷帽,簷下一層不透的布遮住了他的臉,然而卻是不等溫邱筠反應過來,那白衫便轉到了他的正前,溫邱筠又順著他的動作回過頭去,便見那“白衫”緩緩掀開了掛在臉上的布料——
那張惹人的臉,罩在白紗帷帽下,眼尾微微上翹的丹鳳眼正不錯眼珠地盯著麵前傻了眼的人。
三月末尚寒的冷風吹過,驚落串串出牆的玉蘭。
落滿那人身,又滑下。
“喂,想什麼呢?”譚文卿出聲。
溫邱筠回過神來:“你怎麼在這兒?”
譚文卿笑了:“你為何在這兒,我也為何。”
溫邱筠先是愣了愣,隨後反應過來,他笑道:“……好啊,相處這麼多天不告訴我?”
譚文卿:“你也沒問啊。”
溫邱筠:“……”
他擡手又放下,不知該說什麼,隻是笑。
春闈後又一月禦試,大京都城的老街開了鴻運花,狀元、榜眼紛紛落在了這本無人在意的書肆門前。
出結果的那日,整個京都城都沸騰了。
“哎哎聽說了嗎,今年禦試三甲裡居然有一位是布衣出生!”
“新帝鐵麵無私,首輪選士,肯定公正啊。”
“那你們不懂了吧,也不瞧瞧我們的狀元郎是哪家出身?”
“這京中誰人不曉吏部尚書譚大人之子風華卓絕,譚狀元是憑自己本事的!”
“還‘卓絕’?不就寫了幾首詩賦嘛,哪兒能與聖上跟前的試測相提並論?”
“你、你豈有此理!”
“誒,彆急,我都是有根據的。”
“什麼破根據?!”
“那你不懂了吧,我跟你講啊,你知道不知道,聽聞今年這狀元、榜眼,眼下正住在同一屋簷下呢。”
“那怎麼了,兩人不能君子之交碰巧認識嗎?”
“誒,好端端一個世家子弟又怎會去認識一介草民呢?”散播謠言的人自問自答,“那鐵定是為了掩人耳目顯得公正唄,不知從哪裡拉來個鄉下小子,都是襯托啊。”
“……”
而此時處在輿論中心的兩人對此卻都不甚在意,有那辯解的功夫,他們更樂意跑到郊外的河邊去劃船溫酒。
也是那時,溫邱筠知道了譚文卿的身份,雖然之前便有猜測,但人家自己不說,他也就不去想。
對此譚文卿表示:“怎麼,現在才覺得自己收了尊大佛放不下?晚了。”
溫邱筠把躺在床中央的譚文卿往裡推了推:“哪兒能啊,再來一次我還是會在樓底下接住你的,隻是……”
譚文卿:“嗯?”
溫邱筠頓了頓,猶豫再三還是出了口:“……你真的不打算回府去看看嗎?”
“啪”一聲響,譚文卿拍著床板起了身,他看向溫邱筠,說話聲輕而緩,卻是有些不開心:“什麼意思啊溫邱筠?”
溫邱筠當下就後悔把話說出來了,他趕忙想去捏捏譚文卿的後脖頸,卻被譚文卿一掌拍開,“哼”一聲自顧自要下樓去了。
“唉,”溫邱筠趕忙去拉住譚文卿,把他拉到床沿邊坐下,“好了彆氣好不好?我不說了。”
譚文卿紅著眼看向溫邱筠:“我,是絕對不會回去的。”
昏黃的燭燈下,溫邱筠不再說話,他看了眼譚文卿,起身給他後背攏了一條被子,無意間碰到譚文卿的手時,溫邱筠發覺譚文卿微微顫抖的手。
譚文卿把所有話都講給了溫邱筠聽。
所有。
聽完的溫邱筠覺得自己本也該發表感想的,然而那時,他卻什麼都沒說出口,唯剩一句話,溫邱筠一隻手輕輕撫上了譚文卿微涼的臉頰,他啞著嗓子心疼道:
“都跟我說了,我是你什麼人啊,這麼信任?”
蹙緊的眉倏地展開,譚文卿兩手撐在床沿上,愣神地看著溫邱筠,沒有回應。
——
至此,譚文卿也算是徹底暴露在了大眾眼皮底下,而對於離府之事,他也隻稱自己是想磨礱砥礪,再為家國獻一份綿薄之力,茶餘飯後的閒話也就少了。
譚文卿非常清楚自己該乾什麼,他知道此時的自己還沒有莽撞的資本,畢竟譚崇山背後乾的齷齪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徹底推倒他,絕不能莽撞行事。
暄德三年四月末,譚文卿與溫邱筠入翰林院。
一年後,譚文卿留任翰林,溫邱筠自請入戶部,因在朝需要與其自身成績優異得特批。
四年春,因家中小弟實在想念,溫邱筠便把小孩兒接來京城住了段時間。
這日京都天晴,城中各處人來人往,小孩兒在人頭攢動的長街上迷了方向,和哥哥們走散了,他一不小心走出長街,又七拐八彎,不知怎麼的就走入了一片比街鋪還繞的衚衕。
小孩兒鬱悶又有些煩躁:“哥哥到底在哪裡呀?”
小孩兒有些氣餒地蹲到了牆邊去,卻在這時,他聞到一陣香味從頭頂飄來,擡頭望去,小孩兒眼睛又倏地冒起了金光,他“哇”一聲:“好香的糕餅!”
蜜棗糕的紙袋被拆了個口,又被一位正彎腰看小孩兒的男人拿在手裡,那男人一身羅紅錦衣,見小孩兒擡起頭來,便笑盈盈地看著他,溫柔道:
“小朋友,見你這麼麵生,你迷路了嗎?”
小孩兒有點警惕,哥哥告訴他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可是——
小孩兒嚥了口唾沫,這個哥哥好漂亮,看著不像壞人。
關鍵——
他手裡的棗糕好香!
小孩兒當即被男人收服了,他眨巴著淚汪汪的大眼,點了點頭,然後淚汪汪的大眼不錯眼珠地盯著漂亮哥哥手裡的紙袋子。
男人笑了,他直起腰把手裡的棗糕遞給小孩兒:“這一帶路經常有人不小心繞進來就出不去了,你是跟誰一起走丟的?”
小孩兒接過棗糕站了起來:“我本來是跟我兩個哥哥一道出來玩的,結果人太多被衝散了,我一不小心走進這裡,然後就出不去了。”
男人點點頭,他又彎下腰看著小男孩:“那要不要我帶你走出去?”
小孩兒欣喜:“真的嘛?”
小孩兒便這麼被男人牽著手拐起了彎。
小孩兒問男人:“哥哥,你為什麼在這裡?”
男人聞言歎了口氣:“唉,我啊,來找一個估計這會兒還沒起的懶豬。”
“天呐,”小孩兒驚歎,“這會兒還沒起,我哥平常這時候如果在家,都已經開始準備午飯了。”
“對吧,你說他過不過分?”
“過分,非常過分。”
而正說著,一大一小便聽到了前邊有兩人說話的聲音——
“喂,看沒看錯啊?”
“絕對錯不了,我剛才就是看見他往這裡跑的。”
“繞這麼久了還沒看見,這要如何?”
“……”
小孩兒一喜,他轉頭看向身邊的男人:“我的哥哥來找我了!”
男人笑著點點頭:“嗯,那你快去吧,我也去找那懶豬了。”
小男孩向前跑去,他邊跑邊喊著:“哥,我在這兒!”
而另一邊聽到話音也回喊:“小初!”
小男孩心裡驚喜終於找到了哥哥,他於是抓緊腳步,卻是跑著跑著又想起了什麼,看著自己手裡已經空了的紙袋,小孩兒回過頭去揮手:“這位哥哥,也謝謝你啊!”
被叫哥哥的人已經背身向後走去,他聞言舉起手朝後揮了揮。
小男孩這才發現,原來那個哥哥的手裡還拎著一袋糕餅。
……
可歎舊日回憶起來,記憶像被蒙了一層紗,裡麵的人和路都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