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1960 第二百四十二桃花蟲
“順子叔我不餓”。
一聽李友順還要繼續捕河蝦,張小勇甩開奶奶的手,跑向李友順,他可不想放過好不容易纔出來玩的機會,他還沒玩夠,他抓住李友順的褲腿撒嬌道:“叔子順我們一起抓蝦好不好,我以前在鄉下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摸魚抓蝦”。
“舅舅、我也不餓,團團也要捉蝦蝦”,團團在楊麗懷裡開始掙紮。
“好、好,我們一起捉蝦蝦”,李友順摸了摸張小勇腦袋,從楊麗懷裡接過團團說道:“楊麗你去車裡取下包穀粑,另外把蝦耙、鋤頭給我來下來,我挖一下桃花蟲、弄點泥鰍”。
工具李友順早就準備好了,早就放在車裡,以備不時之需,既然小屁孩們願意玩,那麼今天就玩個高興。
“舅舅什麼是桃花蟲,能吃嗎?”
“團團妹妹,桃花蟲可好吃了,桃花蟲吃起來脆脆的,桃花蟲就是、就是……”,張小勇撓了撓頭,桃花蟲他吃過,也抓過,可不知道具體怎麼說。
“桃花蟲可好吃了”,李友順扭了扭團團小臉蛋,“舅舅先保密,等團團長大讀書了就知道桃花蟲是什麼了,我們先去扯樹葉放蝦子”。
忽悠完小團團,李友順抱著她,牽著張小勇往岸邊走去,那裡小樹很多。
說到桃花蟲,李友順其實也不知道那玩意具體叫什麼,隻不過老一輩都這麼叫,隻要桃花盛開時纔有,他其實是很多節肢動物幼蟲的總稱,包抱蜻蜓幼崽,他後世也買過,當時賣的挺貴的,1百多一斤。
桃花蟲主要在山中溪水,無汙染的的河流裡,現在還是很多的。
“團團你彆亂跑,幫著小勇哥哥捆樹葉,小勇捆多一點捆緊一點”。李友順拿刀砍掉樹枝丟給張小勇,讓其幫忙捆好,現在六七歲小孩幫忙做家務事很正常。
見砍了不少,李友順也捆了起來,小勇夠了,我們放河裡去,記得用石頭壓住,不用石頭壓,樹葉容易被河水衝走。
“順子哥蝦爬、鋤頭來了,要不我來試試吧!以前我也弄過”。
李友順搖了搖頭,這個是體力活,他怕小姑娘吃不消,他忘了自己也隻比彆人大幾天。
“楊麗你帶團團把樹葉放一下去捉蝦,我帶小勇小男子漢來抓桃花蟲”。李友順主要是怕嚇著團團,桃花蟲吃起來不錯,但樣子卻不敢恭維,外地人看一眼往往不敢下筷子。
他記得自己第一次吃的時候,也是鬥爭了許久才下筷子。
“小男子漢你穩住蝦爬”,李友順脫掉鞋襪,挽起褲腳,扛著鋤頭提起蝦爬,就往水裡走去,現在天氣水不是很涼。
一聽順子叔說自己是小男子漢,張小勇立即脫掉鞋襪,挽起褲腳拿起漁簍跟著下了水”。
“這孩子慢點”,彭大娘微笑著說道。
“小勇哥哥加油”,
小團團才為張小勇搖旗呐喊。
張小勇挺直了腰,拍著胸脯說道:“團團、哥哥給你撈桃花蟲”。
李友順搖了搖頭,這小屁孩這麼點兒,就知道顯擺了,在走了一小段路他把蝦爬放在水裡,讓張小勇掌住蝦爬,他拿起鋤頭開始刨蝦爬前麵的石頭,桃花蟲一般就躲在溪流、河裡的石頭底下,你要創開石頭,桃花蟲受到驚嚇就會遊動起來下。
李友順刨了一會,水都已經渾濁了,他示意張小勇提起蝦爬看一看。
張小勇得到指示,提起蝦爬,興奮的喊到,“順子叔好多水蜈蚣,還有幾條泥鰍”。
水蜈蚣也是桃花蟲的一種,貌似地上的蜈蚣,因為生活在水裡,所以都叫水蜈蚣,具體是什麼昆蟲的幼蟲,李友順沒研究過。
大家可以想想看蜈蚣啥樣,水蜈蚣其實很醜黑不溜秋的,第一眼看上去讓人感到害怕,甚至惡心,有的地方管水蜈蚣就叫桃花蟲。,所以李友順看著蝦爬裡的水蜈蚣,他有點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讓他吃還行,讓他親手抓,他還是有點心虛下不了手。
張小勇則是高興的伸出小手,一把一把的抓起放進漁簍裡,這種事以前在鄉下他可沒少乾。
接下來叔侄兩人配合默契,一人負責刨石頭,一人負責提蝦爬抓桃花蟲,不大一會功夫漁簍滿了。
看著一簍桃花蟲,在漁簍裡到處爬,李友順密集恐懼症又上來了,“小勇你先上岸去,彆等下感冒了,桃花蟲夠吃了,桃花蟲彆給團團看,彆嚇著他。我把樹葉收了,也差不多回去了”。
接著李友順接過蝦爬,往樹葉的地方走,來到放樹葉的地方,拿起一捆樹葉,直接放在蝦爬裡抖了起來,不少小蝦米直接落了下來。
水沒有汙染,加上現在也沒什麼農藥,河裡生態環境沒受到破壞,小魚小蝦還是很多的,才收了幾捆樹葉,李友順蝦爬裡差不多有一大碗小蝦米了。
等全部樹葉全抖了一遍,李友順才提著蝦爬上岸,他估摸著有幾斤蝦了。
“大娘、楊麗,咱們今天收獲不錯,走吧!我們先回家屬院,小家夥們估計餓了,回去給他們弄個蝦餅吃,獎勵下張小勇小同誌,今天可是出了大力氣了”。
小屁孩不經誇,一誇容易得意忘形,這不鞋都還沒穿好,聽到順子叔表揚自已,要獎勵自己吃蝦餅,張小勇提著鞋就往岸邊車上跑,邊跑邊喊,“吃蝦餅囉、吃蝦餅囉,奶我們趕快回去”。
彭大娘哭笑不得跟在後麵追著喊:“小兔崽子,你把鞋穿上小心紮到腳”。
“小勇哥哥等等我”,小團團邁著她的小短腿,急忙追了上去。
得了,見人都跑了,李友順搖了搖頭,心道,你們也幫忙拿下東西啊!他隻好扛起鋤頭,把鞋掛在腰上,漁簍丟進蝦爬裡,提起蝦爬朝停車方向走去。
剛走到一半,楊麗又跑了回來,她紅著臉不好意思的說道:“順子哥不好意思,光顧著追團團,忘記幫忙拿東西了”。
“不用,差不多到了,你看好團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