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1960 第五十三章 李友順不能進灶房
李友順把自行車搬好,在後車架上擺了兩件“常德大麴”出來。至於茅台、汾酒不好意思小地方搶不到,現在正是困難時期,有的喝就不錯了。
把酒捆好,他又拿出背簍,把空間裡的布全拿了出來。再放好幾條煙、白砂糖,幾雙鞋,便騎著車晃晃悠悠的朝大隊趕去。
他這次回去一是感謝照顧過他的親人,二是讓大隊的人知道他好了,有工作了。
“咦!有公安過來了,咱們大隊沒聽說出什麼事啊”!有社員看見李友順,但沒認出來。
“公安下來就一定有事啊!如果來的多就肯定有事,一個人嘛估計就是走走看看”。
“不過這身衣服真帥氣,你們看可是配著槍的,不知道我啥時候能穿穿”。一個小年輕望著李友順的背影展望著。
“哈哈、就你下輩子吧,你好是先想怎娶婆娘再說”!上工的社員一陣笑。
“不對,這人感覺有點麵熟,好像在那見過”。一社員皺著眉拄著鋤頭,看著遠去李友順的背影,但就是想不起來。
這時生產小組長走了過來說道:“社員同誌們加把勁,開完這一分地大家就放工了”。
李友順騎著車子直接來到李大為家,在大伯家裡爺爺不敢來鬨,他雖然不虛那所謂的爺爺,但他想安心的吃頓飯。在平壩外停下車喊了兩聲,見沒人應便直接往堂屋走去。
“你找誰”,一個小男孩頭從屋裡伸了出來,看樣子有點害怕。
李友順有點尷尬,原身八歲以前他還有點記憶,以後的比較模糊,這小屁孩他根本不知道是誰家的。
“你是順子幺嗎”?一個女孩聲音傳來。但語氣不十分肯定。
李友順放下帽子,露出個大光頭微笑著說道:“丫頭不認識幺幺了”。
“啊!真是順子幺”,女孩驚呼道。
李友順從口袋裡取出硬水果糖,放在門檻上,指了指窗戶。“都出來吃糖,丫頭你爸挑水去了”。他看見屋裡窗戶上,還有幾個小腦袋在那晃著”。
見真是自己的順子幺,小女孩膽子大了,帶著七個小蘿卜頭出來了。但沒有先拿糖,而是回答道:“爺奶爸爸上工了,媽和嬸子去山上挖野菜”。
七個小屁孩一字排開站在李友順麵前,眼睛全盯著糖果,兩個最小的嗦著手指,但都沒有上前取糖。
李友順看著這幾個小屁孩,雖然衣服上都是補丁,但乾乾淨淨,見著糖不爭不搶,看來大伯家教嚴。
他拿起糖放在女孩手上,給弟弟妹妹們分一下,不要收著幺幺還有,糖管夠。
小女孩給了每個人一顆糖,剩下的又推給他道:“順子幺夠了”。
李友順看著小丫頭說不出來的心酸,他把糖果全放在丫頭口袋裡道:“這些糖拿著,吃完在找幺幺要,等下幫幺幺生火做飯。丫頭你等下去叫你大林爺爺一下,告訴他全家過來吃飯,就說順子幺回來了”。
話音剛落,一小男孩飛快跑去,“順子幺、我知道爺爺他們在那上工”。
“慢點,彆摔了”,抬手開了下表,時間差不多了,李友順脫下外衣放在門檻上,槍不敢亂放還是挎在身上,不是**哦,他裡麵還有一件背心。
走進灶房他準備開始生火做飯,見小屁孩們都圍著自行車看,他趁機取出三袋高粱米出來。也不多一袋二十幾斤。
又把上次的野豬肉拿了出來,如果不是這坡上隻有大伯、二伯一家人,他還真不敢放肆炒肉,被人知道了又要說三道四。
小丫頭見李友順進了灶房,在外交代了幾句,便抱著一小捆細樹枝走了進來,看見灶台上的肉嚥了咽口水道:“順子幺,我來生火”。
李友順摸著小丫頭頭說道:“丫頭你等下把飯煮了,米就煮那一袋,裡麵有大米摻著高粱米一起”
小丫頭點點頭,麻利的添柴火,開始生火煮飯。
不是李友順指使童工乾活,這年代十一二歲的小朋友啥都能乾,生活上更是一把好手,有的甚至早早扛起了家庭重擔。
見小丫頭開始掏米了,順子也開始洗肉了,這些野豬肉,上回老吳叔為了儲存醃了點鹽。
把肉洗好切好,他便在灶房裡找起了調料,可惜隻翻到一些乾辣椒,便又從空間間弄了一小把木薑子出來,這東西炒野物可是個好東西。
李友順正忙著炒菜,小男孩一路狂奔,找到了正在開荒的李大林,喘著氣說道:“二爺爺、大林爺爺,順子幺回來了,叫你們去我家吃飯,叫你們全部都去”。
“順子幺衣服可好看了,還戴著個大白帽子,還給我們分了糖”。
李大鬆、李大林互相看了一眼,兩人同時笑了起來,李大鬆對著遠處喊道:“老婆子順子回來了,在大哥家做飯,你先回去幫下忙”。
彭貴梅聽見老頭子喊順子回來了,臉色大喜,提著鋤頭過來了,拍了拍身上泥土,把鋤頭一放說道:“大鬆收工了你帶回大隊,我得去看看這孩子那會做飯啊!說完急急忙忙朝家走去。
“大林真是順子回來了,戴了個大白帽子,順子真成了公安”。
一些社員到現在,還不相信李友順好了而且工作了。
李大林嘿嘿一笑,“孩子們不會做假,順子都上了一段日子班了,這個可不是假的”,說完賣力的乾起活來,他還要去找順子問問秀英咱樣了。
旁邊的李大發不緊不慢地磨著陽工,挖起地來有氣無力,當聽著李友順回來,他眼睛轉了轉繼續乾著活。
彭貴梅火急火燎往家趕,李友順已經切好了肉正在炒。小丫頭正在幫忙打雞蛋。
“我的祖宗唉”,彭貴梅見一大鍋肉,還有一盤雞蛋,灶台上還有一隻野雞,二條魚心痛不已。
“去、去、去”,哪有你這樣子過日子的,彭貴梅推嚷著李友順出去,這樣的吃法以前地主老爺也不敢呀!
李友順無奈的出了灶房,走了兩步又探出身說道:“二嬸彆不捨得,這些日子苦”。
等李友順走了,彭貴梅開啟鍋蓋,看著一大鍋米飯,她再次不淡定了,連忙蓋上鍋蓋撫著胸口,心道這孩子以後不能進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