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絕嗣!不怕,宿主她好孕多胎 第949章 臉盲郡主她變成了禁慾丞相的貓46
而路知歡的臉盲症已經好了大半,她現在懷孕了,便不能再繼續給自己施針了。
路知歡看著穆驚辭。
好在,她現在可以記住穆驚辭的一些長相特征,比如唇紅齒白,還有一雙極為銳利的眸子……
銳利的讓人不敢直視……
而現在。
此刻的他。
再也不是那個孤高清冷的權臣丞相了……
而是一個被愛意與即將為人父的巨大喜悅,徹底俘獲、並且心甘情願的為愛墜入凡塵的普通男子……
其實當初皇上奮力撮合一個臉盲的安樂郡主與丞相聯姻,更多的是因為一個閒散王爺的背後空有虛名卻無實力,他很放心。
現在如此猜忌穆驚辭,是皇上已經獨攬大權。
已經無人再如往日那般駁他麵子。
恰是這份自在,讓他想起自己從前事事倚仗丞相大人的窘迫。
想起那時的自己,離了丞相便寸步難行。
這江山穩固,竟然大半都是靠著丞相往日的嘔心瀝血。
這份認知讓他難以啟齒,堂堂天子豈能永遠活在一個臣子的功勳與陰影之下?
可皇上他不能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所以皇上已經在暗地裡開始培養朝廷新貴了。
而穆驚辭也早早就算到了這一點。
新貴可以扶持,皇上要培養自己的心腹,這也未嘗不可。
穆驚辭決定辭官,並且向皇上建議,建立軍機處。
路知歡自然也明白,她的想法就直白多了。
核心就一點:皇上的翅膀硬了,自卑又自大,不想再看見那個見證過他所有的窩囊和依賴的那個人。
穆驚辭做的越好,功勞越大,他就越膈應。
夫妻二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官是說辭就辭。
今日,穆驚辭就是進宮說這事的。
路知歡覺得,皇上在背後搞那些沒有必要的心機和小動作,在如今看來全都是笑話。
的確。
“臣與皇上並肩作戰多年,終於等到了皇權一致。臣,替陛下欣慰至極。
替臣娶妻,下嫁皇家郡主,臣知道,這都是皇上對臣的看重。”
穆驚辭歎了口氣,又遞交上了一份摺子,“請皇上過目。”
“辭呈?”皇上很意外。
穆丞相要辭官隱退,皇上先是震驚,後是狂喜,隨之而來的便是愧疚。
“愛卿何出此言?朕與丞相大人你惺惺相惜!”
竟然不相信,還在試探?
“臣……年齒漸長,精力有限,懇請陛下,擇忠心耿耿之才俊,入職內庭,輔佐皇上。高效決議,布陣四方,方能承天子之意。”
“這……是丞相大人您先前提過的……軍機處?”
曾經二人月下飲酒時,就曾說過……要在內廳建立軍機處。
穆驚辭是在隱晦的告訴皇上,他初心未改。
主動提起建立軍機處,是一種極其隱晦且高效致命的政治手段。
他在表決心,也是最沉痛的妥協。
讓他從一個被動接受猜忌的臣子,變成了一個主動選擇命運,用智慧保全所有人的智者。
皇上委婉推拒了一番,最後卻“隻能”接受。
穆驚辭離開禦書房。
皇上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眼中的複雜情緒交織著,有懷念,有愧疚,最後變成了一聲無奈的歎息!
“彆怪我。”
穆驚辭說放手就放手了。
他要在路知歡的肚子顯懷之前,處理好一切,迅速離開。
丞相府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他將官袍仔細封存,最後還於宮中。
大概一個月後,一輛青蓬馬車悄無聲息的駛出了城門,車中的二人相視一笑,彷彿卸下的不是滔天權貴,而是一身繁重的枷鎖。
出了城門,穆驚辭和路知歡最後望了一眼宮闕的方向。
此後山高水遠,再無穆丞相。
皇上站在高考的瞭望臺上,看著那一輛馬車漸行漸遠,有不捨,但更多的是釋然。
他為自己的猜忌感到羞愧,但不後悔。
一個月之後。
在遠離京城的一處江南水鄉之地。一間雅緻而不失煙火氣的農場小院裡。
褪去朝服,身著布衣的穆驚辭正在灶台前忙忙碌碌。
路知歡躺在搖椅上,旁邊的案子上提著一壺花茶,香氣怡人。
她看著穆驚辭的背影,微微勾起嘴角,他可以在朝堂之上舌戰群儒,也可以為了心愛的妻子,洗手做羹湯。
現在很好,寧靜祥和,與世無爭。
不遠處的馬蹄聲漸近,穆驚辭放下手裡的花枝,開啟了籬笆門。
路知歡也跟著上去湊個熱鬨。
幾輛低調奢華的馬車緩緩停下。
端王率先出了馬車。
路知歡眨巴眨巴眼睛,“這誰呀?”
穆驚辭輕笑一聲,抬手,揉了揉路知歡的小腦袋,“是你日思夜盼的人到了!”
“哦,原來是父王和母妃。”
“囡囡!嗚……”端王妃看著肚子微微隆起的女兒,未語淚先流。
端王與端王妃一路遊山玩水,最終才秘密來到女兒女婿隱居的地方。
青山青水青木已經把他們的行蹤掩去了。
日子平淡而灑脫,養養胎,種種菜的,這日子好不快活。
路知歡不是一個坐以待斃之人,她帶著穆驚辭還有青山,青木,青水等人創辦了一個情報網。
名字還是路知歡起的,叫無問樓。
有穆驚辭的智慧和領導力,還有路知歡的高效執行力,無問樓的名聲迅速在朝堂和江湖上傳揚開來。
再後來,雙生子降生了。
路知歡順利的生下一對雙胞男孩。
穆驚辭聽到啼哭聲後,激動不已,這是這個世上與他血脈相連的至親。
他小心翼翼的接過了被繈褓包裹住的孩子們。
皺巴巴的小臉,紅彤彤的,哭聲響亮的像是要把整個房子掀了!
三十多歲的大男人也哭的像個孩子一樣。
端王和端王妃徹底開始了帶娃生活。
穆驚辭和路知歡則是更多的把時間投入到無問樓上。
日子一天天過著,在村子裡三兩歲的孩子正是淘氣的時候。
某日,兩個小家夥趁著大人們不注意,跟著隔壁的二狗和村東頭鐵蛋的屁股後麵,溜到了池塘邊上,也抓泥鰍去了。
路知歡正好回村,路過池塘的時候看到了一群小泥猴,正排排站著,被看池塘的趙老爺子,吹鬍子瞪眼的正訓話呢…
她心情頗好,停下腳步,對著旁邊那鞋底的劉嬸嘖嘖兩聲道,“這都誰家小皮猴?瞧這臟的,估計親娘見了都得氣得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