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物語 第114章 舊戲服上的金線與巷口的鐵匠鋪
安諾是被窗欞外的雀鳴聲吵醒的。不是那種清晨急促的聒噪,而是午後陽光裡慢悠悠的啁啾,像有人用細針輕輕撥弄著琴絃。她翻了個身,看見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在床尾織出一道細長的光帶,裡麵浮動著細小的塵埃,像被喚醒的舊時光。
昨晚睡前放在枕邊的那本舊戲本還攤開著,是《天仙配》裡“鵲橋相會”的段落。紙張邊緣卷得厲害,有些字被水漬暈開,她用指尖輕輕撫平,彷彿能摸到當年戲子們排練時留在上麵的溫度。樓下傳來奶奶和誰說話的聲音,夾雜著竹籃碰撞的輕響,應該是隔壁張嬸送來了新摘的黃瓜。
安諾揉了揉眼睛,慢吞吞地起身。穿衣服時,手指碰到了書包裡那塊刻著“安”字的木片,硬邦邦的,帶著點陽光曬過的暖意。她把木片拿出來,放在書桌的玻璃板下,正好對著窗,陽光照在上麵,那個“安”字的刻痕裡積了點光,像爺爺在笑著看她。
下樓時,奶奶正坐在堂屋的竹椅上擇菜,竹籃裡的黃瓜還帶著露水,綠得發亮。旁邊的八仙桌上放著一個油紙包,散發出淡淡的芝麻香。“醒了?”奶奶頭也沒抬,手裡的動作沒停,“張嬸剛送來的黃瓜,說讓你拌著吃,脆生。桌上是巷口李記的芝麻餅,你小時候最愛吃,我早上路過順便買的。”
安諾走到桌邊,拿起一塊芝麻餅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內裡鬆軟,芝麻的香氣在嘴裡散開,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奶奶,江叔叔今天會來送修繕計劃嗎?”她一邊嚼著餅,一邊問。
“應該會,他昨晚打電話說上午去鎮上找木工師傅問了材料價格,下午就能過來。”奶奶把擇好的黃瓜放進水盆裡,“對了,你上午沒事的話,去戲台後麵的雜物間再收拾收拾,昨天找到的那些戲本和舊戲服,彆讓灰塵給埋了。江樹說下午也過來,你們倆一起收拾,能快些。”
安諾點點頭,放下芝麻餅,拿起門邊的掃帚和抹布,往戲台方向走。午後的陽光比早上更暖了些,巷子裡靜悄悄的,隻有幾隻雞在路邊踱步,偶爾發出“咕咕”的叫聲。路過老茶館時,看到幾個老人還坐在門口的木桌旁喝茶,李爺爺正拿著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著,嘴裡哼著一段模糊的戲詞,調子悠長,和午後的時光很配。
“安諾,去戲台啊?”李爺爺看到她,笑著打招呼。
“嗯,李爺爺,我去雜物間收拾一下昨天找到的戲本和戲服。”安諾停下腳步,笑著回應。
“那些舊物件可得好好收著,”李爺爺放下蒲扇,喝了一口茶,“當年你爺爺特意讓人把那些東西搬到雜物間的,說都是寶貝,不能丟。有一次下雨,雜物間漏雨,你爺爺冒雨跑去把那些戲服和戲本搬到自己家裡,晾乾了又搬回去,生怕給弄壞了。”
安諾心裡一陣酸澀,原來爺爺為了這些舊物件,還做過這樣的事。她想起那些泛黃的戲本和破舊的戲服,忽然覺得它們不僅僅是物件,更是爺爺對戲台的熱愛,對村裡文化的守護。“謝謝您,李爺爺,我會好好收拾的。”她說完,繼續往戲台走。
戲台後麵的雜物間還是老樣子,門軸有些生鏽,推開時發出“吱呀”的聲響。安諾先把掃帚拿出來,仔細清掃地麵上的灰塵。灰塵很厚,掃一下就揚起一片,嗆得她直咳嗽。她隻好找來一塊布,捂住口鼻,慢慢掃。掃到牆角時,發現那裡堆著幾個破舊的木箱,上麵落滿了灰塵,應該是之前沒注意到的。
她放下掃帚,小心翼翼地把木箱搬到門口有陽光的地方,用抹布擦去上麵的灰塵。木箱是木質的,上麵刻著簡單的花紋,雖然有些腐朽,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緻。她開啟一個木箱,裡麵裝著幾件舊戲服,顏色已經褪得很厲害,但上麵的金線和銀線依然能看出當年的華麗。其中一件紅色的戲服,應該是旦角穿的,領口和袖口繡著精美的鳳凰圖案,雖然金線有些脫落,但鳳凰的形態依然栩栩如生。
安諾輕輕拿起那件戲服,鋪在地上的草蓆上。戲服的麵料是絲綢的,雖然有些陳舊,但依然很柔軟。她用手輕輕撫摸著上麵的刺繡,能感受到針腳的細膩,想象著當年繡娘一針一線繡出這些圖案時的場景。忽然,她發現戲服的下擺處有一個小小的補丁,是用同色係的絲綢補的,針腳很整齊,應該是爺爺補的。她想起奶奶說過,爺爺的針線活很好,以前家裡的衣服破了,都是爺爺補的。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腳步聲,安諾回頭一看,是江樹來了。他手裡拿著一個相機包,肩上還扛著一個大布袋,裡麵裝著一些清潔用品。“我來了!”江樹笑著說,把布袋放在地上,“我媽讓我帶了些清潔劑和軟毛刷,說清理舊戲服和戲本要用溫和的東西,不然會弄壞的。”
“太好了,我正發愁怎麼清理這些戲服呢。”安諾笑著說,指了指地上的戲服,“你看這件紅色的戲服,上麵的鳳凰刺繡真好看,還有這個補丁,應該是爺爺補的。”
江樹蹲下身,仔細看著那件戲服,眼裡露出驚訝的神色:“真漂亮!雖然舊了,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氣派。這個補丁補得真好,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他從布袋裡拿出軟毛刷和清潔劑,“我們先把這些戲服輕輕刷一遍,去除表麵的灰塵,然後用乾淨的布蘸著清潔劑輕輕擦拭,最後再晾乾。”
兩人分工合作,安諾負責用軟毛刷清理戲服表麵的灰塵,江樹負責用清潔劑擦拭。陽光透過雜物間的窗戶照進來,落在戲服上,金線和銀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撒了一把碎鑽。他們一邊清理,一邊翻看戲服上的細節,時不時討論著戲服的款式和用途,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清理到一件藍色的武生戲服時,江樹在戲服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張折疊的紙條。紙條已經泛黃發脆,上麵的字跡有些模糊。安諾小心翼翼地把紙條展開,上麵是用毛筆寫的幾行字:“今日演出《定軍山》,台下觀眾甚多,老安兄送來的艾草糕甚香,謝過。——戲班班主王承業1985年冬”
“1985年冬,”江樹看著紙條上的日期,“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沒想到這張紙條能儲存這麼久。”他拿起相機,對著紙條拍了一張照片,“這可是珍貴的曆史資料,等戲台修好了,可以和那些戲本一起展示。”
安諾看著紙條上的字跡,想象著1985年冬天的場景:戲台前人山人海,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爺爺拿著艾草糕,送給戲班班主,兩人笑著交談。那些畫麵雖然隔著遙遠的歲月,卻依然鮮活生動,像一場溫暖的夢。
兩人繼續清理,又在其他戲服的口袋裡找到了幾張類似的紙條,還有一些戲班成員的照片。照片已經褪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他們當年的風采。其中一張照片上,爺爺站在戲班成員中間,穿著一件藍色的中山裝,臉上帶著笑容,看起來很精神。
“這張照片上有爺爺!”安諾興奮地說,指著照片上的爺爺,“你看,爺爺旁邊的應該就是戲班班主王承業,他們看起來關係很好。”
江樹接過照片,仔細看著:“真的!沒想到還能找到爺爺和戲班成員的合影。這張照片太有意義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儲存。”他把照片放在一個乾淨的信封裡,小心翼翼地收起來。
清理完戲服,兩人又開始清理那些舊戲本。戲本的紙張很脆弱,稍微用力就會破損,他們隻好用軟毛刷輕輕刷去表麵的灰塵,然後用保鮮膜包起來,防止受潮。在清理一本《白蛇傳》的戲本時,安諾發現戲本的扉頁上有爺爺的字跡:“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願每個人都能在戲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安建業1983年秋”
“爺爺的字真好看,”江樹看著扉頁上的字跡,說,“蒼勁有力,很有氣勢。這句話寫得也很好,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太有哲理了。”
安諾點點頭,把戲本輕輕放在一邊:“爺爺肯定很喜歡戲曲,不然也不會寫下這樣的話。他把對戲曲的熱愛,對人生的感悟,都寫在了這本戲本裡。”
兩人忙碌了一個下午,終於把所有的戲服和戲本都清理乾淨了。他們把戲服疊好,放進乾淨的木箱裡,上麵蓋著一塊白布;把戲本和照片放進信封裡,收在一個乾燥的地方。看著清理乾淨的雜物間,兩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終於清理完了,”江樹伸了個懶腰,看了看手錶,“都快五點了,江叔叔應該快到了吧?”
安諾點點頭,拿起門邊的掃帚,準備再把雜物間打掃一遍。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了江樹爸爸的聲音:“安諾,江樹,你們在裡麵嗎?”
兩人連忙走出雜物間,看到江樹爸爸手裡拿著一個資料夾,正站在戲台前。“江叔叔!”安諾笑著打招呼,“我們剛把戲服和戲本清理完,您就來了。”
江樹爸爸笑著說:“正好,我把修繕計劃帶來了,我們一起去你家,和你奶奶還有村裡的幾個老人商量一下。”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雜物間門口的木箱上,“這些就是你們清理出來的戲服和戲本?”
“是啊,”江樹說,開啟一個木箱,拿出那件紅色的戲服,“您看這件戲服,上麵的刺繡真好看,還有爺爺補的補丁。我們還找到了幾張戲班成員的照片和紙條,都是很珍貴的資料。”
江樹爸爸接過戲服,仔細看著,眼裡露出讚賞的神色:“真不錯!這些都是村裡的寶貝,等戲台修好了,可以在後台建一個小小的展示區,把這些戲服、戲本和照片展示出來,讓大家瞭解我們村的戲曲曆史。”他把戲服放回木箱裡,“好了,我們先回去吧,老人們應該都在你家等著了。”
三人一起往安諾家走。夕陽已經西斜,把天空染成了金黃色,戲台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落在地上,像一幅溫暖的畫卷。路上,江樹爸爸把修繕計劃大致說了一下:“戲台的主體結構需要加固,屋頂的瓦片需要全部更換,台麵的木板需要換成杉木的,立柱和橫梁需要用防腐材料處理。另外,屋簷下的木雕需要修補,後台的雜物間需要重新整理,建一個展示區。”
“那需要多少資金呢?”安諾問,這是她最擔心的問題。
江樹爸爸想了想,說:“初步估算,大概需要五萬塊錢。不過村裡的村民已經表示願意出力,有些村民還願意提供一些材料,比如瓦片和木材,這樣能節省一部分開支。另外,江樹說可以把修繕計劃發到網上,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社會捐贈,應該能解決資金問題。”
安諾點點頭,心裡稍微鬆了口氣:“太好了!隻要資金能解決,修戲台就沒問題了。”
回到家時,堂屋裡已經坐了幾個老人,都是村裡的長輩,李爺爺也在其中。他們看到江樹爸爸,都熱情地打招呼:“老江來了,修繕計劃做好了嗎?”
江樹爸爸點點頭,把資料夾放在八仙桌上,開啟給老人們看:“做好了,大家先看看,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
老人們圍在一起,仔細看著修繕計劃,時不時討論著什麼。李爺爺指著計劃裡的“展示區”部分,說:“這個展示區好!把那些舊戲服、戲本和照片展示出來,讓年輕人也瞭解瞭解我們村的戲曲曆史,不然再過幾年,這些東西就沒人記得了。”
另一個老人說:“資金方麵,我們幾個老人也可以湊一點,雖然不多,但也是我們的心意。當年老安修戲台的時候,我們都出過力,現在修戲台,我們也不能落後。”
奶奶笑著說:“謝謝你們啊,有大家的支援,修戲台就更有信心了。”
江樹爸爸說:“大家放心,資金的事我們會想辦法解決的。現在最重要的是確定工期,我計劃下個月月初開工,先加固戲台的主體結構,然後更換屋頂的瓦片和台麵的木板,最後修補木雕和整理後台。預計兩個月就能完工,趕在國慶節之前,我們就能把戲台修好,辦一場熱哄的戲曲演出。”
“國慶節好!”李爺爺笑著說,“國慶節大家都放假,村裡的年輕人也都回來了,到時候辦一場演出,肯定很熱哄,就像當年一樣。”
老人們都點點頭,臉上露出期待的神色。安諾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充滿了溫暖。她想起爺爺當年修戲台時的場景,想必也是這樣,村民們圍在一起,討論著修戲台的事,每個人都充滿了乾勁和期待。
晚上,老人們走後,安諾和江樹幫奶奶收拾堂屋。江樹看著桌上的修繕計劃,說:“沒想到這麼順利,下個月就能開工了。等戲台修好了,我們一定要辦一場盛大的演出,邀請鄰村的戲班子來,讓全村人都熱哄熱哄。”
安諾點點頭,拿起桌上的那張爺爺和戲班成員的合影,看著照片上爺爺的笑容,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戲台修好,完成爺爺的心願,讓村裡的戲曲文化傳承下去,讓爺爺的愛和善良,永遠留在村裡的每一個角落。
睡前,安諾又翻開了爺爺的木工筆記,裡麵有幾頁是關於戲台木雕的設計圖,上麵畫著各種精美的圖案,有鳳凰、龍、牡丹,還有一些戲曲人物。旁邊還有爺爺的批註:“木雕要精細,要體現出戲曲的韻味,讓觀眾在台下就能感受到戲曲的美。”
安諾看著設計圖,彷彿能看到爺爺當年設計木雕時的場景:他坐在燈下,手裡拿著鉛筆,仔細畫著每一個細節,時不時停下來思考,臉上帶著專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