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物語 第78章 虞美人的嫩芽與竹牌下的秘密
晨露還沒從“太陽王”的真葉上滾落,安諾就攥著王老師給的虞美人種子蹲在了花壇邊。昨天剛鬆過的泥土軟乎乎的,指尖按下去能陷出小小的坑,混著雨後特有的濕潤氣息,讓她忍不住想起農技課上王老師說的“散光種植”——她特意選了花壇角落靠近竹牌的地方,這裡上午能曬到斜斜的太陽,下午又被老槐樹的影子蓋住,正好符合虞美人的喜好。
“安諾,等等我!營養土拿過來啦!”小宇的聲音從巷口傳來,帆布包勒得他肩膀微微發沉,裡麵裝著王老師給的營養土和顧盼特意找的小鏟子。他跑到花壇邊,把營養土袋往地上一放,拉鏈還沒拉到底就迫不及待地掏出小鏟子:“王老師說蓋土要薄,像給種子蓋了層紗巾,對吧?”
安諾點點頭,小心翼翼地把虞美人種子倒在手心——種子比芝麻還小,淺褐色的外殼上帶著細細的紋路,風一吹就想往指縫裡鑽。她屏住呼吸,一顆一顆往挖好的小坑裡放,小宇則拿著營養土,用鏟子背輕輕撒在種子上,動作輕得像怕驚擾了睡著的小精靈:“咱們種十顆種子,說不定能長出十棵虞美人,到時候‘太陽王’開花,虞美人圍著它們轉,像穿了花裙子的小姑娘。”
剛撒完土,顧盼就端著噴壺走過來了,壺嘴裡的水流細得像絲線:“剛種的種子不能澆大水,得用‘霧狀水’,不然會把種子衝跑。”她接過小宇手裡的噴壺,手腕輕輕一抬,水珠就像濛濛細雨似的落在營養土上,土麵慢慢洇濕,卻沒泛起一點泥泡。安諾趕緊掏出觀察卡,鉛筆在紙上畫了個小小的花盆,旁邊寫著:“5月25日,種虞美人種子,十顆,蓋薄土,用霧狀水澆透,地點在竹牌旁邊。”
張大爺推著小推車路過,車上放著剛從菜園摘的生菜,看見他們種種子,特意停下來蹲在花壇邊:“虞美人這花嬌貴,怕澇又怕曬,你們這位置選得好,靠著竹牌還能擋點風。”他說著從口袋裡掏出個小布袋,裡麵裝著細細的草木灰:“撒點這個在土周圍,能防螞蟻,不然它們會把種子搬去當糧食。”
小宇眼睛一亮,接過草木灰袋,學著張大爺的樣子,沿著虞美人種子的種植圈撒了薄薄一層,草木灰落在濕潤的土上,像給小坑鑲了圈淺灰色的邊。安諾忽然想起什麼,從兜裡掏出之前夾在觀察卡裡的薄荷葉子——葉子已經有點發蔫,但香氣還在,她把葉子放在竹牌旁邊:“薄荷能驅蟲,說不定也能幫虞美人守著種子。”
等他們把虞美人種子安置好,陳野背著畫夾和相機跑來了,鏡頭剛對準花壇就“呀”了一聲:“竹牌旁邊怎麼多了圈草木灰?是種了新東西嗎?”他蹲下來,相機湊近泥土拍了張特寫,連虞美人種子所在的小坑都拍得清清楚楚:“我要把這個也畫進速寫裡,等虞美人發芽了,就能對比著看它們長大的樣子。”
安諾指著觀察卡上的畫給陳野看:“我們種了虞美人,王老師說七天左右發芽,到時候你要過來拍它們的芽尖哦,就像拍‘太陽王’那樣。”陳野點點頭,從畫夾裡抽出之前畫的“太陽王”破土圖,紙上的三個芽尖嫩黃帶綠,竹牌立在旁邊,連木牌上的向日葵圖案都畫得栩栩如生:“這張畫我已經描好了,下午就貼到巷口的公告欄上,讓大家都看看咱們的小芽兒。”
上午的時光過得飛快,安諾和小宇幾乎每隔半小時就跑到花壇邊看一次虞美人種子——土麵還是平平的,沒一點動靜,小宇忍不住用手指碰了碰土:“是不是水澆少了?怎麼還不發芽呀?”顧盼正好端著綠豆湯過來,聽見他的話忍不住笑:“種子發芽要慢慢來,就像你們小時候,要在媽媽肚子裡待十個月纔出來呢。”她把綠豆湯遞給他們,碗邊還放著兩塊薄荷糖:“含塊糖等著,說不定明天早上就有驚喜。”
下午貼公告欄的時候,巷子裡的鄰居都圍了過來。織毛衣的奶奶戴著老花鏡,指著畫裡的“大陽”“小陽”“小小陽”問:“這三個芽兒哪個是最大的?下次我來織小毛衣,可彆織錯了大小。”小宇趕緊指著畫裡最高的芽尖:“這個是‘大陽’,最壯;中間是‘小陽’;最矮的是‘小小陽’,奶奶您織的時候,‘大陽’的毛衣可以織得寬一點。”
抱著寶寶的阿姨把寶寶舉到公告欄前,寶寶的小手伸出來,差點碰到畫裡的竹牌:“等寶寶會說話了,就讓他喊‘大陽’‘小陽’‘小小陽’的名字,說不定芽兒聽見了會長得更快。”賣早點的大叔則笑著說:“明天炸油條的時候,我多炸兩根,給你們送過來當點心,你們幫我多看看芽兒,彆讓小鳥來啄。”
安諾忽然注意到公告欄角落有個小小的粉筆字,歪歪扭扭的寫著“謝謝你們”,旁邊畫了個小小的向日葵。她拉著小宇的手指給大家看,張大爺眯著眼睛看了半天,笑著說:“肯定是巷口那個總躲在樹後的小丫頭寫的,之前她總來花壇邊看,卻不敢過來,現在看見咱們的畫,也想表達心意呢。”
傍晚澆水的時候,安諾發現“太陽王”的真葉又長大了——“大陽”的葉片已經有她的指甲蓋那麼大,邊緣的鋸齒更明顯了,葉脈像細細的綠絲線;“小陽”和“小小陽”也不甘示弱,葉片舒展著,朝著陽光的方向仰著。小宇拿出軟尺,小心翼翼地量著芽兒的高度:“‘大陽’五厘米,‘小陽’四厘米,‘小小陽’三厘米!比昨天各長了一厘米!”他把數字記在筆記本上,還畫了個小小的柱狀圖,高低分明的線條看得一目瞭然。
顧盼蹲在花壇邊,手指輕輕碰了碰“大陽”的葉片:“真葉長到三片就能間苗了,到時候留‘大陽’和‘小陽’,它們長得壯,能更好地開花。”安諾心裡有點捨不得,盯著“小小陽”的芽尖看了半天:“‘小小陽’長得慢,是不是因為它太小了?咱們能不能把它移栽到彆的地方,讓它也能長大?”
顧盼愣了一下,隨即笑著點點頭:“當然可以,等間苗的時候,咱們把它移栽到你窗台的花盆裡,這樣你每天醒來就能看見它,還能給它單獨澆水施肥,說不定它會長得比花壇裡的芽兒還高。”小宇趕緊在筆記本上畫了個窗台花盆,旁邊寫著:“計劃:間苗時移栽‘小小陽’到安諾窗台。”
晚上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安諾和小宇又趴在了窗台邊。花壇裡的竹牌在月光下泛著淺白的光,虞美人種子所在的地方靜悄悄的,“太陽王”的芽兒則像睡著了似的,葉片輕輕垂著。小宇忽然想起什麼,從口袋裡掏出顆薄荷糖,剝了糖紙放在竹牌旁邊:“這是給虞美人種子的‘禮物’,等它們發芽了,就能聞見糖的香味。”
安諾忍不住笑了,也掏出顆薄荷糖放在旁邊:“咱們做個約定吧,要是虞美人七天後發芽,咱們就帶蛋糕來花壇邊慶祝,就像過生日一樣。”小宇趕緊伸出小拇指:“拉鉤!誰要是忘了,就給‘太陽王’澆一個月的水!”兩個小小的手指勾在一起,月光落在他們的手上,像鍍了層銀。
第二天早上,安諾是被小宇的喊聲驚醒的。她揉著眼睛跑到窗邊,看見小宇正蹲在花壇邊,手裡拿著觀察卡,激動得手都在抖:“安諾!發芽了!虞美人發芽了!比王老師說的還早一天!”
安諾來不及穿鞋就跑了出去,barefoot踩在微涼的石板路上也不覺得涼。跑到花壇邊,她順著小宇指的方向一看——虞美人種子所在的土麵上,冒出了三棵比針還細的嫩芽!嫩綠色的芽尖頂著小小的種殼,像戴了頂淺褐色的小帽子,風一吹就輕輕晃,比“太陽王”的芽兒還要嬌小可愛。
“真的發芽了!三顆!”安諾的聲音也有點發顫,她蹲下來,不敢用手碰,隻能盯著芽尖看,連呼吸都放輕了。張大爺聽見動靜跑過來,看見虞美人嫩芽,笑著拍了拍大腿:“這芽兒真爭氣,比我種的菜苗還早冒頭,看來是知道你們在等它。”
顧盼也端著噴壺過來了,這次的水流比上次更細:“剛發芽的虞美人芽兒比‘太陽王’還嬌,澆水要更小心,隻能澆在根部的土上,不能沾到芽尖。”小宇接過噴壺,手腕輕輕轉動,水珠像珍珠似的落在嫩芽周圍的土上,土麵慢慢洇濕,嫩芽卻紋絲不動。
安諾趕緊掏出觀察卡,鉛筆飛快地寫:“5月26日,虞美人發芽,三顆,嫩綠色,頂有種殼,像小帽子,比‘太陽王’芽兒細。”寫完後,她又畫了三個小小的嫩芽,特意把頂在上麵的種殼畫得圓圓的,旁邊還畫了顆薄荷糖,代表他們昨晚的約定。
陳野背著相機跑過來的時候,連畫夾都忘了帶,鏡頭對著虞美人嫩芽拍個不停,還特意換了微距鏡頭:“這芽兒太小了,得用微距才能拍清楚種殼上的紋路。”他蹲在花壇邊,調整相機角度,連竹牌和“太陽王”的芽兒都一起拍了進去:“這張照片要和‘太陽王’的破土照放在一起,做成‘花壇成長記錄’,貼在公告欄上。”
鄰居們也陸續來看虞美人嫩芽了。織毛衣的奶奶拿著毛線團,蹲在花壇邊看了半天,說要給虞美人芽兒織更小的毛衣,粉色的,像花瓣;抱著寶寶的阿姨把寶寶放在花壇邊的石墩上,寶寶伸出小手,想摸又不敢摸,隻能盯著嫩芽笑;賣早點的大叔則端來兩碗剛熬好的豆漿,遞給安諾和小宇:“喝了豆漿長力氣,好好照顧這些芽兒,等開花了大叔給你們炸油條慶祝。”
安諾和小宇忙著給大家介紹虞美人嫩芽,小宇還拿出筆記本,給每個人看他們種種子的過程:從選地方、撒營養土,到澆霧狀水、撒草木灰,每一頁都畫得清清楚楚。奶奶看著筆記本,笑著說:“等虞美人開花了,我把這個筆記本拿去給巷口的孩子們看,讓他們也學學怎麼種花草,咱們巷子裡的花壇就能變成‘花園’了。”
中午太陽有點曬的時候,張大爺找來幾塊竹篾,搭在虞美人嫩芽上方,像個小小的遮陽架:“虞美人芽兒怕曬,中午的太陽太毒,得擋一擋,等下午太陽斜了再把竹篾拿掉。”小宇趕緊在筆記本上畫了個遮陽架,旁邊寫著:“虞美人芽兒中午需遮陽,用竹篾搭架,下午拆除。”
吃飯的時候,大家坐在葡萄架下,話題全圍著虞美人轉——小宇說要給虞美人做“成長日曆”,每天畫一張芽兒的樣子;安諾說要收集虞美人芽兒旁邊的泥土,看看和“太陽王”周圍的泥土有什麼不一樣;顧盼則說,等芽兒再長大點,就去農技站問問王老師,要不要給它們施點薄肥;張大爺笑著說,等虞美人長出真葉,他就教他們怎麼分辨葉片,彆和雜草弄混了。
下午的時候,安諾發現“小小陽”的芽兒好像有點蔫,葉片不像早上那麼舒展,微微卷著邊。她趕緊喊來顧盼,顧盼蹲在花壇邊看了半天,又摸了摸泥土:“是中午的太陽有點曬到了,雖然搭了遮陽棚,但‘小小陽’長得矮,還是被熱氣烘到了。”她趕緊端來井水,用噴壺給“小小陽”周圍的土澆了點水,又把遮陽棚往“小小陽”那邊挪了挪:“明天咱們再給遮陽棚加層薄紗布,讓它更涼快。”
小宇看著“小小陽”的芽兒,忽然說:“咱們給‘小小陽’做個專屬的小遮陽棚吧,用竹牌旁邊的小樹枝。”他跑到巷口撿了幾根細細的樹枝,安諾則找來顧盼做手工剩下的紗布,兩人一起搭了個比手掌還小的遮陽棚,剛好罩在“小小陽”的芽兒上:“這樣‘小小陽’就不怕曬了,等它移栽到窗台,我再給它做個更漂亮的遮陽棚。”
傍晚澆水的時候,安諾驚喜地發現,虞美人的嫩芽又長了一點——頂在芽尖的種殼掉了兩個,露出了小小的子葉,像兩片展開的小綠扇;剩下的一個種殼也鬆鬆地掛在芽尖上,風一吹就晃,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小宇趕緊用相機拍了張照片,說要和早上的照片對比,看看它們一天長了多少。
顧盼端來兩碗南瓜粥,放在石桌上:“今天在粥裡加了點南瓜籽,香得很,快喝點補補。”她指著花壇裡的竹牌:“你們有沒有發現,竹牌上的‘太陽王’三個字,被早上的露水打濕後,顏色更亮了?”安諾湊過去一看,果然,馬克筆寫的字原本有點發淡,現在卻變得烏黑發亮,連旁邊的向日葵圖案都好像更鮮豔了。
小宇忽然蹲在竹牌旁邊,手指輕輕碰了碰竹牌底部:“這裡好像有個小縫!”他小心地把竹牌拔出來,發現竹牌底部被刻了個小小的凹槽,裡麵塞著一張折疊的小紙條——紙條是用作業本撕下來的,邊緣有點毛糙,上麵用鉛筆寫著歪歪扭扭的字:“我也想種一朵向日葵,可是我不敢問,謝謝你們讓花壇變漂亮。”
安諾和小宇對視一眼,都想起了公告欄上的粉筆字。張大爺湊過來看了紙條,笑著說:“肯定是巷口那個小丫頭寫的,她爸媽忙,平時總一個人待著,怕生。”顧盼摸了摸安諾的頭:“咱們明天在竹牌旁邊放顆向日葵種子和一張紙條,邀請她一起來照顧芽兒,好不好?”
安諾點點頭,趕緊掏出筆和紙,在紙上畫了個笑臉,旁邊寫著:“我們有很多向日葵種子,如果你想種,就來和我們一起吧,我們可以教你怎麼照顧它們,還有虞美人哦。”小宇把紙條折成小小的正方形,塞進竹牌底部的凹槽裡,再把竹牌插回泥土裡,立得筆直,正好對著巷口的方向。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花壇邊靜悄悄的。虞美人的嫩芽頂著小綠扇,“太陽王”的芽兒舒展著葉片,竹牌上的字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凹槽裡的小紙條像個秘密,藏在泥土和竹牌之間。安諾和小宇趴在窗台邊,手裡攥著觀察卡和筆記本,上麵的字跡和畫痕,記錄著芽兒的成長,也記錄著巷子裡的溫暖。
“你說那個小丫頭明天會來嗎?”小宇小聲問。安諾點點頭,眼睛盯著竹牌的方向:“肯定會的,她也喜歡這些芽兒,就像我們喜歡它們一樣。”風輕輕吹過花壇,竹牌輕輕晃動,好像在回應他們的話;虞美人的嫩芽也跟著晃,像在點頭;“太陽王”的葉片沙沙作響,像在說“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