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物語 第82章 花籽芽尖的顫動與竹片上的新約
晨露還沒從竹架的麻繩上滴落,安諾就攥著觀察卡跑到了花壇邊。她的目光第一時間落在花籽坑旁的小竹片上——泥土表麵沒有明顯變化,但靠近竹片的地方,有一小撮土微微隆起,像藏著個不願醒來的小秘密。安諾蹲下身,鼻尖幾乎碰到泥土,指尖輕輕拂過隆起的土塊,軟乎乎的,帶著晨露的濕意。
“安諾!你快看‘小小陽’!”小宇的聲音撞碎了巷口的安靜,他懷裡抱著新換的小耙子,帆布包上沾著的草屑還帶著露水。跑到花壇邊,他先指著“小小陽”的陶土盆:“你看它的莖稈,比昨天粗了一點!還冒出了一點新綠,是不是要長第四片葉子了?”
安諾順著他指的方向看,果然,“小小陽”頂端的芽尖處,卷著一絲嫩得發白的綠,像被晨露泡軟的棉線。她趕緊掏出觀察卡,鉛筆尖在紙上飛快滑動:“6月3日,‘小小陽’莖稈變粗,芽尖冒新綠;花籽坑泥土隆起,疑似要發芽;‘大陽’‘小陽’葉片舒展,竹架上的麻繩沾著晨露。”寫完後,她特意在“新綠”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箭頭,又在花籽坑的位置畫了個問號,像在和芽兒玩猜謎遊戲。
林溪的腳步聲從巷尾傳來,她背著繡向日葵的書包,手裡提著個玻璃罐,罐子裡裝著淺黃的液體,飄著幾片薄荷葉。“這是我媽媽泡的薄荷蜜水,”林溪跑到花壇邊,把罐子遞給安諾,“媽媽說加了點蜂蜜,既能驅蟲,還能讓泥土變甜,芽兒會長得更有勁兒。”她蹲到花籽坑旁,眼睛瞪得圓圓的:“真的隆起了!說不定今天就能發芽!”
三人圍著花籽坑蹲成一圈,連呼吸都放輕了。安諾用小噴壺裝了點薄荷蜜水,對著隆起的泥土輕輕噴了兩下——水珠落在土塊上,順著縫隙滲進去,沒一會兒,那撮土忽然輕輕顫動了一下,緊接著,一點嫩白的芽尖頂破泥土,慢慢探了出來,像個剛睡醒的小腦袋。
“發芽了!真的發芽了!”小宇激動得差點跳起來,趕緊捂住嘴,生怕嚇著剛冒頭的芽尖。林溪的眼睛裡閃著光,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芽尖——軟乎乎的,帶著晨露的涼。安諾趕緊在觀察卡上把問號改成了感歎號,又添了句:“花籽芽尖冒出,嫩白色,像小腦袋,薄荷蜜水真的有用!”
張大爺推著小推車路過時,剛好看到這一幕,笑著湊過來:“這芽兒長得精神,是個好兆頭。”他從車上拿出一小撮細沙,撒在花籽芽周圍:“細沙能保水,還能防止泥土板結,芽兒的根須能長得更順。”林溪趕緊學著張大爺的樣子,把細沙輕輕撥勻,生怕蓋住芽尖:“這樣芽兒就不會渴了吧?”“沒錯,”張大爺點點頭,“等它長出子葉,就能和‘太陽王’一起曬太陽了。”
顧盼端著剛烤好的山藥糕過來時,手裡還拿著三個小竹牌——比之前的守護牌小一圈,上麵分彆寫著“花籽守護者·安諾”“花籽守護者·小宇”“花籽守護者·林溪”。“這是給你們的新守護牌,”顧盼把竹牌遞給他們,“花籽剛發芽,需要專人照顧,你們輪流值日,每天記錄它的變化,好不好?”
安諾接過寫著自己名字的竹牌,掛在花籽芽旁邊的小竹片上,風一吹,竹牌輕輕碰著竹片,發出“沙沙”的響。“我今天值日!”小宇舉起手,從帆布包裡掏出值日表,在“6月3日”下麵寫:“小宇值日,給花籽芽噴薄荷蜜水,撒細沙,記錄芽尖長度——約半厘米。”林溪則把自己的筆記本翻開,畫了個小小的花籽芽,旁邊寫著:“今天它第一次見太陽,要好好保護它。”
上午的時候,陳野背著畫夾和相機來了。他剛把相機架好,就對著花籽芽拍了張特寫——鏡頭裡,嫩白的芽尖頂著點泥土,周圍撒著細沙,小竹牌掛在旁邊,像給芽兒搭的小帳篷。“這芽兒比‘太陽王’剛發芽時還精神,”陳野蹲下來,從畫夾裡抽出之前的速寫,在旁邊添了花籽芽的樣子,“等它長出子葉,我就把它畫進《芽兒的成長日記》裡,咱們的日記又能多一頁了。”
安諾把觀察卡遞給陳野看,上麵記滿了最近的變化:竹架、護莖套、薄荷蜜水、花籽芽……陳野笑著說:“等‘太陽王’開花的時候,咱們把這些觀察卡、速寫、照片訂在一起,做成一本真正的書,放在巷口的老槐樹下,讓路過的人都能看。”小宇趕緊說:“還要把大叔的油條、顧盼姐的山藥糕寫進去,都是芽兒的‘營養品’!”林溪也點點頭:“還有張大爺的細沙、奶奶的毛線口袋,都要寫進去,這是咱們所有人的約定。”
中午太陽最曬的時候,他們給花籽芽搭了個迷你遮陽棚——用兩根細竹篾彎成小拱形,上麵蓋著剪碎的薄紗布,剛好罩住花籽芽,既能擋陽光,又能透風。安諾蹲在遮陽棚旁,用手指量了量芽尖的長度:“比早上長了一點,快一厘米了!”林溪則用薄荷蜜水浸濕紗布,讓遮陽棚帶著點清涼:“這樣花籽芽就不怕熱了。”小宇負責給“大陽”“小陽”澆水,特意繞開竹架的麻繩,讓水順著泥土縫滲到根須旁:“它們也要喝足水,和花籽芽一起長大。”
下午的時候,織毛衣的奶奶拿著毛線團過來,坐在石墩上,一邊織一邊看他們照顧芽兒。她從口袋裡掏出三個毛線小太陽,遞給他們:“給花籽芽做個小裝飾,掛在遮陽棚上,像給它曬太陽。”三個毛線小太陽是橘色的,針腳細細的,掛在紗布上,風一吹就輕輕轉,像真的小太陽在發光。林溪把自己的毛線小太陽掛在花籽芽正上方:“這樣它就能一直‘曬’太陽了,長得更快。”
抱著寶寶的阿姨推著小推車過來,寶寶伸出小手,想去抓遮陽棚上的毛線小太陽。阿姨笑著說:“寶寶也想當花籽芽的守護者呢,等他長大點,就讓他和你們一起澆水。”安諾蹲下來,讓寶寶摸了摸自己的守護牌:“等寶寶長大,咱們的‘太陽王’就開花了,到時候給寶寶留顆向日葵種子,讓他也種。”
賣早點的大叔推著小車過來時,車上不僅有綠豆湯,還有剛煮好的玉米——是特意給他們留的,說玉米的甜能讓芽兒也跟著開心。“快嘗嘗,剛煮好的,糯嘰嘰的。”大叔把玉米分給他們,玉米的香氣飄在花壇上空,和薄荷蜜水的香混在一起,特彆好聞。小宇咬著玉米,蹲在花籽芽旁:“花籽芽,你聞,玉米真香,等你長大,我也請你‘聞’玉米。”
傍晚的時候,花籽芽又長了一點,芽尖頂端冒出了淡淡的綠,像是要長子葉了。安諾在觀察卡上寫:“花籽芽長至一厘米,頂端泛綠,搭迷你遮陽棚,掛毛線小太陽,喝了薄荷蜜水,聞了玉米香。”林溪則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帶著遮陽棚和毛線小太陽的花籽芽,旁邊寫著:“今天是開心的一天,花籽芽和我們一起長大。”小宇把值日表交給安諾,在上麵畫了個玉米,標注:“明天安諾值日,要記得給花籽芽噴薄荷蜜水,看看子葉有沒有長出來。”
回家前,他們一起給芽兒澆了次水。安諾給花籽芽噴薄荷蜜水,林溪給“大陽”“小陽”理葉片,小宇給“小小陽”的鬆土。竹架上的麻繩沾著水珠,毛線小太陽在夕陽下泛著橘色的光,花籽芽的芽尖頂著點綠,像在和他們說“明天見”。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安諾趴在窗台上,看著巷尾的花壇——花籽芽的遮陽棚在月光下像個小小的帳篷,竹架上的守護牌輕輕晃,觀察卡、筆記本和值日表疊在竹牌旁,薄荷蜜水罐放在石墩上。她想起今天花籽芽冒頭時的驚喜,想起小宇激動的樣子,想起林溪發亮的眼睛,想起張大爺的細沙、顧盼的山藥糕、陳野的照片、奶奶的毛線小太陽、阿姨的寶寶、大叔的玉米……這些小小的瞬間,像晨露落在芽兒上,聚成了心裡的暖。
她不知道花籽芽什麼時候能長出子葉,不知道“小小陽”的新葉什麼時候能展開,不知道“太陽王”什麼時候能爬到竹架頂端,但她知道,有了這些人的陪伴,有了這些小小的約定,芽兒會慢慢長大,他們的《芽兒的成長日記》會慢慢變厚,那些藏在泥土裡、竹架上、筆記本中的小幸福,會像花籽芽的芽尖一樣,頂著晨露,迎著陽光,一點點冒出來,長成最溫暖的樣子。
第二天一早,安諾背著帆布包,攥著觀察卡,腳步比平時更快了些——她要去看看花籽芽的子葉有沒有長出來,要給它噴新的薄荷蜜水,要把今天的變化寫進觀察卡,還要和林溪、小宇一起,給“小小陽”的新葉畫張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