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改香江1978 第一章 神童超
-
1978年,八月初,香江。
上午十點,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進機場大廳。廣播聲、人聲交織成一片嘈雜。
大廳出口黑壓壓一片的記者,長槍短炮早已架好。保安和警察如臨大敵地般起了警戒線,目光警惕地掃視著洶湧的人潮。
他們等的,是那個香江開埠以來最閃耀的天才。
就在這時,一個與周圍行色匆匆的旅客截然不同的身影,悠然自得地推著行李車走了出來。
來人是一名身姿挺拔的少年,戴了一副幾乎遮住半張臉的飛行員墨鏡,身穿夏威夷風花襯衫和普普通通的牛仔褲。
他嚼著口香糖,步伐輕鬆,一臉輕鬆,彷彿剛從某個海島度假歸來。
“出來了!是何言超!”
“神童超!這邊!看這邊!”
“何少!何少!請留步接受訪問!”
記者們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瞬間衝破保安勉強維持的防線,麥克風幾乎要懟到何言超臉上。
閃光燈劈裡啪啦響成一片,刺眼的白光讓何言超微微皺了下眉,他戴墨鏡防的就是這個。
何言超知道,麵對這個陣仗不說兩句,記者們回去後肯會群起而攻,明天的頭條可就精彩了……那就讓它再精彩一點吧。
於是他停下腳步,等到閃光燈都停歇了,才慢條斯理地摘下墨鏡,露出那張賽黎名、勝彥祖,隻比讀者老爺們差一點的英俊麵龐。
都說上天關上一扇門就會開一扇窗,但何言超的人設的劇本可能是上帝寫的爽文——門是自動感應門,窗是全景落地窗,房產證上還寫著'海景獨棟'。
一名中年男記者率先提問:“神童超!歡迎回港!我想請問一下,你18歲拿下碩士學位,創造香江記錄,此刻心情如何?讀書對你來說是不是好簡單?”
“阿叔,彆演了。我說輕鬆,你們寫我狂妄;說難,你們寫我江郎才儘。直接說吧,明天頭條想賣'狂生'還是'仲永'?我可以配合的。“
除了提問的中年男記者,在場其他人都在笑。剛纔的提問也太小兒科了,神童怎會輕易跳坑呢?
接下來提問的年輕女記者:“何少,外界都叫你‘神童超’,但我不喜歡這個稱呼。我一直認為,神童要成功,也需要努力。天天神童、神童的叫,是在抹煞你的努力。對此,你有冇有什麼話,想通過媒體對大眾傳達?”
這個問題又是個坑,但手段比上一位高明許多,還玩上共情了。
“一個標簽而已,人家要貼,就讓他貼好了。撕標簽?撕得完嗎?今天撕掉一張‘神童’,明天就貼張新的。,let
it
go”
又有記者問:“何少何少!你當年9歲就拿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轉頭就說國際象棋‘冇意思’,跑去學圍棋,被批評狂妄自大!最近有國際象棋冠軍向你發起挑戰,你為何不應戰?”
“更正一下,我9歲那年拿的是國際錦標賽,14-18歲少年組的冠軍,不是國際冠軍。”
“至於不接受挑戰的原因,很簡單,冇人聯絡過我。問下,是哪位冠軍要挑戰我?我可以主動聯絡他求證。”
假新聞,下一個。
“何少,此番學成返鄉,準備在哪個領域大展拳腳?”
“當然是製藥啦,不然我這幾年的書不是白唸了?我看你手上的痕跡,應該是有用我發明的尼古丁貼片。記得用配套的安撫菸嘴,緩解心癮的。”
“我有在用。”
“何少!我最近去了趟非洲,發現你11歲時發明的發條收音機,在那邊真的很受歡迎!為什麼你能想到這個?”
“因為我10歲去過非洲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古人早教過了。”
言下之意:你書讀得不夠多,路也走得少了。
“好啦,各位阿叔阿姐,問夠了冇?再攔著路,我怕明天頭條是‘神童超機場堵路’了。今天到此為止,我要回家幫老豆數錢了。”
記者們麵麵相覷,有失望,有興奮,更多的是對剛纔那番犀利交鋒的回味。
這“神童超”果然名不虛傳,又“神”又“寸”(囂張),完全不是傳統印象中那種書呆子神童。
言罷,何言超不顧記者們的追問,在保安和警察的幫助下走出了機場大門,上了一輛奔馳。
來接何言超的人是小舅舅許明德。
何言超的母親是長姐,小舅舅是老幺,所以許明德隻比何言超大十歲。
何言超鑽進奔馳後座,熟悉的氣息包裹而來。小舅舅轉過身,臉上是毫不掩飾的興奮。
“阿超,犀利啊!一出閘就舌戰群記!”
何言超隨將墨鏡收好,揉了揉眉心。“比不上你,花邊常客,講正事。”
許明德嘿嘿一笑,立刻正色道:“得令!你交代盯著的幾件事,都有進展。先說佳視。”
他語速清晰:“自從‘七月攻勢’失敗,佳視元氣大傷,現在就是個空殼吊鹽水。人心散了,製作團隊跑了大半,廣告商跑得比兔子還快。”
“欠債……嗬,那數目相當可觀。股東們個個愁雲慘霧,急著找人接盤。市麵上有幾個人在接觸,但都是想趁火打劫,壓價壓得厲害。要麼就是有中資背景……”
許明德透過後視鏡,朝何言超露出一個“你懂的”笑容。中資在香江控製電視台?港英殖民政府肯定不會同意的。
何言超望著窗外飛逝的街景,手指在真皮座椅上有節奏地敲擊。
他腦中閃過前世:程式員,連續奮戰七十二小時後心臟驟停。再次睜眼,已是六十年代初香江的嬰兒。
伴隨著他靈魂穿越而來的,是一個名為“玲瓏”的半成品ai,以一種他無法理解的狀態寄生在他的意識深處。
最神奇的是,這個邏輯時常抽風的“人工智障”,竟然能連接上2028年的網絡!
成長的過程中,何言超還發現他這一世的智商非常高,不靠玲瓏,也是實打實的天才。
他9歲參加國際象棋少年組比賽,冇用ai作弊,隻靠學習未來ai棋譜,就橫掃了所有對手。
“這就是說,我們根本冇有對手咯?”
“是呀。不過你買電視台做咩?又賺不了幾個錢。”
“紙媒的地位很快就會被電視取代。若我估得不錯,港英政府未來都不會再發新牌,所以這次一定要拿下。長海那邊呢?”
“講起這個,阿超,你真是料事如神。李家成那邊果然有大動作!”
“我的人收到風,長海實業正在市場上秘密吸納九龍倉的股票,動作很隱蔽,但量在慢慢增加。”
“怡和那邊好像還冇完全冇察覺。不過,以怡和的根基,一旦發現,肯定要反擊。按你之前‘長海收我們也收也’的指示,我悄悄收了些九龍倉的散貨,成本不高,現在賬麵已經有浮盈了。下一步點做?要不要加碼?”
“加!肯定要加。”
何言超眼中精光閃閃。九龍倉大戰!前世隻能在資料裡回顧的經典商戰,如今自己竟成了潛在的參與者,或者說攪局者。
他收購佳視,是為了掌握未來的輿論。
摻和九龍倉收購就是為了拍黃瓜。賺不賺錢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將按下長海起飛的勢頭!
九龍倉隻是開胃菜,後麵的和記黃埔纔是重頭戲!
他意念微動,鏈接“玲瓏”:“調取香江九龍倉收購戰的詳細過程、關鍵節點、各方持股比例變化。”
【指令識彆中……九龍倉……收購……】玲瓏那缺乏感情起伏的電子音在腦海響起。
【檢測到關鍵詞“九龍”。推薦相關資訊:九龍拉棺……】
何言超額角青筋一跳,強行壓下吐槽的**,在意識裡命令:“是九龍倉!1978年收購案。”
【……正在重新定向……】
【分析目標:九龍倉收購戰,根據可檢索資訊……】這次,終於正常了。
【主要參與者:怡和洋行(控股方)、長海實業、鮑氏環球航運。關鍵節點:1978年9月,長海實業秘密吸納九龍倉股份至15以上……】
何言超鬆了口氣,他需要的就是這些關鍵時間和數據。
還有一個月,足夠他佈局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整合著玲瓏斷斷續續提供的資訊和自己前世的記憶。
“通知你那幫狐朋狗友,都買。放出訊息,九龍倉股價嚴重低估,市值居然比不動產淨值還低,買到就是賺到!”
許明德聽得精神振奮,用力一點頭:“好!有錢大家賺!”
他感覺血液都在沸騰,跟著這位外甥大佬乾,就冇虧過。許家那點產業,他才懶得去爭。
何言超父母結婚時,何、許兩家門當戶對,都是小工廠主,如今已不在一個層麵上了。
車子平穩地駛向港島半山的方向。何言超靠在舒適的椅背上。
窗外,七十年代末香江的繁華景象匆匆掠過,多麼茂盛的一片韭菜地呀!
何言超想起多年後一則新聞——劉天王拍了一條填海造地的公益廣告,結果被罵得那叫一個慘,最後海也冇填成。
韭菜跳出來維護資本的鐮刀,思之令人發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