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殘影:都市異聞簿 第204章 張老爺子的防禦民俗術
老碼頭倉庫的夜風格外涼,陳硯剛用羅盤確認完靈脈節點的穩定,就見張老爺子背著個舊木箱從倉庫深處走出來,箱子上的銅鎖泛著包漿,一看就是有些年頭的老物件。“該佈置最後一道防禦了。”老爺子把木箱放在石桌上,開鎖的聲響在安靜的倉庫裡格外清晰,“組織要是再派大股人馬來,單靠陽脈陣和殘影互助不夠,得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民俗術,把整個老碼頭的靈脈串起來,形成閉環防禦。”
“是‘七星鎮靈陣’?”蘇晚湊過去,看到木箱裡整齊碼著七根桃木樁,樁頭刻著複雜的靈脈紋路,還有一陶罐硃砂、一把黃銅劍,“我奶奶的筆記裡提過,這陣能借七星之力加固靈脈,連強化黑霧都能擋得住。”
“正是這個。”張老爺子掏出捲尺,遞給陳硯,“你幫我量距離,按‘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的方位,在倉庫周圍埋樁,每根樁之間距離三丈三,不能差一分一毫。趙老闆,麻煩你用陽脈銅匕首在樁頭再刻一遍‘鎮邪符’,桃木屬陰,加了陽脈銅的紋路,才能引動七星之力。”
趙老闆接過桃木樁和匕首,指尖劃過樁頭的紋路:“老爺子,這樁要埋多深?用不用澆點陽脈草汁?”
“埋三尺三,剛好到靈脈淺層。”張老爺子開啟硃砂罐,用毛筆蘸了蘸,“不用澆草汁,等下我用硃砂混著靈脈水澆,比草汁管用十倍。周瑤,你去把倉庫裡的靈脈碎片拿過來,每個樁旁邊放一塊,能增強陣眼的連線。”
周瑤趕緊跑去倉庫角落,抱來一捧靈脈碎片:“這些夠嗎?不夠我再去拿,之前蘇晚姐收集了不少。”
“夠了,七塊正好。”張老爺子接過碎片,放在桃木樁旁擺成一排,“陳硯,量好位置就喊我,我來畫定位線,這線不能歪,歪一點整個陣就廢了。”
陳硯拿著捲尺在倉庫周圍來回丈量,羅盤始終握在手裡,確保每個定位點都在靈脈節點上:“天樞位好了!在倉庫正門左側三丈處!”
張老爺子立刻提著硃砂桶跑過去,毛筆在地麵快速劃過,一道鮮紅的線精準落在定位點上,還順勢畫了個圓形陣眼:“踩住陣眼!彆讓靈脈風吹散硃砂氣!”陳硯趕緊站過去,雙腳踩在陣眼中心,羅盤的綠光瞬間亮了些,像是在呼應硃砂的紅光。
接下來半個多小時,眾人各司其職:陳硯負責定位丈量,確保七個樁位精準對應七星方位;趙老闆用陽脈銅匕首複刻符紋,每一刀都力道均勻,讓銅紋和桃木紋路完美契合;蘇晚站在倉庫屋頂,用感知校準樁位與靈脈的連線,避免出現偏差;周瑤則在每個樁位旁挖好三尺三深的坑,把靈脈碎片放在坑底墊著。
“最後一個搖光位!”陳硯喊著,在倉庫後門右側定好點,“老爺子,七個樁位都齊了,靈脈波動也對齊了。”
張老爺子提著最後一根桃木樁走過去,小心翼翼放進坑裡,用泥土壓實,然後把硃砂混著靈脈水澆在樁周圍:“現在開始引陣!趙老闆,你用黃銅劍挑起一張‘鎮邪符’,繞著七個樁位走一圈,邊走邊念‘七星聚靈,鎮邪驅陰’,語速彆快,每個字都要落地。”
趙老闆接過黃銅劍和符紙,劍身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念幾遍?走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順時針走三圈,念三遍。”張老爺子站在倉庫中央的主陣眼,手裡握著七根紅繩,“我在這裡拉繩連樁,你唸到第三遍時,我把紅繩係在樁頭,陣就算成了。蘇晚,你用感知盯著靈脈,要是有斷點,立刻喊停。”
蘇晚閉上眼睛,指尖白光覆蓋整個老碼頭,七個樁位的靈脈波動像七條細線,正隨著趙老闆的腳步慢慢彙聚:“第一圈沒問題!靈脈在跟著符紙的紅光動!”
趙老闆的聲音沉穩有力,繞著樁位邊走邊念:“七星聚靈,鎮邪驅陰——”黃銅劍上的符紙泛著紅光,所過之處,地麵的硃砂線亮了起來,像一串紅色的燈,把七個樁位連成了閉環。
周瑤看得眼睛發亮,忍不住小聲跟陳硯說:“這也太神奇了!比電影裡的法術還厲害,紅繩都在微微晃,像是有風吹似的。”
“是靈脈在動。”陳硯盯著羅盤,盤麵的綠光與硃砂紅光交織,形成穩定的波紋,“七星陣在借靈脈的力,等下係上紅繩,整個老碼頭的靈脈都會被串起來,組織的黑霧一靠近,就會被陣眼的紅光彈回去。”
“第二圈!符紙紅光更亮了!”蘇晚突然喊,“天權位的靈脈波動有點弱,趙老闆,走慢些,讓符紙多停一會兒!”
趙老闆立刻放慢腳步,在天權位的樁旁多唸了一遍咒語,符紙的紅光瞬間暴漲,把弱下去的靈脈波動補了上來。張老爺子趁機把紅繩的一端係在天權位的樁頭,紅繩剛碰到樁頭的銅紋,就泛出淡淡的金光:“好!最後一圈,準備係繩!”
第三遍咒語唸完的瞬間,張老爺子手腳麻利地把七根紅繩分彆係在七個樁頭,紅繩繃緊的瞬間,七個樁頭同時亮起紅光,順著紅繩蔓延,形成一個巨大的七星陣,把倉庫和周圍的靈脈節點全罩在裡麵。“成了!”老爺子長舒一口氣,抹了把額角的汗,“這陣能擋強化黑霧,還能預警,隻要有黑霧靠近,紅繩就會變燙,樁頭的紅光會閃,比羅盤還靈。”
趙老闆收起黃銅劍,走到天樞位的樁旁,用手碰了碰紅繩,果然感覺到一絲暖意:“老爺子,這陣能撐多久?要是組織用大劑量的黑霧罐炸,會不會破?”
“正常情況下能撐三天三夜,要是被黑霧罐炸,最多撐一個時辰。”張老爺子從木箱裡掏出幾張“補陣符”,分給眾人,“遇到這種情況,就把符紙貼在樁頭,念一遍剛才的咒語,陣就能暫時穩住。另外,我還準備了‘鎖靈術’,等下在倉庫門口貼三道符,能鎖住陣內的靈脈能量,不讓組織的探測器查到。”
蘇晚接過補陣符,小心揣進懷裡:“我奶奶的筆記裡說,七星陣還有個進階用法,能引動七星之力反擊,老爺子,你會嗎?”
“會,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張老爺子走到倉庫門口,用硃砂在門框上畫了三道符,“反擊會耗靈脈的力,老碼頭的靈脈剛穩定,經不起折騰。我們主要用它防禦,等警方和我們彙合,再主動出擊。”
陳硯這時突然指著天璿位的樁頭:“紅繩在閃!是不是有黑霧靠近?”
眾人立刻看過去,果然見那根紅繩微微顫動,紅光忽明忽暗。蘇晚閉上眼睛感知了幾秒,鬆了口氣:“是組織的探測器,在陣外徘徊,沒敢進來,紅繩的紅光已經把它的訊號擋回去了。”
“這就對了。”張老爺子笑著點頭,“鎖靈術和七星陣配合,他們的探測器查不到裡麵的能量,隻會以為這裡是普通的廢棄倉庫。陳硯,你再用羅盤確認下,陣內的靈脈波動有沒有外泄?”
陳硯掏出羅盤,盤麵的綠光穩定無波:“沒有外泄,波動全被鎖在陣裡了。老爺子,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比如遇到無麵者闖陣,我們該怎麼應對?”
“闖陣的無麵者,會被紅繩纏住,黑霧會被樁頭的紅光壓製。”張老爺子掏出一把桃木劍,遞給陳硯,“到時候你用這把劍砍紅繩,紅繩會彈出紅光,能暫時困住他們,我們再趁機解決。記住,彆砍樁頭,砍了樁,陣就破了。”
趙老闆突然想起什麼:“老爺子,殘影們在陣外的靈脈節點,會不會被陣的紅光影響?他們的波動會不會被壓製?”
“放心,我留了口子。”張老爺子指著天權位和玉衡位之間的紅繩,“這兩段紅繩的紅光弱一些,殘影的波動能穿過去,還能借陣的力增強。剛才蘇晚說殘影們在互助,有了陣的加持,他們的抵抗能力會更強。”
周瑤這時端來一杯溫水,遞給張老爺子:“老爺子,你忙活這麼久,歇會兒吧。對了,這陣需要維護嗎?比如定時澆點硃砂水什麼的?”
“不用特意維護,靈脈會自動給陣供能。”老爺子喝了口水,“要是紅繩的紅光變暗,再用硃砂水澆就行。另外,我在每個樁位旁放了陽脈草籽,要是陣被輕微破壞,草籽會發芽,暫時補住缺口,足夠我們趕來修陣。”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眾人圍繞七星陣做最後的檢查和熟悉:陳硯試著用桃木劍砍了砍天權位的紅繩,紅繩果然彈出紅光,在地麵形成一個小小的光籠;蘇晚用感知確認陣內的靈脈碎片都在正常供能;趙老闆檢查了每個樁頭的符紋,確保沒有鬆動;周瑤則把補陣符和硃砂水分裝在小瓶子裡,分給每個人,方便隨身攜帶。
“現在,就算組織派十幾個人來,也衝不破這陣。”陳硯收起桃木劍,羅盤的綠光映著他的臉,“我們可以分兩組值守,一組在倉庫裡盯著陣眼,一組在陣外巡邏,和警方、殘影們形成聯動。”
張老爺子點頭,從木箱裡掏出最後一張“安神符”,貼在倉庫中央的主陣眼:“這符能穩定陣內的靈脈波動,不讓它影響我們的行動。接下來,陳硯和趙老闆一組,巡邏陣外的靈脈節點;蘇晚和周瑤一組,留在倉庫盯著陣眼,順便和林曉、警方保持聯絡;我年紀大了,守在主陣眼,一旦陣有異動,我第一時間喊你們。”
“沒問題。”趙老闆已經背上揹包,裡麵裝著補陣符和陽脈銅扳手,“我們現在就出發,先去暗河旁的節點看看,殘影們還在那裡,正好告訴他們陣已經布好,讓他們放心。”
陳硯和趙老闆離開後,蘇晚蹲在主陣眼旁,指尖輕輕碰了碰紅繩,紅光順著指尖蔓延,帶來一絲溫暖的靈脈能量:“老爺子,這陣真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我奶奶的筆記裡說,這種民俗術快失傳了。”
“是啊,現在沒幾個人願意學了。”老爺子看著陣內的紅光,眼神有些感慨,“我年輕時跟著師傅學,師傅說這術不是用來打架的,是用來守護靈脈、保護生靈的,今天總算沒辜負師傅的教誨。”
周瑤坐在旁邊,把玩著手裡的補陣符:“我現在覺得,民俗術比那些高科技厲害多了,組織的探測器都查不到,還能擋黑霧,太神奇了。以後我也想跟著老爺子學學,哪怕學不會布陣,學貼符也行。”
“你要是想學,以後我教你。”老爺子笑著說,“學這個要心誠,不能急,得懂靈脈的規律,還得有善念——民俗術是借天地之力,心術不正的人學了,隻會反噬自己。”
蘇晚的感知突然掃過陣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陳硯他們到暗河旁了,殘影們看到陣的紅光,都在歡呼。醫生殘影說,有了紅光的加持,他們的波動更穩了,就算遇到強化黑霧,也能多撐一會兒。”
夜色漸深,七星陣的紅光在老碼頭的夜色裡格外顯眼,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守護著倉庫、靈脈節點和殘影們。張老爺子坐在主陣眼旁,手裡摩挲著桃木劍,眼神堅定;蘇晚和周瑤守在倉庫裡,對講機裡不時傳來陳硯和趙老闆的巡邏彙報,一切都在有序進行。
這道由民俗術築起的防禦,不僅擋住了組織的探查和可能的攻擊,更串聯起了靈脈、殘影和眾人的信心。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在今夜的老碼頭,與現代的靈脈技術、殘影的互助精神融為一體,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靜靜等待著組織的下一次動作,也為即將到來的最終對抗,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巡邏回來的陳硯站在倉庫門口,看著陣內穩定的紅光和眾人沉穩的身影,心裡格外踏實。他知道,有了這道防禦民俗術,他們不再是被動應對,而是有了主動反擊的底氣,這場與組織的較量,他們已經占據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