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拉攏人心
工廠即將被收購的訊息,很快就在廠裡傳開了。
突然停工,已經讓全廠工人們人心惶惶,現在又傳出工廠要被收購,這下誰還能坐得住。
很多工人都是靠著這一份工資,養活一大家子人,要是工作保不住,讓一家人怎麼活。
“廠子都要保不住了,咱們的工作怎麼辦?”
“老子不管廠子怎麼變,要是敢開除老子,我就去他們家門口上吊,反正也沒活路了。”
“誰的膽子這麼大,咱們這可是國營廠,說賣就能給賣了?”
“那些當官的誰會管咱們的死活,還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不能讓他們胡來,廠子是咱們大家的,哪能他們說賣就賣。”
廠子裡也沒活,前兩天都是廠辦組織大家做衛生,現在更沒人管了。
工人們到了車間,就湊在一起,互相打聽著剛知道的訊息。
正說著,車間主任走了進來,一時間所有人上前,將他團團圍住。
“都彆說話,先聽我說,等我說完了,你們再說話。”
車間主任不等眾人開口,當先說道。
“咱們廠要被海城的獵鷹廠收購的事,應該都聽說了吧?剛纔去開會,說的就是這個事,大家放心,工作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而且,咱們廠被收購以後,很快就能複工,這對大家是好事。”
工人們聞言,紛紛長出了一口氣。
隻要工作保得住,他們纔不管賣不賣廠呢。
“新領導說了,大家的崗位需要競聘上崗,簡單來說,你是乾焊工的,就得證明你有這個能力,你是乾鉗工的,手藝必須過關。”
這一點,工人們也沒有意見。
吃飯的手藝,根本不怕考覈。
“另外,大家夥之後的工資也會有所變動。”
“要降工資,王主任,這可不行啊,我們一家六口人,就指望著我的工資生活呢,現在已經夠難的了,要是再降工資,這是……這是不讓我們一家人活了啊!”
“就是啊!工資標準是國家定下來的,我是六級鉗工,就應該給我開六級鉗工的工資。”
“剛來就降工資,王主任,你要幫我們說說話啊!”
王主任一腦袋黑線:“都吵吵什麼?我說要降工資了嗎?一個個的,怎麼都這麼沉不住氣,我說的是,工資會有變動,以後大家夥的工資將會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基本工資會根據大家的崗位重新製定標準,另外職稱也會有相應的職稱補貼。”
“績效工資,就要和咱們廠的效益掛鉤了,也就是說,咱們廠的效益越好,大家的績效工資就越高。”
以前飛躍廠的工人,工資是固定的,就連獎金也是固定的。
每年年中發過半獎,年底發年終獎。
廠裡的效益如何,和工人們的收入沒太大的影響。
現在不一樣了,引入績效考覈以後,每個人的工資都會有差彆。
大鍋飯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另外,還有一點,咱們廠不欠人家都有返城的知青,很多還沒有工作,新來的領導說了,咱們廠複工以後要擴建,到時候,會招收大量的工人進廠,優先考慮咱們本廠子弟,特彆是那些還沒有工作的返城知情。”
這話一說,原本還在為以後的收入,在心裡打小九九的工人們,立刻就不淡定了。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從鄉下回來的知青。
國家當年雖然恢複了高考,但是能考的上大學的隻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大部分知青返城以後,都隻能待在家裡,打打零工,做做小生意。
沒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有的知青三十好幾了,連個物件都沒有。
父母為此都快要愁死了。
如果真的能解決一部分知青的工作問題,彆說把工廠賣了,就算是把他們也一並賣了,工人們都不帶眨眼的。
“王主任,新來的領導說沒說要招多少人?”
“要是就招那麼十個八個的,不是空歡喜一場嘛!”
“我剛才沒說清楚?咱們廠要擴建,少說也得招幾百人,大家夥誰家裡有符合條件的子弟,今天下班前來我這裡報名,然後統一培訓,將來也要競聘上崗,合格的才能專政,而且,新來的領導還說了,這隻是第一步,未來咱們廠還要繼續擴大規模,提升產能,還需要大量的工人呢。”
聽到王主任這麼說,在場所有人都難耐激動的心情。
這就是李天明的高明之處,先把全廠工人的人心拉攏過去。
現在還有什麼是比一個崗位更能打動人心的?
隻要全廠工人能站在他這邊,他就不怕那些領導陽奉陰違,在私下裡搞小動作。
同時,交接工作也能隨之加快,誰不希望儘快複工,好解決自家老大難的工作問題。
“王主任,我們家老大報名,返城都好幾年了,也沒個工作,三十好幾的人連個物件都沒有,真是愁死我了。”
“我們家大閨女,王主任,您給記上。”
“還有我們家……”
“我……”
“安靜,都安靜,一個一個的來。”
王主任說著,從包裡拿出一摞申請表。
“也彆在我這裡登記了,每個人領一張申請表回去,把資訊填好了,明天再統一交給我。”
王主任叫來了鉗工班的班長,讓他統一發放。
“王主任,我們家老大老二都是返城知青,您看能不能多給我一張?”
“我家也是,四個孩子,下去了三個,回來以後都沒有工作呢。”
“幾個孩子領幾張,有一點,我得說明白了,隻能是子女,其他的不行,什麼弟弟妹妹,小叔子,小姨子,侄子外甥什麼的,全都不行,到時候,廠領導是要挨個核實情況的,彆因為某個人,影響到大家。”
王主任就算不說,大家也都明白這個道理,自家孩子還顧不過來呢,哪有閒心去管親戚。
申請表發下去,眾人的心情和方纔大不相同了。
原本還在擔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得住,一旦失去了工作,一大家子人怎麼生活。
現在不但工作無憂,孩子們的工作還有望得到解決。
廠子要被賣了?
現在誰還關心這個,就算是要賣,那也是……
賣得好。
隻這一招,李天明便成功收攏了人心。
“孫哥,你那邊做好準備,等這邊的交接工作結束,就要從你那邊抽調人手,你提前做好思想工作,另外……天會那邊……算了,還是我親自和他說吧!”
飛躍廠的原領導班子,李天明隻打算保留一部分人。
史同和有楊樹懷和王立勝幫著說話,他的位置暫時不需要動,可廠長必須得是自己人。
當初讓天會來自行車廠,原本是想要讓他積累管理經驗,以後接手空調廠。
可現在空調的生產車間掛在了海爾廠,天會反倒是沒有地方安置了。
讓他繼續就在自行車廠負責生產組織工作,李天明感覺有點兒屈才。
正好徐州這邊需要人。
很快,天會就被孫立派人叫了過來。
“喂,哥,找我啥事啊?”
李天明將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你是怎麼考慮的?如果不願意的話,我不勉強。”
“我願意!”
天會連想都沒想,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他的想法很簡單,李天明讓他乾啥,他就乾啥。
“弟妹那邊……”
“他都聽我的。”
“還是打個招呼,商量一下,這樣吧,我明天聽你的回複。”
結束通話電話,李天明正要打給盧源,這時候有人進來了。
“李廠,馮書記請您過去一趟。”
馮書記?
徐州的市委書記馮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