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穩贏的局,我怕啥?
聽王作先說完,李天明才知道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這麼大的一個局,他這樣的小蝦米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王作先也沒說得太詳細,畢竟涉及到一些不太方便透露的訊息。
而且,涉事的那些官員目前還在調查階段,結局如何現在並沒有定論。
不過,聽王作先的語氣,這次中樞的決心非常大,要將這起案件深挖。
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確,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一些人的思想動搖了,應該堅守的東西也把持不住了,必須適時敲響警鐘。
這次發生的事,就是個絕好的機會。
讓地方上的同誌好好感受一下中樞反腐的力度和決心。
“你這次總算是聰明瞭一回,有些事最好還是不要參與得太深。”
之前的走私案,李天明雖然立了大功,可事後也沒少被王作先嘮叨,一方麵是因為太危險,還有就是……
容易遭人忌恨!
“王叔,我也不想摻和,可是……現在那邊誰還不知道,整件事就是從鑫利廠開始的。”
“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打過招呼了,李子豪同誌會適當關照的。”
李子豪就是王作先安排的那位常務副市長。
有王作先這話,李天明就放心了。
“不過你小子也彆太張揚了。”
王作先是當真把李天明當成了自家子侄,生怕他覺得有了倚仗,又搞出一些無法無天的事。
“您放心,我……不會!”
“最好不會。”
王作先要是能放心就好了,對李天明他還能不瞭解,沒事還能找點兒事呢。
“你之前和盧源說的那個計劃,你是認真的?”
見王作先突然提起這件事,李天明不由得一怔,接著便反應過來,王作先讓他來京城,應該就是為了這個。
“一下子把攤子鋪的這麼大,你就不擔心出問題?這麼大的計劃,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就算銀行能給你貸款,可你就不考慮還款能力?萬一資金鏈斷開,你拿什麼還?”
王作先說的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
而且,上一世的旭日升就是這麼倒下的,盲目的擴張,耗乾了他們的流動資金,大量的貸款更是直接摧垮了旭日升的企業信譽。
最終因為資不抵債,隻能選擇將大量在外地的分廠切割,從此以後元氣大傷,再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還有一個因為盲目擴張導致破產的註明案例,東瀛的八佰伴超市。
就是最近剛被引進到國內的電視劇《阿信的故事》的原型。
最牛的時候,一年的營業額能達到5000億日元,結果就是因為野心太大,導致資不抵債,走向了破產。
呃……
田中裕子是真漂亮。
“想什麼呢?我說的話,你到底聽沒聽見?”
“聽見了,聽見了!”
李天明正想著純**神呢,聽到王作先的話,還有點兒心虛。
他知道,王作先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
“王叔,我知道您說這些是為我好,不過……隻要我能一直保證產品技術上領先,至少國內市場沒有能做對手的。”
李天明之所以敢定下這個計劃,並且付諸實施,技術領先就是他最大的倚仗。
隻要始終能保持技術優勢,就不用擔心市場份額被搶占。
說得再明白一點兒……
“穩贏的局,我怕啥?”
“你……”
看著李天明這滿不在乎的樣子,王作先很想數落他一頓,但是……
王作先之所以欣賞李天明,不就是因為這小子敢想敢乾。
從當初在李家台子建廠,生產電風扇開始,哪一步不是在犯險,可結果呢?
李天明都贏了。
從來沒失過手。
這一次,王作先其實也很想看看,李天明到底能不能把那個計劃變成現實。
“你就這麼願意賭?”
“王叔,這可不是賭,應該說,我對我的計劃有信心。”
“那你給我說說,除了技術優勢,你這信心都是怎麼來的?要做成這件事可不容易,不光是資金,還有地方上的協調工作,彆忘了,你是個外來戶。”
在海城,尤其是在永河縣,根本沒有人能製得住李天明,做任何事,他都能一直順風順水的。
可是到了外地,他還能這麼順利嗎?
“到了哪座山就念哪段經,外來戶又怎麼了?我照章納稅,還能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誰會為難我?”
王作先聞言,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尤其是解決就業問題,對各地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就連中樞的工作會議,都反複的研究這個問題。
大量的知青返城,給城市帶來的壓力,過去這麼多年,依舊沒能消化掉。
為瞭解決這個矛盾,政策上一再放寬限製,甚至從中樞到地方都在鼓勵無業青年自主創業。
再加上今年百萬大裁軍,讓這個問題變得越發嚴重。
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個企業站出來,接收這些無業人員,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拒絕。
“你小子是不是早就算計好了?”
呃……
當初李天明在盤算這個計劃的時候,的確將這部分因素給考慮進去了。
隻不過……
“王叔,我哪有那麼大的本事,國家的政策都能提前猜到。”
這倒也是。
百萬大裁軍,雖然從去年開始就在討論,但是正式公佈之前,從來沒對外界透露過。
李天明根本不可能知道。
但王作先還是覺得這事不簡單,卻又說不清楚為什麼。
“首長,飯菜都準備好了。”
保姆這時候走了過來。
“先吃飯。”
王作先起身,帶著李天明一起到了餐廳。
餐桌上擺著一葷一素兩個菜,還有一大盆湯。
“家裡就我一個人,吃的簡單,你嬸子去外地照顧你嫂子的月子去了。”
王作先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南方某部當團長,女兒是海城醫科大學的老師。
“這啥時候的事啊?您怎麼也沒……”
“沒什麼?吃飯。”
呃……
李天明的話被打斷,也法再說什麼了。
“小劉的手藝不錯,尤其是這紅燒肉,你嘗嘗。”
之前給李天明開門的,就是王作先家的保姆,盛好了飯,也坐下一起吃。
一小碗紅燒肉,還有一盤子辣椒炒乾豆腐,湯是西紅柿雞蛋湯。
像王作先這個級彆的首長,吃得這麼簡單,倒是讓李天明有些意外。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王作先他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艱苦奮鬥這幾個字都刻進了骨子裡。
隻不過有的人經受不住誘惑,在糖衣炮彈麵前掉了色。
而有的人,比如王作先卻能始終以身作則。
“愣著乾什麼,吃啊,等吃完飯,咱們接著聊。”
對李天明的計劃,王作先現在是越來越感興趣了。
“王叔,您也吃!”
李天明給王作先的碗裡加了塊肉。
兒女長期不在身邊,王作先平時吃飯都是隻有一個保姆陪著,連個能聊幾句的人都沒有,今天胃口也是格外的好。
等吃過飯,兩人又去了王作先的書房,繼續剛才的話題。
在李天明的描繪中,王作先也不禁期待這個計劃完成以後,那麼多工業園區建設起來,將會給各地帶來怎樣的改變。
兩個人一直聊到了深夜,李天明本想告辭離開,卻被王作先給留了下來。
“走什麼走,家裡這麼多房子,又不是沒有你住的地方,小劉,把愛黨的房間收拾一下。”
保姆小劉聞言,也不禁大為驚訝,她在王家工作也有段時間了,王作先可是從來不留客的。
今天卻為了李天明破了例,來的……
這到底是什麼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