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幫扶可以,搶劫不行!
將現在的工業園區恢複成五年前的樣子。
聽到李天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單單鄭光明瞬間黑了臉,就連天會也滿臉震驚的模樣。
彆人這麼說,或許隻是談判的手段,但是,從李天明的嘴裡說出來……
天會知道,李天明是真敢這麼乾啊!
“你不考慮這麼做的後果?”
李天明聞言笑了:“鄭書記都不考慮後果,我有什麼可考慮的!”
態度很明白了。
大不了魚死網破。
真到了不得不下狠手的時候,魚會不會死不一定,但這張網是肯定要被扯破的。
李天明用了五年的時間,在徐州建成了一座規模龐大,能提供兩萬多個就業崗位的工業園區,如果被他親手毀了的話,確實可惜。
但是,誰要是想藉此拿捏他,就一句話,辦不到。
兩人對視良久,最終還是鄭光明率先退卻了。
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鄭光明也曾專門瞭解過李天明的行事作風,知道他是個吃軟不吃硬的。
之所以還要嘗試,倒不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某些實惠。
說到底,不過是急於做出成績。
工業園區雖然位於沛縣,但是,卻歸屬於徐州市直接領導,就連稅收,也隻是從縣財政的賬上走一遍,然後就被市財政提調了。
繼續保持現狀的話,鄭光明確實能在政績上得到一些好處,可卻也非常有限。
於是就想出來了這麼一個歪點子。
既然不能將工業園區納入沛縣的管轄範圍之內,那就將工業園區的錢留下。
到時候,用於在沛縣投資,真正發展當地的經濟。
卻沒想到李天明這麼決絕。
竟然連整體搬遷的話都說了出來。
真要是讓市委市政府知道,工業園區因為縣委的緣故,要離開徐州的話,第一個倒黴的人就是鄭光明。
“我……剛剛提出來的也隻是一個建議!”
嗬!
建議?
鐮刀都磨好了,就等著要收割了,現在說隻是一個建議。
李天明從海城到徐州,做了600多公裡的火車,來這裡是哄著玩呢?
“那就請鄭書記提一個值得討論的建議,剛才那些話,沒必要再提了!”
鄭光明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李天明這話分明就是在說,他提出的建議就是個屁。
可現在主動權已經不在他的手上了。
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
“李天明同誌,工業園區雖然落戶在沛縣,但是,除了就業機會,園區創造的價值,當地的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實惠,這一點,你不否認吧?”
就業機會難道還不夠嗎?
工業園區建成之前,當地老百姓靠什麼生活?
耕田種地,做小生意,另外縣城裡還有幾個小型企業。
現在呢?
超過兩萬個就業崗位,每個月穩定的收入。
就算沒在園區上班,在周圍開個小飯館,理發店,洗澡堂……
單單園區內的工人帶動的消費,就直接刺激了沛縣的經濟增長。
現在鄭光明竟然說,當地老百姓沒有得到太多的實惠?
這不是典型的貪心不足嘛!
李天明倒是可以理解對方的心情,年輕氣盛,急於做出成績,希望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但也不能這麼整的吧?
想要把園區的利潤全部注入當地的經濟建設基金,還要接受縣財政的監管,並且以後每一筆支出和收益,都要被監督。
借雞生蛋,然後再用蛋孵小雞,周而複始,用園區創造的價值,全數反哺地方。
虧他想得出來。
李天明很想直接起身離開,回去就組織園區的搬遷工作。
但是,他現在畢竟不是當年那個做事不顧一切,絕不委曲求全的年紀了。
既然對方的態度已經軟化,也不是不能好好聊聊。
鄭光明的目的,李天明已經知道了,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鄭書記,這種偷換概唸的話術,完全沒有必要,你作為沛縣的縣委書記,要為沛縣的經濟發展負責,這一點,我能理解,並且也願意提供幫助和支援,但是,在此之前,我希望能看到一個完善的,值得討論研究的計劃,想要發展經濟,計劃是什麼?方向是什麼?然後,我們再討論是否可行。”
李天明又遞過來一個台階,鄭光明雖然年輕氣盛,但也並非不知好歹。
隻是自己憋了這麼久的大招,被李天明一個電炮就給轟了回來,讓鄭光明多多少少有點兒不甘心。
可勢必人強,他這個縣委書記,還真的拿體量這個龐大的工業園區沒有太好的辦法。
“可以!”
“這就完事了?”
上了車,天會還覺得不可思議,在他眼裡,那麼強勢的縣委書記鄭光明,居然在李天明的手下都沒撐過一個回合,連他的那個計劃都沒說完。
“早著呢,不給點兒好處,姓鄭的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那怎麼辦?”
天會沒經曆過這種事,完全沒了主意。
“回去以後,召集園區內的中層領導,研究討論成立幫扶基金的事!”
“幫扶基金?哥,你還真打算給當地投錢啊?”
李天明歎了口氣:“鄭光明有句話其實並沒說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隻不過不是他那麼蠻乾,成立一個幫扶基金,對沛縣經濟落後的村鎮施行定點兒幫扶,讓他們提計劃,雙方共同研究可行性,值得投資的專案,咱們出錢,所有的利潤全部注入幫扶基金,用於後續的投資。”
這纔是一個良性迴圈,既能發展當地的經濟,又不會給工業園區造成太大的負擔。
像鄭光明那樣,揮舞著鐮刀收割,就是在蠻乾。
簡單來說,幫扶可以,搶劫不行。
“把幫扶基金的事情定下來以後,你去和鄭光明對接,畢竟是父母官,要是能搞好關係,還是儘量搞好。”
“哥,計劃是你提出來的,還是你去吧?”
“傻不傻啊?我剛把他給得罪了,要是我去,他還得以為我在算計他呢,你去,順便賣鄭光明一個人情,往後也方便你在這裡的工作。”
天會聽了,抬手拍了下腦門兒。
“我咋就沒想到這一點。”
“你啊!管理企業是把好手,但是,和這些人打交道,還得繼續練。”
事情已經基本解決了,但李天明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鄭光明隻是一個縣委書記,他上麵還有市委,工業園區歸徐州市委直接管轄,鄭光明這麼乾,難道就不怕得罪了市委的領導?
難道鄭光明隻是一個馬前卒,真正要對付他的另有其人?
思來想去的也捉摸不透,關鍵是,他實在想不起來在這邊得罪過誰?
史同和?
拉倒吧!
老史同誌去年得癌症,50多歲的年紀就提前收隊了。
其他的……
好像也沒誰了。
“哥,你想啥呢?”
李天明回過神,發現已經到園區內了。
“沒啥,往後和鄭光明打交道要加小心,可千萬彆讓他抓住你什麼把柄!”
“我有啥把柄能讓他抓著。”
話雖然這麼說,天會還是把李天明的話給記在了心裡。
“等會兒吃完飯,我出去一趟!”
李天明說著下了車,麵前就是園區的食堂,當然隻是其中一個。
邁步走進去,裡麵寬敞明亮,還沒有企業食堂那種混合了各種飯菜氣味的怪味道。
兄弟兩個走到了其中一個隊伍的後麵。
“這裡不錯啊!”
“哥,這不是你說的嘛,要重點關注一線工人的夥食問題,絕對不能馬虎!”
“現在工人每天的餐費補助是多少?”
“每人每天六塊錢,早飯一塊,午飯和晚飯都是兩塊五。”
這麼算下來,每名工人每個月的餐費就要180塊,換做其他的企業肯定負擔不起。
想到這裡,李天明還挺得意,但很快,他的臉就黑了。
“這就是兩塊五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