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是人腦子能想出來的
劉明遠的家人明顯是有備而來,天會剛讓他們提條件,對方立刻就列出來了一大堆。
“製度解決不了的程度,劉明遠有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並且他本人也已經承認了!”
“你放……你胡說,我大哥纔不會犯錯誤呢,都是你們造謠誣陷的,今天你要是不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去縣裡,去市裡,去省裡哄,讓你們的工廠乾不下去!”
劉明遠的母親氣勢洶洶的,看她的樣子,根本就不像是死了兒子的。
“是不是誣陷,組織上會調查清楚,你們在這裡胡攪蠻纏也沒用,如果繼續哄,影響了園區的正常生產,造成了損失,你們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你嚇唬誰呢?有本事,你把老太太我也抓緊去,讓我和我兒子死在一塊兒,我的兒子啊……你怎麼就死了啊……你伸腿去了,讓你媽可怎麼辦啊……”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又被人給推開了,兩名警察走了進來。
很明顯,穿著製服的警察,要比天會這個園區的負責人更有威懾力。
哭嚎聲瞬間嘎然而止,沒唸完的詞也全都被堵在了嗓子裡。
老太太一口氣沒喘勻實,一張臉被憋得通紅。
“怎麼回事?誰在哄事?”
劉明遠的家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他的妹夫站了出來。
“警察同誌,我大舅哥不明不白的死了,到現在,他們連個說法都沒有,你可得給我們做主啊!”
“你大舅哥是……劉明遠?”
呃……
“是,他是叫劉……”
“劉明遠對抗組織審查,自絕於人民,這件事已經被定性了。”
說著,其中一名警察從包裡拿出了一張紙。
“這是關於劉明遠自殺身亡的認定報告書,哪位是李天會同誌?”
天會連忙起身:“我就是!”
被劉明遠的家人哄了這一場,關於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天會已經不關心了。
“李天會同誌,關於劉明遠的問題,人雖然已經自殺身亡,但是他的問題,還要繼續調查,請安排人帶我們去他的辦公室,我們需要蒐集一些材料!”
天會聽了,看向和警察一起來的苗紅翠:“苗主任,你帶兩位警察同誌去吧,全力配合!”
苗紅翠點點頭,帶著警察離開了。
等警察走後,天會又看向了劉明遠的家人,這下沒有人哭哄了,彆人說上一百句,也不如警察說一句管用。
人死了,相關調查卻還沒結束,他們也都意識到了,劉明遠犯下的事,到底有多嚴重。
再繼續哄下去,恐怕真的要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
“劉明遠的問題,組織上調查結束以後,自然會有一個定論,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園區的職工,對於他的死,園區出於人道主義,也會給予家屬相應的幫扶,按照工亡賠償規定,一次性補償現金3000元。”
工亡的賠償標準,各地都不太一樣,一般來說,補助金都是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月收入的20倍。
按照劉明遠的情況,根本彆指望有補助金,還是李天明發了話,這麼做也隻是不想再牽扯上彆的麻煩。
真要是劉家人整天拉著橫幅堵在廠門口哄事,也挺膩歪人的。
“這就沒了?我爸媽……”
“同意就簽字,不同意的話……你們就接著哄!”
天會說完,對著剛剛和苗紅翠一起來的園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示意了一下,隨後起身就走。
把同情心放在這些人身上,簡直就是浪費。
回到辦公室,李天明正在打電話。
既然在徐州這邊發現了問題,其他城市的工業園區是不是也一樣?
本來答應了宋曉雨,等處理完這邊的事情就回家的,現在看來,又要食言了。
李天明準備趁著這次出來,在全國10個工業園區轉上一遍,久不露麵,確實需要挨個敲打敲打了。
“我在徐州,等會兒就出發!”
看到天會進來,李天明撂下了電話。
“咋樣?談好了?”
天會搖搖頭:“我把園區的條件和他們說了,要是還不滿意,就讓他們哄去!”
接著又把劉家人提的條件和李天明說了一遍。
聽過以後,李天明也是哭笑不得。
幾個菜啊?
喝成這德行!
這是打算吃園區一輩子啊!
“這件事你看著處理就行了,安排車,送我去火車站。”
剛剛李天明已經園區辦公室打了電話,讓他們準備一張去廣州的火車票。
“哥,你今天就走?”
“這邊的事已經差不多了,你按我說的辦,遇到事多和弟妹商量,她比你有腦子,彆隻顧著悶頭乾,你是園區的一把手,該處在哪個位置上,心裡有點兒數!”
天會知道,李天明說這些是為了他好,忙不迭的應下,隨後叫來了秘書,讓小車班安排車送李天明去火車站。
“這件事結果出來,記得告訴我一聲!”
“知道了!”
李天明上了車,朝天會揮了下手,吩咐司機出發。
抵達火車站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李天明去附近的小賣店買了點兒吃的喝的,進站等了不到半個小時,大廳內的廣播通知檢票。
順利登車,隨後一路南下。
廣州這邊,李天明也挺長時間沒過來了,再一次來這座城市,居然找不到一丁點兒熟悉的地方。
變化太大了!
其實不光是廣州,全國各地的大城市這些年的變化都不小。
改革開放政策推行了這麼多年,中國已然如前世一般,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天明!”
剛走出站台,李天明就聽到有人在喊他,循聲看過去,一眼就瞧見了人群中的李成儒。
兩年前,孫福寬就和李天明請辭了,回了老家去經營自己的事業,因為廣州這邊的重要性,李天明就把李成儒從西安給調了過來,做這邊工業園區的負責人。
事實證明,李天明並沒有信錯人,這兩年,廣州的分割槽一直都是效益最好的,規模也是最大的。
就在去年,領導人南下考察,還特意去工業園區參觀,這事當時還上了央視的新聞。
李成儒沒能在《西遊記》露臉,倒是在央視的新聞聯播節目中,讓全國人民都認識了他。
“要我說,你就該先去南京,然後坐飛機過來,可比你從徐州坐火車來廣州方便多了!”
現在的李成儒,早就不是當年在《西遊記》劇組的那個碎催,西裝革履,梳著大背頭,手上還拿著個國內剛剛流行起來的大哥大,儼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派頭。
“習慣了!”
一年到頭,全國各地到處跑,在火車上,還能休息一下,坐飛機雖然快,但卻太趕了。
“咱們先去園區吧,我和你說的情況,你這邊……情況怎麼樣?”
李成儒開著車,聞言猶豫了片刻。
“天明,這事……等到了家,我再和你說!”
聽李成儒的語氣,明顯是有事,不過李天明也沒急著追問。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