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摸著石頭過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一百六十九章 摸著石頭過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杜立德家。

昨天因為龐秉新的事急火攻心,剛回到家,杜立德就躺炕上了,吃了兩副李學農給開的藥,也沒見好。

“你往後打算咋辦?”

杜立德看著正在默默垂淚的杜鵑,生氣是真的,可要說不心疼閨女,那絕對是假的。

龐秉新雖然跑了,可今天一大早,李家人就去大柳鎮報了官,隨後警察登門,之所以沒處理杜鵑,還是李學慶幫著求了情。

又念在杜鵑還有個沒過百天的閨女要養活,這才網開一麵。

這年頭,法治也不健全,要是放在日後,管她啥情況,協助主犯逃脫,就是從犯,最起碼兩年起步。

“我能咋樣?日子還得過,我還有麗麗要養活呢!”

杜立德聞言,稍稍鬆了口氣。

他最怕的就是杜鵑一時想不開,再尋了短見。

“你是打算回興家店,還是留在李家台子!”

杜鵑陷入了猶豫。

按說她是嫁出去的閨女,龐秉新雖然跑了,可興家店還有他們家的房子,應該帶著閨女回去守著。

可杜鵑實在是不願意回興家店,以前龐秉新在的時候還好,現在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村裡的那些壞小子,還不得把她們母女欺負死。

但留在孃家,就要時時刻刻麵對李天明,還有李家人。

杜鵑也知道當初的事,她惹惱了整個李家,連累得她父母在村裡都不受待見。

“爸,你說……你說我該咋辦?”

杜鵑此刻也是六神無主。

唉……

姓龐的混賬王八蛋害人不淺。

杜立德歎了口氣:“住家裡吧,有你媽在,還能幫著照看孩子,李家人雖然恨透了咱們家,但李家做事規矩,不會把你怎麼樣的!”

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自己千挑萬選的女婿,閨女偏偏不喜歡,非得要跟著個一無是處的龐秉新。

落得今天這步田地又能怪得了誰。

杜鵑沒說話,隻是不住的點頭。

“你知不知道龐秉新跑哪去了?”

杜鵑遲疑了片刻,最終要是搖了搖頭。

“他沒說。”

杜立德見狀,也沒再問。

“他要是有心,總有一天能回來,要是……那也是你的命!”

杜鵑知道,杜立德沒說完的那半句話是……

龐秉新死在外麵。

想到自己沒了男人,孩子沒了爹,杜鵑就忍不住想哭,可她又咬牙忍住了。

如今的一切都是她自己選的,打落了牙齒也隻能和血吞。

這件事在村裡議論了幾天,便沒有人感興趣了。

隻是每次在村裡遇到杜鵑的時候,總會有人想起來,唸叨幾句。

對此,杜鵑也隻能假裝沒聽見,然後默默地走開。

後來,杜立德求著李學慶,把杜鵑母女兩個的戶口遷回了李家台子,這件事至此算是塵埃落定。

至於龐秉新到底在什麼地方,杜立德都懶得去想。

李天明依舊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去海城的日子,就在村裡上工。

偶爾會去養殖場那邊和吳月華聊聊電風扇的事。

李學國那邊一直沒訊息,讓李天明等得心焦。

電風扇廠要往下推進,必須得到王作先的支援,否則的話,隻靠他和吳月華,想要憑空變出來一座工廠,那是天方夜譚。

終於,在秋收結束,村裡準備開始擴建養殖場的當天,李學國到了李家台子。

“天明,猜猜我給你帶來的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

叔,你後槽牙都露出來了!

李天明是個知情識趣的,很配合的表現出一副焦急的模樣。

“叔,您就彆賣關子了!”

滿足了惡趣味,讓李學國不禁大笑出聲。

“行了,不逗你了,你要辦電風扇廠的事,王主任已經有了正式的批示!”

之所以拖了這麼久,主要還是因為,這件事拿到會上討論的時候,引起的分歧特彆大。

有人認為這就是Zb主義,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如果是真正的集體企業,那麼分配原則就應該向國企看齊。

也有的人認為,集體企業和國企完全不同。

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集體企業是通過個人集資創辦起來的,如果向國企看齊的話,所有權到底歸誰?

總不能老百姓集資辦廠,最後的所有權歸國家吧!

既然是集體所有,那麼領導和經營權也應該歸屬於大集體。

分配原則理所當然的,也應該是按照集資的時候,投入比例來分配。

可是這樣一來,又會造成公平之下的不公平。

有的人通過集體企業,能夠一下子賺到彆人一生都沒辦法賺到的財富,而有的人,卻隻能得到很少的回報。

豈不是人為的在製造貧富差距。

隨著企業的經營,產生的利潤越來越多,這種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最終肯定會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與會者眾說紛紜,誰都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意見,隻能是爭論來,爭論去。

所造成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

對此,即便是堅定支援的王作先也是心力交瘁。

直到這件事上達天聽,一個電話打到了王作先的辦公室,那邊說了很多,最為關鍵的一句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革命的過程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建國以後對國家的發展,也同樣如此。

因為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可以模仿的物件。

國家體量龐大,人口眾多,經濟落後,又沒有完備的工業體係。

以前學大蘇的發展模式,但事實證明這條路根本走不通,兩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

後來又通過整合國內資源,統一調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國家的整體實力,並且在今年年初建成了比較完整的輕工業體係。

但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卻未見提高。

對此,領導人們也在嘗試著尋找新的辦法,來解決這一難題。

李家台子的村辦集體養殖場就是這個時候,進入到了高層的視線。

雖然分配方式還有待商榷,但這種通過集中農村現有資源,來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還是值得肯定的。

完全可以嘗試著推動一下,看看這種全新的經營分配模式,能不能解決最為根本的問題。

暫且不要向全國範圍內推廣,就以李家台子為試點,先搞起來。

李天明也沒想到,一不留神,讓李家台子成了70年代初的小深圳。

“王主任的意思是,不推廣,不樹立典型,在政府監管之下,自主發展。”

這話的意思就是,可以讓李家台子野蠻生長唄?

可是……

“王主任沒說,給不給支援,我指的不是口頭上的,是……實在的支援。”

李學國也猜到了,李天明最為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王主任的原話是,自力更生為主,適當的給予幫扶。”

這就夠了!

這個適當的範圍,完全可以自由掌控。

李天明隻需要解決資金的問題就行了。

“王主任還說了,可以安排時間,見上一麵,具體的麵談。”

李學國傳達完王作先的態度後,便離開了。

“天明,有了王主任的支援,這下應該沒問題了吧?”

李學慶這些日子始終不好意思往李天明跟前湊。

龐秉新之所以能逃走,他在其中的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是因為彆的,單純是……

杜鵑抱著孩子跪在他麵前苦苦哀求,讓他實在是狠不下心。

事後李學慶也後悔,可木已成舟,再說什麼都晚了。

“天明,那個誰的事……”

李天明知道李學慶要說什麼,不等他開口,便將這個話題岔開了。

“叔,眼下正事要緊。”

李學慶聞言,暗暗歎了口氣,他知道因為這件事,李天明對他有了意見,爺倆的關係不可能像以前那麼親密了。

“行,那就談正事,你說,該怎麼辦?”

李天明心裡盤算了一番。

“晚上先召集鄉親們開個會,聊聊集資的事吧!”

李天明也想通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一步一步慢慢來。

「第二更,萬水千山總是情,投我一票行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