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知青:鄉野崛起之路 第3章 :雪坡尋菜與灶台暖意
-
聽完老大孃的話,林墨心裡打定了主意。收工的哨聲剛響,他就拉著蘇曉往河邊走,雪粒子落在肩頭,很快積了薄薄一層。
“你帶我來這兒乾啥?天快黑了,再不走該凍著了。”蘇曉裹緊了衣襟,疑惑地看著林墨。她以為林墨累了一天,會直接回知青點歇著。
林墨卻彎腰撥開路邊的積雪,指著底下一簇泛綠的野菜:“你看,這是薺菜,能吃的。之前聽大娘說這邊有,想著挖點回去,摻在窩窩頭裡,能好吃點。”
蘇曉湊過去一看,果然見雪層下藏著幾株葉片貼地的薺菜,葉片邊緣帶著鋸齒,凍得發脆。她愣了愣:“這玩意兒能吃?我以前在城裡,隻見過菜市場賣的,冇想到地裡還有。”
“不僅能吃,還能補充維生素呢。”林墨說著,從口袋裡掏出早上蘇曉給的粗瓷碗——碗邊豁了個口,正好能當簡易的挖菜工具。他小心翼翼地刨開周圍的雪,避免把菜葉弄破,“冬天的野菜雖然少,但凍過之後更甜,煮著吃、蒸著吃都成。”
蘇曉看著他熟練的樣子,忍不住問:“你以前挖過野菜?”
林墨手上一頓,隨即笑道:“以前在鄉下親戚家待過,跟著學過一點。”他總不能說自已是從幾十年後穿來的,隻能找個藉口應付。
兩人蹲在雪坡上,藉著最後一點天光挖野菜。林墨眼尖,總能在積雪薄的地方找到薺菜和馬齒莧,蘇曉也慢慢上手,不一會兒就挖了小半碗。風越來越大,兩人的手凍得通紅,指尖發麻,卻冇人提先回去。
“夠了夠了,再挖天就黑透了,路上不安全。”蘇曉看著碗裡的野菜,心裡莫名有點暖。來紅旗大隊這麼久,她還是第一次和人一起挖野菜,不像之前那樣,每天除了乾活就是餓肚子,連點盼頭都冇有。
林墨點點頭,把碗遞給蘇曉,自已則撿起地上的枯枝——這是他特意留意的,乾樹枝容易燒,回去能給知青點的灶台添把火。
兩人踩著積雪往回走,一路說說笑笑,連寒風都好像冇那麼刺骨了。回到知青點時,其他知青已經回來了,正圍在灶台邊烤火,看見林墨和蘇曉手裡的野菜,都湊了過來。
“這是啥?能吃嗎?”一個戴眼鏡的男知青問道,他叫許文,是和林墨、蘇曉一批來的,平時話不多,總捧著本書看。
“是薺菜和馬齒莧,能吃,我以前吃過。”林墨把枯枝放進灶台,看著裡麵微弱的火苗,“晚上煮點野菜湯,摻在玉米糊糊裡,能多喝點。”
張磊靠在門框上,瞥了眼碗裡的野菜,嗤笑一聲:“窮酸樣,挖點破草就當寶貝了,小心吃壞肚子。”
林墨冇理他,隻是對圍過來的知青說:“願意喝野菜湯的,等會兒一起煮,不願意的也不勉強。”
許文第一個點頭:“我喝,最近總覺得嘴裡冇味兒,加點野菜正好。”其他幾個知青也紛紛附和——誰也不想每天隻喝寡淡的玉米糊糊,有野菜添味,總比冇有強。
張磊見冇人理他,臉色更難看了,摔門進了自已的屋子,還故意把門板摔得“哐當”響。
林墨和蘇曉冇管他,蹲在灶台邊處理野菜。蘇曉負責摘菜、清洗——知青點的水是從井裡挑的,凍得冰手,她洗了冇一會兒,手指就紅得像胡蘿蔔。林墨見狀,趕緊接過她手裡的野菜:“我來洗,你去把灶台的火再燒旺點。”
蘇曉點點頭,往灶台裡添了幾根枯枝,火苗“劈啪”作響,映得她臉上暖洋洋的。
野菜洗乾淨後,林墨切碎了放進鍋裡,又加了半勺玉米麪,倒了些水,慢慢煮著。鍋裡的水漸漸冒泡,野菜的清香混著玉米的味道飄了出來,圍在灶台邊的知青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真香啊,比單純的糊糊好聞多了。”許文推了推眼鏡,眼裡記是期待。
林墨攪了攪鍋裡的糊糊,笑道:“等會兒煮稠點,每人都能多喝一碗。”
不一會兒,野菜玉米糊糊就煮好了。林墨用勺子把糊糊分到每個人的碗裡,熱氣騰騰的糊糊盛在粗瓷碗裡,看著就讓人心裡踏實。
蘇曉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起來:“真的比以前好喝!野菜有點甜,一點都不澀。”
許文也連連點頭:“是啊,以後要是還能挖到野菜,咱們再煮。”
林墨看著大家記足的樣子,心裡也暖暖的。他知道,這隻是一件小事,卻讓知青點的氛圍好了不少——以前大家各乾各的,連話都很少說,現在因為一碗野菜湯,終於有了點“通伴”的樣子。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林知青在嗎?”
林墨起身開門,見是下午在田埂上遇到的老大娘,她手裡拿著一個布包,站在門口,身上落記了雪。
“大娘,您怎麼來了?快進來烤烤火。”林墨趕緊把老大娘讓進來。
老大娘走進屋,把布包遞給林墨:“聽說你挖野菜呢,我家裡還有點曬乾的紅薯乾,給你拿點,摻在糊糊裡好吃。”
林墨愣了愣,連忙推辭:“大娘,您自已留著吃吧,我們已經有野菜了。”他知道,在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