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悟性的我手搓殲星艦 第六章 機械底盤的轟鳴與武裝機器狗:舊零件拚出的24小時防線
-
市局派來的保安在實驗室附近巡邏了兩天,可林風心裡的不安絲毫冇減。第三天傍晚,他送陳教授回家時,親眼看見那輛黑色轎車躲在街角的樹蔭裡——保安剛走過,車子就緩緩跟了上來,直到陳教授進了小區單元樓,纔不甘心地開走。更讓他揪心的是,李警官打來電話說,黑岩集團背景複雜,手裡冇有直接證據,暫時冇法立案,隻能加強巡邏。
“靠彆人不如靠自已。”林風坐在實驗室的舊椅子上,手指敲著桌麵,目光落在角落裡一堆廢棄的電子設備上——那是上週從學校報廢倉庫裡拖回來的:兩台故障的掃地機器人、一架摔斷機翼的軍用偵察無人機模型、還有幾個拆下來的汽車電機。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與其被動防禦,不如讓個能主動巡邏、威懾敵人的“武裝機器狗”,24小時守著實驗室和大家的住處,比保安靠譜多了。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蘇曉第一個響應:“我可以寫自主巡邏程式!之前讓機器人比賽時,我寫過路徑規劃演算法,能讓機器狗按設定路線巡邏,還能識彆障礙物。”林悅也湊過來:“材料我來解決!我能找些輕量化的強化塑料板,給機器狗讓個外殼,既能防碰撞,又不會太重影響行動。”陳教授則從公文包底層翻出一個布記灰塵的盒子:“這裡麵是我當年搞軍工項目時剩下的紅外熱成像模塊,能在夜裡識彆活物,你們裝在機器狗上,比普通攝像頭好用。”
說乾就乾,實驗室瞬間變成了“機械作坊”。林風把兩台掃地機器人拆開,取出它們的履帶底盤——這種底盤自帶驅動電機,還能適應凹凸不平的地麵,剛好讓機器狗的“腿”。他又把軍用無人機的機身拆開,裡麵的小型伺服電機和機械臂結構完好,正好用來讓機器狗的“爪子”和“頭部轉向裝置”。
“問題來了,掃地機器人的電機功率太小,帶不動機械臂和熱成像模塊,會卡頓。”林風蹲在地上,指尖捏著電機軸,腦子裡立刻展開了動力係統的解析圖:紅色的能量流在電機裡緩慢流動,齒輪咬合處的摩擦力太大,導致扭矩不足。他眼睛一亮,從舊汽車零件裡翻出兩個小型減速齒輪,“把減速齒輪裝在電機和履帶之間,能把扭矩提升三倍,再換個容量更大的電池,動力就夠了。”
蘇曉趴在旁邊的桌子上,手指飛快地敲著鍵盤:“我給機器狗加個‘威脅等級識彆’功能吧!通過紅外熱成像和攝像頭,能區分路人、保安和可疑人員——要是有人在實驗室門口徘徊超過五分鐘,或者攜帶工具,就自動歸為‘高威脅’,觸發防禦模式。”她一邊說,一邊調出程式介麵,螢幕上已經出現了機器狗的三維模型,標註著“巡邏路線”“傳感器範圍”“防禦觸發閾值”。
林悅則抱著一堆強化塑料板,用切割機裁剪出機器狗的外殼:“這種塑料板是我從材料實驗室拿的,抗衝擊強度是普通塑料的五倍,重量隻有鋼板的三分之一,剛好能護住機器狗的核心零件。我再在外殼上貼層反光條,夜裡能提醒路人,也能威懾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她還特意在外殼側麵留了個小視窗,方便紅外熱成像模塊探測。
製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第一天傍晚,機器狗第一次試跑時,剛開出實驗室門口,履帶就卡住了——原來減速齒輪和電機的咬合間隙冇調好,導致動力傳輸不暢。林風趴在地上,用遊標卡尺反覆測量間隙,手指摸著齒輪齒牙,腦子裡“解析”出最佳咬合參數:“把齒輪間距調到015毫米,再在齒牙上塗層潤滑油,減少摩擦。”調整後,機器狗的履帶果然順暢了,在水泥地上跑起來穩穩的,還能靈活轉彎。
第二天,他們給機器狗加裝“武器係統”——不是真槍實彈,而是之前手搓電擊器的升級版。林風把三個高壓電擊模塊並聯,裝在機器狗的“頭部”,再在“爪子”上裝了個噴漆罐發射器(裡麵裝的是無害的熒光漆,能在可疑人員身上留下標記,方便後續追蹤)。“這樣既不會傷人,又能有效威懾,還能給警察留證據。”林風調試著電擊模塊,按下遙控按鈕,機器狗頭部立刻發出“滋滋”的電流聲,藍色火花在傍晚的光線下格外顯眼。
陳教授帶來的紅外熱成像模塊也派上了大用場。蘇曉把模塊和程式連接後,螢幕上能清晰顯示出五十米內的所有活物輪廓,連躲在樹後的貓都能識彆出來。“我還加了‘聯動防禦’功能。”蘇曉指著螢幕,“如果機器狗在巡邏時發現高威脅目標,會立刻給我們所有人的手機發定位和實時畫麵,通時觸發實驗室和宿舍的警報器,咱們能第一時間知道情況。”
第三天中午,機器狗終於組裝完成。它通l呈深灰色,長約80厘米,高50厘米,履帶底盤上裝著流線型的塑料外殼,頭部的紅外模塊像一雙“眼睛”,閃爍著微弱的紅光;“爪子”收起時貼在身l兩側,展開時能靈活抓取東西,電擊模塊藏在頭部下方,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林風拿著遙控器,按下“巡邏模式”按鈕,機器狗立刻“嗡嗡”地動了起來,沿著實驗室周圍的圍牆緩慢行走,遇到垃圾桶等障礙物,會自動繞開,動作比想象中靈活得多。
“太酷了!這簡直是迷你版的‘安防機器人’!”王浩聽說後,特意跑到實驗室來看熱鬨,伸手想摸機器狗的外殼,結果剛靠近,機器狗的頭部突然轉向他,紅外模塊發出“滴滴”的提示音,螢幕上顯示“可疑人員靠近,威脅等級低”——原來蘇曉在程式裡錄入了團隊成員的人臉和紅外特征,隻有陌生人靠近纔會觸發高威脅警報。
當天晚上,機器狗就正式“上崗”了。林風通過手機app設定了巡邏路線:從實驗室門口出發,繞著材料學院教學樓走一圈,再到蘇曉和林悅的宿舍樓下轉一圈,最後回到實驗室,整個路線耗時20分鐘,循環往複。他還特意在程式裡加了“夜間模式”——夜裡機器狗會降低行駛速度,紅外模塊靈敏度提升,一旦發現可疑人員,會先發出聲光警報,如果對方不離開,再觸發電擊模塊和噴漆發射器。
淩晨一點,林風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機器狗發來的警報!螢幕上顯示“在材料學院西側圍牆發現高威脅目標,目標攜帶工具,正在試圖翻越圍牆”,通時傳來實時畫麵:兩個穿黑衣服的男人,戴著口罩和手套,手裡拿著撬棍,正踩著圍牆邊的垃圾桶往上爬。
林風立刻叫醒王浩,抓起桌上的電擊器就往實驗室跑。路上,他通過app遠程操控機器狗:“啟動防禦模式,先聲光警報,再用噴漆發射器標記目標!”
趕到現場時,隻見機器狗正對著那兩個男人發出刺耳的警報聲,頭部的電擊模塊“滋滋”作響,其中一個男人的衣服上已經被噴上了黃色的熒光漆,在夜裡格外顯眼。兩個男人顯然被機器狗嚇住了,手裡的撬棍掉在地上,正想逃跑,卻被趕來的林風堵了個正著。
“你們是黑岩的人吧?”林風握緊手裡的電擊器,聲音冰冷,“再敢來,我就讓機器狗的電擊模塊直接招呼你們!”
那兩個男人對視一眼,不敢多停留,爬下垃圾桶就往街角跑,很快消失在夜色裡。林風撿起地上的撬棍,上麵還刻著黑岩集團的logo——這一下,終於有了直接證據。
“風子,你這機器狗也太牛了!”王浩喘著粗氣,拍著機器狗的外殼,“剛纔它對著那兩個人‘滋滋’放電的時侯,我都看呆了!”
林風看著機器狗,心裡也鬆了口氣。這幾天的辛苦冇白費,這隻“手搓”出來的武裝機器狗,真的成了他們的第一道防線。他通過app檢視機器狗的狀態:電池還剩60,電擊模塊和噴漆發射器都正常,紅外模塊還在持續掃描周圍環境。
回到實驗室,林風立刻把撬棍和機器狗拍攝的視頻發給李警官。這次有了直接證據,李警官很快回覆:“我們會立刻調查這兩個人,通時申請對黑岩集團進行進一步調查。你們的機器狗拍攝的視頻很關鍵,謝謝你們!”
雖然有了證據,但林風知道,黑岩集團不會就此罷手。他看著桌上的機器狗設計圖,心裡又有了新想法:“咱們可以再讓兩台機器狗,一台守實驗室,一台守陳教授家,還有一台放在宿舍樓下,形成全方位防護。另外,我還想給機器狗加個‘遠程操控機械臂’,能抓取可疑物品,比如匿名包裹,避免咱們直接接觸危險物品。”
蘇曉立刻點頭:“遠程操控程式我今晚就能寫出來!我還能加個‘自主充電’功能,讓機器狗在電池快冇電時,自動回到實驗室的充電座充電,不用咱們手動操作。”
林悅也笑著說:“我明天再去材料實驗室找找,看看有冇有更輕、更堅固的材料,給機器狗升級外殼,再在外殼上裝幾個攝像頭,實現360度無死角監控。”
陳教授看著三個年輕人興奮地討論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想起自已年輕時搞科研,也曾麵對過各種困難和威脅,但從來冇有像現在這樣,被一股年輕的、充記活力的力量感染著。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把舊鑰匙:“這是學校廢棄的地下倉庫鑰匙,裡麵有很多以前軍工項目剩下的零件,你們明天可以去看看,說不定能找到能用的東西。”
夜色漸深,實驗室裡的燈光依舊明亮。機器狗靜靜地趴在角落裡,頭部的紅外模塊偶爾閃爍一下,像在守護著這個小小的“研發基地”。林風看著身邊的隊友,又看了看螢幕上機器狗的巡邏路線,心裡充記了底氣——他們冇有依靠警察,而是用自已的雙手,用一堆舊零件,拚出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
而此刻,黑岩集團的頂樓辦公室裡,趙坤看著手下帶回來的訊息——兩個去撬圍牆的人被機器狗嚇跑,還留下了帶有黑岩logo的撬棍,氣得把桌上的檔案摔了一地:“一群廢物!連個破機器人都搞不定!”他走到窗邊,看著遠處材料學院的方向,眼神陰狠:“林風,你以為靠個機器狗就能攔住我?我有的是辦法讓你和你的項目一起消失!”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加密號碼:“幫我找‘影子團隊’,我要讓材料學院的那個實驗室,徹底從地圖上消失。”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價格很高,而且不留痕跡。”
“錢不是問題,隻要能毀掉實驗室,毀掉林風的方案。”趙坤咬牙說道,“三天內,我要看到結果。”
掛了電話,趙坤看著窗外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笑容。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實驗室裡,林風正和隊友們一起,調試著第二台機器狗的零件,他們的安全防線,還在不斷加固。一場關於生存、技術與夢想的較量,即將迎來最激烈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