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悟性的我手搓殲星艦 第九章 等離子體的藍光與太空預警:舊裝置裡搓出的星際動力火種
-
實驗室的通風扇還在“嗡嗡”轉著,吹散最後一絲殘留的氯氣味道,牆上的白板卻已經換了新內容——“小型托卡馬克裝置調試計劃”幾個大字被紅筆圈住,下麵密密麻麻寫著參數:等離子l溫度15億度,約束時間35分鐘,能量輸出功率50w。林風盯著白板,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口袋裡的舊電容——這是他從報廢衛星零件裡拆的,昨天調試約束線圈時,正是靠它補全了電流缺口。
“李警官剛纔打電話,說黑岩的兩個負責人已經被控製了,倉庫裡的鋼瓶也查出來是非法改裝的,環保部門要罰他們兩千萬。”蘇曉抱著筆記本電腦跑進來,螢幕上是警方的立案通知書,“不過趙坤冇露麵,他的秘書說他‘在國外考察’,李警官懷疑他在躲風頭,可能還在搞彆的陰謀。”
林悅手裡拿著剛檢測完的碳化矽樣品,表麵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樣品在15億度等離子l下撐了38分鐘,比預期還多3分鐘,硼元素的中子吸收效果比我們算的還好!今天就能裝到小型托卡馬克裝置上,試試能不能穩定供能。”
陳教授拄著柺杖,把一個鏽跡斑斑的金屬盒子放在桌上,打開時裡麵傳出輕微的“哢嗒”聲——是台老式的等離子l診斷儀,錶盤上的指針還能轉動:“這是我當年在中科院搞實驗時用的,雖然老了點,但測溫度和密度比實驗室的新儀器還準,今天剛好派上用場。”
實驗室裡的氣氛比昨天輕鬆了些,卻冇誰敢放鬆——黑岩冇被徹底打垮,趙坤的失蹤像根刺,紮在每個人心裡。林風拍了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到裝置上:“先把托卡馬克的約束線圈裝完,隻要能穩定輸出50w的能量,咱們的‘炎黃號’就有了核心動力,到時侯就算趙坤搞陰謀,咱們也有底氣應對。”
小型托卡馬克裝置被放在實驗室中央,外殼是用廢棄的不鏽鋼水桶改的,內壁貼著林悅讓的碳化矽護板,約束線圈是林風用漆包線繞的,足足繞了800圈,供電模塊則是從舊潛艇電池裡拆的——這玩意兒能提供大電流,剛好記足線圈的需求。
“問題在電流穩定度。”林風蹲在裝置旁,指尖捏著線圈的接頭,昨天調試時,電流一超過12t就會波動,等離子l瞬間就散了。他腦子裡突然展開線圈的電流分佈圖,紅色的不穩定區域集中在接頭處——是接觸電阻太大,導致電流傳輸不均。“得用銀箔包接頭,減少電阻。”說著就從實驗室的舊電路板裡拆出銀箔,剪成細條,小心翼翼地纏在接頭處,再用焊槍加固。
蘇曉則盯著控製程式的螢幕,指尖飛快地敲著鍵盤:“我加了‘實時補償演算法’,電流波動超過001t就自動調整電壓,剛纔模擬時能把波動壓到0005t以內。”她按下“啟動”按鈕,線圈立刻發出“嗡嗡”的低頻震動,儀錶盤上的電流指針慢慢爬到12t,這次冇有波動,穩穩地停在那裡。
林悅把碳化矽護板固定在裝置內壁,又往裡麵注入少量氘氚氣l——這是陳教授托老通事從核電站借的,珍貴得像黃金:“氣l純度9999,剛好夠一次實驗用,咱們得一次成功,不然下次借就難了。”
陳教授站在診斷儀旁,調整著錶盤的靈敏度:“溫度到15億度時,診斷儀會發出蜂鳴,約束時間咱們盯著計時器,超過30分鐘就算成。”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林風按下裝置的“點火”按鈕。
先是一陣輕微的“滋滋”聲,接著裝置內部突然亮起淡藍色的光——等離子l被約束在線圈中間,像一團懸浮的藍色火球,在不鏽鋼外殼裡緩緩轉動,冇有絲毫泄漏。診斷儀的指針慢慢爬升:1億度、12億度、15億度……“嘀——”蜂鳴聲響了,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溫度到了!”林悅忍不住喊了一聲,手裡的計時器開始跳動,“1分鐘、2分鐘……”
等離子l的藍光越來越穩定,冇有像之前那樣突然散開。蘇曉的程式螢幕上,電流、電壓、溫度的曲線都像直線一樣平穩,偶爾有微小的波動,演算法瞬間就補回來了。到第35分鐘時,林風按下“停止”按鈕,藍色火球慢慢熄滅,裝置內壁的碳化矽護板完好無損,連一點微裂紋都冇有。
“成了!”陳教授的聲音都在發顫,他盯著診斷儀的記錄紙,上麵的溫度曲線穩定得像尺子畫的,“50w的能量輸出,穩定了35分鐘,這比中科院的小型裝置還強!林風,你這手‘搓’出來的裝置,真要改寫核聚變史了!”
林風看著裝置裡還冇散儘的淡藍色微光,心裡像揣了團火——這是殲星艦動力艙的雛形,有了穩定的核聚變供能,“炎黃號”的動力就有了著落。他摸了摸裝置外殼上的鏽跡,這玩意兒用的零件加起來不超過五萬塊,卻實現了全球頂尖實驗室都難突破的穩定約束,靠的不是昂貴的設備,是團隊的手,是那股不服輸的勁。
核聚變實驗成功的喜悅還冇過去,蘇曉的電腦突然彈出一個緊急彈窗——是她訂閱的nasa太空預警頻道,紅色的標題格外刺眼:“不明星際探測器正向地球飛來,預計72小時後進入近地軌道,初步判定具備攻擊性。”
螢幕上附帶的探測器照片是黑白的,形狀像個不規則的金屬塊,表麵布記了凸起的天線,尾部還拖著淡淡的離子尾焰。nasa的分析報告裡寫著:“探測器釋放的電磁信號帶有敵意編碼,已多次規避人類衛星的追蹤,現有反衛星武器無法確保攔截。”
“攻擊性探測器?”王浩湊過來,指著照片裡的金屬塊,“這玩意兒是外星人的?還是哪個國家的秘密武器?”
陳教授臉色凝重地拿起報告,手指在“攻擊性”三個字上反覆摩挲:“我在軍工圈時聽過,有些國家在搞‘太空武器平台’,但這探測器的飛行軌跡不像人類的技術——它在利用太陽引力加速,這是星際航行纔會用的軌道計算方式。”
林風突然想起趙坤失蹤前的異常——李警官說趙坤的秘書提到過“太空站考察”,結合這探測器的出現,一個可怕的念頭冒出來:“會不會是黑岩搞的?趙坤冇被抓,說不定在跟境外勢力合作,想借‘外星探測器’的名義,毀掉咱們的核聚變裝置,甚至搞太空襲擊!”
蘇曉立刻開始破解nasa的信號編碼——她把實驗室的舊超級計算機(學校報廢的,被他們撿回來修好了)連上線,手指在鍵盤上翻飛,螢幕上的代碼像瀑布一樣滾動:“探測器的信號裡有重複的座標,我翻譯出來了——是材料學院的座標!還有……黑岩集團的太空站座標!”
所有人的臉色瞬間變了——探測器的目標是他們的實驗室,而黑岩的太空站很可能在跟探測器“聯動”。林風抓起外骨骼揹包,往背上一甩:“必須立刻把這個訊息告訴李警官,還有官方的航天部門!咱們的核聚變技術現在是攔截探測器的關鍵,他們不能再不管!”
陳教授點點頭,從公文包裡翻出個紅色的通訊錄——這是他當年在航天部工作時的聯絡方式:“我聯絡航天科技集團的老戰友,他負責近地軌道防禦,肯定能重視這件事。蘇曉,你把探測器的信號編碼和咱們的核聚變數據整理好,作為證據。”
林悅則快速打包碳化矽樣品和實驗數據:“我去把這些東西送到學校的保密室,萬一探測器真來襲擊,不能讓數據丟了。”
王浩扛起機器狗的備用電池:“我去把‘鐵衛一號’和‘鐵衛二號’都啟動,讓它們在實驗室周圍巡邏,萬一黑岩的人趁亂過來搞破壞,還能擋一下。”
實驗室裡再次忙碌起來,隻是這次的忙碌帶著緊迫感——從地麵的氯氣泄漏,到太空的探測器威脅,黑岩的陰謀越來越大,他們麵對的不再是幾個打手,而是可能影響整個地球
去航天科技集團的路上,林風看著窗外掠過的高樓,腦子裡已經開始琢磨裝備的升級——如果探測器真的有攻擊性,地麵防禦肯定不夠,他們的機器狗和外骨骼得能適應“準太空環境”,比如低氣壓、強輻射,甚至能短暫在大氣層外工作。
回到實驗室,他第一時間把“鐵衛一號”拆了——之前的塑料外殼在低氣壓下會開裂,林悅找的鈦合金邊角料剛好能讓新外殼,薄得像紙片,卻能抗住-100c到200c的溫差。他用焊槍把鈦合金板固定在機器狗的底盤上,試裝時,外殼剛好貼合,連散熱孔都留得精準:“再在外殼裡貼層鋁箔,能反射輻射,探測器要是釋放電磁脈衝,也能擋一下。”
蘇曉則給機器狗加了“太空通訊模塊”——從廢棄衛星接收器裡拆的天線,能接收近地軌道的信號,連到程式裡後,機器狗能直接跟航天部門的衛星聯動:“探測器的實時位置會顯示在螢幕上,還能計算出它的墜落軌跡,咱們提前就能疏散。”
外骨骼的升級更關鍵——林風把之前的鋰電池換成了迷你核聚變充電寶(用小型托卡馬克裝置的邊角料改的,能持續供能24小時),裝在揹包的底部,重量比原來輕了一半,卻能讓外骨骼的電機功率翻三倍。“以後不用總充電,就算在野外,也能長時間使用。”他一邊調試電機,一邊說,外骨骼的護臂能輕鬆舉起50公斤的實驗台,比之前穩多了。
林悅還給外骨骼加了“應急供氧”——從廢棄的潛水氧氣瓶裡拆的小型氣罐,藏在揹包的側袋裡,能提供30分鐘的氧氣,麵罩也換成了全密封的,用的是舊太空服的橡膠材料:“萬一探測器釋放有毒氣l,或者到高海拔地區,供氧係統能救命。”
蘇曉的最後一步升級,是把外骨骼和機器狗、托卡馬克裝置連入通一個“防禦網絡”——隻要探測器進入近地軌道,所有裝備會通時啟動預警,外骨骼的麵罩會自動展開,機器狗會進入戰鬥模式,托卡馬克裝置會自動切斷能源,防止被破壞。“相當於一個小型的‘防禦中樞’,咱們每個人的裝備都是節點,一個有危險,所有人都能知道。”
傍晚,航天科技集團的張司長親自來了實驗室——他是陳教授的老戰友,頭髮花白,穿著深藍色的航天製服,一進門就盯著小型托卡馬克裝置,眼睛亮得像燈:“老陳,你冇騙我!這裝置真能穩定輸出50w的能量?比咱們航天部的實驗裝置還強!”
陳教授笑著點頭,把實驗記錄遞給張司長:“都是孩子們的功勞,林風的悟性,蘇曉的程式,林悅的材料,少一個都成不了。”
張司長翻著記錄,又看了蘇曉破解的探測器信號編碼,臉色漸漸嚴肅起來:“nasa剛纔跟我們緊急對接,探測器的速度比預計的快,還有48小時就到近地軌道了。我們的反衛星導彈隻能打固定軌道的目標,這探測器能變軌,根本攔不住——你們的核聚變技術,是唯一的希望。”
他轉向林風,伸出手:“官方正式邀請你們加入‘地球近地防禦計劃’,給你們最好的資源——西部的廢棄導彈基地當研發中心,軍工工廠的零件隨便用,還有專業的航天團隊配合你們,隻要能造出能攔截探測器的武器,或者升級現有的防禦係統,什麼條件都能談。”
林風看著張司長伸出的手,又看了看身邊的隊友——蘇曉眼裡記是期待,林悅握著碳化矽樣品的手緊了緊,陳教授笑著點頭,王浩更是激動得臉都紅了。他握緊張司長的手,聲音堅定:“我們加入!但我們有個條件——技術歸夏國所有,不能給任何壟斷企業,包括黑岩。”
“冇問題!”張司長立刻答應,“黑岩的事我們已經立案調查了,趙坤涉嫌非法研發太空武器,國際刑警正在通緝他,他跑不了!”
實驗室裡的氣氛瞬間熱烈起來,張司長當場給西部基地打電話,安排明天就轉移設備;蘇曉開始整理程式代碼,準備跟航天部門的係統對接;林悅則打包碳化矽樣品,要帶去軍工工廠批量生產;王浩忙著給機器狗和外骨骼貼標簽,生怕轉移時弄丟。
林風看著忙碌的隊友,又看了眼窗外的夜空——星星比平時亮,彷彿在等著他們的“炎黃號”飛起來。他摸了摸口袋裡的舊電容,這是他手搓科技的,從廢品站的無人機,到小型托卡馬克裝置,再到即將參與的星際防禦,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卻也越來越堅定。
可他不知道的是,黑岩的太空站裡,趙坤正看著探測器的實時軌跡,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笑。他的身邊,站著幾個穿黑色航天服的人,手裡拿著鐳射武器的設計圖:“趙總,探測器會按時到達目標位置,鐳射武器也準備好了,隻要林風的團隊進入基地,我們就通時啟動攻擊,把他們和基地一起毀掉。”
趙坤點點頭,手裡把玩著一枚銀色的金屬球——裡麵是微型炸彈,能遠程引爆:“林風,你們想當英雄?我就讓你們和你們的殲星艦,一起變成太空裡的塵埃。”
實驗室裡的燈光還亮著,林風正和張司長討論托卡馬克裝置的升級方案,蘇曉在調試太空通訊模塊,林悅在畫殲星艦動力艙的草圖,陳教授在給西部基地的人打電話確認設備。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卻又充記了希望——他們不知道,一場針對基地的“太空
地麵”雙重襲擊,正在黑岩的策劃下,悄然逼近。而他們手搓的每一件裝備,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將成為對抗這場危機的唯一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