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迎娶平妻,我改嫁太子你哭什麼 第273章 商姐姐,你來了
景元帝對承平將軍府的處置很快傳遍了京城。
在百姓們心中,宋家軍世代忠勇,尤其是宋老將軍,更是先皇一統周邊列部到了宋子豫這一代居然出了勾結反賊的叛徒,當真讓人唏噓萬千。
不過聖旨既下,元氏與宋子豫的罪名便做實了。
尤其是元氏利用巫蠱禁術,企圖操縱朝臣之事,更是在京中引起軒然大波。
元氏在人前一直是仁善好施的模樣,堅信她無辜的百姓不少,乍一聽聞此事,又失望,又憤怒。
短短三日間,民聲鼎沸。
百姓們評判元氏與宋子豫,難免聯想到嫁入將軍府的薑綰。
眾人這才意識到,前一陣薑綰欲求和離之事鬨得沸沸揚揚,到了今日竟還沒有個結果。
百姓們圍在將軍府門前看熱鬨,卻不見傳說中的薑夫人現身,隻能看見持刀的金甲侍衛將府門守得嚴嚴實實。
任誰都能看出,這分明是在囚禁。
東宮能向朝臣施壓,卻管不住百姓的舌頭。
民間的物議沸騰,使得薑綰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此事漸漸有壓不住的苗頭。
這日,商氏乘著馬車去尚書府看望孫氏,路過街巷,聽百姓口中皆在議論此事。
“這將軍府發配的發配,流放的流放,就剩下薑夫人一個女人家,還被禁足在府,連和離都不許,這不是要逼死她麼!”
“唉,誰讓這門親是先皇賜的。”
“先皇又不是月老,怎麼就不能牽錯姻緣了?所托非人,還不許人和離,這是什麼道理!”
立即有百姓捂住旁邊人的嘴:“噓!這話你也敢說,不想活了?”
那人自知說錯了話,連忙住口,麵色卻依舊憤憤不平,嘟囔道:“薑夫人又是花錢賑濟災民,又是幫著咱們醫治時疫,還為聖上擋過刀子,如今不過是想求個和離,又沒犯什麼罪,東宮就像看犯人一樣把她囚禁了,真是…”
真是太過分了。
百姓們心中默默道。
“算了,薑夫人救過聖上,聖上不會這麼對她的,說不定是另有安排呢。”有人突然道。
“也是,太子殿下向來英明,怎麼會這麼對一個弱女子?”
“那咱們再等兩日看看吧…”
商氏撂下車簾,無聲地歎了口氣。
冊封宴那夜後,她日日等著薑綰入宮請求和離,甚至已經想好怎麼替她去禦前說話了,沒想到事情竟發展到了這步。
不僅薑綰被禁足,滿殿朝臣都未曾提起此事。
聽夫君說,這似乎是太子殿下的授意。
商氏很吃驚,裴玄人品高貴,無人不知,朝臣們無一不認為他會成為一代明君,甚至會超越景元帝。
他怎麼會做出這麼過分的事?
商氏為薑綰不平,卻無能為力。
馬車停在尚書府門口,她調整了表情,笑著朝孫氏的院子走去。
孫氏如今懷身大肚,正是安胎的要緊時候,幾乎足不出戶,並不知道外頭發生的事。
“商姐姐,你來了。”
商氏登門,孫氏十分開心,眼睛亮亮的,下意識往她身後望去。
見後頭空無一人,頓時又有些失落。
“今日怎麼又是你自己過來,薑妹妹還是不得空麼?”
商氏點頭,敷衍道:“是啊,承平將軍府出了這麼大的事,她要打點前後,難免忙碌。”
孫氏懷著身孕,又與薑綰感情頗深,未免她跟著著急上火,商氏一直推脫說薑綰事忙,未將真實的情況告知。
誰料今日,孫氏卻沒那麼好騙了。
“近日朝中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她問道。
一連五日,薛尚書都在書房忙到深夜,來府的門客絡繹不絕,每個人臉上都憂心忡忡,孫氏早就看出了問題。
商氏還想敷衍,見孫氏麵色凝重,怕她多思多想更傷神,隻得直言道。
“是東宮,朝中都在議論太子殿下行事不妥。”
她將將軍府的事同孫氏講了,孫氏一聽,騰地站了起來。
“什麼,你的意思是薑妹妹被太子幽禁了?”
商氏忙上前扶著她,小聲道:“到底是陛下還是太子的意思還未可知,更何況幽禁之說隻是猜測,你莫要心急。”
“薑妹妹是奉先皇之名成親的,陛下定然不肯輕易允準和離!不過太子殿下也太過分了,怎麼能派兵幽禁她呢?”
孫氏急聲,朝著門外喊道。
“備馬車,我要去見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一向心疼薑綰,求到她麵前,或許有用。
就算不能促成和離一事,起碼將人先放出來,這麼關在將軍府算怎麼回事?
商氏攔住她:“你當我沒去過麼?幾日前皇後便稱病,任何人都見不到她,瞧這意思,是不想插手此事的。”
孫氏聞言,臉色更白了幾分:“皇後娘娘都不成麼?”
商氏將她扶到床上,寬慰了幾句。
臨走前又囑咐道:“薑妹妹是個心有成算的,我們不妨再等幾日,實在不行,再去禦前替她說話。”
孫氏點了頭,心中卻十分擔憂。
待晚上薛尚書回屋後,她又問起此事,薛尚書勸道:“太子此舉的確有失分寸,已經有言官聽到風聲,或許過幾日薑夫人就會被放出來了。”
“過幾日是幾日?”孫氏追問,“若是那些言官被太子威逼利誘,不敢發聲又當如何?”
薛尚書:“太子殿下品行高潔,不會如此。”
“品行高潔,就不會做出幽禁之事。”孫氏十分生氣,
薛尚書皺眉:“慎言。”轉眼一看,妻子抱著顯懷的小腹,急紅了眼睛。
“薑妹妹是幫過尚書府的,如今她遇到了難關,正是該我們回報的時候。”
“若是夫君要袖手旁觀,明日我便去求見陛下,替她要個說法去!”
薛尚書連忙哄了她幾句,隻覺頭大。
其實他覺得此事蹊蹺,太子不是不辨是非的人,但朝野中事,沒法一一與孫氏細說。
孫氏天真執拗,為了替姐妹出頭,真的鬨到禦前也說不定,到時衝撞了胎氣可如何是好?
薛尚書服了軟:“好好,你彆著急,我寫奏摺便是。”
反正此事已經兜不住了,薑綰的事遲早要鬨上朝堂,也不差這一兩日。
在孫氏的催促下,薛尚書當晚便寫好了奏摺,叫人送入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