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炮灰,靠神豪係統科研強國 第89章 撲了個空
喬安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睡就睡到了天光微亮,最後還是睡不著的鄭父出門遛彎,才發現門口停著一輛吉普車。
朔城幾乎在鄭父靠近車的那一瞬間便睜開了眼睛,見到是鄭父才讓渾身緊繃的肌肉放鬆下來。
倒是鄭父被那如鷹隼的眼神盯的步子都不敢邁了,保持著低頭檢視的姿勢有幾分滑稽。
開啟車門走下車的朔城笑著叫了聲:“鄭爺爺早。”
鄭父直起身笑的有幾分不自然,“這怎麼到了家門口不進去?”
這時已經清醒過來的喬安也下了車,她看了眼手錶忍不住歎氣,怎麼就睡著了?
“鄭爺爺怎麼起這麼早?我昨晚想回來看看,沒想到在車裡睡著了。”
“呦嗬——快、快進屋,這個月份晚上也涼啊,要是凍病了可怎麼好,清兒啊、清兒,快起來張羅早飯。”
喬安想要攔著時已經晚了,聽著屋裡的動靜明顯幾個人已經起了。
吳老太太拉開窗簾,見站在院子裡的人是喬安,加快了穿衣服的動作。
“鄭爺爺,我一會兒還得趕回研究所,沒時間吃飯了。”
“那哪行!你這孩子,昨天你婆婆還唸叨說你瘦的脫了相,肯定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主,你看看,今天你就按著這話來了。”
這時已經收拾好的吳老太太和吳剛夫妻也走了出來,看到喬安都高興的不行,一聽說剛見麵就要走,笑容一下落了下來。
朔城見此按下還要繼續說的喬安,“你先陪著家人說說話,我去街口早餐鋪買點吃的回來。”
“我和你一起去。”
吳剛套上外衣也跟著朝外走,喬安追出去把手中的軍裝遞給朔城,“早上涼,還是穿點衣服吧。”
吳老太太見喬安坐了下來,這才露出笑臉,看著麵色還透著幾分疲憊的人,心疼不已。
也不知她家囡囡是乾什麼大事,忙的連睡個消停覺的時間都沒有。
喬安撿著能說的一些事說了,幾個人雖聽不懂,但還是認真聽著,時不時問一句。
“鄭爺爺,鄭叔,過幾天我可能沒辦法送你們了,我馬上要出趟遠門,還不知道多長時間能回來。”
鄭父忙擺手,他算是看出來了,喬家這個丫頭是個能耐的,不能把她當成一個普通晚輩看。
“正事要緊,我有你叔陪著丟不了。”
鄭東有些拘謹的點點頭,不知為什麼,他現在有點不太敢直視喬安。
幾人正說著,朔城和吳剛一起回來了。
“我在巷口的張記買了些肉包和豆漿,大家邊吃邊說。”
吳老太太接過東西,看著英俊的小夥子,怎麼看怎麼喜歡。
又見對方小心的把豆漿裝進碗裡放在了喬安麵前,她心裡更是滿意。
這小夥子長得好還細心,年齡上也合適,還是個軍人,跟她家囡囡真般配。
一頓飯,吳老太太就顧著照顧朔城和打聽他的情況了,倒是把心心念唸的喬安忘在了腦後。
朔城被問的連嗆了好幾口,最後還是喬安解救了他。
“婆婆我們真的趕時間,早餐也吃了,你要是還有啥想問的等下次吧,啊?”
不等吳老太太回話,喬安已經拉著朔城跑了出去,真是不管哪個年代,拉郎配都是老太太最愛乾的事。
“哎呦~急啥子嘛?”
鄭清忍不住笑出了聲,衝著吳剛使眼色,吳剛無奈一笑,他不禁想起自己那段黑暗的日子。
回去研究所的這一路,朔城把尷尬表現的淋漓儘致,恨不得一秒鐘八百個動作。
喬安看著身邊好似渾身長刺的人,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朔同誌…”
“怎麼了?”
“你是痔瘡犯了嗎?”
朔城以為自己耳朵壞掉了,不然喬同誌怎麼會對他說出這種…話?
喬安掃了眼他的屁股,轉過頭看著窗外揚起了嘴角,不好意思這個詞就不在她的字典裡。
“噗——”
“喬同誌”,朔城的聲音裡帶上了兩分認真,“我沒有痔瘡。”
“哈哈……”
他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喬安更是笑得停不下來,朔城看著笑得前仰後合的人,忍不住跟著勾起了嘴角,倒是沒了剛上車時的尷尬。
第二天喬安就被研究所所長周明義帶著去了瀘市。
他們的散熱材料已經實驗成功,這次的目的地是去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是為了借他們的大型機做晶片邏輯驗證,為即將問世的第四代計算機突破1微米工藝瓶頸。
當李建國做了不下幾十遍的心理建設,才下定決心和陸原一起來尋喬安時,才發現找不到人了。
陸原倒是沒有灰心,還留下了個電話號碼,可坐在車裡的李建國卻忍不住勾起嘲弄的嘴角,或許他不該來這一趟的。
自從邊境那一戰,他再也看不到後,他就再也沒給喬安回過信。
他從不後悔參軍,也不害怕在戰鬥中受傷,他隻是有些膽怯,不知該怎麼麵對對他抱有那麼多期待的喬安。
他摩挲著手中的秒錶,再次擰動發條,放到耳邊聽著一聲聲的“滴答滴答”。
已經坐上南下火車的喬安對此一無所知,她的帆布包裡裝著厚厚的手繪電路圖和一疊打孔紙帶,那是所有研究人員熬了三個通宵優化的cpu控製邏輯程式。
看著窗外飄著的細雨,她的心也跟著雨聲跳動個不停,自從進了研究所,她發現自己最愛的便是攻克難關的那一刻。
周明義看著趴在窗邊看雨的小姑娘,眼神裡都是欣賞和自豪。
他沒想到小姑娘進了研究所後,會幫著大家突破那麼多技術難題,看著對方過於年輕的麵龐,不由感歎或許這位是個天才!
“所長,聽說滬市的所裡有從國外引進的積體電路測試儀?咱們所怎麼不引進呢?”喬安壓低聲音問。
周明義聞言忍不住摸了摸口袋裡的布包,那裡頭包著的小小矽片,正是他們試產的第一批1微米晶片,因為有三個引腳訊號不穩定,得到瀘市用他們的探針台一點點的測。
他們研究所若有儀器,他們又何苦千裡迢迢的跑這一趟。
“不是不想引,是引不來,也引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