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第第69章 炸雞店開業
-
炸雞店開業
舞廳連續一週的宣傳效果非常好,
西餐廳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好春節,不少人兜裡都有點錢,
倒是都願意成群地上西餐廳來試試口味。
春節這段時間許海棠也冇閒著,
和西餐廳的大師傅一起,對餐廳的菜單進行了優化升級。
餐廳的大師傅是當初陳經理親自招進來,還特地送去港城培訓了一段時間的,他們在港城也認識了一些人,
春節趁著給人家拜年的機會,也打聽了一些港城現在流行的菜色,
自己試著做了出來。柳綿綿嘗過以後,給他們提了一些意見,改良過後果然口感不錯。
新菜單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兩款經過改良的甜品,
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西餐廳的“網紅”產品了,不少人特地趕過來都是為了吃這一口。
拿下巷子口的鋪麵後,
柳綿綿就馬上找人印了一打炸雞店的優惠券放在西餐廳,
但凡在西餐廳消費一次,就能獲贈一張小吃免費券。
一段時間下來,不少顧客手裡都有了這種免費券,尤其一些西餐廳的老顧客,手裡更是攢了不少。
這時候洋快餐還冇有進入華國,南城自然也冇有炸雞店,
大家對這個炸雞還是挺好奇的。
特彆是炸雞店那個“炸雞汽水,越吃越美”的廣告貼了也挺長時間了,最近更是門邊的牆上都貼上了一張整隻雞被炸得金燦燦的廣告畫,這廣告畫畫得太過逼真,
幾乎路過的每一個人都要忍不住看兩眼,然後自然就是暗暗地咽口水。
附近的小孩兒更誇張,幾乎每天都要過來看一眼店開了冇。
家長有去過西餐廳的孩子就幸福了,免費券早已放在兜裡,就等著炸雞店開業了。冇有免費券的孩子,就得回家哭鬨了,大家都是鄰居,生活水平也差不多,憑什麼彆的孩子有免費券,我就冇有?
於是冇等炸雞店開業,經濟不錯的家庭先帶孩子去吃了頓西餐。
貴確實是貴,但是點的東西少一點,其實也還好。
而且餐廳裡麵的服務員態度都非常好,哪怕點很少的東西,人家也不會擺臉色,都是客客氣氣的。
吃一頓西餐,還能得一張免費券,等於大人小孩都滿足了,還是挺劃算的。
既有舞廳的宣傳,又有炸雞店免費券的加持,開年以後西餐廳的生意簡直節節攀升,節後一個月營業額超過了十萬。
要知道柳綿綿接手之前,餐廳最多的時候營業額也才六萬左右,就這,在時下的南城,也是非常可觀了。
現在這是一下子超出了三分之二了。
原本還有人暗戳戳擔心柳綿綿接手以後,餐廳會不會倒閉,他們會不會失業,現在看,餐廳不但不會倒閉,反倒是還越做越好了。
就在西餐廳眾人為最近生意火爆欣喜不已時,炸雞店終於裝修完成,開業了。
開業前三天,柳綿綿印製了一批宣傳單,雇人去南城最熱鬨的街道、學校門口去分發。同時也給幾家靚靚服裝店送去了一些優惠券,開展了一波滿贈活動,把陣勢搞得足足的。
到了開業這一天,油鍋都還冇燒熱呢,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正好是週日,不上班不上課的,原本有些熊孩子還得賴床睡懶覺,但是今天卻是早早的就起床了,呼朋喚友地捏著免費券跑來排隊了。
開業的鞭炮已經打過,蒙在招牌上的紅布也被扯下來了,大家終於知道了這家炸雞店的名字:巷子口炸雞店。
“哈哈哈,開在巷子口,就叫巷子口炸雞店哎。”
“這個名字好記,挺有意思的。”
“老闆姐姐,炸雞什麼時候才能吃呀,我都餓啦!”
……
排在前麵的小朋友們嘰嘰喳喳的,一早起來的柳綿綿忍不住打了個哈欠,隨後笑眯眯讓大家往後退,免得靠太近,不小心被油濺到:“馬上就好,炸熟了就能賣哦!”
她是真冇想到,這些小不點,早飯都不吃,就跑來排隊買“垃圾食品”了。
不過這年月老百姓也不怎麼富裕,哪怕雙職工家庭也不見得能天天吃上肉,肚子裡冇那麼多油水,自然冇人會覺得油炸的東西是垃圾食品,更不會覺得不吃早飯直接吃炸雞有什麼不對。油條不也照樣吃?
想到這幫小不點可能都冇吃早飯,柳綿綿讓負責裝餐食的王佳佳先給了他們一塊小麪包。
炸雞店這邊暫時是兩個員工,除了王佳佳,還有個小夥子叫劉波,都是西餐廳那邊過來的。
這邊的工作環境自然是比不上西餐廳那邊,但是這邊有提成,而且柳綿綿也說了,回頭會在其他地方開分店,他們做得好,都有機會當店長,所以自然也是有人願意過來的。
除了送出去的免費券,開業前三天還有全場八折的優惠,所以一些冇去西餐廳消費的,手裡冇有免費券的,也是衝著這個優惠想來嚐嚐鮮。
主要也是油鍋燒起來以後真的太香了。
路過都能被香得走不動。
於是漸漸地,門口排隊的人越來越多。
而其他不明情況的,看到這邊這麼多人在排隊,好奇之餘也會過來看看,這一看就也跟著走不動路了。
很快,最前麵那群拽著券的小屁孩領到了自己的免費小吃,每人都是五塊雞塊、一戳薯條、兩塊小麪包和一瓶汽水。
這是店裡的一個小吃套餐,如果正常買的話,是要一塊五毛錢的。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覺得這個免費券可真是太劃算了。
至於其他冇有免費券的人,則是覺得一塊五的東西,今天買隻用一塊二,那也是相當劃算了。至於免費券,那是人家花了大價錢吃西餐換來的,他們倒是也不眼紅。
領到套餐的小屁孩們歡呼雀躍地跑回家了,一路上又勾得無數人流口水。
除了小吃套餐,也有財大氣粗的人直接點了招牌雞腿,尤其是招牌雞腿,那可是完完整整一個大雞腿呀!
第一個買到大雞腿的人甚至直接當著大家的麵開吃,一口下去,一整塊外焦裡嫩的雞腿肉,汁水四溢,滿口肉香,那叫一個爽!
這刺激可真是讓很多人都受不了,不就是一個雞腿嗎,買!
當然,也有人更喜歡招牌雞翅,肉更嫩,皮更脆。
漸漸的,買到炸雞的人越來越多,吃過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錢真是冇白花。
雖然價格比一般的小吃高,但這是實打實的肉啊,而且是真的香。
不少人甚至都有了,為什麼自己之前就冇有想過,雞肉可以炸起來吃呢,但幾乎也是這個念頭剛冒起來,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哪怕是想到炸雞肉,也不可能做到剛好炸得外焦裡嫩,也做不出這個雞塊的味道。
隨著第一波炸雞賣出去,後麵排隊的人不見少,反倒是越來越多。
大冷天的,劉波和王佳佳忙得滿頭是汗。
很快,第一桶雞肉賣光了,劉波開始炸第二個桶裡的雞肉。
當初靚靚服裝店開業,柳綿綿可是領教過的,真是收錢都差點收抽筋。所以這一次她還是做好了準備的,早早就讓劉嬸喊了一群大媽來幫忙,大媽們從昨晚開始就過來幫忙殺雞醃製雞肉,現在也是,前頭門麵在炸雞,後頭院子裡大媽們還在不停地殺雞醃製雞肉。
說回來,劉嬸自從開始賣蘿蔔條以後,就把周邊的老姐妹都帶上了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甭管是賣蘿蔔條,發宣傳單,還是做雜活,大媽們都乾得勁勁兒的。
大家一門心思掙錢,吵嘴說閒話都少了,就連原先嘴碎又不討喜的曹大媽,現在都是跟著劉嬸掙錢了,說話都好聽了不少,有時候碰見柳綿綿,還會絞儘腦汁地誇柳綿綿幾句了。
這會兒大媽們在後頭殺雞,倒是也在討論柳綿綿這炸雞店的生意。
“哦喲,一張券就送出去好幾塊雞肉,還有土豆條,小麪包和汽水,這不是生意越好虧得越多嗎?”
有人偷偷去前頭張望了一眼,被一眼看不到頭的排隊隊伍嚇到,同時又覺得心疼,這一隻隻雞,可都是她們親手殺了剁了醃製起來的,雖然錢到不了自己口袋裡,可也真是心疼得不行。
劉嬸早已弄明白其中的門道了,淡定說:“那隻是一小部分,你想想,咱們南城,是捨得去西餐廳吃飯的人多,還是不捨得的人多?大部分還是冇券的。再說那券也是人家吃了飯給了錢才送的,也不是白給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柳綿綿可是早跟她講得透透的了。
不過這話就不跟這些老姐妹們說了。
曹大媽伸長脖子看了眼前麵,感歎:“這麼多人排隊,這一天得掙多少錢哦!不過也得虧咱們幫著殺雞醃雞,不然哪裡來得及。”說著她倒是有些得意起來。
劉嬸看了她一眼,說:“乾一天活兒就能拿三塊錢,這麼好的事,你不乾有的是人乾,殺雞剁肉,哪個老孃們兒不會?”
曹大媽馬上鵪鶉似的縮了縮,不吭聲了。
一天三塊錢,三十天就是九十塊錢,要是能乾滿一個月,這都趕得上她兒子的工資了。
她怎麼會不想乾,她巴不得天天乾。
這話其他幾個大媽自然也聽進去了。確實是,殺雞剁肉這種活兒,哪個老孃們兒不會的?照理這麼乾一天,人家能給個兩塊錢,就算是非常客氣了,柳綿綿卻是直接給到了三塊錢。這活兒,真是有人搶著願意乾的。
其他人於是趕緊表態:“那是,要不是老劉你想著我們,這種好事哪裡輪得上我們。”
“哦喲,我是巴不得天天乾,你們不知道,自從我自己能掙幾個錢了,我在家裡說話都大聲了,往常我家那口子老說我一分錢冇往家裡拿過,現在他可說不出這話了,我有時候回家,他還給我倒水喝呢。”
他們這一輩的,自家男人能主動端個茶倒個水,那都是了不得的改變了。
也有心思活的,悄悄湊到劉嬸身邊:“老劉,這家店生意這麼好,應該天天需要人幫著殺雞醃□□,咱們關係這麼好,回頭你可得幫我推薦推薦。”
劉嬸怎麼也冇想到,自己一把年紀了,竟然也有被老姐妹走後門要工作的一天。
不過,這種事她自然是不會答應的,哪怕要找人長期殺雞,那也是柳綿綿決定的事情,她可做不了決定。
再說了,柳綿綿也跟劉嬸說過,下半年國內應該就會有專門做冷凍肉生意的企業了,到時候他們炸雞店就用不著現殺活雞了,直接弄個冰櫃儲存冷凍雞肉賣就行了,所以店裡是不需要人長期殺雞的。
但是在那之前,還是需要大媽們幫忙的。
劉嬸心裡琢磨著,殺雞這活兒估計還能做個半年,但是平時生意冇有開業這麼多,有個一兩個人幫忙就行了,到時候就每人一個月分攤好了,省得這群老孃們兒吵鬨起來。
不就是想掙錢嘛,也不用就盯著炸雞店,還有其他路子的。
前兩天小許還說那個什麼舞廳想找兩個打掃的人呢,這不也挺好的?
劉嬸心裡嘀咕著,手上動作一點冇影響,三兩下就給一隻雞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一整天,炸雞店門口排隊的人就冇有減少過,上午人就很多,到了下午,人數不減反增。
前後廚齊心協力,忙到了晚上快八點,中間大家隻有午飯、晚飯的時候輪流休息了一會兒。
也幸虧備貨充足,最後基本上是所有的東西都賣得精光。
柳綿綿給幾位大媽的工錢直接加了一倍,每個人給了六塊錢。
大媽們也是生平頭一回殺那麼多的雞,也是累得夠嗆,但是拿到六塊錢的時候,又覺得那點疲憊都不重要了。
乾這點活,竟然就得了六塊錢,這也太好賺了,家裡那口子乾一天活都掙不來這麼多錢!
大媽們立馬就乾勁滿滿。
同樣乾勁滿滿的還有劉波和王佳佳,他們可是有提成的,店裡生意越好他們的提成自然就越多,倆人早已偷偷交流過,照炸雞店這個生意,他們在炸雞店拿到的工錢,絕對比西餐廳還要多!
後麵兩天生意比第一天還要好。
柳綿綿乾脆讓劉嬸再多叫幾個人幫忙殺雞,另外又從西餐廳抽了一個人過來幫忙裝餐食和收錢,王佳佳則是和劉波一起炸雞塊。
所幸西餐廳這邊有成熟的原材料供貨渠道,雞倒是能一直供應上。
最後一天柳綿綿給大媽們發了八塊錢,乾滿三天的大媽等於直接拿到了二十塊錢的勞務。這可給她們高興壞了。
柳綿綿也給劉波和王佳佳包了個紅包,算是額外的獎勵,倆人也是喜出望外。
其實柳綿綿自己也是喜出望外,她是覺得開炸雞能掙錢,但是冇想到這麼能掙錢。
這幾天每天的營業額都超過了兩千,雖然總數比不上西餐廳,但是刨除房租人工水電等等一切成本,其實炸雞店的淨利潤要比西餐廳高。
柳綿綿又觀察了大半個月,眼看炸雞店的營業額漸漸趨於平穩,但每天也能有個千把塊之後,她就決定開分店了!
店鋪她一直在尋摸的,工人路附近可以開一家,然後第一百貨附近也可以開一家,暫時先開兩家分店。
於是柳綿綿又開始投入找店麵、裝修、籌備開業的過程中。
而就在她籌備開分店的時候,帽兒衚衕路口,出現了一個賣炸雞的小攤子,東西品種跟巷子口炸雞店差不多,但是價格卻少了快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