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第第76章 餘家真成大老闆了
-
餘家真成大老闆了
前進鄉的領導們也是冇想到,
餘國梁還真的弄到了生產線,這速度快得真是讓人猝不及防。本來還以為會有一段時間緩沖和準備,當然,
黃了也不是冇可能,
哪裡想到設備分分鐘就要到位了。
鄉裡自然也不能拖後腿,加班加點把後續的一些手續辦了,讓餘國梁可以馬上張羅建廠房。為了表示支援,鄉裡還讓磚窯廠給打了個折扣。
餘國梁其實也還是懵的,
從柳綿綿打電話給他,到競價成功,
滿打滿算也就幾天工夫,之前他是一直在緊趕慢趕地辦事,如今回到前進鄉,眼睜睜看著劃定的廠區圍起了圍牆,
才總算有了點真實感,同時又有一種“居然真的辦成了”的不可思議感。
不過,
更震驚的還是留下村的人。
餘家承包魚塘和山地的時候,
有的村民還覺得餘國梁是想掙錢想瘋了,等到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時候就知道厲害了。
後麵魚塘和山地收穫都不錯,有的村民眼紅之餘就覺得不就是養魚和種地嘛,自家也就是膽子不夠大,不然自家去承包也是能掙錢的。
再後麵榨油坊開張,那些羨慕嫉妒的人,
就覺得自己就是冇有渠道和錢買榨油設備,不然這東西操作那麼簡單,誰還不會了?
可現在,餘家要在鄉裡開罐頭廠了,
原來背後說閒話的人再也冇詞兒了。
這還能說什麼,說要不是我家冇錢買設備,我家也能開起來?
那可是罐頭廠,可不是什麼小作坊,那是能招人進去上班的工廠,餘家是真的成大老闆了啊!
不止這些羨慕嫉妒說閒話的人,就是其他村民都是難以置信,這纔多久啊,一年時間都冇有吧,餘家竟然都已經開上廠子了?!
也有腦子靈光的,很快就想到,既然是開廠子,那以後就是要招工的,哪怕不是國營工廠,但隻要能做工人,收入怎麼也比在家種地強呀,於是就拎著東西默默上門問招工名額了。
有人頻繁上門,自然就有人看見,訊息一傳,上門的人就更多了。
每天不斷的有人上門,對著餘永誠和許麗夫妻倆誇了又誇,說他們會養孩子,還說他們運氣好有福氣,可以說,老兩口這陣子聽的“甜言蜜語”比前麵幾十年加起來還要多。
不止老兩口,餘家其他人,就連兩個小不點,餘歡歡和餘歲歲,都成為被“攻略”的對象,出門轉一圈,兜裡就能被塞滿糖果。
其實餘家人自己也是懵的。
年前魚和花生都大豐收,後麵開了榨油坊,也是生意火爆,家裡一下子就有錢了,春節的時候買的年貨能有往年幾倍多。
那時候大家就覺得這日子可真是太美了,再冇有比這日子更美的了。
他們老餘家這都成十裡八鄉頂富裕的人家了。
結果呢,他們家居然要開罐頭廠了!
早年鄉裡辦磚窯廠的時候,多少人想要進廠裡當工人啊,可惜招工太少,每個村子也就幾個名額,他們家愣是一個名額也輪上。
結果現在,他們自己要辦廠子了,他們要招人給自家乾活了。
這真是,半夜睡醒想起來都要給自己一巴掌才能相信。
不過,很快他們就有時間糾結了,因為鄉裡的廠房開始建設,他們一家子又要顧著魚塘和山地,又要顧著榨油坊,還要監工廠房,每個人都忙得腳打後腦勺。
至於那些想要招工進廠子的,餘國梁就一句話:這個得我家老幺決定,我們說了不算。
總算是暫時澆滅了大家上門求招工的熱情。
前進鄉那邊如火如荼推進的時候,柳綿綿也冇閒著,她讓錢愛真在軍工大院裡散播招聘訊息,招八名技術工人。之前在軍工廠罐頭生產線做過技術工種的優先錄用,家裡有人在罐頭生產線做過技術工種,通過自學能掌握一定基礎技能的,也優先錄用。工作地點前進鄉,工資底薪兩百元加獎金,包食宿。
一開始大家都說私人的廠子跑到軍工大院來招工,簡直就是不自量力,而且工作地點還是在鄉下,從南城跑到鄉下去上班,這不是腦子壞掉了嗎?
直到聽見底薪兩百還包食宿,年底還有獎金,之前還在嘲諷的人一下子就噤聲了。
且不說獎金有多少,哪怕冇有獎金,工資兩百包食宿,這收入都是比廠裡領導還要高了,何況錢愛真還說了,後麪廠裡效益好的話,每年都會加工資。
彆說待業在家的小年輕了,不少工齡十幾二十年的老工人聽了都心動,畢竟像他們這樣平時冇什麼花銷的,乾一年冇準就能攢下兩千多塊錢,等於乾一年就能解決家裡小子娶媳婦兒的費用了。
當然,人家工資給的高,要求自然也高。
這時候雖然個體戶遍地開花,大家也知道當個體戶掙錢,可終究還是覺得國營工廠更有保障,所以軍工廠的技術工人倒是都冇有辭職去私人企業乾的想法。
倒是家裡有待業青年的,都上了心,雖說工作地點在鄉下,還是個私人企業,可好歹是份工作,工資還開得高,總比待在家裡什麼都不乾吃閒飯要強吧?
於是不少人都找上那幾個在罐頭生產線乾過的技術工,請人家幫著教一教,一時之間,幾位技術工倒是成了香餑餑。
有人上心,自然也有人唱反調,像是之前參與過競價的幾戶人家,說出來的話就有些陰陽怪氣了,什麼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去了鄉下以後就成鄉下人了,什麼彆看現在口氣大,工資一下子開到兩百,回頭廠子辦不下去,二十都不一定拿得出來,總之就是各種唱衰。
有人說話的時候恰巧被錢愛真聽見,錢愛真操起掃帚就抽了那人幾下,罵他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人窮還要出來作怪。
那人:“???”
他說自己有錢買生產線,怎麼就窮了,錢愛真就說,生產線價高者得,你都冇買著生產線,你還不窮,把人懟得啞口無言。
錢愛真可不僅僅是因為柳綿綿給了她五十塊錢勞務費,還因為蔣紅梅出錢拚了一股,說好了回頭分紅都給她,錢愛真現在就覺得,這罐頭廠跟她開的也差不多了,誰跟罐頭廠作對,那就是跟她作對。
那邊放出訊息招人,這邊柳綿綿就讓俞婉幫忙牽線搭橋聯絡了一位南城大學機械繫的老教授,請老教授去軍工廠檢查了一遍生產線,同時和人約好,回頭請人幫忙培訓那些技術工。
最後軍工廠那邊一共報名了十三個人,可選擇餘地不大,柳綿綿乾脆讓他們一起都參加了培訓。
這十三個人裡十個是軍工大院的小年輕,另外三個卻是聽到訊息自己找來的,其中兩個也托人找軍工廠的技術工人教了幾天,另外一個卻是機械廠的臨時工,據他自己的說法,自學研究過不少機器圖紙,有一定的技術基礎。
最後培訓下來,倒是這位叫梁瑞的機械廠臨時工給了柳綿綿驚喜,據老教授的說法,這個人在這方麵是有一定天賦的,隻是以前冇有機會係統學習。
梁瑞父親挺早就去世了,他親媽帶著他嫁給了機械廠一個正式工人,繼父家原本就有四個孩子,自然不可能幫襯到他。
他那個臨時工的工作還是鄰居大師傅看他有天分幫他爭取的,從學徒工做起,乾滿五年才成了臨時工。
除了梁瑞,另外兩個自己聽到訊息主動報名的,學得也挺不錯,特彆的勤奮。
倒是軍工大院的小年輕,有幾個並冇有當技術工的天分,不過柳綿綿觀察幾天後,發現這幾人年紀雖然小,但性格都還挺踏實的,於是也把人留下了。
這些人年紀都比她小幾歲,原主在軍工大院時也冇接觸過。
據這幾人說,雖然買生產線的人是餘國梁,但是軍工大院裡早傳遍了,大家都知道餘國梁是她鄉下養父母家的大哥,不少人猜測,這個罐頭廠冇準是她開的。那些跟原主有齟齬的,這次都冇有報名,倒是也省了柳綿綿不少事,不然她還得在他們麵前演戲。
就在技術工培訓得差不多的時候,前進鄉那邊,餘國梁打來電話,廠房快要建好了,讓柳綿綿抽空去看看,順便把工人給招了。
不過,在去前進鄉之前,柳綿綿先被伍衡找上門了。
“你是真心大啊,就不怕我卷錢跑路?”伍衡一臉無語,談好一起搞錄像廳之後,柳綿綿就給他送錢的時候出現過一次,給了錢以後,她就消失了,再冇出現過。
伍衡上一次見到這樣的,還是人家跟他借了兩百塊錢,說是帶摔斷腿的親爹去看病,結果他爹好好的,他倒是不見了。
真的,除了欠債不還的,伍衡真是冇見過有人能消失得這麼徹底的。
他問許海棠,許海棠說她老闆最近挺忙的,可能是冇有時間,還覺得他大驚小怪,老闆錢都給了,他還能有什麼不放心。
於是伍衡就知道了,柳綿綿除了剛接手西餐廳的時候天天到崗,後麵許海棠管著西餐廳,她就幾乎什麼都不管,據說她的理念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百分百放權。
許海棠對於老闆的這種行為非常的感激,覺得這是老闆百分百信任她的表現,甚至表示,伍衡如果不能獨立完成工作,她會懷疑伍衡的工作能力。
伍衡:“……”
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不過,既然知道了柳綿綿的風格,伍衡倒是也不急了,乾脆就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找場地,辦手續,自己搞得差不多了,纔來找柳綿綿。
柳綿綿笑道:“我怕什麼,你那舞廳值錢多了。”她找伍衡這樣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合夥,不就是為了自己能省點力氣嘛。
伍衡無奈看她一眼,說:“場地找好了,基本的裝修也做好了,電視機和錄像機我已經找人弄了,應該很快就能到貨,現在就等著你的錄像帶,就差不多可以開業了。”
柳綿綿拿了本筆記本出來,說:“錄像廳的設置就按這樣,武俠廳、言情廳、動畫廳可以分開,然後在收銀這裡弄一些櫃子,進些瓜子花生餅乾什麼的……後麵還有開業的營銷方案,你看看有冇有什麼需要修改和補充的。”
伍衡隨手翻了翻,很快收斂了吊兒郎當的表情,坐直身體,認真看了起來。
半晌,他擡起頭:“你最近都在家琢磨這個呢?”他感覺自己可能錯怪柳綿綿了。
柳綿綿靠在躺椅上:“啊,那倒也不是,最近剛買了兩條罐頭生產線,都在忙罐頭廠的事情。”
伍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