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覺醒 第286章 羊毛專線 ……我們這是捅馬蜂窩了嗎?…
羊毛專線
……我們這是捅馬蜂窩了嗎?……
飛燕二廠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羊毛氈材料包,
放在“飛燕風華”角落裡試水,定價“八角錢”,旁邊有招牌:“自己戳著玩材料包”。
展示櫃上擺放著秦想想親手戳出來的樣例羊毛氈娃娃,
有十二生肖,
還有不同造型的漂亮橘貓和大熊貓。
秦想想猜測這東西應該會賣得不錯,
結果這玩意剛推出來,
就在整條街上賣瘋了。
“這麼精巧的東西?純羊毛的,才八角錢?”
“這麼漂亮?”
“這東西這能做出這麼漂亮的羊毛氈娃娃?”
……
八角錢一個材料包,
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於是很多人試水嘗嘗鮮,尤其是附近居民區的年輕女工,
幾乎人手一個。
這些女工和家庭婦女普遍手巧,哪怕不能還原,也能像模像樣做出個七七八八,
並且是自己親手做的,
有成就感。
“你看看我做的這個,
比你的稍微小一點。”
“你做的這個也好看!”
“這個橘貓的好看,大熊貓的我也想要一個!我再買一個回去做!這個簡單!”
……
普通的青年學生也喜歡這個手工羊毛氈,尤其是這個年代的學生,流行互相之間送禮物,畢業了,
要送畢業禮物,好朋友過生日,
也要送生日禮物。
而這個時候的生日禮物,普遍是鋼筆、手帕、筆記本……
尤其是手帕,大家互相送手帕都送膩味了,便宜的手帕印花俗氣,
而好看的印花手帕,大家又買不起,少說也要幾塊錢,甚至是十幾塊錢。
八角錢的羊毛氈材料包——突出一個價效比。
純羊毛的,製作好了送禮不丟人!
親自製作禮物,送給喜歡的人,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你今天戳了嗎?我昨天給孩子做了個,孩子特彆喜歡!”
“也是打發時間賺點錢,有個男同誌想要給物件做一個大熊貓娃娃,他手笨不會做,求我來做,我還賺了點’手工費‘。”
“這玩意簡單,做起來好玩兒!打發時間。”
……
“自己戳著玩材料包”在門口賣瘋了,都快供不應求,飛燕二廠的工人們,隻能加班加點的開始生產材料包。
李書記:“廠長,咱們得趕工了!”
秦想想:“……”
就這玩意?居然賣得這麼好。
“趙廠長,那秦廠長讓人在廠門口賣’羊毛氈材料包‘,還取名叫’自己戳著玩‘!”
“就這麼小小一包,賣八角錢!”
西北毛紡廠的人簡直要激動壞了,因為隻有他們知道,這雖然是羊毛,但是羊毛下腳料,就這麼一包材料的價格,成本恐怕還沒有兩毛錢。
而飛燕紡織廠轉手就賣八毛,還特麼的取名“自己戳著玩”。
這翻了四五倍的價格。
趙廠長:“自己戳著玩?她秦廠長戳都不戳,就賣材料包?”
這到底是什麼“周扒皮”行為。
“她們廠裡戳了幾個樣品擺在門口,就賣材料包,八角一個。”
趙廠長這時候人都傻了,“賣得怎麼樣?她們這材料包賣得怎麼樣?”
“賣瘋了!飛燕二廠讓我們趕緊多運羊毛。”
趙廠長此刻的心有點拔涼拔涼,之前還在因為處理掉了下腳料,從飛燕二廠賺了筆小錢,可以給工人們發獎金。
而飛燕二廠染色並處理後,轉手就以四五倍的價格賣出去。
苦澀!
“還是滬市的女人會賺錢。”
趙廠長嘴裡的酸水都快要溢位來了,人家飛燕二廠吃肉,他們吃點肉星子湯。
他簡直想抽自己幾個耳刮子,讓你賤價賣!
還賣兩百車。
“秦廠長——求求你讓我們這些貧苦的西北漢子喝點肉湯吧!”
趙廠長知道自己賣虧了之後,跑到李書記麵前,一個八尺大漢,哭的是淚流滿麵,嚎啕大哭。
“……大家可都是兄弟單位啊!”
李書記頭皮發麻:“……”
雖然他們廠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但是生活也更容易碰見奇奇怪怪的人。
如此魁梧的鋼鐵漢子,哭得跟個淚人一樣,李書記感到心力交瘁。
啊,殺了我吧,還不如問我:“’老機器曬太陽‘,是五年規劃中的哪一步?”
秦想想捂著額頭,也覺得這糙漢子哭墳辣眼睛,總不能讓他天天在飛燕二廠裡哭,這個心“臟”的男人!
“這一批貨,暫時就之前說的價。”
“下一批羊毛,給你們讓利幾分。”
趙廠長立刻不哭了,站直了身體敬了個禮:“俺們全聽秦廠長指揮!”
“以後咱們西北毛紡廠和飛燕紡織廠,那就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工廠!李書記,咱們來一個’桃園三結義‘。”
李書記:“……”
“李書記,你好好招待趙廠長,我還要複習呢,我先走了。”
鹹魚想想溜了溜了。
“自己戳著玩材料包”販賣了一段時間,把市民們的創作熱情點燃了,很多人不再侷限於給出來的圖紙,戳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羊毛氈。
孟巧雲將這些市民創作都收集起來,甚至飛燕二廠還在門口舉辦一個“戳羊毛氈大賽”。
顧誌懷回到飛燕二廠,看見這邊戳羊毛氈的盛況,即興創作一個《“戳”出來的快活》評書:
“……各位您猜怎麼著?就這麼一小包羊毛,一根針,拿在手裡沒什麼份量,可您戳著戳著,再定睛一看,哎!一隻憨態可掬,圓潤福氣的胖橘貓,它就在您手心裡誕生了!”
顧誌懷用一種充滿畫麵感的市井語言,描繪了下班後婦女們一邊戳羊毛氈一邊拉家常的畫麵;還描繪了青年男女,互相交換羊毛氈禮物含蓄表達心意的甜蜜;甚至還有弄堂裡的汪叔叔,因為戳羊毛的手藝太好,被弄堂裡的孩子追著跑的喜劇畫麵……
“老顧,你說得真有意思!再說點兒!”
顧誌懷:“真那麼有意思嗎?”
“這就是隨口瞎編的。”
……
顧誌懷回到廣播電台,把在飛燕二廠發生的事情跟編輯一說,編輯跟領導商量了,就讓顧誌懷在《老友故事會》欄目上講大家戳羊毛氈的評書。
“這個有生活情趣,小市民的新鮮生活,試試看大家愛不愛聽。”
“我覺得還挺有趣的。”
……
於是顧誌懷便在滬市廣播電台上,講了一段《戳出來的快活》。
而就在一週之前,滬市電視台播出了一個進口瑞士手錶的廣告,這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外商電視廣告。
黑白電視機上,展現出精美的腕錶,配以沉穩的男聲解說,一時之間,很多人去百貨大樓詢問有無瑞士手錶售賣?
然而問詢的人多,購買的人相對較少。
此時很多專家都在觀察電視廣告的效應,大家議論紛紛,在商討電視廣告的作用。
“這些天,各個百貨大樓都有市民來問詢進口手錶……”
“宣傳效應很不錯。”
“和年初的xx保健酒相比呢?”
保健酒價格十五元,進口手錶價格幾百
近千元,這樣的電視廣告,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應?
然而,還沒等討論出一個所以然。
更加勁爆的場麵出現在了廣播電台的反饋上……或者說是出現在紡織廠門口。
顧誌懷以及廣播電台的編輯和領導,原本隻是想給節目增加一點市民生活趣味故事。
結果,《戳出來的快活》播出後第二天,飛燕二廠門口被聞訊趕來的廣大市民圍得水泄不通,新一批材料包五千個,三個小時全都售空。
甚至市內通往飛燕二廠的公交車,被戲稱為“羊毛專線”。
“工人們加班加點趕製出來的新一批材料包……不到三小時賣光了,現在還有人排隊購買,供不應求啊廠長!這簡直是瘋了呀!”
秦想想:“……我們這是捅馬蜂窩了嗎?”
“廠長,咱們要加班趕製啊!”
秦想想:“……”
“哎喲,我這一趟出來可真是見大場麵了……”西北毛紡廠趙廠長拿出筆記本,把這驚人一天記錄下來。
所有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廣告”的威力。
第二天,飛燕紡織廠門口水泄不通的景象上報紙了。
日報頭條:《一條廣播為何能掀起一股“羊毛熱”?》
“……當我們的宣傳還停留在高高在上的說教時,一條充滿煙火氣息的廣播,卻實現了傳播學意義上的’奇跡‘。它告訴我們,與人民的情感共鳴……”
滬市第十紡織廠廠長孫先進每天上班,都習慣喝一杯早茶看當天最新鮮的報紙。
這天,他拿起杯子一口茶剛入口,就被觸目驚心的報紙配圖給刺激了。
——飛燕二廠門口人潮湧動求購羊毛。
“噗——”
腥風血雨!腥風血雨啊!
孫先進:“……這秦想想她到底消停不消停了?”
“這是每天都在苦心孤詣做成績啊,這女人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