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生五六,大國工業 第65章 分到手的工作名額【求月票】
-
翌日。
周誌強正在技術科做機床改造規劃,他打算先從九車間開始。
接下來就以九車間為核心,先把這裡的機床改造成生產柴油機的特需機床,隻要他們能生產其核心部件。
其他難度不高的齒輪軸承之類的零部件,可以由工業局分配給其他機械廠,讓他們幫忙完成生產。
這樣能提升生產效率,不然所有零部件全部由一家工廠生產,那至少要將大發機械廠擴張成萬人大廠,才勉強能做到廠內零部件全部自行生產。
但是完全冇必要這樣,現在是計劃經濟,有更快的辦法,還用那種又慢又繁瑣的生產模式,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周誌強打算留在廠裡的生產工藝,全是加工生產核心零部件的,簡單的齒輪軸承和機身等等,就讓其他工廠來生產。
未來三到五年內,小型手扶拖拉機的年產量肯定會突破八千輛以上,說不定五年後會突破一萬輛,到時候他們廠也能沾上出口外彙這趟活。
工廠的價值越大,臨近六六年後就越安全,就算鬨,到時候也是小鬨。
出口外彙一停、經濟停滯下來後是所有人的陣痛,到時候堅持不了多久肯定要恢複生產。
周誌強也接受肅清思想,但他接受的是在不耽誤生產的情況下肅清,不能脫離一定的掌控範圍。
有些人就是打著上麵的旗號為自己牟利,而且這種人還不少,讓他們撈到不少好處。
周誌強現在的想法已經膨脹不少,幾年後,他至少要掌控一家工廠,不是廠長就是書記,到時候他自己當委會主任。
話語權在自己手裡,那才能安然無恙,到時候一邊響應上麵,一邊繼續生產。
既在思想上支援,在經濟發展上也不能落後。
一邊想著幾年後的事情,周誌強一邊規劃廠裡的機床改造。
臨近中午的時候,呂毅這位科長突然推門進來,腦門上還掛了不少汗。
“可累死我了,這一趟給我跑的”
呂科長來到周誌強辦公桌旁,一邊擦汗一邊說道:“誌強啊,你是不知道,今天我跟著陳主任跑了四個工廠,單單樓梯就上下了好幾趟。
唉,要是以前,這對我來說根本不算事,但現在不行了”
周誌強起身去拿杯子,給呂科長倒了一杯水後,問道:“辛苦了,科長,這些事也就你能乾,讓我去是萬萬乾不成的。
不過事情談的怎麼樣了?局裡答應的支援什麼時候能下來?”
“各有所長,分工合作嘛;至於局裡的支援,今天陳主任帶著我考察了一番,最晚的一家工廠,也答應下個月將人調配過來。”
呂科長說完還想說點什麼,不過注意到辦公室內還有其他人,便對周誌強說道:“誌強,去我辦公室裡說。”
說完,兩人便一前一後的向小屋走去。
進來後呂科長示意周誌強自己坐,他擦了擦汗後也坐下來,對周誌強說道:“我回來前還去了一趟廠長那裡,廠長已經打算和街道辦以及區政府對接。
已經打算讓他們負責一部分的招工名額了”
周誌強聞言後一臉意外的說道:“這麼快?昨天才說了招工,今天就要找街道辦和區政府商議?”
“這可不快了,局裡也冇給咱們留多少時間,攏共才五個月,前期還有統計工作,人員安置等問題
不提前把這些工作準備好,臨近八月的時候又該手忙腳亂了。”
呂科長搖搖頭後,又湊近身子低聲對周誌強說道:“誌強,這次咱們廠裡的名額也不少,廠長說給你留兩個。”
“給我?”
周誌強聞言後很快反應過來,給他留的是工作名額,而且八成是正式工的。
現在工作名額已經十分寶貴了,一般人冇點門路和一技之長,那隻能在街道辦排隊等待工廠招工。
不過工廠招工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一份正式工的名額,基本上可以當傳家寶了。
就算是學徒三年,最開始的一個月也有將近二十元工資。
不過周誌強搖頭說道:“我家裡冇親戚,我妻子也有工作,這工作名額給我冇用。”
“冇有親戚,你可以想想其他辦法,誌強,一個正式工的名額可珍貴著呢。”
呂科長恨鐵不成鋼的低聲說道:“你可以找幾個親戚,然後跟他們談談這種事你肯定也懂,我就不多說了。
廠長說了,咱們廠能擴張,你的功勞最大,所以這兩個名額你就拿著吧。”
“有合適的人選了,我就去給你開個證明,到時候直接拿著證明來廠裡報道就行。”
周誌強拒絕都不好拒絕,隻好答應下來。
他自然能聽到呂科長的意思,要是冇有親戚,把工作名額賣了也行,這就是廠裡給他的福利。
不過倒賣工作名額算是違規擦邊,而且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至於紅旗村的周家人,那自動被周誌強忽視了,現在已經分家斷親,他一點都不想再和那家人扯上關係。
不過周誌強記得村長倒是有個孫子,人好像還可以,以前上學的時候給他送過來糧食,還給原身多塞了半個白薯,說是給讀書人吃的。
這工作名額可以給村長的孫子一個,要不然就爛在周誌強手中了,他這一時半會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去賣。
就算是去黑市,也冇有值得信任的人,萬一給他騙了,鬨到工廠後就不好了。
“行,科長,那我先找‘親戚’問問,要是有人了我就找你。”
“這纔對嘛,不過彆和其他人說,這是廠長特彆批給你的;現在招工還隻是準備階段,等街道辦和區政府那邊開始了,訊息纔好披露出去。”
呂科長笑著說道,他自己也隻拿了一個名額。
不過他和周誌強差不多,在四九城內冇幾個親戚需要照顧,一個名額足夠了。
而且廠領導手裡能分配的名額也不多,這次招的工作名額全是一線生產的工人,並不是後勤文職人員那種輕鬆的活,拿這種工作去做人情,冇什麼必要。
呂科長突然開口問道:“對了,誌強,你們學校的那些人是不是要回去了?”
苗宏宇他們也來了一個多月,按照參加實踐來算,時間已經不短了。
他們在學校還有課,是時候該回去了,昨天回來後,苗宏宇便和周誌強提了這件事。
周誌強雖然很希望他們留下來繼續配合機床改造,但總不能耽誤他們的學業和前途,隻好批準他們回學校。
等做完收尾工作後,苗宏宇一行人就要離開大發機械廠了。
-